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武人政治的癫狂四“你方唱罢我登场”1

作者:张珊珍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9

|

本章字节:3246字


袁世凯死了,但北洋军阀的集团统治势力却没有消解。从1916年袁世凯死后算起到1928年这12年间,中国出现了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现象。“不但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没有一国有这种现象,就是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也没有一处有这种现象,仅仅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中国这样的国家才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唯独中国有这样的现象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地域辽阔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极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是中国的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具有封闭性和分散性的特征,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极易滋生地方主义。晚清政权直至袁世凯政权维系统一中央集权的力量非常薄弱,中央对地方的驾控仅仅依靠中央的行政权威,一旦这个权威丧失,各地就犹如一盘散沙。袁世凯一死,这个脆弱的中央行政权威随即消失,中央集权崩溃。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重,雄踞一方,形成军阀割据的态势,中国迅速地由单一权力中心转变到多个权力中心并立的局面。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华帝国主义的参与。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失去了在华有力的统治代表,转而各自扶植一派或者几派军阀作为自己攫取在华利益的代理人。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争夺,进一步加剧中国的内乱。“外国人对他们所抱怨的混乱也起了促成的作用。……外国人不顾1919年多数强国签署的武器禁运协定,输入武器以满足中国人对枪械的无尽要求。武器交易完全公正,军火商向任何能照价付款的人销售,不考虑政治。但是有些外国政府实际上却资助挑选出来的军阀。”1例如长期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的觊觎。日本人密切关注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兴起,直接或间接地在军事上支持张作霖,以换取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地位;美国对南方广东的军阀陈炯明很感兴趣,美国的飞行员为陈炯明所用,帮助他的军队驾驶轰炸机。


第三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袁世凯揭开了军人干政的帷幕。袁世凯在位期间,常常以自己的军队支持为王牌,来对付别的政治集团。“这种利用武装来解决政治冲突的倾向,造成了日益增多的人企图依靠军队和地方武装蠢蠢欲动的现象。它也刺激了军人想在国家政治中成为更为强大的角色的欲望。”2在袁生前,由于他在北洋军中的特殊个人声望与地位,暂时抑制了其他军阀的政治野心,一旦袁世凯归天,无人具有足够的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这些手中握有兵权的军人就纷纷起来抢占地盘,争权夺利,把中国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势力范围。他们有的控制着一两个地区,有的控制着一个省,而势力强大的则控制着两个甚至三个省。


在当时的中国,主要有以下几路军阀势力强大,或直接控制北京政府,或称霸一方。


一是直系军阀。直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以直隶(今河北省和京、津)人冯国璋为首领而得名。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长期追随袁世凯,与段祺瑞、王士珍并称为“北洋三杰”。袁世凯窃居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后,任冯国璋为直隶都督兼禁卫军总统。l913年被派南下镇压国民党二次革命,占领南京,任江苏都督,其部属驻守长江下游一带,逐步将长江中下游发展成势力范围。在冯之后,曹锟、吴佩孚继起为其首领。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到北京继任总统,其部下曹锟、李纯、陈光远、王占元分别任直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督军,构成了直系的基本势力。经1920年直皖战争和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打败皖系和奉系,在英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控制了北京政权,势力膨胀到顶点。直系基本部队有26个师又30多个旅,另有依附于直系的地方军阀部队20多个军(师)又20多个旅,控制着除东北以外的全国大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