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文宗咸丰(1)

作者:宋晓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0

|

本章字节:10884字

咸丰帝是面临改变大清局势转折点的一位皇帝,面对内忧外患,他本应该挺身而出,拿出一个天子的威严来,但是他却没有,他只是躲到了一个没有人会伤害他的地方,放任他的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放任他的江山沦为列强蹂躏的对象。就在他的软弱中,大清朝已经再也不可能重振雄风了。


咸丰太子之位的蹊跷由来


每朝每代的皇帝到了晚年的时候,都要面临一个皇位继承的问题,而这个问题通常也会导致诸皇子之间互相倾轧,甚至演出手足相残的惨剧也时有发生。道光的晚年,关于储位的争夺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


道光帝一共生有九个儿子,长子24岁的时候去世,次子、三子都早夭。五子奕过继给了和硕惇恪亲王绵恺为嗣子,袭郡王位,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道光帝选立皇储时,七、八、九子尚在幼年,不谙世事。因此皇四子奕、皇六子奕成了皇储的最佳人选。


在道光的这两个儿子中,奕天资聪明,深得道光的喜爱。虽然如此,但因为当时朝政混乱,天下不太平,道光一直没有下决心到底立哪一个为嗣。经过深思熟虑后,道光命二人就治国之道分别发表见解,以便最后定夺。奕的老师、侍读学士杜受田,一心希望咸丰能够即位。他清楚地分析了两位皇子的长处,他认为,奕的优势在于仁厚孝顺;奕的优势则是聪明伶俐。而此时步入晚年的道光皇帝更需要的是一位孝顺的儿子,要牢牢地抓住这一点。于是,他便教导咸丰怎样讨好父皇。


到了两人答辩的那天,奕首先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他就国家治政之道侃侃而谈,道光帝十分赞赏。但遗憾的是,奕对父亲的病情却只字未提,好像漠不关心,道光心里头还是有些不太高兴的。而轮到奕时,奕在国事之外,围绕着父亲的病情大作文章,表现出自己对于父亲的关怀,表演到动情之处还涕泪交流。而道光皇帝一心想为天下百姓选择一位仁厚的皇帝,仁孝的奕自然比只知道国事的奕更和他的胃口。于是,道光就密立了奕为储君。


帝师杜受田


杜受田,滨州旧城里人,是咸丰帝的老师。道光三年,杜受田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后来担任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被特召进京,担任咸丰的教授职务。道光十八年,升任为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咸丰即位后,有感于杜受田对自己当上皇帝的帮助,对他大力提携,加太子太傅衔并兼吏部尚书,后调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咸丰二年,山东、江淮地区受灾严重。杜受田上疏请截留江、广漕米六十万石救济灾民,并荐山东、江宁布政使督办赈务。当年的七月九日,杜受田在实施赈务途中染病去世,终年64岁。


叶赫那拉氏是怎样得宠的


我们后来知道的慈禧太后通过一定的政治手段,把持大清的朝政达半个世纪之久,她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这么辉煌的高处的呢?其实,这一切都源自于咸丰帝对她的宠爱。


慈禧,叶赫那拉氏,小名兰儿。她从小就胸怀大志,野心勃勃,她以为只要入宫,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咸丰元年,她被选入圆明园当宫女。当时的中国,处处战火漫天,但咸丰帝却对于这些国事一点也不关心,反而继续纵情在声色犬马中。一次,咸丰帝带领几位妃嫔前往圆明园游玩,经过慈禧当值的地方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唱小曲儿的声音,咸丰问太监是谁唱的,太监说是兰儿唱的,咸丰随后便去找了这个兰儿聊了两句,便对这个蕙质兰心的兰儿有了好感。其实,这次咸丰之所以能听到兰儿唱小曲儿,都是慈禧使了钱,买通了太监才达到了这个目的的。


咸丰二年,咸丰开始册封后妃,这个兰儿被封为兰贵人,从此后,这个野心勃勃的兰儿便利用自己一切能利用的手段一路高升,一直到掌管后宫。仔细分析这个兰儿为什么能受宠,主要有以下这么几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兰儿的美貌。慈禧的女官裕德龄的《慈禧太后私生活实录》中说慈禧“的确还是一个很美丽动人的女性”,她的一双手“不仅白腻,而且是极柔嫩,决不在我们年轻人之下”。由此可见,这个兰儿确实是比较美艳的,试想哪一个男人不爱美人呢?这也是兰儿得宠的一个有利条件。


