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作者:熊逸

|

类型:历史·军事

|

更新时间:2017-08-31 20:02

|

本章字节:43108字

1.严启隆


严启隆《春秋传注》认为“克段于鄢”并不是孔子的特笔,而是郑国的告词。方苞也有过类似的说法,认为外大夫公子出奔这种事定然没少发生,《春秋》之所以在隐、庄、桓、闵、僖五公近百年间别无记载,要么是该国未告,要么是有告而鲁史未书。1597而严启隆的意思是,郑国发生了叔段出奔一事之后,通告了鲁国,文件上就是这么写的,《春秋》也是原样照抄。——这是严对《春秋》的一个总体认识:《春秋》一字一句全是鲁史旧文,完全没经过孔子删削。四库馆臣推测他是深厌旧说之穿凿,要将之一扫而空,但又有些矫枉过正,走到另一个极端了。1598


那么,依照鲁史旧文的这一公设,既然克段一句只是郑国的告词,自然不会有什么责备郑庄公的所谓深意。这事很好理解:郑国既然把这件事通报邻国,自然把过错记在叔段的头上;既然把叔段当作罪犯,自然不称弟、不称公子,以示与罪犯断绝亲属关系;用“克”字是表示郑庄公的军事行动属于平乱性质。


严启隆的解释还算朴实无华,接下来又发挥道:孔子作《春秋》,本于鲁史旧文,他批评郑庄公不假,但批评是落在别的地方。孔子曾经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情况就是从郑庄公开始的。当时,周王室虽然衰落,但王纲依然未解,郑国和周王室的关系本来就很近,而以郑庄公的雄才大略,如果能够一心尊奉周天子,自然有能力使得周室复兴,使礼乐征伐还归天子。但郑庄公没这么做,而是今天攻打卫国,明天攻打宋国,拉帮结派,斗争不止,甚至还把周天子给射伤了。如果不是郑庄公这么乱搞,哪能由此就开启春秋之乱世?溯本求源,郑庄公就是从克段开始才越搞越不像话的。有了克段之事,才有了后来伐卫;有了伐卫,才有了后来的东门之役……环环相扣,愈演愈烈。而孔子作《春秋》,对外国的材料却只是原文照录而已,前人有认为孔子在克段这事上特别强调兄弟之义,这是不对的。孔子批评郑庄公并不是因为克段这件事,批评克段这件事也不是在“郑伯克段于鄢”这条记载里——这段文字应该就是郑伯赴告的原文记录。1599


严的分析是从周代史书体例入手的,立论基础是《左传·隐公十一年》的“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这是东周时代的国际惯例。1600《春秋·隐公十一年》对本年冬天只记载了一件事,就是鲁隐公去世,但《左传》说在同一时间还发生了一件事,而且是一件大事,就是郑庄公攻打宋国,把宋国杀得大败。但是,这样大的一件事为什么《春秋》不加记载?《左传》的说法是:这件事虽然很大,但宋国并没有通报鲁国,所以鲁国史官也就不作记录。不仅如此,就算是战事大到灭国的地步,只要被灭亡的国家不来通报战败,胜利国也不来通报战胜,史官都不会记录在策的。160对克段这条记载,传统的经典解释是史料原文并非如此,是经过孔子改定才成了现在这样,孔子的改定之处也就是《春秋》深意之所在,而严启隆代表的是相反一派的意见,以《左传》为据,认为史料原文如此,孔子并未删改。——这问题是立论的一大基石,但到底哪块基石才是可靠的却说不太清,所以,以严谨的眼光来看,这两派的不同基石也就只能被看作两种不同的公理体系,不过,除了被当作公理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2.毛奇龄,万斯大


再来看看毛奇龄的《春秋条贯》。关于毛奇龄,在前文已经有过一些介绍,此人用力既勤,见解也新,但学风不是很好,讨论起学术问题来经常夹枪带棒的,又很有几分偏执的气质。时人称他“好辨善訾”,1602梁启超甚至把他列为四大学界蟊贼之一。1603


