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作者:亨利克·显克维支

|

类型:诗词·散文

|

更新时间:2019-10-08 10:00

|

本章字节:8722字

文戴克斯指挥的高卢人军团的叛变起初并不显得十分严重。皇帝才三十一岁,谁也不敢希望世界能从闷杀他的梦魇下会那么快地解放出来。人们还记得军团发生叛变已经有过好多次,即使在前几个朝代也曾有过,可是转眼就过去了,没有酿成推翻政府的事变。在蒂贝留斯时代,德鲁苏斯曾经镇压了潘诺尼亚省军团的叛乱,日耳曼尼库斯曾经弭平了莱茵河区军团的叛乱。一般人说:“因为所有神圣的皇族在尼罗统治期间都已经死光了,在他之后谁能秉政呢?”另有一些人,像眼望着巨像那样,把他想象为一个海格立斯,不由自主地认为谁也不会有力量压倒这样的强权。甚至还有一些人,自从他前往阿凯亚,就在盼望他回来,因为他委托在罗马和在意大利执政的黑留斯和波里台台斯,比他本人所行所为还流了更多的血。


任何人对于自己的生命和财产都没了保障。法律已经不能保护人了。人的尊严和品德丧失殆尽,家族的联系不再可靠,人心失落,谁也不敢抱有任何希望。从希腊传来皇帝史无前例的胜利回声,说他博得了几千个荣冠,并战胜了几千个竞争者。世界像是一场滑稽戏和鲜血交流的秘密狂欢会,而在同时,大家确定不移地相信,美德和尊严的行为已经到了末日,跳舞、音乐、放荡、流血的时期来临了,人生从此必须像这样地流下去。对于皇帝本人来说,叛乱正好为他打开了新的掠夺途径,他并不担忧各军团和文戴克斯的叛乱,倒常常显出高兴的神情。他依然不愿意离开阿凯亚,直到黑留斯通知他,说如果他再迟迟不返,可能酿成他的统治的灭亡,他才动身到那不勒斯。


到那里,他又表演又歌唱,把那不断发生日益险恶的情势的消息当做耳边风。尽管蒂杰里奴斯对他阐说,前几次军团的叛乱是没有领导人,而这一次是阿奎塔尼亚省世代相传的古老国王的后人,又是一个享有盛誉而干练的军人,但他也毫不在意。“在这里尼罗说,“希腊人听我演唱,只有他们才懂得怎样听,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听我的歌。”他说他第一个使命是艺术和荣誉。但消息传来,说文戴克斯当众揭发他是一个不值一文的艺术家,他就跳起来动身回罗马了。裴特洛纽斯给他的创伤,他留驻在希腊期间已经治好了,这时在他心里重新破了口,他希望元老院为这种前所未闻的诬蔑主持公道。


旅程上他看到一幅青铜雕刻的群像,表现高卢人的战士被罗马的骑士打倒,他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因此倘使说他现在还提到叛乱的军团和文戴克斯的话,那也只是为了嘲笑他们。他的进城式超过了以往人们所曾经目睹过的。他驾着奥古斯都帝在凯旋中曾经乘过的那辆战车。为了让大队人马通行,他下令拆除竞技场的一座拱门。元老院、骑士们和无数的人众出城迎接他。“圣上万岁!海格立斯万岁!举世无双的、奥林匹斯山的、皮西亚城的、不朽的神明万岁!”一片喊声震动了城墙。在他身后,人们抬着一些月桂冠和他击败的城市的名称,而且在标牌上写着为他战败的一些名家的姓名。尼罗本人乐昏了头,激动地问那些在他周围的皇亲国戚们:恺撒的凯旋同这一次比较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他无法想象任何肉胎凡身胆敢揭竿反抗他这样的活半仙。他真的认定自己是属于奥林匹斯山上的,因此他是万无一失的。群众的兴奋和疯狂更激起他的颠狂。在这凯旋的一天,确实叫人感觉到,不仅是皇帝和都城而是整个世界都丧失了理性。


