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贵水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0:50
|本章字节:11676字
很多年前的一场nba决赛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彭独得33分超过乔丹3分,而成为公牛队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比赛结束后,乔丹与皮彭紧紧拥抱着,两人泪光闪闪。这里有一个乔丹和皮彭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年乔丹在公牛队时,皮彭是公牛队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说乔丹某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把乔丹推倒一类的话。但乔丹没有把皮彭当做潜在的威胁而排挤他,反而对皮彭处处加以鼓励。有一次乔丹对皮彭说:“我俩的三分球谁投得好?”皮彭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并且还对他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地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这一细节连皮彭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为乔丹的无私所感动。从那以后,皮彭和乔丹成了最好的朋友,皮彭也成了公牛队17场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而乔丹这种无私的品质则为公牛队注入了难以击破的凝聚力,从而使公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儒家交友,并不仅仅是求交友之乐,也不是出于某种功利之心,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体验天道,体味仁心,养浩然之气,成就不世之功!现代人交友似乎不用这么严苛,但儒家的交友之道还是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但这种需要是超功利的,不带功利色彩的,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情感不能以金钱来衡量一样,即使在物欲无限膨胀、人与人之间表现冷漠的当今社会,真正的友谊还是无处不在,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大亮点。朋友之间的情意寄托着无尽的美好回忆、无限的真诚和自我灵魂的慰籍。友谊是任何一个时代都被人赞颂的主题,他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对自我情感的延伸与诉求。
孝悌父母,立身行道,性德之本
【子曾经曰过】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智者感悟】
孔子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这一优良传统,有利于提高现代文明的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人把子女对父母实行孝道称之为“讲孝心”,另一说法叫“牵挂”,无论天涯海角,无论高官大位,无论眉白发霜,他无法割断自己和父母的联系,他始终是父母的孩子。
曾经看到某媒体随机调查,某调查机构对100名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进行了一个对家庭成员生目、年龄记忆的测试,调查结果显示,100人中有57人不知道父母生日,74人不知父母的具体年龄。可是,当问及孩子和爱人的生日及年龄时,几乎全都迅速、准确地回答出来。
孝是孝敬、孝顺、孝养;孝道,是为人子女,或为人弟子,对于父母师长,必须恭敬顺从,供养侍奉的正道。孝道的意义,有广狭的不同。狭义的孝道,是一般人所谓孝敬父母,侍奉师长,其代表者当推孔孟之学。至于广义的孝道,则由个人父母,推及他人父母,进而推及社会、国家,最后发展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孝道。特别是儒家思想,主张人慎终追远,以孝立身。以孝齐家,甚至以孝治国平天下。《诗经·小雅·蓼莪》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然人欲报亲恩,必须孝亲、敬亲、爱亲、养亲,还要善体亲心。“父母之所爱爱之,父母之所敬敬之。”(《礼记·内则》)孔子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继人之事者也。”(《礼记·中庸》)是以古人对于父母,除孝顺恭敬、供养侍奉外,还要继承父母的遗志,发扬光大父母的事业,务使自己:“名声昭于时,利泽施于人。”以光宗耀祖,垂芳百世,始尽人子之孝。
孝是良心之本,人格之基,子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儒家提出照耀千古的话题——“孝”。任何一种思想或宗教都没有像儒家那样推崇孝道!儒家认为,孝是所有其他美德之根本,是做人的基础,如果做人不能尽孝,就不可能成就内圣外王之道!如果一个人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对其他人也不会有多少爱心,就是表现出爱心,也是为了某种利益而驱使表现出来的伪善!《论语》中有子也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具有孝、悌的真情真性,就不会犯上,既然不会犯上,那么就不会做出违乱的事。因为这种人做事注重分寸有原则,他们会从根本上通过孝、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内在的品格修养,从而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也就自然产生了。就此而言的孝、悌,不就是做人的根本吗?孝,是对历史和人类本身的尊重,父辈本身就曾经创造和延续历史,代表着过去和历史,因此孝敬父母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人刚一出生就有着继承历史的责任,长大后就要成就事业以创造历史、延续历史,因此孝敬父母也是对自我、对历史的尊重!
孔门弟子不但在理论上奉行孝道,在实践中更是恪守孝道!孔子的弟子中就有很多出名的孝子和他们的事迹!
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生性至孝,家境贫寒,常以野菜为食。仲由为孝敬父母,常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供养父母。仲由父母去世后,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时,在楚国面对美味佳肴,回忆起昔日生活之苦,更加思念其父母。后来仲由在鲁国、卫国做官,成了千古闻名的孝子。
闵损,字子骞,孔子子弟。生性至孝,自幼丧母,后母对两个亲生儿子用棉花做衣服,对他却用芦花。一次,他为父亲驾车,体寒手抖,车子险些失控,父亲恕而鞭打他,芦花飞出,才发觉后母虐待他。父亲决定休掉后母,闵损却哭泣着劝阻说:“娘在只孩儿一人受冻,娘走了三个孩子衣单。”后娘知道后很受感动,从此待他如亲生儿子一样,一家和和睦睦。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兴,又称曾子,孔子子弟。著有《大学》一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母孝顺。据说,有一天,他进入深山砍柴,家中来了客人,母亲急盼儿归,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时曾参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唤,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连心,其孝可见一斑!
