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只有永恒的利益

作者:郑玉臣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4:20

|

本章字节:7914字

丁默邨和李士群在76号这一亩三分地里争得不亦乐乎,还有汪伪的那些头头儿和日本人出来替他们调停。而在整个汪伪集团内部也经常出现“狗咬狗,一嘴毛”的情况,不过是上场的主角不只是丁、李两位罢了。


李士群这一番闹腾,在当时的汪伪集团里算是捅破天了,但也只是给自己弄了个特工总部的主任和警政部的次长职位。


丁默邨虽然丢了警政部的部长一职,但还是得了一个垫底的社会部长的位子。


虽然这个结果对两个人来说都不尽如人意,但两个人从此也就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再也不会有那短兵相接的火暴了。


事实恰恰相反,他们是离开了是非,进了是非窝。


丁默邨这个部长还没有把屁股坐上去,就惹了一身臊。这次跳将出来的是汪曼云,汪曼云此次发难也是觉得自己的社会部次长这个官儿小了,其实主要是不服气,因为他知道了丁默邨是社会部的部长。汪曼云想:你丁默邨论资历、论声望也不比我强到哪儿去,而且在上海你的名头还没我汪某人大,凭什么你来做部长,让我当次长?


这丁默邨也是倒了霉。在76号,李士群和他讲实力;如今还没到社会部,汪曼云又跟他扯上了资历和声望。因为有了76号那一次惨痛的经验,丁默邨此时也长了个心眼。他了解到社会部里的主要人员过去都是上海市党部的,而汪曼云曾经是上海市党部的委员。他本来就害怕再被架空,如今听说汪曼云在闹情绪,所以就打算提出不干这个社会部长了,去当“边疆委员会的委员长”。


可是他没有想到,汪曼云已经捷足先登了,他一再向汪精卫等人表示,自己不想干这个社会部次长。而汪精卫手里攥着一把官衔呢,于是就和周佛海商议着把汪曼云定为交通部政务次长。


如果最后是这个结果的话,也就没什么波澜了,可是内定的交通部长诸青来知道以后也犯了琢磨,他觉得汪曼云这盘菜不是他能炒得来的,必须在大局已定之前把这尊神请出自己的庙,否则将来不会让他安生。


诸青来找到梅思平帮忙,让梅思平去游说汪精卫,把原定为农矿部次长的朱朴之和汪曼云进行了对调。于是,汪曼云就一变再变而被拟定为农矿部的次长了。


汪伪汉奸圈里的那些人整天都在关注谁又捞到一个什么样的官儿,小道消息跑得比正规渠道的消息要快、准得多。所以这事很快就被汪曼云知道了,但他知道的只是结果,并不知道过程。他还以为这是丁默邨搞的鬼,便对别人说:“丁默邨这个人老大无用,替李士群扛完大旗就被扫地出门,如今倒在我头上耍起威风来了!我汪某人是个软柿子啊!”


汪曼云还扬言说他不“还都”了,这风是吹给丁默邨的,也是吹给汪精卫的。


丁默邨因为李士群的事,在汪精卫和日本人那也没少挨训。如今要是汪曼云再闹腾起来,他没问题也成了有问题。他觉得,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背这么大一个黑锅,于是打听清楚来龙去脉之后,就找梅思平说理去了。


在丁默邨的强烈要求之下,梅思平邀请了周佛海、蔡洪田、顾继武、黄香谷、凌宪文、汪曼云等到他家吃饭。席间,梅思平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件事情作了一下解释,替丁默邨撇清。梅思平对大家说:“曼云兄职务变更的事情是我从中协调联络的,与别人无关。当初我也是想着农矿部和交通部没啥区别,而曼云兄在农矿部应该会更舒心一些,所以就自作主张地应承了。没想到这个结果有违曼云兄的本意,我在这里告罪了!”


汪曼云没有买这个账,不过知道这事不是丁默邨干的,他的气便也消了一些。只是这交通部次长和农矿部次长,一块是肉,一块是干巴巴的骨头,有着天壤之别。刚刚到手的肥肉马上就被别人用骨头换了过去,让他无法甘心,便没好气地说:“汪某不才,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做个次长还被人挑来拨拉去的。我以前在铁路上干过,对交通还懂点儿门道,可对于种田和开矿的事,我是纯粹的外行。所以,我就不能追随各位还都了。这水太深啊,我怕被淹着。”


汪曼云一番话把这局面给弄僵了。这些人来到这个地方可不只是为了给丁默邨申冤,他们也得把汪曼云安抚好。否则的话,汪精卫的手里就那么点儿人手,再来一个不玩儿的,对在座的人都没有什么好处。


周佛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丁默邨老老实实地干他的社会部长,别再琢磨什么边疆委员会的委员长了。让汪曼云来干这个委员长,这不就解决了吗!


众人都以为汪曼云会答应,这个委员长要比什么次长的官大啊!汪曼云这下倒没有为“官”所动,他说什么自己只想做点儿实事,并不是为了做官。那意思就是,还是放不下那交通部次长的位子,那不论官大官小,有油水可捞啊!