毛奇龄对《春秋》提出过一个很新奇的简书与策书之别(已略见前述):《春秋》是所谓简书,内容只是一个题头,或者说是索引;《左传》则是策书,详记事件的经过。孔子修《春秋》是以简书为底本,左丘明作《左传》则是以策书为底本。


简书的内容不能算是大纲,因为大纲会囊括事件的所有要点,而题头或索引主要起到一个分门别类的作用——毛奇龄称之为“籖题”,通过籖题可以去找相应的策书来了解事件的详细经过。比如《春秋》同样一个“公如晋”,查《左传·成公十八年》的“公如晋”是朝见晋国新即位的国君,而查《左传·哀公元年》的“公如晋”,是说鲁国因为新立了国君而去朝会晋君。(案:毛奇龄这里可能有误,哀公元年并无此事。)——这样一来,那些微言大义也就纷纷没了着落。1604


于是,按照简书与策书之别,毛奇龄解释克段道:《春秋》称“克”,大概是称赞郑庄公虽然打败了叔段却不杀他。《公羊传》和《榖梁传》没见过策书,所以误以为郑庄公杀了叔段。庄公不是什么好人,他后来置姜氏于城颍,又在繻葛之战中射伤了周天子的肩膀,劣迹昭彰,但克段这件事却是作得对的,这一节在兄弟人伦的意义上“可补周公诛管、蔡,季友鸩叔牙、缢仲庆父成法之变”。《春秋》开卷就写这件事,是为处理兄弟关系的情况树立一个典范。《春秋》并没有因为郑庄公的一贯劣迹而抹杀这一点善行。


有人问道:“姜氏想要除掉庄公,这与《春秋》后文里宋襄夫人杀宋昭公的罪过相同,为什么说庄公置姜氏于城颍就作得不对?”回答是:“姜氏确实有罪,但别人可以惩治她,庄公却不可以惩治她。就像鲁庄姜氏弑杀子般,齐国抓了她,可以杀掉,但鲁闵公和鲁僖公却不能杀她。幸好郑庄公悔悟得早。后儒总是对庄公养成弟恶之后痛下杀手的作风深恶痛绝,这都是因为误信了《公羊传》和《榖梁传》,以为庄公杀了叔段。如果知道庄公没杀叔段,对他此前的所作所为也就可以谅解了。《徐仲山日记》里说道:‘世人因为郑庄公要等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那种养成弟恶的态度而责备他,其实这是讲不通的。如果庄公真听了公子吕的话,马上起兵除掉叔段,这分明是无故而杀弟,就算拿公羊家君亲无将的理论来为庄公开解,恐怕也很牵强。’”


毛奇龄很为郑庄公鸣不平,说连周公那样的圣人都没能教育好管叔和蔡叔这两个弟弟,最后还是不得已杀了他们,又何必讥刺郑庄公的“失教”?况且庄公最后也还留了叔段一命。尤其是胡安国,既然知道庄公没杀叔段,却还是深文周纳,说庄公怕叔段威胁到自己,所以处心积虑,一定要等叔段失败,好断绝他的属籍,使他不能再在郑国落脚。但是,如果庄公真的绝了叔段的属籍,按当时的惯例自会斥其氏、灭其族、不立其后,但从后文来看,郑庄公明明没这样作。1605


——为郑庄公说好话的人不多,毛奇龄就是其中一个,而且既讲情理,又讲证据,并不显得穿凿。只是,简书与策书之说是否站得住脚,这还不能遽下定论。


万斯大也是为郑庄公辩护的,他在《学春秋随笔》里批评先儒:你们都说庄公故意养成叔段之恶,难道说庄公在封京邑给叔段的时候就盘算到了后来发生的一切?这里边的变数实在太多了。设若叔段起兵的时候庄公没能发觉,或者庄公讨伐叔段的时候京邑之人并没有背叛叔段,甚至帮助打败了庄公,那叔段就该作郑国的新君了。最笨的人也不会这么作,难道郑庄公这样的聪明人就会这样作吗?庄公要是真要杀弟之心,在姜氏请封制地的时候就可以把制地给他,这样不是更方便下手吗?1606


