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动员的间隙

作者:丘吉尔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33

|

本章字节:25254字


比利时与塞尔维亚意大利的回避犹豫与放弃奥地利的选择方案康拉德的辩解重大的错误b方案被取代解释对塞尔维亚的军事行动塞尔维亚部署波蒂奥雷克的战役计划向亚达尔进军塞尔维的胜利奥地利第二集团军波蒂奥雷克的影响战略抉择


0各国军队迅速进行动员。欧洲人民的注意力自然而迅速地被吸引到长期准备的、极其强大和复杂的机器的齿轮上,这种机器的存在,人们至今知道得还不很清楚。各国参谋部为可能不得不进行的各种战争,耐心而精细地制定计划,这些计划通过一些简单的决定就付诸实施了,又通过每一条公路和铁路,把1200多万士兵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个战场。检查和保密制度给现场罩上了模糊的阴影,一种奇怪的沉默降临在欧洲。只有德国先头部队入侵比利时和奥地利入侵塞尔维亚的枪炮声打破这沉默。这两个处于战线两端的小国最早感受到日耳曼利剑的锋刃。强烈的动机驱使入侵者在两处采取行动。攻陷列日以及打开通过该城的4条铁路线是德军右翼展开必不可少的。迅速侵占并征服塞尔维亚对奥地利来说也同样重要。如果这一点,如普遍认为的那样,可以在为期3周的战役中实现的话,那末用于进攻塞尔维亚的部队的主力就可以及时投入以后的阶段,与俄国作战了。但迅速取得对塞尔维亚的决定性胜利后,还有希望取得别的更重要的结果。


危机开始时,德国有很大希望赢得其他追随者。三国同盟包括意大利,而且一个军事条约就是以此事实为基础的。德国是奥地利与罗马尼亚的秘密同盟条约的一方。她与保加利亚有密切的谅解,这种谅解因两国共同敌视塞尔维亚而加强。德国对希腊寄予厚望,这是由于两个皇室间有联姻关系。最后,8月2日她与土耳其缔结了攻守同盟。由此可设想,整个东南欧发誓忠于或倾向于日耳曼民族的事业。英帝国作为法国和俄国盟国的出现,向所有这些信心和期望泼了一盆令人气馁的冷水。意大利成为第一个变节的国家。依据原三国同盟条约中的一项秘密条件,意大利讲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强迫她参与对英国的战争。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野心损害了意大利的利益,意大利提出了在特伦蒂诺得到立即补偿的要求。意大利与奥地利之间的历史仇恨和利害冲突已显然可见。意大利军队在利比亚的处境,实际上还有意大利本身的生存,将在一场丧失或有损地中海制海权的战争中受到危害。7月31日意大利不理柏林和维也纳的一切呼吁,解释说,鉴于奥地利是对塞尔维亚的最初侵略者,并未发生条约中所包含的事项,所以她宣布保持中立。意大利的决定深刻地影响了罗马尼亚的态度。有亲德同情心的卡罗尔国王为秘密条约的条文进行了辩护,但毫无效果。布加勒斯特的舆论因为奥地利对塞尔维亚最后通牒的条件而疏远奥地利,罗马尼亚也不能不怀着恐俱心理考虑以牺牲塞尔维亚来增加保加利亚领土的严重后果。虽然迟至8月9日罗马尼亚参谋长还在问康拉德,罗马尼亚军队何时集中为宜,但她保持中立的决心已经下定了。卡罗尔国王受到各党派政治家的控制,终于悲伤地屈服于不可避免的命运;政治家中,起突出作用的塔凯·若内斯库一直是英国的真诚朋友。希腊既离不开英国,也离不开英国的海军力量。已经制定好与俄国开战和征服高加索计划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发现,他们获得黑海制海权的希望,因即将驶离泰恩河的、英国为其建造的土耳其战舰被英扣押而破灭。土耳其也受到了将要与英国作战这个突然的意想不到的问题的影响。只有保加利亚愿意在机会来到时,除几点重要的保留外,与中欧帝国一道进军;但是由于存在激怒罗马尼亚的危险,中欧帝国不敢冒然利用这个援助。就这样,一代德国外交一直在营造的组合整体,因一些国家的犹豫不决的疑心病和通过有礼貌的托词避免介入而解体。英国的行动还决定了她的小小的、但年代久远的盟国葡萄牙的态度;至于地处地球另一边的日本帝国,不需求助于英日同盟,自己也准备根除德国在远东的势力。当然,在英帝国的影响下建立的那种长期积累的联系和缓慢织成的细微结构,至今仍有令人感动的效力。


