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末代皇帝溥仪

作者:宋晓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0

|

本章字节:10094字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不能再用帝王的眼光来看他,因为他虽然幼小的时候确实当上了帝王,但那个时候他跟本没有理政的能力,朝政全部把持在隆裕太后的手里,他只是个摆设。到了他能够亲政的时候,清朝已经结束了,他之所以能够继续呆在紫禁城里享受他那奢侈的帝王生活,完全是袁世凯一人玩的一套把戏。不管怎样,清朝是在溥仪的手里结束的,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完结大清王朝的人。


溥仪即位的前前后后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驾崩,慈禧谕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大统。这样,这个3岁的幼童就坐上了龙椅。


溥仪是老醇亲王奕的孙子,光绪帝的侄子,慈禧之所以选择他为嗣,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慈禧原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光绪帝之后殡天,她还是想立一位儿皇帝,她好继续垂帘听政。这个原因在她立光绪的时候就已经表露过了,没有什么意外的感觉。其次,选择皇嗣要在宗室近亲的子孙中选择,溥仪刚好是光绪下一辈的子孙,而且他刚好年纪小,便于慈禧听政。再一个,这个溥仪是她的妹妹的孙子,也是她的养女即荣禄的女儿的儿子,这是亲上加亲的事情,这么好的事情当然不能跑到别人的头上了。


在光绪、慈禧去世后,经过半个月的筹备,王公大臣们拟定新帝于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九日举行登基大典,并改年号为宣统。登基这天,天气出奇得冷。清朝最后一代皇帝的登基大典在太和殿隆重举行。不满3岁的小皇帝坐在那个大大的龙椅上,不停地哭闹着,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在他的身边单腿跪着扶着这位小皇帝接受百官的朝拜。这么庄重的仪式就在这种哭闹声中结束了。


清代的国家银行


清代末年,为改善财政艰难的窘境,朝廷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在北京西交民巷设立了清政府第一个国家银行——户部银行。户部银行设立后,拟出了试办章程三十二条,到光绪三十二年,户部更名为度支部,后经度支部奏准,于光绪三十四年又将户部银行改为大清银行,并陆续在全国各地开设了一些分行。


清帝是怎样退位的


1911年10月,清廷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但袁世凯对这个职位非常不满,便以自己有疾不去上任,清廷无奈只好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节制各路兵马,并下了“罪己诏”,袁世凯这才姗姗前往湖北。11月1日,袁世凯攻下了汉口,隆裕马上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3日,袁世凯回到北京,马上公布了自己的内阁名单,把隆裕和小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袁世凯知道要平息全国上下的革命热潮光用武力是不行的,于是,他一边逼迫清廷退位,一边要挟革命党,想从中谋取私利。隆裕太后在袁世凯的威逼恐吓下,一时六神无主,便派唐绍仪与革命党人谈判。唐绍仪一出了宫廷的门便放出风声说如果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的话,那么逼清廷退位就不是问题。同时他又向清廷报告,说南方军势力强大,他们都说必须实行共和,希望清廷早下定夺。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但这个临时政府却遇到了很棘手的麻烦,来自各方的势力都支持袁世凯,孙中山无奈之下,便告诉袁世凯说,只要实行共和,清帝退位,那么自己就辞职,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袁世凯见自己的总统位子已经胜券在握,便向隆裕奏报说,现在外面的战局很困难,在此种情况下,清帝应该退位,以顺民心。


1月16日,隆裕召集王公大臣召开御前会议,有人支持清帝退位,有人坚决反对。一时间此事又没了下文。1月26日,皇室的重要成员良弼被炸身亡。良弼一死,袁世凯也趁机再一次请求共和,于是,隆裕在2月1日再一次召开御前会议,决定退位。


袁世凯终于成功地从清王朝手中抢夺了政权,他为了表示自己对清王朝的忠心,主张对清室优待,1912年2月6日,清廷与袁世凯签订了《优待条例》,这样,清室暂时得以留在紫禁城里维持自己奢华的生活。1912年12月24日,隆裕太后代表宣统皇帝正式颁布退位诏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彻底结束了。