其实从庄公即位到克段于鄢,只要把这之间的时间算清楚,就很容易相信万斯大的看法。毕竟长达二十多年的长远谋划,事事合符合节,这有些高看人类的能力了。但这也只是揆诸人情罢了,过硬的证据是很难找到的。


3.李塨


有揆诸人情的,也有揆诸世变的,李塨的《春秋传注》又开启了一个思路:到了春秋时代,封建制度已经沿袭很久了,人伦之变发生了很多,而其中的首祸就是兄弟相继。鲁国有鲁桓公谋杀哥哥鲁隐公,齐国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的争位,郑国有公子忽和公子突(两人都是郑庄公的儿子)的相残……每个邦国里都有这种事情。就算有些兄弟之间会发扬风格而让位,比如宋宣公和吴王诸樊,最后也会演变成弑戮的局面。至于其他以子弑父、以臣弑君,友邦之间互相残杀,种种人伦惨剧数不胜数。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封建制度下,官位、爵位大多都是世袭的,很容易造成你争我抢的局面,而在秦代之后,改封建为郡县,世官和世禄都取消了,官爵和俸禄全由中央朝廷予取予夺,大家想争也没法去争了,弑逆之祸反而比三代要少。所以说封建制度不能再行于后世了。1607


封建与郡县的利弊,自汉至唐,争论已经很多了,柳宗元《封建论》一出,基本上给这个问题定了调子。后来苏轼补充了几句,说封建时代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互残杀的事情都是出于袭封争位的缘故,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收效显著,但就这样也终于禁止不住愈演愈烈的篡弑之祸。再看看汉代以来的情况,君臣父子互相残杀的事情还是很多,但事情都发生在诸侯王子孙身上,而卿大夫因为没有了世袭,也就没有了这种情况。近世不再有封建制度了,这种人伦惨剧也就基本绝迹了。1608——这都是自内来说,直到黄宗羲感于外侮,才以新视角重论封建,这是后话。1609


李塨的见解并没有超过苏轼太多,说得也不如苏轼清楚。他对封建制的看法要详见于《书习斋存治编后》,并不是象牙塔上的玄想,而是有的放矢,针对老师颜元欲从三代的井田、封建中寻求政治改革的见解而来。但是,这个问题此刻被放在《春秋》解经的文字中提出来,却难免让人怀疑所谓孔子“万世垂法”的有效性。封建与郡县的利弊到了柳宗元、苏轼以后便没有太大的争议了,但显而易见的是:生活在春秋时代的孔子应该是没有废封建、改郡县的前卫观念的。恰恰相反,孔子推尊周公,而周公正是周初封建的设计师与执行人;孔子要克己复礼,而所谓周礼又是完全依附于周代封建的社会结构与宗法秩序之上的。但孔子又不可能犯错,学者们也只能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之下作出各自的解释了。


(六)结语


1.李贽问题


清代经学,还有种种丰富多彩的地方,既考据上的争锋,也有公羊义理的复兴,这里不再多作引述。仅从以上罗列过的历代学人对克段一案的纷繁解说而对经学的发展略作管窥。到此,争议不但没有了解,反而愈演愈烈,既有今文、古人之争,也有理学、心学之争,又有汉学、宋学之争……至于所谓圣人真意、《春秋》本旨,永远都在五里雾中,让人越看就越看不清楚。


不同的“修正主义”轮番上台,但往往打扮成“原教旨主义”的形象,虽然真正的“原教旨”也许我们永远不得而知。


在五花八门的阐释中,离经叛道的声音也时有耳闻。早在明代,狂生李贽在《童心说》里不羁地议论过:所谓六经、《论语》、《孟子》之类,若非史官和臣子们的夸大其辞,便是笨蛋徒弟们零星片断的笔记和回忆,等整理成书之后,后人不察,还以为书中内容都是出自圣人之口,于是尊之为经,哪里知道其中一多半恐怕都不是圣人的话。退一步说,就算真的都是圣人之言,圣人当初也只是对一时一事有感而发的,哪里就成了万世不移之法?1610


