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世宗雍正(3)

作者:宋晓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0

|

本章字节:7922字

其实,弘时不得父亲的喜爱由来已久,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册封首批亲王的世子时,康熙的三子胤祉的儿子弘晟、五子胤祺的儿子弘升都封为世子,只有四子胤的儿子弘时没有受封,这让弘时非常难堪。在康熙的二十四个儿子中,被封为最高爵位和硕亲王的只有三人,就是胤祉、胤和胤祺,既然另两位的儿子都封为承嗣亲王世子,那么时年19岁,已经娶妻生子,又是胤的现存长子的弘时为什么会没有受封呢?这显然是因为胤看他没有什么才干,没有什么前途,所以才没有向康熙请封。而此时,不过是弘历牡丹台首谒皇祖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这就说明,雍正心中已经比较属意弘历继承皇位了。


那么对此已经非常绝望的弘时采取了什么行动呢?他犯了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与雍正为敌。而以雍正的个性来说,他是决不会顾念到父子之情而手软的人,他必然会为了维护弘历的皇位而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雍正四年二月二十八日,雍正下了一道谕旨,谕旨中说:弘时这个人不能留在宫中,现在将他过继给允禩为儿子,现在允禩已经被逐出宗室了,并且被撤黄带,玉牒也已除名,那么弘时也应该如此。允禩是雍正的政敌,在雍正四年已经被雍正圈禁,并在当年的九月去世了,雍正这样处置弘时,不仅说明与他没有父子关系了,而且还连爱新觉罗的姓氏也剥夺了。


其后,弘时怀着对自己父亲的深仇大恨郁郁而终。到底弘时之死是不是雍正亲手所为,现在已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弘时的死与雍正是肯定脱不了干系的。


吏部的职能是什么


清朝吏部负责全国文官品秩、铨叙、科考、黜陟和封授。最高长官为尚书(从一品)、左右侍郎(正二品),属官有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等。吏部下设文选清吏司,负责文官品级,并开列考授、拣选、升调等事;考功清吏司,负责文官的处分和议叙,定期对官员进行京察、大计的考核等;稽勋清吏司,负责管理文官的丁忧、守制、老病、终养等事;验封清吏司,负责统理官员的世爵、士官世职、文官封恤、文武官恩荫等事。


十四阿哥允的不幸


允禵是康熙的第十四子,他的生母是孝恭仁皇后,他在康熙末年的时候,比较受康熙的重用,曾被封为抚远大将军,有些朝臣甚至认为允禵在关键时刻被封为大将军是康熙想立他为帝的意思。可惜,他在最后的皇位斗争中失败了,成者王败者寇,这位昔日的大将军成了新君的阶下囚,直到雍正去世后,允禵才恢复自由。


允禵是雍正的一母所生的兄弟,虽然是同母兄弟,但他们兄弟二人却并不是很亲热,相反,允禵与八哥允禩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在康熙晚年,允禵无可避免地卷入了皇权斗争的漩涡中了。


在康熙的众多皇子中,只有允禵被授予有实权的大将军,所以,朝廷都认为这是康熙对他信任的表现,所以,原来支持允禩夺位的人都转而来支持允禵,而允禵也趁此机会笼络有才人士,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允禵在西北五年,一直没有回过京师,一直到康熙去世,他才被雍正召回。允禵对雍正的即位很不服气,他一直觉得康熙对他是比较信任的,继承皇位的应该是他。他回京师后,对雍正表现得很不客气,不行君臣之礼。而雍正刚刚即位,不好对这位战功赫赫的弟弟太过分,于是便采取笼络的手段,命允禵留景陵侍大祭,这实际上就是夺了他的兵权。雍正元年三四月之交,雍正送康熙灵柩至景陵,传旨训允禵,允禵不服,允禩怕事情闹大,要允禵跪受,允禵这才接受了。事后,雍正在回京时,嘱咐允禵看守景陵,还让副将李如柏看守允禵,不让他去陵寝,这就等于把允禵软禁了。


雍正和允禵的母亲仁寿皇太后想念小儿子,让雍正把允禵放回来,但雍正不准,仁寿皇太后一气之下得了病,没多长时间就去世了。


雍正三年三月,雍正将允禵降为固山贝子。到了雍正四年五月,雍正将允禵从景陵撤回,以惑众等罪名,将允禵囚禁在景山寿皇殿,直至雍正去世后,他才获得自由。


户部的职能是什么


清朝的户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是政府的财政中枢,掌管着全国“地政”、“版籍”、赋税课征、俸饷发放、仓库收支等事。最高长官也是尚书和左右侍郎,属官有郎中、员外郎和主事。户部属下按各省分成十四个清吏司,如江南清吏司、湖广清吏司等。分别审核该管地区地丁钱粮等。此外,户部还设有八旗俸饷处,专管八旗官兵俸饷、赏恤、户籍档册等。


幸运的十三阿哥允祥


允祥,康熙的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是第一代怡亲王。


允祥的一生颇具戏剧性。在早些年,他曾经很受康熙的宠爱,无论什么事都愿意带着他,再后来,他失宠于康熙,一直到康熙去世,他都是默默无闻。不过,他在康熙晚年的皇位争夺战中,始终坚定地站在四哥雍正的身边,所以,在他的四哥胤禛(雍正帝)即位后,他从一个闲散皇子骤然升为亲王,得到了各种特权和殊荣,在康熙朝长期受到压制的才华也得到充分施展。可惜的是,他的身体一向不好,只活了45岁便去世了,在历史舞台上来去匆匆。


