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作者:熊逸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7-08-31 20:02

|

本章字节:48412字

专著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蔡锋:《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生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岑仲勉:《周初生民之神话解释》,《两周文史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陈直:《史记新证》,中华书局,2006年。


陈垣:《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垣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三联书店,2002年。


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


陈筱芳:《春秋婚姻礼俗与社会伦理》,巴蜀书社,2000年。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


丁福保/编《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龙门联合书局,1961年。


董作宾:《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5年。


段熙仲:《春秋公羊学讲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方健:《范仲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


傅隶朴:《春秋三传比义》,中国友谊出版社,1984年。


傅斯年:《诗经讲义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高敏:《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年。


顾颉刚:《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郭沫若:《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郭沫若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郭沫若:《侯马盟书试探》,《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十卷,科学出版社,1992年。


郭沫若:《诅楚文考释》,《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九卷,科学出版社,1982年。


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中华书局,2006年。


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贺业钜:《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


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侯志义:《采邑考》,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


胡留元、冯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


胡适:《胡适文集》第5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洪业:《洪业论学集》,中华书局,1981年。


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蒋庆:《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金文今译类检编写组:《金文今译类检·殷商西周卷》,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金景芳:《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


金德建:《经今古文字考》,齐鲁书社,1986年。


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9年。


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


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中华书局,1999年。


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李衡眉:《先秦史论集续》,齐鲁书社,2003年。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


李零:《中国方术正考》,中华书局,2006年。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8年。


刘师培:《群经大义相通论》,《刘申叔遗书》,影印民国廿五年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刘师培:《春秋左传答问》,《刘申叔遗书》,影印民国廿五年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广明:《宗法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罗继祖:《枫窗睉语》,中华书局,1984年。


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马勇:《汉代〈春秋〉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马振理:《诗经本事》,世界书局,1936年。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8年。


马世之:《中国史前古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苗润田:《中国儒学史·明清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牟润孙:《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


钱穆:《黄帝》,三联书店,2005年。


钱穆:《论语新解》,巴蜀书社,1985年。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


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箚》,三联书店,2002年。


钱穆:《孔子传》,三联书店,2002年。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1年。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三联书店,2005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5年。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


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1年。


邱文山、张玉书、张杰、于孔宝:《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齐鲁书社,2003年。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科学出版社,1992年。


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巴蜀书社,1996年。


曲英杰:《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商务印书馆,2006年。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任伟:《西周封国考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容希白:《商周彝器通考》,台湾大通书局,中华民国六十二年。


斯维至:《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施治生、徐建新主编:《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兰:《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童书业:《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中华书局,2005年。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年。


汪受宽:《谥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中华书局,2003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影印。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


王叔岷:《庄子校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华民国七十七年。


王学理主编:《秦物质文化史》,三秦出版社,1994年。


吴小如:《皓首学术随笔·吴小如卷》,中华书局,2006年。


吴泽顺:《汉语音转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


吴镇烽/编:《金文人名汇编》,中华书局,1987年。


吴哲夫:《清代禁燬书目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中华民国五十八年。


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徐仁甫:《左传疏证》,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年。


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5年。


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杨树达:《卜辞琐记》,《杨树达文集之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


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台湾独立出版社,2000年。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年。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


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希牧:《先秦文化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泽螺居楚辞新证》,中华书局,2003年。


曾运乾:《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年。


左言东:《先秦职官表》,商务印书馆,1994年。


张大可:《司马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张舜徽:《四库提要序讲疏》,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


张舜徽:《史学三书平议》,中华书局,1983年。


张颔、陶正刚、张守中:《侯马盟书》,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论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闻玉:《铜器历日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张以仁:《春秋史论集》,联经,民国七十九年。


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


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


张彦修:《三门峡虢国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张铭远:《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


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齐鲁书社,2004年。


张西堂:《诗经六论》,商务印书馆,1957年。


张鸿雁:《春秋战国城市经济发展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


章鸿钊:《中国古历析疑》,科学出版社,1958年。


章太炎:《春秋左传读》,《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赵建伟、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赵丛苍、郭妍利:《两周考古》,文物出版社,2004年。