李贽说话经常带着几分侠气,把异端见解表达得更加异端,不过,就人之常情而言,单纯的事实总不如观念上的事实更加容易流传——例如,彭乘在《墨客挥犀》里作过这样两个小小的考证:杜牧的《华清宫诗》有个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但考之史料,唐玄宗总是在十月到来年开春这段时间住在骊山,从来没在六月住过,而荔枝要到盛夏才熟,杜牧诗意虽好却与事实不符;再有,杜牧的《阿房宫赋》传为千古名文,把阿房宫里的生活写得有如亲见,但事实上秦始皇从没在阿房宫住过。161杜牧这是用虚构表达了真实,用虚构的事实表达了真实的特质。这也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当有人问你,你的某个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一般不会去一件件地叙述你所能记起的他的种种行为,而只会用表示特质的语言来描述他,比如他很友善,很乐于帮助别人等等。你对他的许多事情都记错了,或者和别的事情混淆了,但你对他越是熟悉,就越是容易自动地对他对他作出特质推论,而特质推论有时又会让你回忆起看似真实而其实仅仅是“合理”的事实,并且为之赋予意义,用一致性加以整合——或许就像杜牧的例子那样。


2.修昔底德的虚构与瑞格瑞格的故事


文笔如此,史笔亦然。我们看到历代经学家分析克段事,《左传》中姜氏如何说、庄公如何说,都成为他们立论的基础,然而通观《左传》,那些密室之私谈、孑身之感叹,透露出了一个相当致命的问题:这些话到底谁听见了,谁又记下了?这显见是执笔之人代人拟言,完全是小说的风格。1612在这个问题上,古老的修昔底德在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时候对写作方法的一段自述对我们应该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在这部历史著作中,我利用了一些现成的演说词,有些是在战争开始之前发表的,有些是在战争时期中发表的。我亲自听到的演说词中的确实词句,我很难记得了,从各种来源告诉我的人也觉得有同样的困难;所以我的方法是这样的:一方面尽量保持实际上所讲的话的大意,同时是演说者说出我认为每个场合所要求他们说出的话语来。”1613


修昔底德坦诚地交代了自己的书写方法,那么在我们的眼里,这样的书写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作“真实”?


“真实”总是有很多种形态,用时下的观念来理解古老的传说也是一种最常见不过的形态,经学的流变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后,容我转述吉尔兹在《地方性知识:从比较的观点看事实和法律》一文中的一件趣事:事情发生在1958年南太平洋的巴厘岛上,起因很简单:瑞格瑞格的妻子跟别的男人跑了。瑞格瑞格向本村的村委会求助,希望把妻子弄回来。这个村委会大约由一百三十名男子组成,每三十五天召开一次决定本村事务的会议。虽然村委会里的每个人都同情他的不幸,却也很清楚这类事情并不在村委会的管辖之内,而是该交由当事人的亲族处理的。但瑞格瑞格的亲族也帮不上忙,因为他们实在太弱小了。


瑞格瑞格在郁闷的情绪里越陷越深。七八个月之后,一件重要的政治任务降临在他的头上:村委会的首领共有五人,每个人任期三年,任期的轮换是自动的,轮到谁的头上谁就必须去作,不得推辞,也不得玩忽职守,否则就会招来天降的灾难。现在,这个幸运或不幸的首领任期恰好落到了瑞格瑞格的头上。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情绪沮丧的瑞格瑞格居然拒绝就任——村委会首领的职务居然有人拒绝,这是所有人都没遇到过的事情。拒绝就任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村子,甚至等于放弃了人类,你就会失去房屋和土地(因为那是属于村子所有的),成为一个流浪者。你还会失去进入本村庙宇的资格,这便割断了与神的联系,你当然也失去了政治权利,失去了身份等级,失去了所有的社会关系。这是规矩,严格的规矩。