其次,是因为她的才华。慈禧在咸丰后宫中属于才华出众的一类人。咸丰批阅奏章的时候,慈禧时常侍候左右、红袖添香。再加上她聪慧过人,耳濡目染,加之处处留心,对于政务自然了然于胸。


以上所说的条件还只是一个铺垫,最为关键的是她为咸丰帝生了唯一的儿子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这才是最终使她走上最高位置的一个有力武器。


防止慈禧放纵的咸丰帝遗诏


慈禧太后在咸丰帝的宠爱下,生了同治帝,咸丰帝很高兴,因为他虽然妃嫔众多,但却一直无后,现在,他总算放心了。但此后,这个野心勃勃的叶赫那拉兰儿,却开始放纵起来了。她本来就有无尽的野心和抱负,这下子有了一个可以握在手里的有力武器,她就更放肆地表现出自己的野心了。对此,咸丰帝很是反感,他多次想要废掉她,但一直下不了决心。到了热河行宫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就留了一封遗诏给东宫的慈安太后,遗诏说:这个叶赫氏决非一个可信之人,但她母以子贵,不能不尊为太后,日后,她如果真的有什么不轨的行为,你就召集群臣宣读此诏,立即赐死,以绝后患。


咸丰帝为什么要释放秀女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自己后妃的来源,到了清代,后妃的来源主要是通过选秀女来进行的。选秀女制度始定于顺治朝,经过康熙、乾隆等朝的完善,选秀女制度基本已经完善。到了咸丰朝,咸丰帝还增加了选汉女的制度。但是,就是这个祖制,到了咸丰这里却遇上了麻烦,不得不释放所有被选来的秀女。


咸丰之所以不得不释放这些秀女,是因为这些秀女是被强征入宫的。咸丰帝非常好色,他不停地从满蒙中挑选秀女充实后宫,但这还不满足,他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淫欲,还强征了一批秀女入宫。这批被强征来的秀女都在坤宁宫外等待皇帝的挑选,她们想到自己离别家乡,可能从此都不能再见到父母了,不禁都哭了起来,顿时,坤宁宫外哭声一片。这时候,太监吓唬她们说皇上就要来了,如果谁不听话,就要受鞭打。这时候,一个秀女毫无惧色的站了出来,大声驳斥太监道:“我们离开父母被强征进宫,被选上了也跟幽闭没有什么两样。现在天下大乱,皇上不去选择良才,为国家效力,现在却只知道沉迷于声色,这是英名的君主应该做的事吗?”这时候,咸丰来了,太监把她绑了推到咸丰的面前,让她跪下,她说:“我今天特地来请求一死,何必下跪!”咸丰帝见状就说,你刚才的话我只听了一半,你再说一遍。这个秀女就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咸丰问她:“你真的不怕死?”秀女说:“我死了,千秋万代都会记住我的名字,而皇上要如何自处呢?”说完就往一边的石柱上撞去,被太监拉住了。咸丰见她真的不怕死,又不能让她坏了自己的名声,于是就把她放了,而此时的咸丰也没有心思选什么秀女了,便把所有的秀女都放了。


总理衙门的建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清朝后期自强运动中所设立的一个掌理外交的机构。由恭亲王奕等充任办事大臣。总理衙门地位高于六部,最初经管外交、通商、海关等事务,后来又扩展到经管修路、开矿、制造机械等事务,权力很大。这是一个专门办理同外国交涉的机构。总理衙门的建立,在晚清的外交事务以及推动现代化事务上发挥了作用。


所向披靡的湘军


所谓的湘军是清朝晚期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初期称为湘勇,后来才叫湘军。在清朝道光、咸丰时期,农民起义时常发生,尤其是比较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的正规军已经不复当初八旗铁骑的威风,无法抵挡这些农民起义军,清政府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来镇压起义,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


湘军的创始者是清晚期的重臣曾国藩。他将湖南各地的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儒生和山农相结合的独特的军队体制。这支湘军在曾国藩的训练和带领下,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本来对地方的汉族武装极度不信任,但大局已定,又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曾国藩带领的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镇压了各地的其他起义,挽救了清王朝,但是重权落入汉族重臣之手,这本身就是清廷统治者不能忍受的,所以注定曾国藩的这支湘军不能存在很久。


曾国藩领导的这支湘军在镇压晚清的各地农民起义中迅速成长并壮大,晚清一度因为湘军存在出现了“中兴”的局面,而湘军的一大批将领及其幕僚也顺势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据统计,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十五人,位至巡抚者十四人,其他的大小文武官员更是数不胜数。由于湘军的声名,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也都纷纷投入到曾国藩的麾下,还包括一批卓越的工程师、科学家,而这批科学家也是后来曾国藩开展洋务事业的砥柱。


