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荣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3
|本章字节:5616字
作者:(奥地利)茨威格
背景搜索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着名作家。主要作品有中短篇集《最初的经历》(1911)、《马来狂人》(1922)、《感觉的混乱》(1927)、《人的命运转折点》(1927)、《象棋的故事》(1941)等。其着名有中短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长篇《焦躁的心》。传记作品有: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妥耶夫斯基作传的三部曲《三位大师》
(1920),《罗曼·罗兰》(1912),《同精灵的斗争》(1925)、《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约瑟夫·福煦》(1929),《精神疗法》(1931)、《玛利亚·斯图亚特》
(1935)和《鹿特丹人埃拉斯穆德的成败》(1935)、《异端的权利》(1936);戏剧《忒耳西忒斯》(1906)、《耶利米》(1917);回忆录《昨天的世界》(1941)。
内容精要
《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是茨威格生前最后的散文作品。
应该说,这是一本沉重的书,因为它记载的是一段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理性与荒谬的历史。茨威格在这书里用他饱含感情的笔触,记述了从19世纪末到二战前欧洲那段纷繁复杂、被战争阴影所笼罩着的历史,字里行间充溢着对欧洲这个精神家园的深切忧虑。
这本书主要是回忆与作者交往过的欧洲文化名人:年轻时维也纳的天才诗人霍夫曼斯塔尔,一战中与他一起掀起反战运动的罗曼·罗兰,平凡而庄严的托尔斯泰墓地,流亡英国的犹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还有高尔基、罗丹、里尔克等,他们犹如一颗颗闪耀在黑暗夜空中的明星,点点亮光,抚慰着人们痛苦的心灵。“你要发现一个民族或者一座城市最关键和最隐秘之处……只能通过这个民族或者这座城市最优秀的人物。”茨威格就是通过回忆与这些文化名人的交往表达了他的世界主义和“欧洲统一”的理想:“我的写作意图从一开始就是面向欧洲,超越国界的。……我曾常常在我世界主义的梦幻里为自己偷偷地描绘这样的情景:没有国家,不用为某个国家承担义务,从而让所有的人没有区别地生活在一起,该是多么美好!多么符合我自己的内心感情啊”。
书中茨威格还用轻快流畅的笔触描写了他的诞生地维也纳,写到了维也纳的文化和艺术名人,维也纳的剧院、博物馆、大学、摆满报纸的咖啡馆,当然还有那些飘着音乐和花香的林荫道,也写到自己年轻时对文学、艺术的痴迷。
维也纳有着源远流长的丰厚博大的文化传统与氛围,他爱它,依恋它,因为那是荟萃了欧洲文明的精华精神之源,是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塑造品格、灵魂、理想与情趣的永不枯竭的滋养。
茨威格也用沉痛的笔调控诉了法西斯主义危害人类文化的各种野蛮行径,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立场。面对科学技术在二十世纪取得的惊人成绩,茨威格也表达了他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和思考。
精彩片段
世间最美的坟墓
……
在俄国我所见到的再没有比托尔斯泰的坟墓那么伟大和那么使人感动了。……一个小小的矩形山丘,上面都是参天大树笼罩着——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更没有铭文!这位伟大的人物入葬时不留姓名,世上再也没有人像他这样对自己的姓名和荣誉感到痛苦;他默默地被埋葬在这里,从外表上看,像一个偶然被发现的流浪汉或者像一个不知名的士兵之墓。谁都可以踏进他这块永久之地,虽然周围有栅栏,但在人行小路上从来没有封闭过。惟有人们的敬意护卫着这位永远不休息的老人的最后的安息。通常人们总是对陵墓的宏伟壮观深表惊奇,而这里的坟茔却以出奇的简朴更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微风像上帝的低语在这座没有名字的坟墓上沙沙作响,除此之外,便是一片寂静。
人们可以从这里走过,除了知道这里埋着一个人,在俄国的土地上埋着一个俄国人,其它什么也不知道了。可是,无论是拿破仑的墓室在巴黎荣民疗养院教堂里大理石拱门之下,歌德的灵柩与奥古斯特公爵的灵柩都在君王陵寝里,还是伦敦的名人墓地威斯敏斯特教堂,都是表面显赫,但它们的景象都不及这座在树林中的、非常安谧的无名坟茔这样感人至深,因为在它上面风儿微微低语,而坟墓本身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信息。
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徐有敬、徐红、王桂云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名言佳句
你想了解一个民族和一座城市的最隐蔽之处,绝不能通过书本,即使你到处闲逛无数次,也无济于事,只有通过了解或认识该城或该民族中的最优秀人物才能解决。(《永葆青春的城市——巴黎》)
赏析
该书文字优美,感情真挚,在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注入了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是难得的散文佳品。从中可以读到茨威格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对人类终极关怀的人道主义热忱,也可以读出他那颗为着人类文明的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的高尚的灵魂。茨威格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始终关注全人类的命运,文字中总是透出理性思考的力量。若慢慢品味他的文字,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人性和世界。
《世间最美的坟墓》节选自《日落》。《日落》是1928年茨威格苏联之行的观感。他对新生的苏维埃国家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和理解。而在托尔斯泰那朴素的墓地前,他读懂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朴素之美,感受到了心灵震撼的力量——回归平凡、回归大众、回归自然。也许托尔斯泰活着时有太多的困扰和不自由,而只有躺在这样的坟墓里才能体会到回归自然的幸福,这一方平凡的朴素的坟墓正好成了托尔斯泰平民化理想的一种延续。而真正震撼人心的正是托尔斯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即对人的本质的追求,对功名利禄、金钱、地位的彻底否定。“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正是这种回归人的本质的平凡折射出了一种宁静的朴素之美,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永葆青春的城市——巴黎》里,茨威格回忆了自己在罗丹工作室里所受的震撼,也写到他与当时生活在巴黎的唯美诗人里尔克的交往。在谈到里尔克的诗时,茨威格写到:“当一个韵脚和另一个韵脚搭配得非常贴切时,便会产生一种无法形容的动感,这种动感虽然比一片树叶在风中落下来的声音还要轻,但它却能以自己的回响触及到最遥远的心灵。”这是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的理解和诠释,堪与伯牙和钟子期相比,这理解本身就是一首难得的诗。
专家建议
茨威格的散文感情激越,文笔富丽华美,使读者的情感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茨威格式”的文字起伏跌宕。
推荐版本:《昨天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徐有敬、徐红、王桂云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出版。
。。x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