但大家还是很想把瑞格瑞格“挽救”回来的。在后来的几个月里,村委会为此召开了六次特别会议,要让瑞格瑞格回心转意。不仅如此,朋友们还去找他通宵谈话,族人们也不厌其烦地软硬兼施。当一切的努力终告失败之后,村委会终于开除了他,亲族也开除了他,被妻子抛弃了的瑞格瑞格终于被所有人抛弃了。1614


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但我的转述就结束在这里了。瑞格瑞格所生活的这个颇有原始风格的村子是很有一些代表性的。如果我们把瑞格瑞格的村子假想到几千年之前,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人们又会怎样传说和解读瑞格瑞格的故事呢?他会是许由,还是伯夷、叔齐?


回顾经学史上种种的翻云覆雨、此起彼落,人们一方面借着对旧有的经典文本的解读,借着对古老历史的虚构而诞生出种种新的思想,一方面也因此而产生了太多的争执和太多的拘泥。——至于后者,正如王守仁的一首《碧霞池夜坐》:


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


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


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


无端礼乐纷纷起,谁与青天扫宿尘?1615


时值明代著名的“大礼议”波澜乍起,新皇帝是该称生父为父亲还是叔父,这个看似荒谬的问题陆续使百余大臣下狱,使十余人死于廷杖。作为精通礼学的名人,王守仁对此事竟然不置一辞,个中原委,大约在这首诗中可以窥见一二。至于前者,质疑、推翻、重建、再质疑……从来没有过一个固定的儒学,也没有过一家固定的儒家思想。作为一门政治哲学,时局既变,儒学也总是应时而变。它虽然是本土学术,却不是、也不甘于只是一门地区性知识——从这层意义上说,它绝不是相对于西学的所谓国学,毕竟“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1616这段话出自梁启超的《论不变法之害》,而正是在这个时候,经学的历史便基本结束了。


引用书目


丛书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


[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


[汉]赵歧/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


[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穀梁传注疏》。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孝经注疏》。


二十四史(点校本),中华书局。


《史记》,1959年。


《汉书》,1962年。


《后汉书》,1965年。


《三国志》,1959年。


《南齐书》,1972年。


《隋书》,1973年。


《北史》,1974年。


《旧唐书》,1975年。


《新五代史》,1974年。


《宋史》,1977年。


《明史》,1974年。


《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1983年。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1994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1987年。


[清]孙诒让《墨子閒诂》,2001年。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1988年。


[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1998年。


程树德《论语集释》,1990年。


何宁《淮南子集释》,1998年。


黄晖《论衡校释》,1996年。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1986年。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管子校注》,2004年。


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1992年。


汪荣宝《法言义疏》,1987年。


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1999年。


古籍


[汉]服虔/撰,[清]袁钧/辑《春秋传服氏注》,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7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十四年浙江书局刻郑氏佚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


[汉]何休《左氏膏肓》,《汉魏遗书钞》。


[汉]贾逵《春秋左氏传解诂》,《汉魏遗书钞》。


[汉]刘向《古列女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汉]刘向《五经通义》,《汉魏遗书钞》。


[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汉]谯周《五经然否论》,《汉魏遗书钞》。


[晋]范宁《榖梁传例》,《汉魏遗书钞》。


[晋]束皙《五经通论》,《汉魏遗书钞》。


[晋]乐资《春秋后传》,《汉魏遗书钞》。


[汉]许慎《五经异义》,《汉魏遗书钞》。


[汉]袁康《越绝书》,《中国野史集成》,巴蜀书社,1993年。


[前秦]王嘉/撰,[梁]萧绮/辑编《拾遗记》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昭明文选》


[梁]刘勰/著,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隋]刘炫《归过》,《汉魏遗书钞》。


[唐]韩愈《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唐]陆淳《春秋集传纂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陆淳《春秋集传辨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2006年。