赵英山:《古青铜器铭文研究》,第一册,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七十二年。


周成:《中国古代交通图典》,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


周桂钿、李祥俊:《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


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周宝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释》,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周法高、张日昇《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4年。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朱芳圃:《殷周金文释丛》,中华书局,1962年。


朱自清:《诗言志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褚斌杰《诗经全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hisoryofhepeloponnesianar,byhucydides),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治》,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poliics,byarisole),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英]埃文斯-普理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henuer:amodesoflivelihoodandpoliicalinsiuionsofaniloicpeople,byeeevansprichard),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胡晋华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


[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hedeclineandfallofheromanempire,byedardgibbon,anabridgemenbydmhaoandindus,london,1986),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英]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ahisoryofesernphilosophy,byberrandrussell),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asudyofhisory,byarnoldjoynbee,abridgemenofvolumesviix,bydcsomervell,oxforduniversiypress,1957)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ahisoryofesernpoliicalhough,byjsmcclellandrouledge,amemberofheaylor&francisgroup,1996),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


[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srucureandfuncioninprimiivesociey,byarradcliffebron,rouledge&keganpaulld,1979),潘蛟、王贤海、刘文远、知寒/译,潘蛟/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hisoiredelafamille,burguiere,a),第一卷:遥远的世界,古老的世界,袁树仁、姚静、肖桂/译,三联书店,1998年。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risesropiques,byclaudelevisrauss,librairieplon1955e1973),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0年。


[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絮山/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lesformeselémenairesdelaviereligieuse,lesysemeoémiqueenausralie,byemiledurkheim,alcan,paris,1912),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法]摩莱里:《自然法典》,黄建华、姜亚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法]让·梅叶:《遗书》,陈太先、睦茂/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法]古朗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李玄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法]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三联书店,1992年。


[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herulingclass,bymosca,ghemcgrahillbookcompany,inc,neyork),贾鹤鹏/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localknoledge,bygeerz,c),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fromphilosophyophilology,bybenjaminaelman,harvarduniversiypress,1984),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classicism,poliics,andkinship:hechangchouschoolofexconfucianisminlaeimperialchina,bybenjaminaelman,1990),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美]伯克富:《基督教教义史》,赵中辉/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chinaurninginard:inellecualpoliicalchangesinheearlyelfhcenury,byjamescliu,publishedbyarrangemenihharvarduniversiypress1974),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aglobalhisory:fromprehisoryohe21scenury,7hediion,bysavrianos,ls,1999),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hesocialandeconomichisoryofromanempire,bymrosovzeff,1957),马雍、厉以宁/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美]爱德华·罗斯:《社会控制》(socialconrol,asurveyofhefoundaionsoforder,byedardalsorhross,hemacmillancompany,neyork,1920),秦志勇、毛永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美]夏含夷:《古史异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hesoryofchrisianheology,byrogereolson,2002cef校园书房出版社),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hesacredcanopy:elemensofasociologicalheoryofreligion,bypeerlberger,doubledayandcompany,incgardenciyneyork,1969),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贾志扬:《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2003年。


[美]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曹幼华、单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heheoryofdemocracyrevised,bygiovannisarori,1987),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


[美]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hepoliicalphilosophyofhobbes:isbasisandgenesis,srauss,l1963),申彤/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美]赫希曼:《与利益——资本主义走向胜利前的政治争论》(hepassionsandheineress,byalberhirschman),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美]seaylorlapeplaudosears:《社会心理学》(第十版)(socialpsychology,10hediion,2000),谢晓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hesoryofcivilizaion,vol1,byillduran,1935),东方出版社,1998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日]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何倩/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日]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富山房编辑局,明治四十四年。


[日]白川静:《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温天河、蔡哲茂/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华民国1978年。


[俄]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芬兰]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李彬、李毅夫、欧阳觉亚/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论文


白奚:《“仁”与“相人偶”——对“仁”字的构形及其原初意义的再考察》,《哲学研究》,2003年7月。


蔡运章:《国的分封与五个貌国的历史纠葛》,《中原文物》,1996年第2期。


曹兆兰:《从金文看周代媵妾婚制》,《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曹远谋、徐伯勇:《郑州与开封》,《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五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郑古都与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88年。


