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斯·特里尔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8 03:50
|本章字节:5728字
毛泽东出席了苏联按助中国的建设项目签字仪式。
1953年,一个沉寂多年的声音又叫喊起来。定居香港、身体虚弱的张国熹撰文描绘了他昔日的老对手的印象。这些有偏见的文章也透露了一些事实真相。
“毛泽东的生活没有规律,而且颇有些神经质,”张国煮写道,“在与别人交往时,他常常谦恭有礼。然而,又常常固执己见。”中南海的工作人员当知,这些评论讲的是他们的领袖。毛泽东一生读了许多丈史哲经书籍,写了大蚤批语,提出精辟独到的见解。这是他写的一部分批语。
“他虽然知道身居高位该怎样行使权力,”张国煮断言道,“但是他缺乏吸引追随者的才能,人们只对他敬而远之。”[川毛泽东确实发现,虽然他在群众的眼里是巨人,但同时还要在政治局中赢得支持。
张国煮的评论有一定道理,因为他并不仅仅是否定毛泽东。
“毛泽东在很多方面甚至比斯大林更有手腕”,这位对毛泽东和斯大林都了解的人写道。“但是他并不那么狠毒。”张国熹也半公开地承认,毛泽东以自己的才智战胜了他。“同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君主相比,”这位毛泽东以前的对手感到,“毛泽东的确更有才能。”
像比尔?克林顿一样,毛泽东冲动起来也会半夜三更给工作人员或同事打电话。为寻求了解,他会把专家们召集起来,长时间地问这问那。他在花园中散步时,会突然向卫士谈起自己对某一重要政策的看法。然后立即从古书中(和比尔?克林顿一样)去查找先例或者发现佐证。
深夜里,他还驱车登门拜访苏联大使尤金。尤金是一位知识分子,毛泽东同他谈论哲学,直到天亮。《毛泽东选集》结集以前,某些文章的修正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这种彻夜长谈。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毛泽东至少有60多年的吸烟史,可能任何国家的政治领导人都不如他抽掉的卷烟多。
好像只有一段时间,毛泽东戒了烟。伏罗希洛夫元帅在斯大林死后访问中国时,曾告诉毛泽东,苏联的医学专家认为,如果斯大林遵照医嘱戒了烟的话,他可能不会逝世那么早。于是毛泽东也戒了烟。
但是,10个月以后他又抽了起来。
“没用处,”他说,“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
50年代,毛泽东很少写文章,但是讲话却很多。他不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演说家,相反,王明演说充满激情,而朱德讲话则真诚坦率。史沫特莱说,毛泽东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说时,语言极为丰富和幽默,也没有任何手势。
然而,同少数人在一起的时候,毛泽东则更显得才华横溢。他严谨、练达,喜欢巧妙运用比喻。
但这些特点只适合于讨论而不适用于群众集会。
毛泽东的讲话大多只有一个粗略的草稿,只是在50年代初期,有那么一两次,他才坐下来写重要文章。1953年年中,毛泽东重新开始学习英语,然而东北的形势恶化又使他中断了学习。政治家最终取代了学者。
一天,毛泽东对满屋子的地方干部说:“官越大就越无知,北京不是获得知识的好地方。”[201掌握政权3年之后,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毛泽东仍对政治体制焦虑不安。
平民百姓(当他们确信干部们不听群众意见时)嘲讽高高居于他们之上的各层官僚为“宝塔尖”。毛泽东感到自己像是处于宝塔的顶端。
他决定从塔顶上下来到各地去看看,“我在北京,差不多听不到什么,”1953年年中,他在给一批财政官员作报告时说,“以后还要出外走走。11[21不喜欢乘飞机,毛泽东出行时坐着自己的有11节车厢的专列。毛泽东的车厢内有他自己的大木床和许多书。江青也有她自己的包厢。4节车厢供贴身卫士及工作人员使用,此外还有一个医疗室,一个餐厅和一个厨房。6部保密电话连接到中南海保安局。所有的交通路线毛泽东都可以随时停车。沿途车站的人都被清理并布满保安人员,沿线每50米就有一岗哨。绝不会有旅行计划,因为列车的运行要在毛泽东醒着的时候,更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
当毛泽东结束莫斯科之行返回路上途经东北时,为迎接他的毛泽东在飞机上学英语。(1957年)第十一章改造(19511953)271到来,士兵和民兵在隆冬季节沿途站岗达两星期之久—没有人知道他们保卫的是毛泽东的列车。毛泽东绝不会需要如此严密的保安,他相信群众热爱他,不会谋害他。
当毛泽东离开北京后,他的运行着的专列与首都之间通过密电码通讯联系。密电码每一个汉字编为一个号码—改变迅速—一位精明的年轻职员全靠记忆处理密电,绝不留下片纸只字。
他调派他的下属去农村。负责中南海警卫工作的是8341部队,这支精锐武装的前身是毛泽东1949年前的贴身护卫队。圈这些年轻的警卫员样样都干,从帮助毛泽东锄园种瓜,到警惕宫殿中的任何意外。
曾在1955年,可能还有其他时候,毛泽东给8341部队分配了一项他想做的任务。他派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兵回到家乡以通过他们了解农村情况。8341部队的军人们四下探听消息,询问群众的意见,了解家人的情况,然后不经过正式渠道而向毛泽东汇报。这是过去君王体察民情惯用的手段,但毛泽东的同事并不认可一位工人阶级政党的领袖这么做。
一天,毛泽东走出书房,到怀仁堂作报告。这是一座别致的古代建筑,位于紫禁城内,是中央委员会所在地。许多党外人士参加会议,其中,钟敬文是40年代“第三势力”的头面人物,同其他人一样,他在1949年倒向了共产党。
毛泽东一到来,这个国家的任何人都会起立鼓掌,毛泽东已经习惯了这些。但是,毛泽东的助手总有些不放心。在毛泽东到来之前,礼宾官员就走近钟,告诉他仪式的程序,因为他坐在门口,他将第一个见到毛泽东。毛泽东一出现,他就要马上起立鼓掌。以此为信号,整个会场里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以示对这位主席的敬意。
钟回忆说,当毛泽东缓步从走廊过来时,一切按程序进行。
暴风雨般的掌声显然使毛泽东受之无愧。123若要表示一下深人群众,毛泽东就会走到群众面前。开会时,他四处走动,向熟人问候,并长时间倾听别人的谈话,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他解决下层向他提出的问题,并答复别人的插话。但不总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