在雍正朝,允祥实是雍正的首辅,他尽心尽力地帮助雍正,在许多方面,都为雍正解决了很多难题。雍正前期,允祥以相当多的精力从事整顿财政、发展生产的事情,雍正皇帝充分肯定了他的理财成绩。


雍正三年二月,为了表彰允祥对皇上的忠诚和处理国家事务中的突出贡献,雍正帝加封他的一个儿子为郡王,允祥再三辞谢,没有接受这份隆恩。雍正帝执意要垂恩于允祥,遂变换方式,于这年八月将他俸银增加万两。雍正四年七月,雍正帝亲笔挥写“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大字,命人制成匾额,赐给允祥,还赞誉他“公尔(而)忘私,视国如家”;当年十月,雍正帝下旨再给他本已非常显赫的仪仗增加一倍,给予极高评价和荣耀。雍正七年,军机处成立,允祥又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此外,允祥还被经常用作传旨的亲王,代皇帝发令。允祥推举贤才也受到雍正的赞赏。


允祥死后,雍正亲临奠祭,赞他是“自古以来,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命配享太庙,准许他名字上一字用“胤”字,赐谥曰“贤”,并破例把以前写的赠给允祥的“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字置于谥号上。


礼部的职能是什么


清朝的礼部主管朝廷的礼仪,包括各种祭祀、吉庆、凶丧典礼、以及科举、学校、外国贡使交聘等。礼部下设仪制司,主管朝会大典,上尊号、徽号、出征、册封、大婚等典礼及冠服、警卫、官员师生相见、文书来往、地方上下衙门间来往等的典礼仪制。司祭司负责管理各种祠庙祭典及婚丧大事礼仪;主客司负责掌管四邻属国朝贡、恭使人数、查验贡品、安排朝会、经办例赏等;精缮司负责承办各种典礼的筵宴等。礼部还管理库房,分别收存各种图书、书籍版片、各省试卷、缴归的印信、封王金册等。


迷信的雍正帝


历史上迷信的皇帝有很多,清朝的雍正帝就是其中的一位,不过,这位迷信的皇帝并没有打着迷信的旗号不理朝政,他是一边迷信,一边利用所谓的“祥瑞”来美化他的政绩,打击政敌,争取民心。他能利用这些迷信的事情来巩固自己的皇权,不能不说他是一位高明的皇帝。


雍正帝的迷信主要体现在他喜好祥瑞这件事上。古代的很多皇帝也都喜好祥瑞,雍正也沿用了那些古代帝王的传统思想,他也认为有嘉禾出、甘露降、麒麟见、瑞芝生等事是吉祥的表现,有了这些祥瑞出现,就说明国家繁荣昌盛、天下太平。


在雍正即位之初,由于夺位风波还未平息,雍正就利用这些祥瑞之说让臣民相信他是盛世明君,而祥瑞的事就在他的鼓励和默许的情况下不断地涌现了。在他即位的前几天,北京一直阴雨连绵,而到他举行登基大典的那天,天空竟然突然晴朗,臣民都欢呼说这是说明雍正是圣主的祥瑞之兆,雍正也是欢喜非常。


雍正元年四月,马兰口的总兵官范时绎奏报说顺治帝的墓地上长出了瑞草,雍正把这事在朝廷上公报了一下,臣子们无不称奇。同年五月,江南出现嘉禾,很多州县都产瑞麦,此事一传到朝廷上,又是一片欢欣鼓舞。从雍正元年八月起,各地的官员纷纷奏报所辖区内有“瑞麦”、“瑞谷”出现。


雍正三年正月,钦天监又给雍正报了一个喜报:本年二月初二将出现罕见的“五星连珠”的吉祥奇观。这种天文现象很多年才会出现一次,历来都会被人视为吉祥的征兆,雍正更是抓住这个不放,大做文章。


纵观雍正朝十三年的时间,各地奏报的关于嘉禾、瑞麦、瑞谷等所谓的祥瑞的事情连篇累牍,其实,雍正对他的臣子们的这些奏报也不一定都相信的,但他就是利用这些所谓祥瑞的事情为自己的皇权做最好的解释,这也是他为政的一种手段吧。


兵部的职能是什么


兵部,顾名思义就是有关军队等的管理部门。清朝的兵部设武选清吏司、职方清吏司、车驾清吏司、武库清吏司,分别主管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考绩、军资、军籍、马政、邮驿等各事项。另有会同馆,管理京师驿传,捷报处递送京师和地方往来谕旨、奏折等。兵部的官员设置和其他六部一样,也设有尚书和左右侍郎,以及郎中、员外郎和主事等属官。


雍正的御用高僧


雍正帝算是一个比较勤勉的好皇帝,他生性也不喜欢奢华,对于国事也是尽心尽力,但是,在皇宫大内,雍正居然养了一位得道高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雍正一生都比较勤勉,在处理朝政之余,他的生活是寂寞和枯燥的,为了排解这种寂寞和枯燥,他也有一些朋友,比如鄂尔泰、张廷玉等都是他的朋友。此外,他还有一些特殊的朋友,就是一些御用高僧,他们是为雍正出谋划策的亲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