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0
|本章字节:8852字
雍正对佛教情有独钟,他即位前的王府就像一座寺院,终年供奉着佛祖。雍正三年,他还把他的府邸改名为雍和宫,他年轻时曾雇人代替自己出家,并且同僧侣保持着很好的关系。雍正自称“破尘居士”、“园明居士”,他还公开招收了十几个门徒,谈佛论经,甚至直接干涉佛教内部事务,与此同时,有些僧侣也直接参与政治。华山的住持长老文觉禅师,就是这样的一位高僧,他足智多谋,曾被雍正封为“国师”,凡有军机大事,雍正也都常常请教文觉禅师,而他时常也能提出一些有见解的意见来,深受雍正赏识。文觉禅师从来不公开露面,只在背地里帮助雍正,他虽然无官无职,但却有权有势,朝内的大臣们对他都十分敬畏。雍正十二年,雍正命他到江南朝山,所到之处,各地大臣都按照王公的规格接送他。
还有一个和尚性音是雍正即位前颇为倚重的心腹。他是京师大觉寺的住持,佛学造诣很深。雍正即位后,性音到庐山隐居寺修行,四年后圆寂,雍正追赠他为国师,赐谥号,并将他的著作收入藏经。
雍正的御用高僧还有几个,但有关于他们的详细情况,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大致是因为皇帝和僧人之间有关系本就不是什么好事吧。雍正之所以要用这些高僧,实际上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而已。
刑部的职能是什么
清朝的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等单位,掌管天下刑罚政令,与大理寺、都察院共同负责全国各衙门狱案判决的审核。刑部跟户部一样,以各省为名设直隶、奉天、江苏等十七个清吏司,分别掌管各地区的刑名案件。又有督捕清吏司,掌缉查、追捕逃亡旗人;秋审处,掌管查核“秋审”、“朝审”案件;减等处,掌管察核凡遇国家、皇帝大庆典时,减免科刑人犯的判决;律例馆,按期对律例进行清理,汰旧补新。
一字不识的李卫当官
李卫,江苏徐州人,生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逝于乾隆三年(1738年)。李卫家庭很富有,为此出钱捐了个监生资格。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出任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又任户部郎中,到了雍正即位后,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底他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因为政绩显著,在雍正二年(1724年)超擢云南布政使,三年(1725年)任浙江巡抚,四年(1726年)兼理两浙盐政,五年(1727年)任浙江总督。雍正七年,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傅,雍正十年又内召署理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十年(1732年),任直隶总督,直至辞世。
据《小仓山房文集》载,李卫在户部供职期间干了一件让当时还是亲王的胤刮目相看的事: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亲王每收钱粮一千两,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屡次谏阻都不听,于是在走廊上置一柜,写着“某王赢钱”,使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李卫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他的机智勇敢确实是一般人没有的。
在浙江,李卫坚决推行“摊丁入地”的赋役制度改革,清查、弥补亏空及各地积欠的钱粮,清丈土地,修建浙江海塘,其中最有名的是缉拿私盐,成就斐然。李卫对整肃吏治也卓有成效。江南督臣范时绎、按察使马世熔庇护张云如及其党羽以符咒惑民,李卫令马空北前往逮捕,时绎、马世熔贿赂马空北,李卫知情后毫不徇情上书弹劾,使“时绎夺官,世、空北皆坐谴,云如等论斩。”。雍正十一年,李卫不顾忌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鄂尔泰的地位和眷宠均在自己之上,公开上书指参其弟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使鄂尔奇被革职查办。
当然,李卫也有他的缺点,因为没有文化,办事方面市井气息很重。还有一些诸如恃才傲物,对上司无礼等等缺点。虽然如此,但这些事情并不妨碍雍正重用他,这也可以看出雍正知人和用人的优点。李卫,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人,竟然能做到封疆大吏,这在整个清代是不多见的。
工部的职能是什么
清朝的工部类似于现代的后勤部,负责土木兴建、器物制作、渠堰等水利工程的勘估报批奏销、造船、陵寝修建维护、军需装备、规范度量衡、铸钱等各项事务。下设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都水清吏司、屯田清吏司、钱法堂、火药局、河道沟渠处、督理街道衙门,以及东陵、西陵承办事务衙门等部门。官员的设置也是有尚书和左右侍郎,以及郎中、员外郎和主事等属官。
三朝武臣巨岳钟琪
岳钟琪,清代汉旗大将,四川省成都市人。是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二十一世孙。由捐纳同知改为武官,被任命为四川永宁协副将。
清康熙末年,西藏叛乱。康熙帝命皇子允出征西藏,岳钟琪以先锋随从。岳钟琪挑选了三十名通藏语的士兵化装成藏民,亲自指挥偷袭乱兵驻地,叛乱很快被平定。岳钟琪被授左都督、四川提督。
雍正年间,岳钟琪被任襄赞军务,奋威将军,会同川陕总督年羹尧(抚远大将军)平定青海头人罗卜藏丹津叛乱,年羹尧、岳钟琪制定了“乘春草未生”“捣其不备”的作战方针。岳钟琪以少胜多,大破敌方的十万叛军。罗卜藏丹津闻讯大惊,表示愿意投降,雍正命令全线进攻。岳钟琪率军直捣罗卜藏丹津的老巢,罗卜藏丹津逃走。岳钟琪又率兵讨平盘踞在庄浪卫以西的卓子山、棋子山的罗卜藏丹津余孽。岳钟琪自出发到大获全胜,只用了十五天时间,就把面积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土地,完全征服,纳入清政府中央版图。岳钟琪衣锦还乡后,被雍正赐爵三等公,擢升为川陕总督。
