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毛泽东与中华楹联(2)

作者:卢志丹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4

|

本章字节:9186字

1917年夏,毛泽东和同学即萧子升徒步漫游湖南五县。他们来到安化县,拜访学识渊博的劝学所所长夏默安。相见时,为试来人学问深浅,夏先生挥笔写下“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半联原对放在桌上。毛泽东看后挥笔对下联曰:


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先生悦然相待,视二人如上宾。


1918年6月,毛泽东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附小主事后,曾撰写了一副对联,让学生刻在竹板上,悬挂于礼堂中:


世界是我们的;


做事要大家来。


这副对联,既符合对仗的规则,又很口语化;既适合小学生,又含义丰富,号召学生们以主人翁的态度,齐心协力创造新世界。


1919年农历八月十二日,毛泽东的母亲文氏不幸病逝。毛泽东闻耗,昼夜兼程回韶山奔丧。在母亲灵前,毛泽东以极其沉痛的心情撰写了一篇哀恻动人的《祭母文》。同时,写下了两副有名的祭母“棂联”(即挽联):


其一: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其二:


春风南岸留晖远,


秋雨韶山洒泪多。


这两副棂联,对仗工整,情感真挚,抒发了对慈母无限的怀念哀悼之情。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毛泽东仍保持着撰写楹联的习惯。


1921年11月,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的李立三,受党中央委派,回湖南从事工人运动。他来到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23号找毛泽东。当时毛正在伏案疾书。杨开慧看见他,大声欢迎说:“难怪方才喜鹊叫,原来是李兄大驾光临。”


毛泽东连忙出迎说:“洞庭有归客”;李立三随即应对:“潇湘逢故人”。两人握手相视大笑。


1928年,江西遂川举行公审土豪劣绅大会,主席台两旁贴着一副毛泽东亲自撰写的对联:


你当年剥削工农,好就好,利中生利;


我今日宰杀土劣,怕不怕,刀上加刀。


1928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的王尔琢,在追击叛徒时,牺牲于崇义思顺圩,年仅35岁。毛泽东深感悲痛,挥泪撰挽联曰:


一哭同胞,再哭同胞,同胞今已矣,留却重任难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解放方甘心。


1930年12月25日,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围剿”,红军在江西宁都小布河滩的麻糍石下召开了近万人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大会主席台悬挂着毛泽东书写的一副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此联精炼地概述了红军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也以诗化的语言生动地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1931年9月15日,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在转移途中,遭国民党飞机空袭不幸牺牲。红军召开追悼大会,毛泽东悲痛敬挽道: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此联较长,每联四句,但上下联句句对仗颇工,既表达了对黄公略牺牲的惋惜哀痛之情,又激励生者为革命继续奋斗。通俗易懂,实为上品。


1938年3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和追悼抗战中阵亡的烈士,延安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撰写了三副挽联,其中一幅是:


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


这副挽联把会议的两个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对仗工整,含义深刻,深得同志们的称赞。


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第二十七集团军根据蒋介石的秘令,派兵包围新四军设在湖南平江地区的通讯处,惨杀新四军参议涂正坤、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等六人,制造了轰动全国的“平江惨案”。延安各界于8月1日为死难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会上,毛泽东致送挽联:


日寇凭陵,国难方殷,枪口应当向外;


吾人主战,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


同时发表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讲,严厉谴责了那些投降派、反动派、顽固派在抗战队伍中搞摩擦、闹分裂的卑劣行径。


爱国人士杨十三留美回国后,在河北省工业学院任教授期间,结交爱国革命人士,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策划冀东抗日工作,建树颇多。1938年被推为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是年冬,去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因长期转战,积劳成疾,于1939年7月21日逝世。八路军总部由朱德主持,召开了追悼会。毛泽东敬挽:


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对我辈特增担荷;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于先生犹见典型。


1940年3月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4月份延安各界举行追悼会,毛泽东敬献挽联: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


1941年8月11日,与共产党接触,为国共合作、团结抗日做了许多有益工作的国民党代表张淮南先生病逝,毛泽东送挽联:


大计赖支持,内联共,外联苏,奔走不辞劳,七载辛勤如一日;


斯人独憔悴,始病热,继病症,深沉竟莫起,数声哭泣已千秋。


1946年4月8日,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等人,乘同一座飞机飞返延安,因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全部殉难。在延安举行的追悼“四·八”烈士大会上,中共中央送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一副挽联:


天下正多艰,赖斗争前线,坚持民主,驱除反动,不屈不挠,惊听凶音哀砥柱;


