第九章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代天骄——毛泽东3

作者:张珊珍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9

|

本章字节:2414字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是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工农武装割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发表的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从理论上阐述了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整体革命思路。


然而,革命道路曲折而艰难。在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建设过程中,外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内有党内不同思想路线的斗争。毛泽东以其过人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带领根据地的革命军民克服种种困难,为中国革命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被选为主席。1933年,毛泽东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根据地实际的最高领导。但是,由于当时共产国际对中共的影响力,以王明为代表的领导集团进入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一度被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号称“百分之一百布尔什维克”的王明,漠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照搬照抄苏联的革命经验,以教条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左”倾思想在红色根据地泛滥成灾,直接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工农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会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再次获得转机。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与随后到达的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先后会师,共同开创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再度与南京的蒋介石反动政权抗衡。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同时,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明确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3年3月,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他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