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宣宗道光(1)

作者:宋晓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40

|

本章字节:9006字

道光在大清的历代皇帝中,道光帝被称为是最节俭的皇帝,但是,他的节俭也只是流于表面而已,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不节俭又能怎么样呢?面对纷乱不断的江山,他能做的就是不断地赈灾、不断地剿匪,不断地跟洋人交涉……可是,江山不是光赈灾、剿匪、对付洋人就能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所以,道光帝也只能在郁郁中终了了。


智勇二阿哥开枪退敌


嘉庆十八年,中国北方发生了震动一时的白莲教起义,波及河北、河南、山东三省,起义的领袖是林清和李文成。这年秋天,起义军派了二百人潜入紫禁城,准备攻下紫禁城,但可惜的是最后功亏一篑。而在这次事变中,一位皇子在其中大显身手,从而得到了嘉庆帝的赏识,这就是二阿哥旻宁,就是后来的道光帝。


那天,林清率领他手下的人从内右门攻进了内廷,已经接近了养心殿,当时,嘉庆正率领大臣等人在承德避暑山庄狩猎,皇宫里面基本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物。二阿哥旻宁本来也跟随父亲去了木兰围场,但他中途先回了北京,所以就赶上了这次事变。林清的人攻入内廷的时候,旻宁正在上书房读书,他听太监报告有叛军攻进了紫禁城,便让太监给他拿了枪来。满族人都是马上打天下,骑射是家传的本领,这个二阿哥拿了枪,毫不含糊地就冲了出去。他举着枪寻找射击的目标,找准后发射了一枪,但却没打着人。然后他又发了一枪,这才打倒了一个人。随后他又打倒了一个人,那些义军见上书房这里有人用枪阻挡,便放弃了上书房,转而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随后,旻宁调来了火器营的军队,开始严厉打击这些义军。义军终于不敌这些先进的武器,被打败了,而他们的领袖林清也在京郊的黄村被捕就义了。


事后,嘉庆在承德避暑山庄听闻了奏报,非常高兴,连连夸赞自己这个神勇的儿子,并封他为智亲王,而且还授予他使用的那支火枪“威烈”的称号,嘉庆还传谕内阁,表彰二阿哥“忠孝兼备”等等。


清代皇帝的爱好是什么


清代皇帝的志趣比较高雅,昏庸腐朽的不多。清代帝王的兴趣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喜欢养鹰犬马匹,经常会去狩猎,木兰围场是清朝皇帝狩猎的重要场所;第二件事是京剧,清代皇帝个个都爱唱、爱听京剧,包括慈禧在内,都是京剧的行家里手。除此之外,各位皇帝还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比如顺治帝爱好看书,而且绘画水平也很高;康熙帝则热衷于各学科的学习;雍正帝是个工作狂;乾隆帝的兴趣比较广泛,他爱题字、写诗,还爱好收藏;逊帝溥仪喜欢养狗,慈禧也喜欢养狗养猫什么的。


道光即位之疑案


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患急病去世,按照雍正皇帝立下的立储规定,皇帝都是事先把皇太子立好,然后放在正大光明匾的后面藏好,等皇帝驾崩后,就把这个密匣取出,宣布新的即位人。嘉庆皇帝在患急病后,已经不能言语,只是用手比划着让臣子们找到密匣宣布新的即位人。然而就在此时,人们发现,正大光明匾后的密匣不见了!那么,密匣到哪里去了?究竟谁是嘉庆密立的即位人呢?


从雍正朝开始,雍正帝规定了密立储君的制度,但因为种种原因,正大光明匾并不安全,在以前的几朝都发生过问题。既然知道这个,那么嘉庆帝当然是不会把密立储君的密匣放在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了。贴身太监翻遍了随身带的很多箱子,就是没找到匣子,众多随身的大臣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其实,嘉庆帝在生前就已经向诸位大臣们表示了他的立储意向。嘉庆帝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早夭,二阿哥旻宁就成了长子。旻宁是嘉庆的皇后塔拉氏生的,出于对爱妻的爱,嘉庆对自己的这个长子也是十分偏爱,处处对他寄以厚望。经常让他代替自己参加一些重要的活动,尤其在嘉庆十八年发生的林清事变中,神勇的二阿哥智退敌兵,让嘉庆着实高兴了一阵,这让本来就想立旻宁为皇太子的嘉庆更加坚定了立旻宁的决心。


大臣们商议,先向还在紫禁城的皇后禀报皇上殡天的消息,听听皇后的意见。皇后知道这个时候储君的重要性,她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方法,以自己的名义拟了一道旨,说她完全理解和尊重先夫的意见。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小太监带着皇后居所的密匣姗姗来迟。旻宁按嘉庆遗诏即位为道光皇帝。


紫禁城的寡妇院慈宁宫


在清朝,按照封建礼仪,皇帝是不能与前朝的妃嫔们同居东西六宫的。所以为了安置业已归天的老皇帝的妃嫔,特地建造了慈宁宫供她们居住。也就是说慈宁宫是专供过世皇帝的遗孀们居住的,这里就是一个宫中的寡妇世界。那些先皇的遗孀们在慈宁宫中的生活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风光的,如果是皇太后的话,还好一些,如果是一些地位低下的太妃们,就更惨了,在先皇生前她们就受冷落,在住进慈宁宫后地位就更是一落千丈,她们仅能得到很少的例银,有一些为了生计还自己做手工活,让太监们拿到宫外帮她们换一些零花。


绵恺屡遭降罚之谜


绵恺是道光帝的三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但在道光帝即位后,这个绵恺却屡次被降罚,这是为什么呢?