党中留永痛,念人民事业,惟将悲苦,化为力量,一心一德,誓争胜利慰英灵。


综上所列可知,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撰写的楹联较多的是怀念战友、友人、英烈的挽联。这是他寄托哀思、鼓舞人民的一种形式。而这些挽联的撰写,又多结合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不仅文词古雅,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性。这是他古为今用,让国学精华为现实革命斗争服务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中国楹联的产生,如果从南朝梁文学家刘孝绰(481~539年)自题其门的“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及其妹刘令娴的续作“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这一门联算起的话,已有长达1500余年的历史了。其间,帝王将相、公卿大夫酷爱作联、评联、赏联者大有人在,试问,又有哪一位能与毛泽东“试比高”呢?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诗人的毛泽东,他创作的许多楹联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楹联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号召大家都来写楹联


中国楹联在人民群众中的深远影响和巨大作用,毛泽东通过社会实践是有深刻认识和体会的。他在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中,叙述了自己在1919年初登神岳泰山时的景况。他还特意提到“后来冯玉祥曾在这里隐居,并且写了些爱国的对联”。当谈到他对湖南军阀赵恒惕的斗争时,又特意指出:“这次斗争的结果,我们把省议会里张挂的无聊的和吹牛的对联、匾额都扯了下来。”


毛泽东不仅在学生时代乃至后来革命战争异常紧张繁忙的情况下,抽空创作了不少楹联。而且还发出号召说:“要达到……家家有新内容的年画、春联。”


很显然,他把写新内容春联作为向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的一种重要途径。


毛泽东不仅自己撰写楹联,还经常引导别人和自己唱和咏对。这也是他引导人们撰写楹联的一种方式。


据报载: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与周恩来一起到湖南视察。一天,两位战友同乘一辆小轿车,高兴地游览长沙市。他们来到湘江中的橘子洲头。江水碧波相逐,江面白帆扬风,毛泽东触景兴怀,回忆起青年时代在这里与同学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情景,不禁豪情满怀,提出与周恩来做对联相娱。毛泽东即景咏出上联: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这上联出得巧妙,即景生情,将眼前争流的船只与不移动的江洲自然地融为一体,且“舟”“洲”同音相谐,要想对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下联,确实不易。


周恩来一时间竟未能对出。他们离开橘子洲,驱车前往市内各名胜处游览。车行至天心阁时,毛泽东向周恩来介绍这就是他以前与同学们常来聚谈的地方。周恩来顺着毛泽东的手势往车窗外望去,忽见一群鸽子从天心阁内飞出,他立即联想到毛泽东刚才出的上联,灵感迸发,一下子就得着了下联,“有了!”一拍大腿,高兴地吟诵道: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下联即景会心,构思精巧,对得工整。毛泽东听罢,点头微笑,表示赞赏。


毛泽东对于楹联的爱好,直到晚年亦如醉如痴。他对那些能撰写绝妙楹联的人也特别关心和爱护。


毛泽东在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上(也是他终生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在为数不少的挽联中,发现放置在礼堂角落里的一副挽联,他不仅低声地吟诵着,而且十分关切地问及这副挽联的作者。当他得到该作者有困难时,当即嘱托周恩来总理予以解决。知情人对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实况描述如下:


1972年,陈毅同志不幸逝世。1月10日中共中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陈毅举行追悼大会。9时许,毛泽东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出现在追悼会上。毛泽东面对陈毅同志的遗像,默默肃立。


顷刻,他从礼堂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张伯驹送来的一副挽联,立即低声吟诵起来:


仗剑从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山河,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泉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吟罢,毛主席立刻备加赞赏地说:“这幅挽联写得好啊!”沉思了片刻,又徐徐转过头来,问陈毅的夫人张茜:“张伯驹呢,张伯驹来了没有?”


“张伯驹没有来。追悼会不允许他参加。他们夫妇俩从吉林回来,一没有户口,二没有工作,生活有困难。”张茜的声音低沉,强抑着眼中的泪水回答道。


这时,毛主席的目光又回到张伯驹那幅挽联上。良久,他转过身子,对周总理说:“你过问一下,尽快解决。”


由于有毛泽东的关怀,陈毅追悼会后,张伯驹其人及其悼念陈毅同志的那副挽联成了新闻。周恩来总理遵照毛泽东的嘱托,亲自过问了张伯驹夫妇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不久,张伯驹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毛泽东对张伯驹这副意蕴瞻之弥深、味之无穷的挽联的高度评论,以及对张伯驹夫妇的关怀,将成为我国楹联史上的一段佳话,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他对中华楹联艺术的喜好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