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探险类型综述(1)

作者:文龙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2:40

|

本章字节:11822字

徒步穿越


徒步穿越是指在基本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自带装备与给养,主要靠徒步行走去完成,中间可能要跨越山岭、丛林、沙漠、雪原、溪流、峡谷等地形的一种野外活动。一次成功的穿越,行前要精心制订一份穿越计划,对要徒步穿越的区域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天气、地貌、难度、风险系数等,并相应地准备所需的装备、食物、药品等。徒步穿越是一切穿越活动的基础,一般的穿越可以选在地形复杂多样、人迹罕至的地方。穿越与登山不同,登山都有相对固定的营地,可以储存给养,提供支援;而穿越由于不走回头路,通常不设中转营地,所有吃、穿、住、行所需,皆一囊以括,肩负而行,发生意外情况,也要靠自己或同伴互助来解决,所以野外综合技能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如坚忍顽强、胆大心细、处变不惊等,还要有团队精神。参与者还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地形图的使用、野外生活、攀登、各种装备的使用等。


一、集体徒步穿越的常识


1概述


穿越通常都是两人以上的团体活动,表现的是团队合作精神,成功、愉快、顺利的穿越是要靠集体中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做到的。尤其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团队精神更加重要。首先要确定队长人选,并赋予他相当的权力,有民主也要有集中,这样才能保证效率。其次要明确分工,开路、断后、生火、扎营等应有专人负责。在人数较多时要注意行进队形,以防因队伍过长走失队友或有人出现意外时而不能及时发现,失去最佳的救援时机。


携带的物品要精炼,一般人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5时,可以比较轻松地承受;负重达到体重的14时,长时间行进会感到疲劳;负重达到体重的13时,灵活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完成攀登、跳跃等动作会有较大困难。所以,在野外活动中负重以不超过体重的14为宜。所有装备和给养应根据各人体力及性别做科学分配,以便使队伍能保持一致的速度。如果有人遇到严重的伤病,整个穿越计划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全体放弃或部分人带伤员撤退。


要寻找安全、避风、干燥、平整的高处扎营。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有落石滚石、风向如何、有无动物巢穴、蜂巢等。尽量不要在河畔扎营,除非确定是枯水期,水位不会变化。营地不要紧靠水边,因为水边蚊虫较多。


秋冬季进山不可吸烟,不要在野外用明火,以防引起林火。在营地生火时要留意营地是否是禁火区。离开时要用水和土石压盖将火灭掉,并检查火是否确实熄灭。注意保护环境,所有金属、塑料等不易降解的垃圾,应带走处理,绝不能就地焚烧或掩埋。


将活动计划留一份给自己的亲友。每到一地应尽量与家中联系,告知行程,或者在沿途村落留信。这样,万一发生意外也能够迅速准确地展开救援。


2常用装备


穿越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难度,不同的时间长短,不同的季节气候,在选择装备时差异很大。有时计划选择不当会使穿越中负累过重,有时又因为装备不全,感到非常棘手甚至危及安全。出行前尽可能地搜集活动地区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将要出现的较大转向和明显的标志物做初步了解。当有等高线地图时,可对预定线路和方向进行分析,如需翻越几道山梁、经过几个岔口、大致的海拔上升和下降情况等,有助于在行进中判定方向。要携带比较准确的指北针和海拔表,并保护好携带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带上信号笔和扑克牌,以备迷路时作路标记号用,如果穿越地区资料甚少、条件又比较复杂时,最好请走过的人、同行或找当地向导带路。尽量充分了解活动地区,仔细挑选应带装备和给养,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慎重选择。


帐篷应选用三季帐或四季帐;应使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盖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有条件就准备好防水冲锋衣裤,但雨具一定要准备。在向背包内填装物品前,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先包裹一下,这样既可防水也有利于物品分类;防水登山鞋有条件就准备好些的,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炊事用品如炉具、燃料、炊具等,可适当携带一些;绳索视情况选择携带;专用工具如砍刀、手斧、行军铲等也要备齐。


在雨季或多雨地区,特别是长时间的穿越,如防水准备不充分整个活动会遇到极大的麻烦,如无干燥衣物可换,相机、电池、食物等物品遭打湿破坏等。因此在出行前要对活动地区的气候做些了解,并做好相应准备。


出行时要准备清凉油、风油精、红花油等药物。打绑腿可以有效防止蚂蟥、蛇及其他生物对腿部的攻击。毒蛇出没之地应当准备蛇药。


在较长时间的野外穿越中,体力消耗大,排汗多,人体容易出现盐分缺失、电解质失调、营养不足等现象,会严重影响体力和健康,有时甚至是很危险的,因此要携带牛肉干、巧克力等高热量和高营养食品以备不时之需。携带维生素合成药片,每人每日一片。每天要补充盐分,吃些含盐食品,如榨菜等。果珍冲剂是不错的电解质平衡饮料,平时在水壶中放一些,随时可以补充。