对奥地利来说重要的是,迅速征服和消灭塞尔维亚,以求明朗巴尔干的形势。塞尔维亚的失败和崩溃也许是,或至少是几个中立国在回答大国长期拉拢和多次紧急召唤时需要考虑的信号。


02


康拉德已经作出他的第一个军事决策。这是一个大错,其后果极其严重。奥地利的方案与其他各国的方案一样,也是为对付各种意外事件而制定的。规模小一些但可能性大一些的b方案“巴尔干”方案是在俄国保持中立时对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作战用的。按照b方案,奥匈帝国6个集团军中的3个入侵塞尔维亚,第5、第6集团军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出发,第2集团军跨过萨瓦河和多瑙河,而其余3个集团军则采取预防性防御姿态,对付俄国可能在加利西亚的敌对行动。另一方面,r方案,即“俄国”方案,打算同时对塞尔维亚和俄国作战。在这个情况下,仅以力量弱得多的第5和第6集团军共12个师从西边入侵塞尔维亚,而第2集团军加入奥地利主力部队在加利西亚集中。选哪个方案?7月25日,当奥地利下令动员时,康拉德选了b方案,即“巴尔干”方案。


图04、奥匈军动员地区


echelona,指挥系统a,对付俄国;echelonb,指挥系统b,对付俄国和塞尔维亚;minimal


balkan,最低限度(巴尔干)对付塞尔维亚;army


hq(peace),集团军司令部(和平时期);··,军区界线。


adriaic


sea,亚得里亚海;agram,阿格拉姆;budapes,布达佩斯;cracow,克拉科夫;graz,格拉茨;i


sbruck,因斯布鲁克;lemberg,伦贝格;miles,英里;prague,布拉格;ragusa,拉古萨;sarajevo,萨拉耶沃;emesvar,蒂米什瓦拉;vie


a,维也纳。


图05、奥地利动员计划


ausria,奥地利;ausrianarmies


hus,奥集团军;ausnahungry,奥匈;belgrade,贝尔格莱德;budapes,布达佩斯;danube,多瑙河;drina,德里纳河;galicia,加利西亚;miles,英里;pn


b,b方案;pnr,r方案;pond,波兰;save,萨沃河;serbia,塞尔维亚;hisarmycanbe


swichedosuieiherpn,此集团军可以被调动执行任何计划。


这一惊人决策的起因见于上文业已描述过的决定惩罚塞尔维亚的谈话和会议。德国的空白支票已经送到;必须立即填写金额并兑现,否则它将被止付。即刻行动并投入庞大兵力攻击塞尔维亚,德国人要求的条件。此条件将提供一个突然迅速成功的机会,在欧洲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以前,战役便过去了,此时外交活动依旧可能努力设法限制冲突的范围。在世界的其余部分还在空谈和袖手旁观时,贝希托尔德及其同事的头脑里却满是那样的思想以一次私斗式的战争给塞尔维亚一次决定性直接打击和惩罚,而康拉德也以与他们一样的眼光观察问题。他自己的陈述说明了这一点。


“外交活动只以对塞尔维亚开战为目的,为此必然接着发生军队的动员和集结。由于存在俄国进行干预的可能性,中止这一切或减少动用的兵力是不可行的。很有可能外交活动也指望武力对塞尔维亚的战事会在没有其他国家的阻拦下完成。假如在其他国家干预之前迅速而彻底打败塞尔维亚,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就更大了。由此可见,对付塞尔维亚从一开始就应投入强大的兵力;也就是应下令执行动员b方案,集中该方案规定的兵力攻击塞尔维亚。


“这种必要性是外交行动强加于我们的。”


康拉德接着说:


“同时,存在俄国抓住奥地利举起的手臂,以战争相威胁,甚至有果真诉诸武力的危险。因此,从军事观点看,最好还是采取主动,制止这个危险,而把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视为次要事情。奥地利只有在俄国干预的可能性不值得考虑的情况下才能对塞这样做,假如奥地利可以这样做,其盟国方面给予合作的义务则不复存在。否则,奥地利这样做将招致挑起世界大战的严重指责;而对塞尔维亚的战争只不过是出于自卫而强加的粗鲁行动。