岑仲勉:《周初生民之神话解释》,《两周文史论丛》,中华书局,2004年。


柴德赓:《论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史学丛考》,中华书局,1982年


陈恩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陈国安:《〈诗·小雅·十月之交〉辨疑》,《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陈习刚:《唐五代以前虎牢、虎牢关问题考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12月。


陈桐生:《从出土竹书看“诗言志”命题在先秦两汉的发展》,《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


晁福林:《论平王东迁》,《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陈桐生:《<史记>与春秋公羊学》,《文史哲》,2002年第5期。


陈思林:《〈春秋〉和〈公羊传〉的关系》,《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


陈锦城:《鲁隐公研究》,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2004年。


邓广铭:《王安石在北宋儒家学派中的地位——附说理学家的开山祖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范文澜:《经学讲演录》,《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方铭:《〈孔子诗论〉与孔子文学目的论的再认识》,《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房瑞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身份及思想内涵探析》,《兰州学刊》,2005年6月。


傅道彬:《〈孔子诗论〉与春秋时代的用诗风气》,《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傅斯年:《论所谓五等爵》,《傅斯年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高兵:《春秋诸侯媵妾婚有关问题考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高光晶:《释“王”》,《文史》,1999年第1辑。


顾颉刚:《周公执政称王》,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郭康松:《论清代考据学的学术宗旨》,《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何浩:《西申、东申与南申》,《史学月刊》,1988年第5期。


何飞燕:《后稷弃孕生及其被弃传说故事新考》,《殷都学刊》,2006年4月。


黄海烈、陈剑:《〈诗〉篇新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1月。


胡进驻:《东周郑韩墓葬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3年。


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简论》,《文物》,1984年第8期。


胡万川:《中国的江流儿故事》,《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景爱:《左、右史分职说质疑》,《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


金景芳:《孔子与六经》,《孔子研究》,1986年创刊号。


李卉:《中国古代的收继婚》,《大陆杂志》,第9卷第4期。


李民:《说洛邑、成周与王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李民:《洛邑、成周与王城补述》,《中州学刊》,1991年第2期。


李山:《周初〈大武〉乐章新考》,《中州学刊》,2003年第5期。


李一民:《〈甘誓〉所反映的夏初社会——从〈甘誓〉看夏与有扈的关系》,《〈尚书〉与古史研究》,中州书画出版社,1983年。


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李学勤:《邿子姜首盤和“及”字的一种用法》,《中国文字研究》(第一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李学勤:《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成都出版社,1992年。


李学勤:《论仲爯父簋与申国》,《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李学勤:《〈诗论〉说〈关雎〉等七篇释义》,《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李嘉言:《诗序作者》,《李嘉言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李仲操:《两周金文中的妇女称谓》,《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92年。


李衡眉:《从一条错误的理学理论所引起的混乱说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缘起剖析》,《史学集刊》,2000年第4期。


李衡眉:《“一继一及”非“鲁之常”说》,《齐鲁学刊》,1999年第6期。


李衡眉:《野合习俗的由来》,《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1期。


李玉洁:《郑国的都城与疆域》,《中州学刊》,2005年。


梁云:《成周与王城考辨》,《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


梁宁森:《关于虢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刘毓庆、郭万金:《子夏家学与〈诗大序〉——子夏作〈诗大序〉说补正》,《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


刘丽文:《〈左传〉“继室”考》,《学术探索》,2003年9月。


刘海琴:《“暴虎”补证》,《语言研究》,2005年2月。


刘启益:《西周夨国铜器的新发现与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考古与文物》,1982年2月。


罗炳良:《崔述历史考证方法论的局限性——以考证司马迁〈史记〉“申侯与弑幽王”之说为例》,《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月。


罗义俊:《论董仲舒“素王”观的现代意义》,《秦汉史论丛》第6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卢盛江:《上博楚简〈诗论〉谳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马银琴:《上博简〈诗论〉与〈诗序〉诗说异同比较——兼论〈诗序〉与〈诗论〉的渊源关系》,《简帛研究2002,200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齐文心:《王字本义试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古史文存?先秦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裘锡圭:《说“玄衣朱▓【造字:衤+暴】▓【造字:衤+金】”——兼释甲骨文“虣”字》,《裘锡圭自选集》,大象出版社,1994年。