这一下别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也是啊,人家自己从汪老大那里要来的职务,你们凭什么就悄无声息地给人家倒腾没了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梅思平见此事无法了结,心里也急了,脑袋一热就跪在了汪曼云的面前,对汪曼云说:“曼云兄,这件事都是我的不对,我给你赔罪了!”


尽管这一招有失体面,却十分灵验。汪曼云也急忙跪下,答应去农矿部。直到此时,丁默邨才真正有了着落。


丁默邨那里一波三折,李士群这边更像是坐了过山车。


丁默邨虽然撤出了76号,但也不想败得稀里哗啦,所以就背后鼓动他的同乡周佛海把警政部长拿在手里,偏不让李士群得到,这事最后的结果也是如此。但丁默邨不知道这是日本人和汪精卫为了打击李士群的气焰而定下的,还以为是自己最后一箭的功劳,所以心里也就平衡了一些。


一个是特务委员会的主任,一个是特工总部的主任;一个是警政部的部长,一个是警政部的次长。这使得周佛海和李士群的关系慢慢亲近起来,倒是和他的同乡丁默邨越来越疏远。周佛海的政治野心很大,总想有一天取汪精卫而代之。所以他把伪政府的财政金融大权牢牢地握在手里,一来是为了制约汪精卫;二来也是为了方便自己捞钱,替将来“登基”作好准备。


对警政部这块地盘,周佛海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只不过觉得不能落到汪派的手里。警政部的名头是个小事,特工总部的实力才是他们手里唯一具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他要想办法把这个地方永远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拉拢这里的真正头子李士群。


有了这个念头,他就与自己的死党梅思平商量。梅思平也觉得这事深有必要,就对周佛海说:“佛海兄,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只有交情才能真正把人聚在一起,那些什么理想啊、主义啊,都是扯淡的,喊给别人来听的。我们要想成大事,就得有一帮能够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76号的这些人就是现成放着的,我们不仅要拉李士群过来,还要把其他的人也拉几个,这样才万无一失。他们虽然不是爹娘给我们生下的亲兄弟,但我们自己可以去拜啊!”


周佛海觉得梅思平说得十分有道理,正合他的心意,于是以他们两个人为中心,网罗了李士群、汪曼云、蔡洪田、罗君强、朱朴之等共计十二个人,结成了拜把子兄弟。当天中午,他们就在76号里面摆下一桌酒席,庆贺大家结为异姓兄弟。


周佛海见自己一下子拉来了这么多精兵强将,一时有些得意忘形,喝着喝着就对在座的说:“咱们十二个兄弟掌握的都是政府的要害部门。今后啊,老汪是不敢惹我们弟兄了!他在政府里的一举一动,没有我们点头怎么能行得通啊!”


其他人也跟着“是啊是啊”地附和,大家都觉得这么往一起凑,他们的腰杆都比平日直了许多。于是这般人彼此之间显得更亲近起来,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其乐融融一家亲。


受到大家情绪的感染,周佛海更加激动了。于是,他又对这一伙人说:“现在我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所以就要为大家的事考虑。我一直在兼着警政部长,这个职位士群来干更合适,我回去以后就马上辞掉,推荐士群接任。这也是名至实归嘛,为了这个职位,士群受了很多委屈啊!”


周佛海这一举动博得了满堂喝彩,这些家伙都觉得周够仗义,值得拥护和追随。其实,这正是周佛海想要的。他还真是说到做到,回去之后就向汪精卫把这件事说了。汪精卫不知其中原委,自然也就答应了。


周佛海和李士群的兄弟之情还没有真正黏糊起来,就开始出现了裂痕,事情还是出在人事安排上。周佛海把警政部长一职让给李士群后,觉得他带到警政部的主任秘书杨树屏没有了去路,就把杨推荐给李当常务次长。让周大跌眼镜的是,他的这个“亲兄弟”竟然没给自己面子,直接给拒绝了。


周佛海觉得,部长一职都是我让给你的,给你推荐个次长你应该不会拒绝吧!李士群可不这么想,你周佛海口口声声兄弟叫着,让我当了部长,居然还要安插一个自己的眼线做常务次长,这不是明摆着不信任我吗?看来这焊接起来的感情就是脆弱,一碰见具体的利益就马上由一块胶变成了一盘沙。


李士群如此不识趣,让周佛海十分懊恼,只是他也不好直接和李士群明刀明枪地干,而是在背后鼓捣罗君强不断地找李士群的麻烦。李士群的一个小算盘竟为他日后丧命种下了种子,这也是他难以预料的。


当周佛海和李士群越走越近的时候,丁默邨变得十分落寞。在这个圈子里,他等于被孤立起来了。现在周、李二人闹翻了,对丁默邨来说却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又能往周佛海的跟前凑了。


如今周佛海失去了刚刚到手的李兄弟,转而念起这位丁同乡的好来。再怎么着,丁默邨也是一个部长,说不定哪天就有可用之处。周佛海并没有拒绝丁默邨重修旧好的美意,于是两人很快就再度成为好友。


周佛海、丁默邨、李士群这些人之间的离离合合让人眼花缭乱,也值得为之一叹。在这些人的眼里,只有利益才是真的,其他的都是面具和道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