“对于外交家来说,形势是清楚的。对参谋长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一方面必须做好准备以对付正面临的迅速而且决定性的对塞战争,


另一方面又必须时刻准备把一切突然转向对俄战争。这是两难处境,从作战观点看其本身包含最沉重的责任和最不利的形势。……”这些理由也许正确或部分正确;但它们不能令人信服。康拉德对于俄国想干什么作了错误判断,忽视了军事问题的真正均衡。7月25日,奥地利给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的影响在各国首都已经很明显。到26日,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三国协约中各国的坚强精神了。俄国的激动是强烈的;法国显示了冰冷的镇定;英国以最公开的方式宣布,她的第一和第二舰队会保持集中待命。一触即发的形势已经形成。那种认为其他所有国家会任凭奥地利入侵并摧毁塞尔维亚而保持旁观者态度的想法是异想天开的。然而两个星期以前先入为主的想法认为,德国希望大举入侵塞尔维亚,不顾形势出现任何新的严重危险,都要将b方案付之实施,而且盲目地完整地加以实施。


康拉德借助“外交手段”掩盖自己是徒劳的。什么东西也取代不了他应该对出现的军事形势所负的责任。奥匈帝国的生死攸关的命运取决于俄国的行动。假如俄国入侵奥地利,那就需要每一个人进行抵抗。在俄奥之间开战之前,不容奥匈帝国军队卷入塞尔维亚。但如果相反,面对强大的德军而俄国放下了她的剑,那末惩罚塞尔维亚就轻易和有把握了。可以采取这种或那种方法,而且用不了几天就能解决问题。康拉德只能回答逼他打垮塞尔维亚的人说:“我们很快就可以知道该用b方案还是r方案了,我坚持延迟到那时候,即使那时我们会失去我们对塞尔维亚的优势。”但由于急于打击他切齿痛恨的敌人,他低估了俄国采取行动的可能性,虽然短暂的停顿本来会给他更多把提,他还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启动了帝国军队。


7月31日,俄国的总动员全面展开。当天下午德皇致电奥地利皇帝,电文如下:


“我今天下令进行我全部陆军和全部海军的预备性动员,并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继以肯定性动员。我把8月2日当作动员的第一天,且准备履行作为一个盟国的义务立即开始对俄国作战。在此重大斗争中,最重要的是奥地利应把她的主力投入对俄战争,而不应进攻塞尔维亚来分散兵力。因为我军大部分兵力将被法军牵制,这一点更为重要。在此我们并肩参加的大国之战中,塞尔维亚只起相当次要的作用,因而对她只需要采取属于绝对必要的防御措施。只有我们双方全力以赴,力克我们新的强大敌手,这场战争的胜利以及我们两个君主国的生存才有希望。我进一步求你竭尽所能,满足意大利的愿望,诱使她参战。其余一切都必须服从一个团结的三国同盟投入战争这一大局。威廉。”2


就这样,全部幻想彻底破灭,康拉德和奥地利的领袖们不得不面对俄国立即入侵的危险现实,他们的盟国正催促他们竭尽全力对付俄国。理论上,b方案应自动由r方案取代。现在必须速遣第2集团军北上。但该军进入了方向相反的火车。原动力释放了,高度复杂的过程正在紧张进行中。阻止已在半途的第2集团军会使整个组织陷入混乱。无奈之下只得让它的8个师完成去塞尔维亚边界的旅程,在指定的岔道下车,继续前往他们的集结点,然后再按单位次序重新上车,运往加利西亚。这次回程旅行到8月18日才能真正开始。聊以自慰的是,单是该集团军到达塞尔维亚边界,便迫使一部分塞尔维亚军队撤走,从而帮助了奥地利第5、第6两个集团军。康拉德被迫佯装因南边没有需要而撤回,如果有需要,那还是非进军不可的。他说:


“第1、第3和第4集团军正在占领通向加里西亚的全部集结运输线路,而第2集团军就要到达最初目的地萨瓦河和多瑙河了,但在通向加里西亚的线路可自由通行前,不会跟随上述各集团军继续推进。


“假如说根据形势的必要而下达的这些命令有好处的话,那就是在第2集团军从萨瓦河和多瑙河撤回以前,敌人将会发觉自己在那里受威胁,不得不派部队对付他们,迄今那里也存在危险,第2集团军各部队可能会参加对付塞尔维亚的战斗。当然,大河屏障把这个危险减小了。”3