清代仅有的一套钞票什么样


在光绪年间成立大清银行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纸钞的印制。宣统二年八月,经过美国著名雕刻技师海趣等人的努力,由大清银行印制局制作的钢版雕刻大清银行兑换劵完成,这套钢凹版钞票印样共计4种,即:一元劵、五元劵、十元劵和百元劵,所有票劵正面左侧均为摄政王载沣的半身胸像,中央以龙海纹为主景。票券正面下侧辅景分别是:一元为大海帆船;五元是八陵骑士;十元是雄伟长城;百元是农夫耕地。


隆裕皇太后


隆裕皇太后是光绪帝的皇后,慈禧的亲弟弟的女儿。隆裕相貌一般,瘦弱驼背,在光绪帝选妃的时候,光绪帝本来比较喜欢珍妃,但在慈禧目光的示意下,光绪不得不选了这个隆裕为皇后,但光绪对自己的这个表姐一直没有什么好感,所以,虽然她贵为皇后,却也得不到丈夫的心。当然两个人之所以感情这么不好,隆裕自己也要负上一定的责任,她从来不对光绪表现出身为妻子的关心和体贴,相反还仗着慈禧的宠爱,多次与光绪发生冲突,她还时不时地到慈禧跟前告光绪的状,这种情况下,光绪怎么能对她爱得起来呢?


这个隆裕虽然是慈禧的侄女,但实际上慈禧对她也是万分失望的。首先,慈禧本人对衣着是非常挑剔的,但偏偏她的这个侄女以节俭著称,对衣着一向不太关心,服饰也不太讲究;再者,慈禧对她没有笼络住光绪的心,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也是万分不满,但这个隆裕是她自己硬塞给光绪的,她又不能承认自己错了,于是,只能是平时对她爱答不理的,算是表示自己对她的失望吧。


在宫里,隆裕也很不得人心。光绪帝去世后,宣统即位,已经升为皇太后的隆裕要求宫里其他的妃子向自己叩头行礼,自称奴才,但实际这些妃子中有好些是同治帝的妃子,她们和光绪帝的后妃们应该是同辈的,于是,这些妃子们暗自都对隆裕不满。


身为宣统皇帝的皇额娘,这个隆裕也极不称职,她每天只是照例赐给小皇帝一些吃食,并听太监们汇报皇帝吃的怎么样而已,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这个小孩子的内心。


隆裕一生唯一一件对这个时代的发展有贡献的事情就是赞同共和,但据说她之所以会赞同共和,是因为袁世凯向小德张贿赂,小德张就向隆裕进言说共和只不过是把载沣的权力转移给袁世凯而已,这个她当然是同意的。就在全国上下共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清朝最后的一位皇太后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那个小皇帝独自一个人在这个深宫里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清代最后一名状元是谁


科举制度在清末随着清朝的灭亡也宣告结束了,那么清代的最后一名状元也就成了有纪念意义的人物了。清代的最后一名状元是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刘春霖。刘春霖,河北肃宁人,擅长书法写作,多才多艺,有气节。自称是“第一人中最后一人”。曾留学日本,抗战期间先后拒绝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和大汉奸王揖唐的威逼利诱,坚决不与日伪合作。其一生光明磊落,不愧状元称号。1944年因心脏病去世,时年73岁。


奸雄袁世凯


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县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他的父祖一辈都是清朝显贵的官吏,很有权势。到了袁世凯这一代,家人对他也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可惜的是早年参加科举一直不是很顺利,当他彻底对科举失望的时候,刚好碰上了征兵,他弃文从武,投入到淮军将领吴长庆的门下。在这一段时间,他随军参与了平定朝鲜内乱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他的聪明才智以及机敏、干练的处事方式,受到了朝野上下的瞩目。