[唐]刘知几《史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丛书集成新编本,第2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宋]陈淳《北溪字义》,中华书局,1983年。


[宋]陈傅良《春秋后传》,通志堂经解本。


[宋]陈亮《龙川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


[宋]戴溪《春秋讲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董逌《广川书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方凤《夷俗考》,丛书集成新编本,第91册。


[宋]方勺《泊宅编》,中华书局,1983年。


[宋]范祖禹《唐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胡安国《春秋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洪咨夔《春秋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洪迈《容斋随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仲炎《春秋通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震《黄氏日抄》,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通志堂经解本。


[宋]李觏《旴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5年。


[宋]李明复《春秋集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元纲《圣门事业图》,丛书集成新编本,第22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宋]刘敞《春秋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刘敞《春秋权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据世界书局1935年版影印。


[宋]陆九渊《大学春秋讲义》,《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


[宋]吕大圭《春秋或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吕大圭《春秋五论》,通志堂经解本。


[宋]吕乔年/编《丽泽论说集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吕祖谦《左氏传续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吕祖谦《东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吕祖谦《易说》,丛书集成新编本,第15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苏洵《嘉祐集》,四部丛刊本。


[宋]苏洵《谥法》,丛书集成新编本,第3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宋]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


[宋]苏轼《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宋]苏辙《苏氏春秋集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苏辙《栾城后集》,《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


[宋]孙复《孙明复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孙觉《春秋经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宋大诏令集》卷一百五十六,中华书局,1962年。


[宋]邵雍《击壤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沈括《梦溪笔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魏了翁《春秋左传要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本。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


[宋]王安石/著,邱汉生/辑校《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


[宋]王皙《春秋皇纲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谢枋得《叠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杨时《杨龟山先生全集》,台湾学生书局,中华民国六十三年。


[宋]姚铉/编《唐文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佚名《春秋通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叶梦得《春秋传》,通志堂经解本。


[宋]叶梦得《春秋左传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张洽《春秋集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3册,影印清宛委别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


[宋]张大亨《春秋通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赵鹏飞《春秋经筌》,通志堂经解本。


[宋]真德秀《大学衍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郑樵《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


[宋]周孚《蠧斋铅刀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朱熹《诗集传》,《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朱子语类》,《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长文《乐圃余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陈师凯《书蔡氏传旁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郝经《陵川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程端学《春秋本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马端林《文献通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胡震《周易衍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王广谋《标题句解孔子家语》,日本庆长四年古活字本。


[元]吴莱《渊颍集》,四部丛刊本。


[元]许衡《鲁斋遗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许谦《诗集传名物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赵汸《春秋师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陈耀文《正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陈子龙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


[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四部丛刊本。


[明]冯时可《左氏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郝敬《春秋直解》,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6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郝千秋郝千石刻九部经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黄正宪《春秋翼附》,续修四库丛刊本,第135册,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正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眀]黄道周《坊记集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贺仲轼/撰,[清]范骧/删订《春秋归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6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道光八年见山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季本《春秋私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4册,影印天津图书馆藏明嘉靖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姜宝《春秋事义全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焦竑《澹园集》,中华书局,1999年。


[明]李贤等《明一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李贽《焚书》,《李贽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明]林文俊《方斋存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刘绩《春秋左传类解》,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19册,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明嘉靖七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徐浦《春秋四传私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5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嘉庆十六年祝氏留香室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徐树丕《识小录》,商务印书馆,1949年。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续修四库全书本,第736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杨慎《升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姚舜牧《春秋疑问》,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5册,影印天津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湛若水《格物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章潢《图书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朱朝瑛《读春秋略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朱善《诗解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曹基《左氏条贯》,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1册,影印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一年致和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陈立《公羊义疏》,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0册,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陈廷敬《午亭文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中华书局,1984年。


[清]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1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嘉庆十八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成瓘《读诗偶笔》,《箬园日札》,世界书局,民国七十三年。