谁也没有看出在这些花朵和大堆的月桂冠下的正是无底深渊。可是当天傍晚各庙堂的圆柱和墙壁上,布满了条列尼罗罪恶的标语,以即将来临的复仇恫吓他,并嘲笑他的艺术家身份。大家异口同声传述着这样的词句:“他一直唱到唤醒了‘群鸡’。”警报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皇亲国戚们惶惶不可终日。不能确定将来如何的人民不敢表示心愿和希望,几乎不敢有所感觉和思想。


而他继续在演剧和音乐里过生活。他专心于乐器的新发明,在帕拉修姆宫内试验一种水力风琴。他那幼稚的心灵既没有计划又没有行动的能力,就幻想着他能以竞技和演剧的诺言阻挡住危险直到遥远的将来。同他最接近的人们,看见他不但不竭力谋求对策和部署军队,却一直在探求如何忠实地描写这场危险的辞令,都吓得惊慌失措。另有一些人认为他纯然用一些成语名言叫自己和别的人装聋作哑,而他内心里却是惶惶不安,怕得发抖。事实上他的举止变得狂热。每天他头脑掠过千白种新计划。有时他跳起来要逃出险境,叫人把他的琵琶和竖琴装箱,把年轻的女奴武装成马逊族女战士,同时把东方的军团集中起来。可是有时他又想,不是用战争而是歌唱结束了高庐军团的叛乱。于是他内心想到他用歌唱战胜了士兵们以后的那种景象,就喜逐颜开了。那些军团的士兵们会含泪包围着他,他要为他们弹唱凯歌,在那以后,将开始罗马和他的黄金时代。他时而大声疾呼要流血杀人,时而又公开地说,在埃及执政,他巳经很满意了。他回想起预言家曾经预言他将在耶路撒冷为王,或是非常感动地想到他作为一个流浪诗人也可以赚到每日的面包,而那些城市和乡村将不把他看作世界之主的皇帝,而是看做一个世界上从未产生过的诗人来尊崇。他就这样挣扎、狂乱、表演、唱歌,变更着他的意向,变更着他的成语名言,把自己的和世界的生活,改变成离奇古怪、想入非非、充满恐怖的梦幻,改变成用不自然的辞语、恶劣的诗文、呻吟流泪和鲜血淋漓组成的一场喧嚣鼓噪的冒险,而同时在西方,风云密布,日益扩大。恶贯已经满盈,这疯狂的喜剧临近收场了。


当加尔巴和西班牙参加了叛乱的消息传到他的耳里,他大发雷霆,疯疯癫癫。在宴会时,他打碎了酒杯,推翻了餐桌,发出一些命令,连黑留斯和蒂杰里奴斯都不敢执都到亚历山大城,是一桩宏伟、惊人和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他统治的时限已经过去了,就连以前同他合伙犯罪的人们都把他看作一个狂人。


不过,由于文戴克斯的逝世和叛乱军团的不和,那天平似乎又向他这方面倾斜了。于是在罗马有了新的宴会和新的凯旋式,并发出了新的死刑状,直到一天夜里,从禁卫军的野营有一个信使骑在冒着热气的马上奔来,传报本城的士兵也揭起了叛乱的旗帜,宣布奉加尔巴为皇帝。


当信使到达的时候,尼罗在睡觉,他醒了以后,喊叫夜间为他把守寝宫大门的卫队,可是无人回应。皇宫已经空了。只有一些奴隶在最便于掠夺的偏僻角落里抢东西。一看见尼罗,他们惊慌逃跑,他独自一个人在宫里到处走,发出绝望和恐怖的喊声叫得震天价响。


最后他的解放奴隶法翁、斯波鲁斯和埃帕夫洛狄屠斯走来替他解围。他们希望他逃跑,因为事情再也不能拖延了,但他还是执迷不悟。如果他穿上丧服,到了元老院去发表演说,元老院能够抵挡得住他的眼泪和辩才吗?如果他施展他雄辩、华丽辞藻和演戏的才能,世界上可有什么人能够抗拒他呢?至少人们不是可以把埃及总督的位置给了他吗?


