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珊珍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9
|本章字节:2468字
此时,陈望道正好收到《星期评论》的邀请,希望他能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全本。此时的陈望道正好苦于没有去处,就准备先回家乡翻译《共产党宣言》。1919年底,他带着戴季陶提供的一本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回到自己的家乡义乌分水塘村。这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几乎全是草房子。陈望道回到家也只能住到一间柴屋里,而且这屋子年久失修,破烂不堪,条件非常艰苦。另外,山区早春的天气非常冷,尤其是晚上,刺骨的寒风会通过墙壁的孔洞向他阵阵袭来。但他依然坚持翻译,实在坚持不住时,就在屋里做运动取暖。就这样,冷了就运动一下,暖和了就坚持翻译。由此可见,陈望道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来翻译《共产党宣言》的。
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陈望道遇到的不仅仅是生活条件的艰苦,还有参考翻译资料的匮乏。当时,在大城市也很难找到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更不用说在一个小山村了。陈望道只带了戴季陶给的一本日文底稿和一点参考资料,但是这些并不能够满足翻译的需要。恩格斯曾说过:“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异常苦难的。”1陈望道知难而进,为了能够翻译出更高质量的《共产党宣言》,就托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了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来参考。在翻译的过程中,他克服了无数难关,费了平时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全文彻底翻译出来。最后完成译稿的时间是在1920年4月下旬。就这样,《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译稿终于在分水塘的这间柴屋里诞生了。
据研究陈望道的专家邓明以说,至今在义乌分水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陈望道在家乡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母亲看他翻译的很是辛苦,而且日渐消瘦,非常心痛,就想给他弄点他爱吃的东西。陈母特地设法弄了些糯米给他包了几个粽子,让他补一补身子。当地盛产红糖,母亲在把粽子送到柴屋时,还随带着送上一碟红糖。稍等片刻,母亲在屋外大声问他,是否还需要加些红糖时,他连连回答说:“够甜了,够甜了”。一会儿母亲进来收拾碗碟,只见他吃了满嘴的墨汁。原来他只顾全神贯注的译作,竟全然不知沾了墨汁在吃粽子呢!当母亲点穿了这里的缘故时,他就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2。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已无法考究,但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译文的质量来看,应该能够推断陈望道是费了极大心思的,否则也不会有这本高质量的《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和流传。
完成《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以后,陈望道在家乡收到《星期评论》社发来的电报,邀请他到上海任该报的编辑。1920年5月间,陈望道到了上海,才知道戴季陶要调往广州,并希望陈望道代替他的工作。然而,1920年6月6日反动当局查封了发行量达十多万份的《星期评论》,该报停刊。原本在该刊上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打算也就落空了,只能另选其他出版机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