从曾国藩开始,湖南这里便成了中国人才的根据地,无论是晚清时期的镇压太平天国和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和同盟会、革命党的成立,甚至于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在这些风口浪尖上活跃着大批的湖南人,而湘军俨然已经成为湖南人的精神动力。


太平天国诸王


太平天国在洪秀全的领导下于道光三十年成立,其后,洪秀全自称为天王,他随后制定了六王统治的制度,封了东、西、南、北、翼五位王。这五位王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冯云山是洪秀全最早的信徒,也是洪秀全的好友和最得力的助手。杨秀清和萧朝贵都是紫荆山区以烧炭为业的贫民,是上帝会早期基本组成力量中的成员。韦昌辉是桂平县金田村人,也是上帝会的核心成员之一。在筹划起义阶段,韦昌辉出钱出力,为起义做了很大贡献。石达开是石贵县人,他老练达成,金田起义的时候,他召集了一支约四千人的队伍。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晚清时期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于1851年的金田起义,结束于1864年,首都天京的陷落是太平天国结束的标志。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洪秀全,称号为“天王”,洪秀全建立政权定都天京,就是现在的南京。这场由农民发动的起义前后一共历时十三年,开创了中国不少的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的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等。


太平天国起义的规模特别大,其疆域最广阔的时候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也怪不得清政府会那么惧怕太平天国,一定要镇压下去,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大清的江山就真的要易主了。太平天国的理论纲领主要是《原道救世歌》、《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这三本书内所载的内容。而这三本书的内容来源于中国籍传教士梁发所写的《劝世良言》。太平天国对历史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是太平天国解决生产资料与产品分配的革命纲领,在当时具有相当大的先进性。


太平天国虽然是由农民建立起来的一个新政权,但可惜的是,它的建立很快也流俗于所有的封建王朝,太平天国内为王为官者为所欲为,洪秀全生活糜烂腐化,朝政纲纪紊乱,圣灵乱封。虽然有一个比较有进步意义的《天朝田亩制度》,但未能贯彻执行。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的一种关于生产资料和产品分配的一份文件。它所描绘的社会是农民心中最美好的理想社会,特别是土地均耕、财务公有和平均分配消费品,反映了农民渴望摆脱贫困、过上人人幸福的生活的要求。《天朝田亩制度》中所描绘的平均制度,是历朝历代从来都没有过的,这也是农民战争史上所从来没有的高峰。但是,这种过于理想化的制度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顺天府科场案


咸丰八年,顺天府乡试,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柏葰为主考官,副考官为户部尚书朱凤标、左都御史程庭桂。乡试结束后顺利发榜了,结果,人们在榜单上看见了一个不应该在上面出现的名字,这个人就是平常喜欢唱戏,经常登台演出的平龄。于是一夜之间,大家都在议论纷纷,一个优伶怎么能够榜上有名呢?这件事引起了御史孟传金的注意,他马上上奏弹劾。咸丰听说这件事后大为震怒,他下令怡亲王、郑亲王、吏部尚书三人去彻查这件事。


这三人领旨后开始仔细审查这件事。他们发现,这次的乡试确实有舞弊发生。他们发现这个平龄的试卷草稿不全,诗、文、策内错别字甚多,而且类似情况的还不止平龄一个人,还有五十多个人也是这样的。随后,他们又深入调查,发现背后参与舞弊的罗鸿绎等人。罗鸿绎是这科乡试的应试者,他通过兵部主事李鹤龄沟通同考官、翰林编修浦安,浦安又沟通柏葰的家僮靳祥。靳祥求得主人许可,用掉换试卷的手法使罗鸿绎考中。


查到这个情况后,三位主审十分震惊,他们为防止有不为人知的事情隐瞒其中,便继续查问下去。后来他们又查到,参加这次乡试的还有一批十分有来历的人,其中有兵部尚书的儿子、前吏部侍郎的同乡、刑部侍郎的儿子以及他的幕僚等人。这些人都向副主考递条子通关节。


这件大案历时一年,案情错综复杂,种种弊端交错其中。案情查清后,咸丰帝下令把这些涉案的人员全部惩处,处死的处死,革职的革职,降黜的降黜,发配的发配。在这场大案中,最冤的就是主考官柏葰了,他本来罪不当死,但因为他与当朝的肃顺等人有私怨,肃顺便借此机会要把他除去,肃顺竭力提出要把柏葰处死,咸丰帝为了整肃朝纲便同意了处死柏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