许多地区昼夜温差大,有的穿越地区海拔上升大也会出现较大温差,所以注意保暖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后或睡觉前。对最低温度做好充分的估计,相应准备好保暖衣物和合适的睡袋。当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湿后,热量散发的速度是惊人的,此时要尽快换上干燥的备用衣物。高寒地区则需要更专业的防寒装备。


其他一些物品也相应地准备好,如手套、帽子、墨镜、头灯、水壶、个人卫生用品、防晒霜、润唇膏、摄影器材、望远镜、笔记本、笔、个人药品、打火机、火柴、餐具、干湿纸巾、便鞋或拖鞋,以及其他杂物。


二、徒步穿越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徒步穿越具有求知性、探索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所以参与者必须掌握相关野外生存知识与技能,以应对千变万化的野外情况。行走是最简单的运动,不分场地。走路时间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都要视各人自身体能而定。长时间走路,最好是匀速行进。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是刚刚参与到野外徒步的阵营中来,一定不要急于求成。


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体能储备是徒步穿越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这就要求平日必须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一个体能训练计划,在耐力、力量、负重行走等方面渐渐增进。耐力训练可以游泳、爬山、长跑、骑自行车,力量训练可以每天坚持做俯卧撑、举哑铃、仰卧起坐、引体向上。


1基本原则


徒步行走不是简单的腿部运动,而是全身运动,要通过摆臂来平衡身体,调整步伐,控制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脉搏尽量不要超过120次分钟,要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脚掌触地,从脚跟到脚尖位移,什么时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节奏去走,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


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以逐步适应运动状况,5~10分钟后再加快步伐。行走中从安全角度出发,队员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一般为2~3米,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因各种原因暂停时,如系鞋带、脱衣服、喝水等,影响到其他队员。一般情况下,暂停队员靠右边停留,前进队员从左边跨过,与迎面而来的其他队伍相遇时,也是按我右他左,礼貌相让通过,暂停人员与队伍的安全距离一般在白天不能超过十分钟或者200米以内,夜晚必须在5分钟或者20米以内。在行走中,要养成良好习惯,集中精力行走,不要边走边笑,打闹嬉戏,更不能大声歌唱,这样不但分散其他队员的注意力,同时还会无谓消耗自己的体能。欣赏景色、交流问题、小娱乐等都必须在休息停步时进行。有时候要有意识地去绕远路,也许会别有一番乐趣。如果对环境了解而不至于迷路的话,不妨绕远路、看看周围环境,因为气候、季节的不同,环境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正所谓好的风景都藏在人少的地方。


在徒步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休息。没有明文规定,走多少路,应休息多久,一般每走50分钟需要休息10分钟,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加减。休息过长,身体刚刚活动的机能会变得迟钝。休息时不必直接坐在地面上,可坐在高一些的石块上,这样血液不会完全降到臀部。当步行达到一定的路程时,人们就会出现双腿及身体疲劳的现象,以至出现停步不前的打算,其实,这是到了体力的临界点,坚持下去,过了这个临界点,身体就适应了大运动量的步行活动,疲劳感就会渐渐变弱。休息时和出发前,做些轻微的屈伸运动,帮助身体活动,可消除疲劳。


走路和呼吸一样都是非常自由的事情,不要让自己的大脑为了走路耗费太多的精力。走路的实质和赛跑一样都是很需要技巧的。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而错过了周围的风景。在野外徒步,强身健体只是其中一个目的,不要为了一些所谓“自虐”的目的来暴走。在徒步的时候,应该用一个自己比较舒适的方法走路,这样体力才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徒步的时候,人体的热量损失大,为了补充体力,需要及时摄入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适当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气比较热,流汗多,可以在饮用水中适当加点盐。


最后是注意保持距离。一个队伍在行进中必须保持一个商定的间距,一般在2~3米,前后人员都要相互照应,并且不应拉开距离,要保证队伍的整体性、安全性。


2注意事项


出发前最好准备一根手杖,不仅能减少旅途的艰辛,还可以作为防卫武器,用来打草惊蛇,驱赶某些野兽。


在平路行走时,应保持匀速,步幅放小,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特别是刚开始出发时,应避免走得太快而造成疲劳,使情绪低落,影响后面的行程,有规律地休息,平均每走30~45分钟应休息5~10分钟,坐下来观察队友的情况,必要时调整各自的负荷以便更舒适一些。如果是长时间走路,不要慌忙。眼睛看前方,不要看鞋子,手轻握,脚踏出后,膝部伸直。在行进过程中如果将手插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拿行李,遇到意外时很容易跌倒受伤,如手冷可以戴手套。


