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天安门(2)

作者:理查德·伊文思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7 23:27

|

本章字节:6214字

三个星期以后,12月30日,邓小平才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他不赞成学生游行。在一次中央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他提出,要严格执行关于游行示威的新规定,并主张将方励之、刘宾雁和王若望开除出党。(“他们狂妄到极点,想改变共产党,他们有什么资格当共产党员?”)邓小平再次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了批判。他说: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至少还要搞二十年。


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安定团结的条件下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我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再来一次折腾。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党的领导,十亿人民没有凝聚的中心,党也就丧失了战斗力,那样的党连个群众团体也不如了,怎么领导人民搞建设?


由于学生们被禁止在公开场所抗议示威,所以不管游行队伍走到哪儿,都会被警察包围。只要他们一发表演讲,就会被武警以卡车或汽车送回校园。


1987年1月初,学生们放弃了他们煽动性的活动,没有达到任何目的。到头来他们的一些头头被逮捕审问或处罚。凡是上街参与游行的学生都留下了心灵的痛苦。而且这样的学生人数,远比邓小平所分析的要多得多。方励之、刘宾雁和王若望按正常方式被开除了党籍。方励之离开了合肥,调到北京天文台一个技术部门工作。


在政治上,学生运动所造成的最大影响,是胡耀邦被迫下台。邓小平和其他老一辈领导人批评胡对这次事件没有采取得力措施,胡耀邦因此被迫在1月中旬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自我批评,并自动辞去总书记一职。他在会上的谈话全文并未对外公布,但根据另一份文件的记载,他在会上承认犯了一连串的错误。他被允许暂时保留政治局常委的身份。但他却在会后不再公开露面,也中断和外国友人的联络。根据1989年的一项传言,他搬出中南海的办公住地,住到外面的一栋四合院建筑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清史。赵紫阳获选代理总书记,这可能是邓小平提议的,也可能是邓的支持。


胡耀邦的下台,完全破坏了邓小平对他之后党和政府人事的全盘安排。


自从1982年9月的十二大以来,国内外都一致认为,胡耀邦将一直担任总书记,而邓小平和他的那些年老领导同志们将逐渐减少他们的政治活动。现在,邓1985年6月军委扩大会议期间,邓小平接见各大军区司令员、政委。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一一向他介绍。邓小平看到这些年富力强的同志,高兴地说:“好啊,年轻化了。”


小平必须再找个接班人,可是这次合适的人选并不多。


老一代的领导人年纪太大,而年青一代中,赵紫阳缺乏在党中央工作的资历,而且他和胡耀邦曾一起工作过,所以,他很可能得不到那些年迈领导人的信任。


当时担任第一副总理的李鹏,年龄不到60岁,有很好的行政资历,但他也缺乏党务工作经验。


邓小平本人也经常向外宾谈到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这两种改革的目的,以及它们彼此的关系。他的语气充满信心,好像他已经摆脱前年冬天的那场惊吓,也没有显示出智力老化的迹象。相反,他在思想理论领域里还获得很多新的突破,是他在过去几年当中所比不上的。他这时已经82岁,在接见外宾时,经常表现出怡然自得的神情,给很多外宾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谈话主旨是:


改革一定不能缩水,也不能向后退。政治改革是必需的,目的在清除经济改革的障碍;经济改革也是非进行不可,如此才能加速开发中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力);而开发国家生产力正是消除贫穷(这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的不二法门。在阐释他的这一思想时,他没有忘记攻击资本主义。


例如,1987年4月,他在接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一名高级干部艾丰索·古耶拉(alfonsoguerra)时,就对他发表了这样的一席谈话。他说,如果中国全盘西化,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那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为中国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十亿人摆脱贫穷,并获得繁荣;如果在中国大陆实行资本主义,则可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会致富,其余百分之九十多的人口仍将永远一贫如洗。他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大多数的人将起来进行革命,所以,唯有实施社会主义而不是实行资本主义,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


邓小平也经常说明他为什么反对西方民主,他的主要论点并不是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的,西方式民主会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是说,如果在中国实施西方式民主,将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过激的政治运动。他在接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史特凡·科洛塞克(sefankorosec)时,对这一点阐释得最有力量。


他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事实上,就是独裁式的资本主义民主,而不再是多党选举或是三权分立制。我们可不可以实行这种制度?我们的制度是在党领导下的全国人大和人民式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点是,当中央领导做出决定后,可以立即执行,不会受到任何其他部门的干预。


1987年10月底举行的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三大)是一件大事。邓小平在会前就已经示意,他不想再被选入中央委员会,所以他的名字并未被列入候选人名单中。另外多位年老领导人也是一样,包括陈云和彭真。由于不再是中央委员,所以,邓小平也就没有资格被中委会选举进入政治局或政治局常委会。但是,他还是再度被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据说,邓小平本来也想从军委会主席一职上退下来,但到最后关头才被劝说留任(中共党章规定,军委会主席至少一定是中央副主席,因此,中委会特别修改这条规定,才能任命邓小平出任军委会主席)。事实上,邓小平再度担任中央军委主席,幕后的原因是,军委会的那些老一辈军人不欢迎没有军事背景的人出任他们的主席,而邓小平本人又不愿让军方人士出任这个职位。


另有三位资深老干部也获选出任重要的职位:陈云成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薄一波出任副主任,杨尚昆则成为军委会常务副主席。杨尚昆这个职位是新设的,从而使赵紫阳出任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这是邓小平坚持的)。


根据政治局常委会的建议,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在第一次全会中做出决定:邓小平虽然已经退出中央委员会,但他的党与国家领导人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中共官员在1987年秋天一再向外宾强调,邓小平仍然是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而且在十三大结束后所出版的邓小平官方传记中,也清楚记载了中委会的这项决定。


在1988年当中,很少有人谈到资产阶级自由化或是精神污染等问题。当时,在党和政府的秘密会议上,以及一般社会大众所最常谈到的问题,是通货膨胀—原料和消费品物价仍然快速上涨。


当时担任代总理的李鹏,在向全国人大提出的报告中承认,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当前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所面对的最重大问题是,物价的过度上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甚至已经降低某些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他说,物价改革正按照既定计划“一步一步”进行,但他也提到增加供应与抑制需求的一些措施,同时也宣布一些主要物品的价格上限。他没有提出当时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但大家都知道,很多消费品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超过20%。


物价飞涨使人们争先恐后抢购物品,以免物价上涨得太快,而供货商看到这种情形,也开始囤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