邵炳军:《两周之际三次“二王并立”史实索隐——周“二王并立”时期诗歌创作历史文化背景研究之一》,《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邵炳军:《论平王所奔西申之地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7月。


邵炳军:《周平王奔西申与拥立周平王之申侯——周“二王并立”时期诗歌创作历史文化背景研究》,《贵州文史丛刊》,2001年1月。


邵炳军、路艳艳:《〈诗·桧风·隰有苌楚〉、〈匪风〉作时补证》,《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


邵炳军:《郑武公灭桧年代补证》,《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斯维至:《说室》,《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允晨文化,民国八十六年。


唐兰:《宜侯夨簋考释》,《考古学报》,1956年6月。


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


汪文学:《“唐承汉统”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2月。


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


王志:《〈毛诗序〉溯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9月。


王志:《上博简〈孔子诗论〉与汉儒所传周代采诗说》,《九州学林》,2004年第3期。


王志:《〈毛诗序〉溯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9月。


王树民:《〈春秋经〉何以托始于鲁隐公》,《曙庵文史续录》,中华书局,2004年。


王廷洽:《〈诗论〉与〈毛诗序〉的比较研究》,《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玉哲:《周公旦的当政及其东征考》,《古史集林》,中华书局,2000年。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王建国:《论〈诗·桧风〉的创作时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3期。


王子今:《秦汉“生子不举”现象和弃婴故事》,《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魏仁华:《南阳之申在西周春秋时期的战略地位》,《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闻一多、季镇淮、何善周:《七十二》,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国文月刊》卷22。


邬锡非:《也谈西周申国的有关历史问题》,《杭州大学学报》,1992年3月。


吴淑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考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伍士谦:《读〈秦本纪〉札记》,《秦西垂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


萧兵:《〈左〉疑三则》,《扬州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


萧东海:《一个未被读懂的上古神话故事——〈诗经·大雅·生民〉前三章解读》,《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徐中舒:《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徐中舒历史论文选集》,中华书局,1998年。


杨向奎:《〈公羊传〉中的历史学说》,《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杨向奎:《论何休》,《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杨向奎:《略论“五十凡”》,《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杨向奎:《清代的今文经学》,《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1981年。


殷崇浩:《〈七月〉之历探》,《文史》,总第15辑。


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个新解释》,《历史与思想》,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76年。


虞万里:《〈郑风·缁衣〉诗旨与郑国史实、封地索隐》,《史林》,2007年1月。


岳连建、王龙正:《金文“城虢”为东虢考》,《文博》,2003年。


张红:《〈左传〉引〈诗〉新探》,《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8月。


张培瑜、孟世凯:《商代历法的月名、季节和岁首》,《先秦史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


张政烺:《“十又二公”及其相关问题》,《国学今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张泽渡:《“寤生”探诂》,《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月。


张邦炜:《宋代对宗室的防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章彦华、颜忠诚:《动物的杀婴现象》,《生物学通报》,2007年第6期。


赵伯雄:《〈春秋〉记事书时考》,《文史》,2006年第3辑。


赵生群:《论孔子作〈春秋〉》,《文史》,1999年,第2辑。


赵世超:《说“室”》,《瓦缶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


郑振铎:《释讳篇》,《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社会民俗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郑慧生:《殷正建未说》,《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郑慧生:《〈左传〉训诂五则》,《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后记


本来想写完隐公元年的全年的,结果只写了上半年。这样出版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再加一倍篇幅,读者就只能到网上找电子稿了。


这书写了很久,改了很多次,我觉得如果不考虑出版定稿的话,我大概可以一辈子一直改下去。


这书的出版要感谢很多人。感谢责编杨晓燕女士,因为,如果我不是作者而是责编的话,断然不会出这种书的,就算想出,也一定拗不过领导,而书竟然真的出了,实在不容易呀!还要感谢徐戈和吴新宇两位老师百忙之中为我的稿子校订文字,看了他们的校样,我感觉自己在文字上又获新知了。他们与我素昧平生,只是出于一种关怀而义务地承担了这些,实在让我非常感动。还有杜垣老师一直以来热情的推荐,在此一并谢过。