上坡时行走重心应在脚掌前部,身体稍向前倾,下坡时重心放在后脚掌,同时降低重心,身体稍微下坠。无论上坡下坡,如果坡度较大,应走“之”字形路线横向行走,必要时使用安全绳,尽量避免直线上下,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走法。上下坡时,手部攀拉的石块、树枝、藤条,一定要试拉几下,看看是否能够受力,才去做其他攀爬上下动作。


上坡时身体前倾,步伐小,每一步都要稳。如果迈开大步走路,身体会左右摇晃,失去平衡。可采用外八字形步伐并保持匀速前进。


下坡路一般觉得很轻松,但如果破坏原来走路的节奏性,很容易跌倒受伤。尤其是千万不可又跑又跳,自己很容易受伤,也会把石头踢到别人身上。老练的人在下坡时,也不破坏原来行走的节奏,应扎扎实实地走。身体后倾,步伐小,可采用内八字形步伐适当加快速度。把鞋带系得紧一些,特别是在踝部,以免顶伤脚尖。走下坡路时,整个脚底要贴在地面。如果斜坡太陡,可以学螃蟹一样横着走,前脚伸出站稳后,后脚再跟上,这样最不容易摔倒。


渡河时,最好结伴而行,要先了解河水深浅。遇河水较深时,应选择其他路线;河水比大腿浅,在夏天或春秋季可以涉水过河,但赤脚不安全。天冷时,要踩着河中干燥的石头通过,注意石头的稳固性和自身的平衡。


团体行走时,每个人走路都不一样,有人快,有人慢。为预防发生意外事故,团队速度不宜太快,不妨一面欣赏周围的风光,一面悠闲地走。领道人要注意队伍前后的速度。可以让速度最慢的人走第二,这样就算是初级领道人也可以很容易地控制队伍的速度。


在野外,常需要长时间走路,为避免疲劳受伤,最好不要穿新鞋子。尤其是走石头路、山坡路特别困难。一定要选择一双合适的登山鞋,登山鞋的选购在第一篇已有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行走中的休息也要讲究方法,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切忌忽快忽慢,忽而狂奔、忽而长时间休息。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5~20分钟,长时间的休息应卸下背包等所有负重装备,先站着调整呼吸2~3分钟,才能坐下,不要一停下来就坐下休息,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自己或者队员之间互相按摩腿部、腰部、肩部等肌肉,也可以躺下,抬高腿部,让腿部血液尽量回流心脏。一般而言,上坡时可半小时休息5~10分钟,下坡时每1小时休息10~15分钟。由于每个人的体能不同,休息要视个人情况及时调整,必要时宁可延长穿越时间。避免体力过分透支,要为后来不可预见的意外情况保持体力。休息时不要待着不动,应做些放松运动,喝点水,吃点小食品。


队列徒步时一般要求每分钟走116步,这也是一种节奏。合适的节奏不仅可以合理地保存体力,还可以迅速使疲劳缓解。负重徒步穿越,一般而言走平路时应匀速行走50分钟左右,休息10分钟;爬山时应坚持20分钟左右,休息5~10分钟。休息应以身体还没有感到发凉为宜,否则容易感冒。在爬山时,体力消耗过大,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这时应稍停片刻,待呼吸放缓,心跳减慢以后再继续前进。


三、不同地带的行进技巧


野外探险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地形,要勇敢面对。徒步穿越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没有明确的路标指示方向,依靠地图、指南针、再加上自己的头脑和双脚每一寸土地,在清丽脱俗或古老沧桑的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在沉郁安静或灵动跳跃中观察和学习到各种有益的知识是一种满足。而徒步穿越活动离不开路,路所在地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成功穿越。能够很好地掌握不同地带的行进技巧,在路上就会更轻松、更愉快,才能体现出行走着、安全着、快乐着的野外理念。


1热带丛林行进技巧


出发时,可以带上一些米、咖啡、茶和糖,但是丛林,特别是热带雨林中充满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许多都可以作为天然食品。比如土豆和芋头。丛林中大量存在的无尾刺豚鼠,是一种不难得到的美食,它的肉味类似牛肉。凯门鳄(南美鳄鱼)的滋味也不错,可以熏或烤着吃,在肉上挤些柠檬汁会更鲜美。在维持生命的三个要素中,栖身之所是最容易获得的。用棕榈树的宽大叶子和树木枝杈很快就能搭成一座防雨栖身的简单“鼠尾形”防水掩蔽棚。如果用更多的树木枝杈做框架,用树藤把它们捆扎在一起,还可以做成更精致的三角形棚子,当夜晚来临或者大雨突降时,这样的棚子足以安稳栖身了。


搭建丛林遮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