[清]戴震《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


[清]焦循《雕菰集》,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89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四年阮福岭南节署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续修四库全书本,第204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年经韵楼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丁寿徵《春秋异地同名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8册,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三年南清河王氏铅印小方壶斋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清]法坤宏《春秋取义测》续修四库全书,第140册,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五十九年法氏迂斋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范家相《诗渖》,四部丛刊本。


[清]方苞《春秋直解》,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0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


[清]冯班《钝吟杂录》,指海本。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顾炎武/著,王冀民/笺释《顾亭林诗笺释》,中华书局,1988年。


[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


[清]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


[清]顾奎光《春秋随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98册,影印上海图书馆藏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郭嵩焘《史记札记》,商务印书馆,1957年。


[清]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岳麓书社,1984年。


[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清]杭世骏《订讹类编·续补》,中华书局,1997年。


[清]郝懿行《晋宋书故》,清嘉庆二十一年郝氏自刻本。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清同治四年郝联薇刻本。


[清]郝懿行《春秋说略》,续修四库全书,第144册,影印清道光七年赵铭彝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年。


[清]何若瑶《春秋公羊注疏质疑》,续修四库全书,第129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何云旭刻何宫赞遗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侯康《春秋古经说》,续修四库全书,第148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道光三十年南海伍氏粤雅堂刻岭南遗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黄宗羲《宋元学案》,《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南明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黄中松《诗疑辨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洪亮吉《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


[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续修四库全书,第124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四年授经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恵栋《九经古义》,皇清经解本。


[清]惠栋《九曜斋笔记》,台湾学生书局,1971年。


[清]惠栋《春秋左传补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惠士奇《春秋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江永《群经补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江永《乡党图考》,皇清经解本。


[清]姜炳璋《诗序补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金圣叹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金圣叹《左传释》,《金圣叹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康有为《春秋董氏学》,《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四),宏业书局,1987年。


[清]康有为《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七),宏业书局,1987年。


[清]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康南海先生遗著汇刊》(十),宏业书局,1987年。


[清]康熙朝《御纂朱子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孔广森《春秋公羊经传通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9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嘉庆刻巽轩孔氏所著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李塨《春秋传注》,续修四库全书,第139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同治八年李继曾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李塨《颜元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


[清]梁履绳《左通补释》,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3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道光九年汪氏振绮堂刻光绪元年补修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续修四库全书本,第262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廖平《何氏公羊解诂三十论》,续修四库全书版,第131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二年成都刻四益馆经学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廖平/撰,廖宗泽/补疏《重订榖梁春秋经传古义疏》,续修四库全书版,第133册,影印浙江省图书馆藏民国二十年渭南严氏校刻渭南严氏孝义家塾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刘逢禄《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9册,影印国家图书馆分馆藏清嘉庆养一斋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刘逢禄《榖梁废疾申何》,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2册,影印华东师大图书馆藏清道光九年广东学海堂刻皇清经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刘逢禄《论语述何》,皇清经解本。


[清]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5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咸丰十年广东学海堂皇清经解补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


[清]刘於义等《陕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7年。


[清]柳兴恩《榖梁大义述》,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2册,影印清光绪十四年南菁书院刻皇清经解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凌曙《春秋公羊礼疏》,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9册,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二十四年蜚云阁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卢文弨《龙城札记》,皇清经解本。


[清]陆世仪《思辨录辑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陆奎勋《陆堂诗学》,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2册,影印上海师大图书馆藏清康熙五十三年陆氏小瀛山阁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吕留良《晚村天盖楼偶评》,四库禁毁书丛刊本,第5册,影印清康熙刻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牛运震《春秋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0册,影印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刻空山堂全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马骕:《绎史》卷三十一,中华书局,2002年。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


[清]毛奇龄《春秋毛氏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毛奇龄《论语稽求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毛奇龄《春秋条贯》,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9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康熙李塨等刻西河合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毛奇龄《春秋属辞比事记》,皇清经解本。