最后,也是最为郑重地,还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虽然我也不清楚他们为我这本书的出版做过什么,但这种套话既然大家都说,我也就从俗好了。


不过,在我写下这个后记的时候,书还没出呢,也许最后又会像以往一样,折腾半天终于出不来。好在我已经很习惯了,即便出不来,也一样感谢杨晓燕编辑、徐戈老师、吴新宇老师、杜垣老师,感谢党和政府。


熊逸


2008年6月


1[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春秋”:王介甫《答韩求仁问春秋》曰:“此经比他经尤难,盖三传不足信也。”尹和静云:“介甫不解《春秋》,以其难之也。废《春秋》,非其意。”朱文公亦曰:“《春秋》义例,时亦窥其一二,大者而终不能自信于心,故未尝敢措一辞。”[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春秋经》一卷,朱熹所刻于临漳四经之一。其于《春秋》独无所论著,惟以《左氏》经文刻之。


2李衡眉:《从一条错误的理学理论所引起的混乱说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缘起剖析》,《史学集刊》,2000年第4期。


3[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hesoryofchrisianheology,byrogereolson,2002cef校园书房出版社),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4[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hesacredcanopy:elemensofasociologicalheoryofreligion,bypeerlberger,doubledayandcompany,incgardenciyneyork,1969),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页。


5[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lesformeselémenairesdelaviereligieuse,lesysemeoémiqueenausralie,byemiledurkheim,alcan,paris,1912),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8页。


6[明]高攀龙《虞山书院商语序》,《高子遗书》卷九上。


7[清]王夫之《自题湘西草堂书室》联语。


8参见[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


9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页。


对《编年记》性质的另一种解释似乎更为合理:“与其说《编年记》‘有些像后世的年谱’,倒不如说它有些像后世的家谱和墓志的混合物更符合实际一些。”——高敏《云梦秦简初探》(增订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10[美]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中华书局,2003年,第25-26页,引巴特菲尔德《史源》第115页。


11到底是“左史记事,右史记言”还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是为一桩千年公案。对两者的辨析可参考吴淑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考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该文认为后者才是正确的说法,并认为产生前者这一讹误的原因是:“最大可能是笔误,因为‘左’‘右’两字的字形极其相近,手写体极不易分清;也可能就是班固没有细加查验,记错了;再就是因为后来写史向文学方向进化而将左右史的职责渐渐相融……”另一种意见认为,事实上并无左、右史分职之事,可参考景爱:《左、右史分职说质疑》,《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另参张舜徽:《史通平议》,《史学三书平议》,中华书局,1983年,第20页。


完全否认史书体裁之记言、记事之分的如[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上》:夫《春秋》不能舍传而空存其事目,则左氏作记之言不啻千万矣。《尚书》典谟之篇,记事而言亦具焉;训诰之篇,记言而事亦具焉。古人事见于言,言以为事,未尝分事为二物也。


12[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1页。


13鲁国的始封君到底是伯禽还是他的父亲周公旦,存在争议,这里暂从一般说法。


14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事,存在争议,可靠性不大,这里暂从一般说法。


15[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晋镇南大将军京兆杜预撰,其述作之意,序文详之矣。专修丘明之《传》以释《经》,后世以为左氏忠臣者也。其弊或弃《经》而信《传》,于《传》则忠矣,如《经》何?


16[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左氏传》序○陆曰:“此元凯所作。既以释经,故依例音之。本或题为‘春秋左传序’者。沈文何以为‘释例序’,今不用。”[疏]正义曰:此序题目,文多不同,或云:“春秋序”,或云“左氏传序”,或云“春秋经传集解序”,或云“春秋左氏传序”。案晋宋古本及今定本并云“春秋左氏传序”,今依用之。南人多云此本“释例序”,后人移之于此,且有题曰“春秋释例序”,置之《释例》之端。今所不用。……


17[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曰:然则《春秋》何始于鲁隐公?答曰:周平王,东周之始王也。隐公,让国之贤君也。考乎其时则相接,言乎其位则列国,本乎其始则周公之祚胤也。若平王能祈天永命,绍开中兴;隐公能弘宣祖业,光启王室,则西周之美可寻,文武之迹不坠,是故因其历数,附其行事,采周之旧,以会成王义,垂法将来。


