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那时上学是免费的

作者:王金年

|

类型: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36

|

本章字节:3066字

同样是大势所趋,大约二、三年后,我大姨就挎上花书包高高兴兴地上了学(而且我二姨、我妈都有幸上了学,至少是上完了高小)。


大姨所以能上学,从小处讲是因为李仲文老师的登门劝说,从大处讲,是当时的北洋政府重视教育的结果。


实际上,早在1912年9月29日,在袁世凯的亲自督导下,当时的教育部就公布了《学校征收学费规程》,其中第16条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复免收学费”,并对高小、中学、大学、实业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的收费标准作了具体规定,严禁各地乱收费,对成绩优秀者,还由学校减免学费。其间,虽然军阀混战不断,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有的地方可以停办或不办学,但是已经办的,从没有收费的。


到了1919年,甚至还出现过一段小插曲,由于当时各地都十分重视教育,故许多学校成立后,盲目追求形势,要仿“发达国家令学生添置校服”,此举令贫寒学生苦不堪言。故当年的正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再次发文强调,“学生不必一律制服;国民学校施行义务教育,以普及为主旨,实无一律着制服之必要……”此文再次强调了政府所实行的是“义务教育”。


在这种情势下,学校的李老师登门了……


……


……


那是在麦假放完,下一学期快要开学的一个下午,李老师提着一瓶枣庄“十里泉香”进了姥姥家:


“金贵啊,晚上咱喝一气。”李先生有时又不像个读书人。


姥爷金贵自然十分高兴:“李先生大驾光临,还带酒干什么,我还有酒,是上回交完租子后吴四爷送我的。”


姥姥一看就知道李先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急忙吩咐我大姨去镇子上买五香狗肉:“跟你刘拐子大爷说,给点后腿,就说学堂的李先生来了。”


“还用您说,俺知道………”大姨拿上钱,一蹦三丈高地出了门,临走,朝李老师挤了下眼。


这下正好让我姥姥看到了,便嗔说了她一句:“这鬼妮子,想必是有事。”


李老师急忙说,说得对。我就是为桂花上学的事来的:“你知道吗?这妮子和你小时一样,没事就往学校跑,快成了旁听生了。”


“娘俩一个劲头……”姥爷金贵来了一句。


“桂花脑瓜是好使,不比你差。”李老师连连夸奖,“无论上什么课,听上几遍就会,不上学可惜了。别像你只会背,不会写。”


“说也是,俺是睁眼瞎……”姥姥嘿嘿一笑。


说到女孩子上学,姥爷金贵自然不太乐意:“唉,这女孩子上什么学呀,长大就嫁人了……”


李老师则说,你这是老皇历了,如今都民国十二、三年了,讲男女平等,女孩该上学:


“别忘了,现在讲究女孩富养,越是女孩,越该学文化,长大了嫁个好人家。何况,现在上学不用交学费,政府都包着……”


这话触动了姥姥的心底:“嗯,现在是比宣统那会强,俺要是晚生上十年……”她没说下去。宣统退位那年,姥姥12岁。所以她头脑里的老是宣统宣统的。


到底也是大脚板,一会的功夫,大姨买肉回来了。一下子,满屋子飘起了狗肉的香气。


姥爷金贵感兴趣的是“上学不花钱”,不花钱的事当然是好事。当下他便同意了。


我姥姥自然也没二话:“李老师,什么也别说了,过了麦收,让桂花上学,让她跟你好好念,将来也出去闯一闯,上峄县,闯兖州……”那时,峄县归兖州府管(有时也划归济宁府)。


大姨日后既没上了峄县,也没闯了兖州,而是成了抱犊崮山区的第一位女共产党人,介绍人就是她的这位启蒙老师李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