[清]倪涛《六艺之一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80册,影印清光绪三十三年思贤书局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浦起龙《史通通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钱大昕《春秋内传古注辑存序》,[清]严蔚/辑《春秋内传古注辑存》,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2册,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乾隆二酉斋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钱大昭《汉书辨疑》,丛书集成新编本,第6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9年。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


[清]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阮元《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


[清]宋恕《上李中堂书》,《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年。


[清]宋翔凤《过庭录》,中华书局,1986年。


[清]宋翔凤《论语说义》,皇清经解续编本。


[清]孙星衍《问字堂集》,中华书局,1996年。


[清]沈彤《春秋左传小疏》,皇清经解本。


[清]万斯大《学春秋随笔》,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9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乾隆二十六年万福刻万充宗先生经学五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万斯同《群书疑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


[清]汪中《经义知新记》,《新编汪中集》,广陵书社,2005年。


[清]王闿运《春秋公羊传笺》,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1册,影印华东师大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十四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


[清]王夫之《噩梦》,《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


[清]王夫之《宋论》,《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88年。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中国书店,1987年,据上海文瑞楼版影印。


[清]王韬《春秋朔闰至日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8册,影印华东师大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五年铅印弢园经学辑存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


[清]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巴蜀书社,1985年。


[清]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


[清]魏禧/撰,[清]彭家屏/参订《左传经世钞》,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0册,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宣统三年武进董氏诵芬室刊。


[清]吴寿旸《公羊经传异文集解》,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9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徐鼒《读书杂释》,中华书局,1997年。


[清]徐昂发《畏垒笔记》,殷礼在斯堂丛书本。


[清]徐时栋/辑《徐偃王志》,《中国野史集成》,巴蜀书社,1993年。


[清]徐文靖《管城硕记》,中华书局,1998年。


[清]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


[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据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严启隆《春秋传注》,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7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康熙四十七年朱彝尊家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颜元《颜元集》,中华书局,1987年。


[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1999年。


[清]俞樾《宾萌集》,《春在堂全书》,光绪九年重定本。


[清]俞樾《九九销夏録》,中华书局,1995年。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中华书局,1995年。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俞樾《群经平议》,皇清经解续编本。


[清]于鬯《香草校书》,中华书局,1984年。


[清]姚际恒《春秋通论》,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9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尤侗《艮斋杂说续说·看鉴偶评》,中华书局,1992年。


[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初集》,四部丛刊本。


[清]臧琳《经义杂记》,嘉庆己未拜经堂刻本。


[清]张聪咸《左传杜注辨证》,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5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贵池刘世珩刻聚学轩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张尔岐《蒿庵闲话》,粤雅堂丛书本。


[清]张风林《螺江日记》,光绪八年八杉斋校刊本。


[清]张宗泰《质疑删存》,中华书局,1988年。


[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中华书局,2002年。


[清]张之洞《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48册,影印民国十一年刘氏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赵坦《春秋异文笺》,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4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道光九年广东学海堂刻皇清经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赵翼《廿二史箚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清]赵翼《陔馀丛考》,中华书局,1963年。


[清]赵慎畛《榆巢杂识》,中华书局,2001年。


[清]翟云升《覆校穆天子传》,五经岁遍斋本。


[清]邹伯奇《春秋经传日月考》,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8册,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七年正学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庄有可《春秋小学》,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4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民国二十四年商务印书馆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庄存与《春秋正辞》,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1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道光七年庄绶甲宝研堂刻味经斋遗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朱彝尊《经义考》,上海中华书局据扬州马氏刻本校刊,中华书局,1998年。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中华书局,2000年。


[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商务印书馆,1937年。


[清]朱骏声《春秋三家异文覈》,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48册,影印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光绪刘世珩刻聚学轩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朱骏声《春秋左传识小录》,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5册,影印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八年临啸阁刻朱氏群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朱鹤龄《诗经通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钟文烝《春秋榖梁经传补注》,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2册,影印华东师大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年钟氏信美室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黄怀信:《大戴礼记汇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许维遹/集释《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


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如果觉得《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