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藏地一年小伙子,你太适合高原生活了!

作者:李咏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5

|

本章字节:4220字

开始正式工作之前,我和其他几个台里新招的大学生一道,被派到顺义进行保密培训。参加培训的是广电系统当年招收的全体新人,男女都算上,有小两百人。


白天上大课,讲授有关保密制度、密级、涉密载体的基本知识,要求我们这些耳目喉舌加强保密责任心,增强保密意识。晚上,就是各个司的司长前来进行讲座。


算上我在内,中央电视台一共来了11个生瓜蛋子,牛得厉害,永远都是迟到。11个人列队前进,每人手里端个茶杯,打头一个左手拎暖瓶,最后一个右手拎暖瓶。别人都坐好了,我们才踱着四方步进入礼堂,走到座位旁边,“咔”,放下杯子,然后“啪”地就座。动作整齐划一。


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吃饭跳舞,生活轻松惬意,身边不乏美女。我依然坚持给哈文每日一信,那时她在天津电视台工作。信末我都叮嘱一句:“我这儿没有具体地址,不用回信,我给你写。”这倒是事实,我们在培训基地写的信,信封下方都不许落款,而且是由专人统一交寄,挺神秘。


培训进行到第七天,央视人事部的麻宁主任来找我,“李咏,有一位领导要见你。”


“哪位领导?”鉴于不久前刚刚受过刺激,我就怕“领导找”。


“广电部的。”


“我又犯啥事儿了?”


我跟他走进一间大会议室,里面坐着一个人,慈眉善目,风度翩翩,一看就是位大长官。我哪儿见过这世面啊,很是局促不安。


“坐!”长官热情地招呼我,“你叫李咏啊?我是广电部副部长田聪明。”


“您好田部长!”我诚惶诚恐地在他对面坐下来。


“你今年刚从广播学院毕业?高材生啊。老家在哪里?”


“新疆。”


“你去过西藏吗?”田部长笑眯眯地问。


“没去过。”


“哦,我在西藏工作过两年,刚回来不久,对那里很有感情啊。”


长官深情地回忆起西藏往事,我越发不知道他到底想聊啥。


“西藏自治区的热地书记来了,你知道他吗?”田部长问。


“不知道。”我摇头。


“啊,是这样。”田部长是陕西人,在内蒙古工作过很长时间,说话抑扬顿挫,基本上我一听见“药匣子”说话就能想起他来。


“西藏电视台呢,要开播一台《西藏新闻》,形式呢,就是男女对播的形式。可是西藏当地缺少人才啊。所以啊,热地书记这次来北京,主要就是想从我们这里挑一个男播音员,去支援他们一段时间,而且指明了,只要中央电视台的。我和你们台领导商量了一下,大家一致很看好你啊!”


田部长说完了,等着看我的反应。


我能有啥反应啊?领导都“看好我”了。


“你去西藏啊,就相当于支援边疆,我为你感到自豪。那儿条件可好啊,双倍的工资。时间呢,也不算太长,去上个半年就回来,啊?”


我在心里飞快地盘算起来,双倍的工资,合每月216块钱,也没多到哪儿去。我这一走,北京的工作怎么办?父母怎么办?最重要的是哈文怎么办?热恋中的情人半年不见面?那还不急死。可是鉴于领导对此次安排的诠释——支援边疆,看样子不去也不大行。


“当然啦,身体是第一位的,我们要为你的健康负责,所以呢,你要先做一次体检。虽然你年轻,身体素质不错,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我心说太好了!就我这身子骨,净重108斤,芦柴棒似的,肯定不合格啊。但还是没忘了客套两句:“谢谢领导关心,一定不会大意的。”


第二天,我去广电部医院体检,医生说的话差点儿把我气死:


“小伙子,你这就是运动员的体质,太适合高原生活了,踏踏实实去吧!”


很快我就启程了,没和领导谈任何条件。领导照顾我,给我带了价值160块钱的药,板蓝根、黄连素、磺胺、红景天……就怕我刚去不适应。然后答应我,1991年10月赴藏,第二年春节前回来。


图50:经幡所在,便是神明所在。


我和热地书记一起坐飞机从北京到成都,火锅吃多了,发起烧来,在西藏饭店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又从成都起飞,直抵拉萨贡嘎机场。西藏电视台距离机场还有150公里,他们安排了一辆车到机场接我,直接把我拉到电视台所在地——罗布林卡5号。


一开始,给我安排的宿舍是一间平房,两头猪在院里气定神闲地走来走去。推开房门,只见屋子里有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还有一个硕大的氧气瓶。


“这儿原来住过病人吗?”我问接待我的工作人员。


“这是专门给你准备的,怕你刚来不适应,缺氧。”


我刚放下行李,洗了把脸,就听说台里长官看我来了,连忙往屋外跑去。那个工作人员在我背后吓得直叫:“别跑!千万别跑!小心缺氧!”


向长官问过好以后,我不好意思地告诉他,自己住不惯平房。考虑到我一个人也不方便开伙,长官当即把我的宿舍调换到了2楼,跟一对小夫妻做邻居,蹭饭方便。


那位体检的医生没说瞎话。我一片药都没吃,就适应了高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