18参见[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页:颖达入唐,年已耄老,岂能逐条亲阅,不过总揽大纲。诸儒分治一经,各取一书以为底本,名为创定,实属因仍。书成而颖达居其功,论定而颖达尸其过。……《春秋》则谷那律、杨士勋……。标题孔颖达一人之名者,以年辈在先,名位独重耳。(案:为便捷见,以下但以孔颖达名之,不细辨。)


19[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疏]……《春秋》据鲁而作,即是诸侯之法,而云“会成王义”者,《春秋》所书,尊卑尽备。王使来聘,锡命赗含,有天子抚邦国之义。公如京师,拜赐会葬,有诸侯事王者之法。虽据鲁史为文,足成王者之义也。以其“会成王义”,故得“垂法将来”,将使天子法而用之,非独遗将来诸侯也。


20[宋]家铉翁《读春秋序》,《春秋集传详说》卷首:《春秋》非史也。谓《春秋》为史者,后儒浅见,不明乎《春秋》者也。


21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页:先秦诸子,从墨子起,都引用古代文献来作为自己政治理论的根据。墨子引用的《书》,主要是有关禹、汤、仲虺、周武王等人的文献,用作墨家理论的依据。儒家也自有其选读《书》的政治标准。战国时代的《书》中原有《武成》一篇,记载了武王克商的战争经过,其中有大量的杀伤。这一点和儒家推崇武王为圣人的主张不合,因此孟子就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他这个毁灭《武成》的主张,对后来儒家有深远影响。


22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2页。


23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24王树民:《〈春秋经〉何以托始于鲁隐公》,《曙庵文史续录》,中华书局,2004年,第120页。


25[清]孔广森《春秋公羊经传通义·哀公十四年》释“祖之所逮闻也”:隐公以来之事,祖虽不及见,犹及闻而知之。过是以往,文献不足,恐失其实,故断自隐始。


26[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哀公十四年》释“祖之所逮闻也”:解云:假托云道,我记高祖以来事者,谓因己问父得闻昭、定、哀之事,因父问祖得闻文、宣、成、襄之事,因祖问高祖得闻隐、桓、庄、闵、僖之事,故曰托记高祖以来事,可及问闻知者。以此言之,则无制作之义,故曰我但记先人所闻,辟制作之害也。(案:徐彦的生平较为模糊,一说为北朝时人,见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31-335页。)


27[汉]王充《论衡·正说》:或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者,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孔子据中寿三世而作,三八二十四,故二百四十年也。又说为赤制之中数。又说二百四十二年,人道浃,王道备。夫据三世,则浃备之说非;言浃备之说为是,则据三世之论误。二者相伐而立其义,圣人之意何定哉?凡纪事言年月日者,详悉重之也。《洪范》五纪,岁月日星,纪事之文,非法象之言也。纪十二公享国之年,凡有二百四十二,凡此以立三世之说矣。实孔子纪十二公者,以为十二公事足以见王义邪。据三世,三世之数适得十二公而足也。如据十二公,则二百四十二年不为三世见也。如据三世,取三八之数,二百四十年而已,何必取二?说者又曰:“欲合隐公之元也。不取二年,隐公元年不载于经。”夫《春秋》自据三世之数而作,何用隐公元年之事为始?须隐公元年之事为始,是竟以备足为义,据三世之说不复用矣。说隐公享国五十年,将尽纪元年以来邪?中断以备三八之数也?如尽纪元年以来,三八之数则中断;如中断以备三世之数,则隐公之元不合,何如?且年与月日,小大异耳,其所记载,同一实也。二百四十二年谓之据三世,二百四十二年中之日月必有数矣。年据三世,月日多少何据哉?夫《春秋》之有年也,犹《尚书》之有章。章以首义,年以纪事。谓《春秋》之年有据,是谓《尚书》之章亦有据也。