孔子所说“父父、子子”是告诉人们,做父母的要有做父母的样子,做子女的要有做子女的准则。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并不仅仅是对单方的要求和约束!做父母的要对子女付出做父母的慈爱,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和关怀,做子女的回报父母要有做子女的诚意,“父慈子孝”这是必然的因果。“孝”、“慈”是父母、子女之间真情的表现,是爱的交流和相互反馈。“孝”是“父慈子孝”之孝,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付出慈爱,子女回报孝敬父母。“孝”是相对的,是父子之间感情的双向交流。后世有一种说法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至宋代才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与真正的“孔孟之道”已相去甚远,圣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人尚且有过,为人父母者既不是圣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没有不是?因此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就是说,对父母的错误,作为子女应晓之以理,喻之以道,进行规劝。如果父母不听忠劝,还要无怨无尤地服从双亲。曾子也有类似的思想,他说:“父母之行,若十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在这里,曾子为谏亲订立了一个界限:谏而不逆。如果父母不思悔改,子女不应拂逆其志,不可由婉言劝谏升至为争辩;相反,子女应顺从父母。儒家把规劝父母改正错误作为子女尽孝的一项义务,这是非常正确的。《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着一个事例,意思是说:曾子犯了小过,斩断了他父亲曾皙以从吴国觅来的瓜种,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曾子苏醒后问父亲:“刚才我犯了过错,您老教训我,没累着您吧?“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知道后批评说:“一点小事,曾皙不该暴怒杖罚,而曾子不该以待杖罚,如果万一被父打死,死的没有道理可言,人们就会指责曾皙的不义,这是大不孝!”在儒家经典《易经》中有“干父之蛊、干母之蛊”的卦辞,是说做父母的虽然一时糊涂做了错事,但做子女的要以极大的爱心,站在子女的立场上去体谅他们。父母有了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有责任去劝谏,如果他们执意不听,那就算了,但仍然要对他们敬爱如常,不可心生怨恨,这是为人子的本分。
舜帝,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面对继母的过错,且屡犯不该,就表现出了大孝至孝的美德!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并且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这是何等的大孝至孝啊!
《尚书》讲“奉先思孝”,《诗经》讲“永言孝思”,孔子也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但说得最集中、最具体的还是《礼记》,《曲礼上》有如下记载: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晨省。
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居不主奥(奥,室内西南角,为尊者所居),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见父之执(执,至交,朋友),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父母有疾,琴瑟不御(御,弹奏)。
从以上种种言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待父母的原则,即子女对父母必须尊重、体贴和服从,具体而言:一、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二、心中始终存有父母;三、父母对子女的优先地位。这些原则不是事实上的认真,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对待。中国人把子女孝顺父母称为“讲孝心”,还有一个词叫“牵挂”,都是关系心灵与情感的。无论天涯海角,无论高官大位,无论眉白发霜,他都无法斩断和父母的联系,他始终是父母的孩子,永远走不出母亲的视线,这是世间唯一不可变更的关系,所以他才会魂牵梦绕,牵肠挂肚。为什么要“讲孝心”?为什么要“牵挂”?这主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恩比天高,情比海深,所谓“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做子女的就该知恩图报,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报以万一,很少很少。宋代儒者袁采说得好:“父母于其子幼之时,爱念抚育,有不可以尽言者,子虽终身承欢尽养,极尽孝道,终不能报其少小爱念抚育之恩。”这种感受恐怕只有做过父母的人才能有所体会,无论子女如何尽孝,他的报答都是有限的,他无法像父母爱子女那样去感恩疼爱父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有欠于父母的,他至多只能在父母有生之年表示一点心意。中国人的表示方法就是“顺”,顺就是依从,无所违逆。《近思录》说“顺,事亲之本也。”朱子还说“极天下之歌,不足以解忧;而惟顺父母,可以解忧。”随顺父母,并非满足父母的一切欲望,让父母锦衣美食,而是知晓父母的心思,替父母分忧,这样尽心贴己,父母才会高兴。曾国藩的“八本”中便有一条,即“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所以作为人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恩,尽孝。《孝经》上说“人之行,莫大于孝。”而且孝是人类一切德性中最基本的德性,一个对父母不孝的人,也往往是个对朋友不忠的人,除非他对这个朋友有利可图。马克斯·韦伯在考察儒家的德性时指出:“孝是引出其他各种德性的元德,有了孝,就是经受了考验。”
儒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如何尽孝的原则和方法。尽孝不外乎天理人情。《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有一天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无违—不要违背,到底不要违背什么,没有往下讲。等一会儿孔子要出门,学生樊迟驾车,在车上孔子谈到刚才的事。樊迟问老师,你说的“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圣告诉樊迟,一个人做人不要违背了天理人情,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礼法赡养他们,去世时按照礼法埋葬,以后按礼法祭祀,就是尽了孝。首先,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真心对待父母!父母对子女的心是无私的,真心的,不求回报的。孟武伯在问孝的时候,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多精彩啊!父母出于对我们的爱,担心我们的身体,怕我们生病,我们对待年老的父母更应该怀着这样的心情呀!若是孝敬父母能像父母担心我们的疾病的那种心情,就是孝了!《论语》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向老师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圣告诉他,“色难”,脸色温和、态度和蔼很重要,也很难做到。有事的时候,做晚辈的要主动去做,有好吃的先给父母长辈吃,你以为这就是孝吗?孝首先是有发自内心的敬意,然后态度要和悦。现代社会,有很多人孝敬父母完全是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根本就不是真心行孝!但是想到“父母为其疾是忧”该有多愧疚呢,如果良心还有一些未泯。
汉高祖之第三子,汉文帝刘恒,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并誉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