他感到有必要就他的第2集团军进行的奇怪旅程对他的军事同行作点解


释。8月1日他给毛奇去信:4


“阁下:


“值此成败关头,我不得不与你直接联络,以确保我一直视作我努力目标的我们两国间的全面团结。我们希望打一场局部战争,不出现进一步的复杂情况。各大国为使战争局部化的努力增强了我们的这一信念。我们为这场局部战争集结了足够的力量,以优势兵力取得成功的前景是很自然的。当俄国对其南方各军区进行动员,以行动表明敌视我君主国时,我们便请求德国宣布,俄国针对我国采取的这一步骤,德国也是不能接受的。同时,俄国下令动员其余军队,这些军队将集结在加里西亚,这是想像中的事情。此时,我们不得不德国实际上也迫切希望公开宣布我们的敌意措施只是对塞尔维亚的,进一步的动员也只是为防止俄国威胁而采取的防御措施。


“我们希望这些措施,结合各大国、尤其是德国施加的强大的外交压力,制止俄国对我君主国采取敌对行动,且为我君主国提供贯彻对塞尔维亚战斗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而且必须迅速抓住进攻塞尔维亚的想法,由于我们牢记,俄国可能只是试图以战争威胁,并不是对我国进行战争来制止我们对塞尔维亚的行动,那末我们就更应抓紧进攻。不过,当各大国首先是德国只是进行外交干预时,俄国不仅没有中止其动员,还把局部动员改为总动员了。此时,我们意欲去南方的军事行动开始了。我们认为,此时的外交活动可以明显看出,如果我们遭到俄国进攻,德国的确会尽一个盟国的职责,但她更愿意避免一场世界大战。这样,我们不得不坚持我们的意图,继续对塞尔维亚的战事,而把我们防止俄国进攻之事我们不能独自发动一次进攻战来防止俄国人信托给集合在加里西亚的我国军队和德国对俄国的威胁以及其余各国的影响力。


“到7月31日,突然传来德国业已决定的宣言,现在她愿意同时完成对法国和俄国的大战。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形势。我们当即认为,我们必须在北部集结我军极大部分兵力,兹请阁下接受保证,尽管由于我们部队业已完成的向南调运造成了极大的复杂问题,但集中最大力量于北方必将完成。”5


03


7月25日,“b方案”的全部军力已准备就绪,用以对付塞尔维亚,奥地利动员也同时开始。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奥地利3个集团军开赴塞尔维亚边界。塞尔维亚人的处境看来似乎孤独无援。塞尔维亚北部3面被多瑙河及其支流萨瓦河以及流入萨瓦河的德里纳河重叠环绕,形成界线。首都贝尔格莱德实际上就在多瑙河上,地处边界,无法防守。奥地利第2集团军由8个师组成的3个军团开始沿北部边界展开,而各由2个军团组成的总计大约11个师的第5、第6集团军则从西边挺进入侵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总司令沃伊沃德·普特尼克不知道敌军主力究竟是从北面还是从西面发起进攻。据我们所知,他也不知道下火车的奥地利第2集团军从8月2日起奉命重新匆匆爬上火车开赴在加里西亚的俄国前线。他看到的是强大部队在北、西两个边界上的集合和展开。实际上他相信主要入侵将从北面而来。塞尔维亚军队由115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组成,共有18万步兵,8500骑兵和500门大炮。门的内哥罗人有一支4万多人的军队向南进入德里纳河上游后面那多山的起伏不平的原野。塞尔维亚军队分成3个所谓的集团军,但每个集团军比奥地利的1个军团强不了多少。除留下几个分遣队监视边界和拖延敌人的入侵外,普特尼克将军在北塞尔维亚的中部集结了他的3个集团军,面北部署,其左翼驻防瓦列沃城,掩护部队沿各条河流守卫。这些慎重的部署,虽说面对北方是错误的,但能使战线轻易而速捷地改变过来,面对西方的实际进攻。