1894年,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袁世凯受李鸿章举荐成为驻朝鲜的总理大臣。一年以后,袁世凯再一次受命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在天津,袁世凯仿欧洲的军制训练军队,同时在此基础上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些都是他日后仗以发展的北洋军阀的班底。


1898年,光绪帝宣布要变法维新,在慈禧的暗示下,袁世凯开始参与镇压维新派的活动。第二年,袁世凯赴任山东担任山东巡抚,他的这一步走得越来越向清廷的权力中枢靠近了。在山东任上,袁世凯表现出色,仅仅两年后,他便升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了。在这个职位上,袁世凯一直呆了六年,在这六年中,他充分把自己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很强的军事势力。


宣统帝即位后,清皇室中人联合起来把势力日益强大的袁世凯赶下了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迫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清廷不得不再一次起用袁世凯,由其出任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借以辖制各方的军政势力。此时的袁世凯知道清廷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于是,他便联合所有力量,逼迫清帝退位,实行共和。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布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这个政府却得不到内外各方势力的支持,于是,孙中山只得电告袁世凯,只要他实行共和,这个总统的位置就是他的,于是,袁世凯便一夜之间成了大总统。


1915年12月,整天做着皇帝梦的袁世凯放弃了共和,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可惜的是,这个皇帝当了还不到一百天,迫于内外的压力,他不得不取消了帝制,恢复民国。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终年57岁。


清朝科举制度的考试都有哪几个步骤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的基本相同,但不同的是,清代的生员资格的取得比明代更为严格,增加了一道考试叫“童试”。未取得生员资格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这些人必须经过童试才能取得生员资格,而童试是非常难的,要经过县试(由各县知县主持,考试日期在二月)、府试(由各府知府主持,考期多在四月)、院试(学政主持)三关。取得生员资格的人可以参加三年一科的乡试,考中以后就叫举人;举人还可以参加会试,考中的人就叫贡生;贡生最后可以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考中的人叫进士。


末代皇帝溥仪的平凡一生


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醇亲王载沣的儿子。1908年11月14日,未满3岁的他被立为皇帝,由太后隆裕垂帘听政。1912年,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在袁世凯的逼迫下,隆裕太后代替溥仪发布了《退位诏书》,并接受了袁世凯的优待条件,暂居宫中。1917年7月1日,遗老张勋发动复辟运动,溥仪再一次坐上皇帝的宝座,不过仅坐了十二天便又一次被赶了下来。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了北京政变,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从此再也没能回到这个大清王朝的根据地。出了紫禁城后,他先是在自己父亲的王府居住,后来在他的老师庄士敦的帮助下逃往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溥仪在日本便衣警察的护送下来天津的日租界,在这里和那些清朝的遗老们继续进行各种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溥仪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进而在日本侵略军的操控下当上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在这段时间内,溥仪和日本帝国主义走得很近,甚至还把他的妹妹嫁给了日本人。但他是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当上伪满洲国皇帝的,当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他也就不得不跟随日本人逃往日本,不巧的是在逃亡途中被苏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在集中营里关押了五年。


1950年8月,苏联一次性地把所有伪“满洲国”战犯移交给中国政府,溥仪也在其中。其后,溥仪先后在哈尔滨和抚顺两个战犯管理所里接受关押,1959年12月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


此时的溥仪已经是个53岁的老人了,经过了半生的波折和风雨,他已经认识到人生的意义。1962年4月,他和李淑娴结婚,过上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子。随着他人生态度的变化,他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任,1964年,他担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1967年10月17日病逝于北京。


清朝殿试的内容是什么


清朝的殿试和明朝一样,是最高一个等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所有的读书人都要经过这一道坎才能成为官员。殿试的内容一般是经史或时务策一道。殿试前一日在文华殿拟试题数道,由皇帝圈定后缄封下发内阁,在监试御史的监督下由内阁中书用黄纸书写,当晚传集工匠在内阁大堂刊刻印刷,护军统领带领护军校尉在内阁内外严密稽查。殿试日凌晨印刷完毕,于试场行礼后散发,诸贡生列班跪受后,就桌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