其后,岳钟琪又多次带兵出战,平定了准噶尔部勾结沙俄的分裂活动,平定了大小金川的苗民叛乱,被乾隆帝加封为太子少保,加兵部尚书衔。乾隆十九年,岳钟琪死于资州军中。
岳钟琪一生驰骋沙场,为清初建立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乾隆皇帝做《御制怀旧诗》,诗中列举的五功臣中,岳钟琪被称为“三朝武臣巨擘”。
理藩院的职能是什么
理藩院的前身是管理内外蒙古的蒙古衙门,1638年更名为理藩院,隶属于礼部。顺治十八年(1661年),定与六部同等,列衔于工部之后。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以上满员),额外侍郎一人(蒙员)。下设郎中、员外郎、堂主事、主事、司务、笔帖式等官,由满、蒙、汉军员充任。理藩院下设旗籍清吏司、王会清吏司、典属清吏司、柔远清吏司、徕远清吏司、理刑清吏司等部门。主要负责蒙古、新疆、西藏、金川土司等各部族的封爵、谱系、盟会、邮传、俸禄、朝贡、划界、互市、活佛转世、刑罚、律例等事项。另设俄罗斯及咸安宫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学等。
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
雍正在位的十三年中,一直忙于国事,可说是一位十分勤勉的皇帝。雍正精明强干,乾纲独断,事无巨细,凡事都要亲自过问。十三年中,他所亲自批阅的奏折有二十二万件之多,还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批注。在康熙和乾隆两朝,这两位皇帝都曾多次离开北京出外巡视,但雍正却只去过离北京很近的康熙陵墓。
雍正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是没有休息时间的,白天的时候和大臣沟通政事,晚上的时候批阅奏折,即使在吃饭和休息的时候也是不忘政事,并没有像别的皇帝一样贪图享乐。他的每一天就是他的一生,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一直到猝死在自己的御案前。
雍正勤政,再加上他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方法,他的办事速度很快。当西北两路用兵的时候,他一天要召见数次军机大臣,晚上也要召见他们商讨用兵方案。他看官员的奏折时,除了认真外,也非常的及时,哪怕是非常小的事情,他也是及时看完后处理。
雍正不仅自己勤勉,他还要求他的臣子也要像他一样勤于政事,不仅要认真对待政事,而且不能虚浮,不能马虎粗疏。雍正还禁止臣子以公事为借口逗留省会,为趋炎附势而擅离职守,他还不许官员设立戏班,怕他们看戏耽误政事。
雍正帝凡事都要自己做个表率,让臣子们跟自己学习。雍正元年,他下令禁止在康熙的万寿节上大肆铺张,以免贻累地方,浪费钱财,应把钱财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历史上,像雍正帝这样勤于政事的皇帝是很少的,他虽然没有离开过京城,但他通过密折制度了解了各地的很多事情,这比那些只听大臣的当面汇报要好得多了,不得不说,雍正真的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帝王。
雍正帝的后妃
雍正帝是位勤勉的君主,他在娶妻方面很谨慎,没有像他的父亲康熙一样,有成群的妻妾,他一共才娶了八个后妃,作为一个皇帝来说,确实不是很多。雍正的第一位妻子孝敬皇后,是内大臣费扬古的女儿,康熙三十年与雍正成婚。雍正的另一位皇后是乾隆的生母,不过她是在雍正死后被乾隆封为皇太后的。雍正比较宠爱的妃子有齐妃(弘时的生母)、裕妃(弘昼的生母)、年贵妃(年羹尧的妹妹)、谦嫔(弘瞻的生母)。雍正还有两位在清史稿中几乎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的妃嫔,就是后来被封为懋嫔的宋氏和宁嫔的武氏。
众说纷纭的死亡之谜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一生勤勉的雍正帝暴亡在圆明园离宫中。关于他的死,因为史书中记载的不详,再加上他即位的各种揣测,人们对他的死亡原因有很多的传闻,持各种说法的人也都有自己的证据。那么雍正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雍正的《起居注》是这样记载雍正的死亡的:雍正十三年这年的八月,雍正住在圆明园,在他去世前的几天,他还一直在召见各地官员,了解政事,但到了二十二日他却突然得了病,当天晚上,已经奄奄一息的雍正传位给儿子乾隆。第二天,雍正就去世了。
而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当时有一位侠女叫吕四娘,她的父亲和爷爷都因为文字狱被雍正杀了。为了报仇,她入宫行刺雍正,并取走了他的头。
还有一些野史传闻中的说法更为离奇,说是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
雍正到底是怎么死的呢?现在的清史专家经过研究觉得,雍正是服食丹药中毒致死。
从雍正四年起,雍正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丹药。雍正八年春,雍正闹了一场大病。为了治病,他命令内外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精于修炼的术士。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从闹病到死去,大约五年时间。这当中雍正一直频繁地参加道教活动。雍正如此尊崇道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治病驱邪”。既然雍正如此频繁地炼制丹药,那么他服食丹药中毒致死就是非常可信的了,因为炼丹所用的铅、汞、硫、砷等矿物质都是有毒性的,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大。所以,比较正确的雍正死因的说法应该是服食丹药中毒致死。
清代官吏如何考核
清代官吏考核每三年一次,称之为大计。根据政绩,分为“举”和“劾”两种。举,就是提拔。政绩评语是“卓异”,送部后由皇帝接见,然后升官。属于“劾”的官员分三类:一是“年老”(离休);二是“才力不及”者(降职);三是“不谨”,贪酷不法者(降级或撤职)。此外还有“到任甄别”、“年终甄别”以及“专案举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