围绕塞尔维亚边界部署的奥地利军队,集合了约19个师,对塞尔维亚的115个师,这些军队由于其地理位置,似乎能一会儿从这边一会儿从那边前进,包抄他们弱势对手占领的任何阵地的侧翼或后方。此外,在所有军队后边,在东部边界底部,保加利亚人已决心要报复新近所受的难以言述的伤害,他们安静地等待着,准备兵戎相见。但塞尔维亚饱经风霜、饱受战争锻炼的坚强军人,受到最热烈的爱国主义与世世代代的苦难和斗争的激励,无所畏惧地面对命运之神会给予的任何安排。


入侵塞尔维亚的两个集团军的指挥权交付给波蒂奥雷克将军,这位萨拉热窝惨案发生时的波斯尼亚司令官,前文我们已经见到过。波蒂奥雷克在宫廷中有牢固的地位。他曾在博尔弗拉斯男爵手下供职几年。他与奥匈帝国皇帝关系亲密。由于皇帝的宠爱,他经历了因6月28日的错误和警力安排的疏忽所引起的很多愤怒批评而安然无恙。然而他的神经还是深受那场惨案的影响。在他指挥对塞尔维亚战役的整个期间,他始终把自己关在他防守严密的司令部里。他指挥作战时可以利用他同皇帝的关系,不管全局如何,总能得到最多的部队,并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归他指挥。而他还没完没了地叫嚣,要求使用第2集团军;康拉德因此很快同他发生了严重争执。


波蒂奥雷克知道奥地利第2集团军被严格禁止跨过萨瓦河多瑙河一线,且必须于18日起程开赴加里西亚。可是他命令他的第5和第6集团军在两条分隔甚远而且叉开的战线入侵塞尔维亚。


第5集团军在8月12日出发,预定在17日抵达瓦列沃;第6集团军朝南推进,在8月14日与18日之间出发,向乌日采进军。同时,第2集团军则特别显示出要进攻米特罗维察和沙巴茨,而且威胁要在其北部跨过萨瓦河。由此计划可以看出,此后奥地利第5集团军实际上必须单独与塞尔维亚全军作战;因为第2集团军很快就要离开,而第6集团军又要脱离南面的接触,他们一心想保持对波斯尼亚的忠诚,无心与门的内哥罗人和来自乌日采的1个半塞尔维亚师交战。战斗的相对实力就这样改变了。奥地利第8和第13军的6个师,很可能期望在德里纳河与科卢巴拉河之间或者就在科卢巴拉河后面的某地与塞军主力(实际上10个师)相遇。当然,波蒂奥雷克希望北边有第2集团军的威胁,东边有保加利亚人的威胁,这样会使塞尔维亚人分散他们的军队。感到似乎处于绝望形势之中的普特尼克将军,只能从冒险中找寻安全。他把他的3个集团军集中部署于他的中央阵地,决心用他们的全部力量痛击包围他的国家的首次与他们交战的不论哪个仇敌。


图06、亚达尔河战役,1914年8月1619日


ausrians,奥地利军;belgrade,贝尔格莱德;danube,多瑙河;drina,德里纳河;fifh


army,第5集团军;firs


army,第1集团军;jadar,亚达尔河;kolubara,科卢巴拉河;krupanj,克鲁帕尼;liuboviya,利乌博维亚;lyeshnisa,列什尼察;miles,英里;poiorek,波蒂奥雷克;punik,普特尼克;save,萨沃河;second


army,第2集团军;serbians,塞尔维亚军;shabaz,沙巴茨;sixh


army,第6集团军;ekerish,特凯里什;hirdarmy,第3集团军;o


mirovisa,至米特罗维察;ub,乌布;uzhise,乌日采;uzhise


group,乌日采兵团;valjevo,瓦列沃;vishegrad,维舍格拉德;zavka,扎夫拉卡;zvornik,兹沃尔尼克;


8月12日,奥地利第5集团军开始前进,跨过兹沃尔尼克与利乌博维亚之间的德里纳河段。塞尔维亚防守部队进行了坚决抵抗,他们一边抵抗一边缓慢后撤。奥地利第2集团军的第4军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入沙巴茨。由于入侵的方向到现在才明确,普特尼克调转他的第3和第2集团军的方向,命他们在多布拉瓦河和亚达尔河后面向西前进,而他的第1集团军则跟在他们后面。到8月15日,奥地利右翼先遣部队已抵亚达尔河上的克鲁帕尼和扎夫拉卡邻近地区,其左翼则接近在沙巴茨下方注入萨瓦河的多布拉瓦河。他们的中央部队在傍晚时仍距特凯里什镇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晚上的一场暴风雨使一切军事行动都停了下来。其间,从科卢巴拉河迅速向前推进的普特尼克,命他的第2和第3集团军在萨瓦河沙巴茨以下至克鲁帕尼这一河段作好战斗准备。他把他的第1集团军作后备,以防范他深为担心的跨过沙巴茨与奥布雷诺瓦茨之间的萨瓦河的奥地利第2集团军的进攻。


