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珊珍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9
|本章字节:3022字
湖南地处南北要冲,辛亥革命后,成为南北军阀竞相争夺的战场,民生凋零,民众苦不堪言。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下,湖南涌现出新民学会这样的进步团体,出现了一大批包括毛泽东、蔡和森、肖子升、何叔衡、彭璜、易礼容、夏曦、郭亮、陈昌、熊瑾玎等在内的先进知识分子,创办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湘潮》、《天问》这些“宣传最新思潮”的刊物,也爆发了和反帝反封建运动结合在一起的“驱张”运动,成为新旧思想、东西文化冲突中的主要交汇点。长沙的共产主义运动,就是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得到了上海与北京共产党支部的支持与推动,主要发起者和领导者有毛泽东、何叔衡、彭璜等人。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出身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8岁开始入私塾,接受了“六年孔夫子”的教育,其间经常《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精忠岳传》等“闲书”、“杂书”,逐渐产生了对旧社会的反抗与不满。毛泽东少有大志,1910年离开韶山时即写下豪迈的诗篇:“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外面的世界极大地开阔了毛泽东的眼界。他从康有为、梁启超那里得到政治启蒙,从孙中山那里学到革命思想。他还曾投笔从戎,响应辛亥革命号召,在湖南新军中当了半年列兵。很快他又重新回到学校,修学储能,苦学砺志。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深受进步教师杨昌济的影响,成为《新青年》的热心读者,崇拜陈独秀与胡适。逐渐地,毛泽东身边聚集起一批追求进步、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他们经常聚会于岳麓山等风景名胜之处,臧否时政,评点历史,“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从1916年开始,他们开始集中讨论“如何使人类生活向上”等问题,并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上发生“一个翻转”式的剧烈变动。此后,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昇等人组织新民学会,要求每个人“都要存一个‘向外发展’的志”。从19181920年间,毛泽东两度赴京,一度赴沪,深受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与上海、北京共产党支部的一些成员都建立了通信联系。陈独秀在《欢迎湖南人底精神》的文章中,赞美毛泽东等湖南青年是“一班可爱可敬的青年”,为此感到“欢喜极了”。毛泽东还回忆道,“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自此,毛泽东逐渐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何叔衡(18761935),字玉衡,号琥璜,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曾于1902年考中秀才,却因愤于衙门黑暗而辞去管钱粮的肥缺,甘愿回家种田、教私塾,被人讥为“穷秀才”。1909年何叔衡受聘于云山高等小学堂,开始外界新书,接触到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率先剪去头上的辫子,又动员周围的男人剪辫、女人放脚。暑假回家时,因为看到守旧妇人总是不肯解开裹脚布,“看来只动笔动嘴不行,还要动手动刀。”自己操起菜刀,将家中的裹脚布和尖脚鞋全部搜出后,当众砍烂。1913年,37岁的何叔衡“急盼求新学”,入长沙报考第四师范学校(翌年合并入第一师范)当新生。这位校内年纪最大的学生,“做事不辞牛负重,感情一堆烈火燃”,积极参加青年人的活动,并与小自己17岁的毛泽东结为挚友。1918年毛泽东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何叔衡作为年龄最大的成员加入,与毛泽东配合默契。毛泽东说:“叔翁办事,可当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