28[汉]许慎《五经异义》,《汉魏遗书钞》:《春秋左氏传说》岁星为年纪十二而一周于天,天道备,故人君子十二可以冠,自是殷天子皆十二而冠。


29[清]顾炎武《长安》,王冀民《顾亭林诗笺释》,中华书局,1988年,第637页。同书第638页注引《三辅黄图·汉长安故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


30[宋]周密《十二分野》,《癸辛杂识后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第81页:世以二十八宿配十二州分野,最为疏诞。中国仅以毕、昴二星管异域诸国,殊不知十二州之内,东西南北不过绵亘一二万里,外国动是数万里之外,不知几中国之大。若以理言之,中国仅可配斗、牛二星而已。后夹夹漈郑渔仲亦云:“天之所覆者广,而华夏之所占者牛、女下十二国中耳。牛、女在东南,故释氏以华夏为南瞻部洲,其二十八宿所管者,多十二国之分野,随其所隶耳。”赵韩王尝有疏云:“五星二十八宿,在中国而不在四夷。”斯言至矣。


31[唐]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啖子曰:夫子所以修《春秋》之意,三传无文。说《左氏》者以为《春秋》者周公之志也,暨乎周徳衰、典礼丧,诸所记注多违旧章,宣父因鲁史成文,考其行事而正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言《公羊》者则曰:夫子之作《春秋》将以黜周王鲁,变周之文从先代之质。解《榖梁》者则曰:平王东迁,周室微弱,天下板荡,王道尽矣。夫子伤之乃作《春秋》,所以明黜陟、著劝戒、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使夫善人劝焉,淫人惧焉。


32《孟子·离娄下》: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33牟润孙:《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第141页:两宋解说春秋之书虽众,笃守汉唐矩镬,专言一传,而不影射时事者,几可谓无之。北宋治春秋者好论内政,南宋治春秋者好论外侮,其言多为当时而发。无论与孙复胡安国二氏有出入否,固无不受二氏之影响者,亦可谓发明尊王攘夷之义为宋人春秋学之主流,余事皆其枝节耳。孙胡二氏之说明,宋儒所倡之春秋大义,可知而概略矣。


34[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隐公元年》:孔子之作《春秋》也,以天下无王而作也,非为隐公而作也,然则《春秋》之始于隐公者非他,以平王之所终也。昔者幽王遇祸,平王东迁,平既不王,周道绝矣。观夫东迁之后,周室微弱,诸侯强大,朝觐之礼不修,贡赋之职不奉,号令之无所束,赏罚之无所加,坏法易纪者有之,变礼乱乐者有之,弑君戕父者有之,攘国窃号者有之,征伐四出,荡然莫禁,天下之政,中国之事,皆诸侯分裂之。平王庸暗,历孝逾惠莫能中兴,播荡陵迟,逮隐而死。夫生犹有可待也,死则何所为哉。故《诗》自《黍离》而降,《书》自《文侯之命》而绝,《春秋》自隐公而始也。《诗》自《黍离》而降者,天下无复有雅也,《书》自《文侯之命》而绝者,天下无复有诰命也,《春秋》自隐公而始者,天下无复有王也。夫欲治其末者,必先端其本,严其终者,必先正其始。


35[明]徐树丕《识小录》“春王正月说”条:或曰:“何以始鲁隐也?”曰:“鲁隐之始,平王之终也。周之不兢自平王始也,宗周之业基于丰镐,而东迁雒邑,宗周之重失矣。”“然则何以不始于平王之初年也?”曰:“周虽东而君子尚冀其反于西也,故迟之以岁时至平王之终,曰:无冀矣。故《春秋》于是作也。


36[宋]苏轼《周东迁失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0页。


37[宋]苏轼《周东迁失计》: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


38参见[清]郭嵩焘《史记札记》,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32页:案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史》不详太子出居何地,疑周礼出妻归适母氏,然则申后与太子皆当适申。杜预注《左传》云:“申,国,今南阳宛县”,其距东都为近。《周本纪》称申与缯、西戎、犬戎攻幽王,尽取周赂而去。是时宫室残毁,西戎、犬戎逼处郊畿,申侯奉平王即位东都,然则非平王之东迁也,去申近而因奉之以处东都也。(案:其间还有二王并立的特殊背景,详后。)


如果觉得《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