8月16日,称为亚达尔河战役的战斗开始。激烈的战斗随即在长约30英里的战线上发生。两翼受波蒂奥雷克第8军挺进威胁的塞尔维亚军左翼后撤至克鲁帕尼以外。但在北边,在玉米地和小路交错的看不清楚的乡间,从沙巴茨过来的奥军的进攻被击退,并遭到沉重损失。中央奥军第8军前面的战线的命运还要糟糕。主要由捷克人组成的第21师(舒岑师)遭到重创,溃败中被逐出整个战役的关键阵地。变节和怯懦应归咎于那些厌战的士兵,他们经过长期的杂乱无序的溃退后,在德里纳河对岸重新集合时仅剩3000多人。夜幕降临时奥军中央阵地被毁,并被赶回德里纳河,奥军左翼被击退并遭重创,他们是受中央阵地惨败的连累。


就在那天晚上,康拉德同有名无实的总司令弗雷德里克大公一起,离开维也纳前往普热梅希尔,他的对俄作战总司令部设在这里。就在这里,8月17日,他得到了波蒂奥雷克的令人不愉快的消息。此时出现了一个令人痛苦的问题。已经耽搁了这么久的第2集团军定于18日离开塞尔维亚前线。一个小时也不能浪费。可是该集团军此时离开很可能招致第5集团军的彻底失败和对塞尔维亚计划的完全垮台。从另一方面说,第2集团军的介入能赢得胜利,这场胜利可能会引来保加利亚和土耳其。16日晚间,康拉德已经同意让第二集团军沿萨瓦河显示实力,以掩盖它即将开拔的事实并牵制敌人。此时波蒂奥雷克要求第2集团军给予全力支持;几分钟后,第2集团军向总部报告,第5集团军北翼后退,它自己的第4军正朝沙巴茨前进支持他们。与此同时在加里西亚的边界的那一边,俄国军队正在大规模集结,声势浩大,国家间的大规模战争逼近了。陷入自己建造的两难境地而无所适从的康拉德,允许第2集团军为了取得成功,在认为此举有必要的情况下,让第四军开赴沙巴茨。然而当晚又收到了波蒂奥雷克的电报。他的要求与他的困难同时并增。他断言“第2集团军以微小力量介入,效果会适得其反;他们不只应该在沙巴茨,还要在下游大批渡过萨瓦河。他们在必须出发去加里西亚以前,肯定不能作消极旁观者。”第2集团军本身也发来电报问:“我们是把第4军留下呢,还是按照布置出发?”康拉德于是下令,原则上第2集团军立即出发,但同意第4军可以留下来待沙巴茨的局势得到控制时再起程。


18日、19日战争不止。奥地利第4军击退塞尔维亚军的右翼进攻,塞军退到多布拉瓦河后面。可是塞第2集团军在第1集团军一个师的增援下,在列什尼察击退奥地利第8军的余部,而他们的第3集团军在南部坚守阵地,岿然不动。此时奥地利第5集团军的处境极其险恶。它在炎热的天气和困难的环境里,在得不到强有力的炮兵掩护的情况下与一支劲敌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苦战,耗尽了它的力量。武器弹药和食品的补给日趋匮乏。其中央和左翼在塞军紧逼下撤退。一旦第2集团军撤退,其左翼就要暴露给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司令(弗兰克)下令该集团军全面撤至德里纳河对岸。19日晚波蒂奥雷克的报告最后说,“第5集团军在撤退,……第8军的一个师已被冲散,另一个师损失惨重。第13军完整无损。在沙巴茨的第4军与人数相同的敌军交战。结果未知。要求援助,”然后他冷漠地作了补充,“两天以后就太晚了。”康拉德和奥地利总司令部此时作了一个艰难的决策。他们决定赶紧从塞尔维亚脱身以免多受损失,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防止第2集团军被缠住在那里。波蒂奥雷克对这个决定提出了异议。“如果第2和第1集团军不能立刻采取攻势,以抵销第5集团军的失败的话,那末将塞尔维亚人驱逐出君主国国土的任务就将很困难。”此外,他仅有“三个师处于随时待命状态”。