惯于恭维奉承的这些解放奴隶不敢直截了当地顶撞他,只是警告说,在他还没有到达市公所以前,人民就会叫他粉身碎骨了,而且恫吓他说,如果他不立即上马,他们就不管他了。


法翁提议他到诺门塔那城门外的庄园避难。不久他们上了马,用一件外衣包住尼罗的头,策马奔向城边。夜色已经发白。但大街上骚扰不宁表明了这个时机异乎寻常的气氛。士兵们有的独自一人,有的结成一小伙,在全城各处东奔西窜。在野营的附近,皇帝的坐骑突然看见一具死尸,便跳起来躲闪。罩在他头上的大衣滑下来,这时恰好有一个士兵从他面前走过,认出了皇上,他一时愣住了,只是反射作用似的向他行了一个军礼。从禁卫军野营走过的时候,他们听见如雷鸣般向加尔巴致敬的欢呼。尼罗终于理解到那死亡的时刻已经临近了。恐怖和良心的苛责捉牢了他。他说,他看见眼前是一片黑暗,像一团乌云,从乌云里现出了一些面孔,他认出了他的母亲、他的妻子和他的弟兄。他的牙齿怕得打战,然而他那滑稽戏子的灵魂却从此刻的恐怖中发现到某一种魅力。在他看来,身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而又丧失了一切,似乎是悲剧的最高峰。为了对得起自己,他将扮演这个主角直到终场。一种要写出成语名言的狂热占有了他,并且热切希望那几个在场的人会把这些名言留传给后代。有好几次他说他希望死掉,呼唤着那个在全部角斗士中最惯于杀人伎俩的斯皮库路斯的名字。有时他又叫嚷:“父母妻子唤我去送死!”可是他时时又生出了一线希望,无聊而幼稚的希望。他知道他正向死亡走去,而他并不肯相信。


他们发现诺门塔那城门是敞开的。再向前进,他们从彼得曾经传道和施洗的奥斯特里阿努前面走过去。天亮的时候,他们到达了法翁的庄园。


那几个解放奴隶再也不对他隐瞒,说这是他该送命的时候了,于是他叫人给他掘r个洞,而且躺在地上叫人把坟墓的尺寸量得精确一些。可是一看见地下挖了的洞,他又怕起来了。他那胖肿的面孔变得煞白,额头上的汗珠像清晨的露水。他拖延时间。他发出哆哆嗦嗦而又像演戏似的声音表示时间还没有到,他又开始念念有词。最后他请求人们烧毁他的尸身。他像是惊奇不置地反复说:“正在灭亡的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家呀!”


这时法翁派出去的使者来到了,宣布了元老院判定的罪状,这个“弑母的凶手”将照古老的惯例予以惩处。


“什么叫做古老的惯例?”尼罗嘴唇发白问道。


“要把你的脖子插在叉子上,用鞭子抽死你,然后把尸身扔进台伯河。”埃帕夫洛狄屠斯不客气地说。


这时他撩开外衣,露出胸膛。


“那么,到时候啦!”他望着天空说。可是又一次反复说:


“正在灭亡的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家呀!”


正在这当口传来了嗒嗒的马蹄声。这是百人队长率领着士兵们来取青铜胡子的首级了。


“快点吧!”那几个解放奴隶叫起来。


尼罗用短刀剌进脖子,由于手颤抖着,以致只擦破皮,显然他绝不会有勇气戳进去了。埃帕夫洛狄屠斯出其不意地把他的手一堆,短刀一直戳到柄,他的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惊惊惶惶,充满恐怖,在滚来滚去。


“我来救你的命!”那个百人队长一进来就喊道。


“太迟啦。”尼罗发出沙哑的声音答道。


然后他接着说:


“这才是忠诚!”


一眨眼的工夫,死亡就叫他的头脑昏天黑地了。从他那粗壮的脖子上涌出一股鲜血飞溅在花园的花卉上。他的两脚蹭了几下,再也不动了。


那天早晨,忠诚的阿克台用珍贵的织物包起他的尸身,在装满香料的火葬堆上焚烧了他。这样,尼罗像旋风、雷雨、火焰、战争或瘟疫一般过去了,同时彼得的坟墓从梵蒂岗的山峰上直到现在统治着那个城市和世界。


在卡丕那门附近,至今还矗立着一个小教堂,上面镌刻着字迹已显得模糊不清的题词:“主啊,你去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