道光三年正月初一,道光召回了绵恺和绵忻一起欢度春节,一家人其乐融融,但转日就风云突变了。第二天,道光说听索特纳木多布斋报告,昨天有两顶轿子从神武门的中门通过,在清代,所有宫门的中门是只有皇帝才可以走的。后经查明,走中门的是绵恺的福晋和恒龄的家属。绵恺想方设法向道光申辩,说自己的家属走的不是中门,道光便重新审理了此事,结果发现,绵恺福晋确实走的是中门,这下道光气得不轻,几天后,宗人府将绵恺革去了亲王爵,道光加恩改为罚俸五年。


以后的几年,绵恺深受道光信任,仕途还算顺利。不料,到了道光七年,绵恺又受到了第二次挫折。事情是因为绵恺与太监接触引发的,清祖制,皇室人员严禁与太监私下接触,而绵恺却对能唱曲会演戏的太监特别偏爱。他想方设法把会唱曲的太监弄到自己的府上来。但宫里少了一名太监,早晚有一天是会暴露的,半年后,这件事暴露了。结果,绵恺被由亲王降到了郡王,不过一年后,道光帝又恢复了他的爵位。


道光十三年,道光皇后去世,绵恺负责这次丧葬事宜。道光帝曾下诏,规定王以下、有顶戴官员以上,百日内不准剃发。绵恺为了表示自己对皇上的尊崇,向道光上奏说,全国百姓都很爱戴皇后,应该让全国的百姓都在百日内不准剃发。道光虽深爱自己的皇后,但不愿把皇后的丧礼办得过于隆重,他指责绵恺说:我曾经下过旨,皇后的丧仪不能超过乾隆皇后和嘉庆皇后的规模,而你一再把那么大的头衔戴在皇后的身上,到底是何居心?于是,绵恺被革去了内廷行走,罚亲王俸十年。


道光十八年五月,京城有民妇告绵恺私囚她的丈夫,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道光派人到绵恺家里搜查,结果搜出来八十二个被绵恺私囚的人犯。道光这次真的是十分恼怒了,加之以前的种种错误,宗人府着议革去绵恺的亲王爵,但道光还是从宽处理,降为郡王。


太和殿为什么俗称金銮殿


提起金銮殿,很多人都知道是皇帝坐龙廷的宝座,但要说到太和殿,却没几个人知道这就是俗称的金銮殿。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例行朝会、举行大典、行使最高权力时使用的宫殿,它是皇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所以人们俗称它为金銮殿。


虎门销烟始末


道光年间,英国、法国等国的商人在广州地区疯狂贩卖鸦片,毒害中国人民,赚取大量白银。道光帝曾多次发布上谕,命广东和各省督抚查禁鸦片进口,但这些谕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当时,朝中大臣对禁鸦片持两种看法,一种说应该下大力气禁鸦片,一种说为了缓和外邦关系,应该逐步禁止。道光帝在这两派之间摇摆不定,所以一直没有很雷厉风行禁止鸦片。


道光十八年,林则徐奉旨从湖广总督任上来到北京,道光帝认真听取了林则徐对禁烟的具体意见和措施,并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东去禁烟。林则徐到达广东后,立即召集了两广总督表示了朝廷对于禁烟的决心,并开始秘密调查取证。道光十九年三月,林则徐突然宣布收缴外商鸦片的命令。而那些贩卖鸦片的外商还以为这个钦差和以前的钦差一样,只是做做样子的呢。


林则徐将这个命令交给了行商总头目,命令他转给外国烟贩,限他们三日内将自己船上的鸦片全部交出来,如果到期不缴,就封船封港。林则徐还要这些烟贩出具保证书,以后来中国的商船不能再夹带鸦片,一经查出,一律处死。外商迫于压力终于答应禁烟。道光十九年六月三日,林则徐在广东巡抚的陪同下在虎门开始销烟。为了震慑外国商贩,林则徐还发出告示,准许中外人士到销烟现场观看。


整个销烟过程历时二十三天,在广东收缴的二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了,只留下了少数的两箱作为样品带到了北京。


禁烟功臣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嘉庆九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进入道光朝,先后担任江苏按察使、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等。道光十七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厉行禁烟,道光十八年五月,上《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同年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大力禁烟,与英商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禁烟活动。后在虎门销毁了鸦片二万多箱,为清后期的禁烟活动奠定了基础。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


龚自珍,晚清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人。祖父、父亲均在北京做官,外祖父段玉裁是位文字学家。龚自珍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学术与文学的教养和熏陶。他小时候就读书广泛,关心国事,产生了改革变法的思想。他在科举上十分不得意,27岁才中了举人。道光元年任内阁中书,道光九年才中了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在官场上打拼二十多年,始终只是个七品小京官,无法施展抱负。48岁时,他终于对官场厌倦,不抱希望,愤然辞官还乡,不久与世长辞。


龚自珍的思想在政治、学术、经济、文学等方面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开一代风气的作用。面对嘉庆、道光年间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放弃了他视之为生命的学问,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数次在自己的文中大声疾呼,并猛烈抨击清朝吏治的黑暗和官僚制度的腐败。目睹种种衰世颓败的景象,龚自珍在晚年的诗作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在抨击弊政的同时,他还提出了补救时弊的主张,他提出淘汰冗员、改八股为策试、兴修水利等一系列具体改革措施。他还十分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在哲学思想上,他提出了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他发出了“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然到死也没有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龚自珍一生创作,诗、词、文都有建树,被后世称为“近代文学开山作家”。著有《龚自珍全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