现在,他运用了他在维也纳的所有影响。皇帝的军事顾问团出面干预了。站在波蒂奥雷克一边的贝希托尔德求助于外交手段和帝国在巴尔干各国中的威望。尽管弗雷德里克大公发出了呼吁,康拉德和奥地利总司令部的意见还是被皇帝否决了,皇帝赋予波蒂奥雷克独立指挥“对塞尔维亚和门的哥内罗作战的全部军团”的权力。他要把他们引向更深重的灾难。直到8月30日,康拉德才能解决下落不明的第4军问题。


04


奥地利参战再次说明了所有重大的军事错误中最普通的错误。这是理论上最容易看出而行动上又最难避免的错误。有两类敌人和两类战场:指挥员的任务是挑选他能获胜的那一类。无论选择两类中哪一类战场,都要在被忽略的战场上蒙受可悲的损失。而两类都选上,则要在两个战场上都遭受损失。指挥员要切记,将最受尊重的战争原理和最朴素的生活格言用作指导。“最重要的事最先做!”“活着才有好生活。”“做什么就要做好!”“进攻时刻总是最强者!”困难与苦恼在于如何恰当地把这些简单的规则运用于各种事实。大量的充足理由不但可用于两种做法中的任何一种,而且可用于毁灭它们的折中做法。但通向安全之路几乎总在于拒绝折中做法。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康拉德是如何被在他看来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和理由引入歧途的。我们很快还可以看到,毛奇及其继承者法金汉也屈服于同样的压力之下。我们还会看到这种压力对基奇纳勋爵和英国战时委员会也有影响。


在康拉德按下b方案的电钮以前,他有两种完备的军事行动可供选择。第一种是不顾塞尔维亚,集中(除阻止或仅仅推延塞尔维亚对奥地利的入侵所需的部队外)所有士兵和大炮用于他长期认真考虑的对俄国的进攻。第二种是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同时从四面八方入侵和摧毁塞尔维亚,因而很可能立即把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如果说罗马尼亚还不能肯定的话作为盟国引入战场。但是采取这种战略,就得在加里西亚取防守姿态。康拉德必须撤退,必须打阻滞战,需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英里一英里地放弃帝国的领土,直到塞尔维亚被彻底打败。这两个方案中,前者场面更为宏大;但后者会战果辉煌。再者,奥地利在战争一开始打阻滞战略与施蒂芬计划也自然而然地相协调。德国人希望从动员起6周内胜利结束西线战事,然后以充裕力量调到东线。如果康拉德在那个时期能使奥军保持有生力量不被俄国打败,那他就有充分的权力指望德国给予强大支援;凭借这一援助,即使俄军跨过了喀尔巴阡山脉,一切也都能很快恢复。那时,他或许已解决了塞尔维亚问题,也许还能把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争取过来。


他下了不可变更的命令,把第2集团军派往多瑙河,不使它参加加里西亚开始的几场战争,从那时起,只有后一种选择是他可以实施的,而且是正确的。让第2集团军在决定性时刻在某地战斗是他最重要的职责。该集团军不再可能及时到达加里西亚参加那里的战斗。因此,它必须在到达的车站作战,在那里打一场决定性的胜仗。这样康拉德必须放弃对俄国采取攻势的计划,有关这一点,他有过非常多的忧虑;他必须采用拖延策略,直至法德宣战。但实际上,两者他都没有做。他在两个战场上浪费第2集团军的战斗力。这个集团军在能为波蒂奥雷克打个胜仗之前离开了他。它及时回到康拉德那里以增长他的败绩。

1赫岑多夫·康拉德·冯,《我的军旅生涯,19061918》,第4卷,第110、111页。


2考茨基,《德国关于大战爆发的文件》(德国官方文件汇编),第1卷,文件503号;赫岑多夫·康拉德·冯,《我的军旅生涯,19061918》,第4卷,第156页。


3赫岑多夫·康拉德·冯,《我的军旅生涯,19061918》,第4卷,第113页。


4注明的日期为8月2日。


5赫岑多夫·康拉德·冯,《我的军旅生涯,19061918》,第4卷,第164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