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美国文学代表作家(4)

作者:高强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8 03:18

|

本章字节:10342字

1953年底,纳博科夫完成了耗时五年的《洛丽塔》,但因为题材涉及恋童问题,书稿遭到了美国各大出版商的拒绝。纳博科夫只好将这部拿到巴黎出版,但仅隔了一年,便被法国政府列为禁书。1958年,该书才在美国得以出版,并在发行的第一周便获得了只有《飘》才达到的十万册的销售成绩。这部作品终于让默默耕耘的纳博科夫在西方获得盛名。1973年,纳博科夫获得了国家文学金奖。四年后,纳博科夫在洛桑病逝。


纳博科夫的作品特点


突破了传统的窠臼,代之以创新的文体形式、精湛的叙事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为了表达对艺术的理解,作品虽然采用了不同的题材,但都是用象征的手法来揭示关于艺术的问题。


纳博科夫代表作《洛丽塔》


亨伯特因为十四岁恋人的早逝,而造成了他的恋童癖。因此,亨伯特恋上了女房东十二岁的女儿洛丽塔。而洛丽塔也竭尽所能地挑逗他,这更让亨伯特按捺不住对洛丽塔的爱恋。为了与洛丽塔在一起,亨伯特与女房东结为夫妇,这样他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对洛丽塔好。当女房东发现他们之间的恋情后,气愤地离开了屋子,却被车撞死。亨伯特终于与洛丽塔发生了关系。从那以后,亨伯特带着洛丽塔驾车周游。一年后亨伯特经济紧张,他便安顿下来,在大学法语系开设讲座,把洛丽塔送进了当地的女子学校。翌年,洛丽塔参加一个短剧排演,亨伯特深感不安,带着洛丽塔又开始旅行。不久之后,洛丽塔突然失踪,亨伯特多方寻找未果。


当亨伯特再次有洛丽塔消息的时候,洛丽塔已为人妇,并怀孕了。洛丽塔写信向他请求金钱支援。来到脏脏的贫民窟,亨伯特见到了憔悴的洛丽塔。原来当初拐走她的是剧作家奎尔蒂,拐走洛丽塔后,奎尔蒂强迫她拍春宫电影,后来又将她抛弃。走投无路的洛丽塔最后嫁给一个贫穷耳聋的退伍兵。亨伯特心如刀绞,他找到奎尔蒂,以洛丽塔父亲的名义开枪打死了他。亨伯特被捕,因心脏病突发死于狱中,一个月后洛丽塔死于难产。


通过这个故事,作品对记忆与时间、意识与现实、虚构与真实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74海明威(18991961)


1899年7月21日,欧纳斯特·海明威出生于伊利诺伊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他上学期间,学业非常出色,经常为校报和杂志供稿,热爱体育。中学毕业后,他离家来到堪萨斯市当了一名记者。


一战期间,海明威在美国红十字会当男护士,1918年两腿严重受伤。战后,他获得国家多种嘉奖,并晋升为中尉军衔。身体康复后,海明威去巴黎做外国记者,受雇于《多伦多星报》。在那里,受美国女作家斯泰因、诗人庞德、英国作家福德等人的影响和指导,他成为了作家,出版了许多作品。其中《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成熟的作品,这部已经出现了海明威式的人物。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海明威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赴前线。此后,海明威又参与二战,并获得一枚铜质奖章。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这是《丧钟为谁而鸣》中已显出的人生态度的继续,写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胜利。这本书是海明威的创作高峰。两年后,海明威凭借该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迫于多种疾病、焦虑和忧郁,海明威选择了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的作品特点


作品中的人物活动范围有限,总是在相同的环境中生活,都是“在生活的重压下保持自尊”,这是海明威一直在表现的一种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也塑造了海明威式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用诚实、纪律和自律来与他们所面对的冷酷世界作抗争。


作品的内容看似简单自然,但实际上已精心修饰,极富暗示性和深广意蕴。这便形成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一座冰山的八分之七都隐藏在它所飘浮的水面之下。海明威认为,好的作家将人物行为和完整故事的八分之一展现出来,就可以展现出整个故事的所有含义。


中的人物会话有乡土气息,人物有血有肉。措辞简短,语句精悍,但却清晰明了。反讽被当成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来运用。在作品里,反讽的含义被扩大化,表现了现实与期望、期望与结果、本应如此与事实如此等之间的差别。面对种种差别,海明威认为每个人都必须严肃地对待并容忍它们。


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


讲述了老渔夫桑地亚哥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不顾危险,进入深海中捕鱼。当他终于捕到一条大马林鱼后,却在归途上遇到了鲨鱼的袭击。经过与鲨鱼的奋勇搏斗,桑地亚哥终于将马林鱼带上了岸,却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鱼脊椎。


通过讲述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表明人生是与不可战胜的自然力抗争的过程。虽然人类在这个抗争中付出了一切,却只能取得部分的胜利,也正是因为这样,人类的抗争愈加值得尊敬。


《丧钟为谁而鸣》


作品讲的是一名美国志愿游击队队员罗伯特·乔登在西班牙内战中作战的故事。在西班牙加入共和党军后,乔登被派往塞戈维亚附近山区的一个游击队。为了帮助共和党军队挺进,游击队要准时炸毁一座桥梁。在执行任务时,他与共和党市长的女儿相爱。在接下来的三天三夜里,他们一同经历了许多不幸。虽然桥最终被炸毁,但部队撤离时,却落下了乔登。被敌人包围的乔登,克制住绝望的念头,奋力与敌人抗争。虽然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斗争注定是要失败的,但仍坚持战斗,因为这是为民主而战。最后,他的献身证明人生是有价值的,事业是值得献身的。


75凯鲁亚克(19221969)


杰克·凯鲁亚克于1922年3月12日在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出生,他的父母是从魁北克农村来到洛厄尔的移民。作为移民,凯鲁亚克的父母仍保持着对祖国的热爱,所以,在家中一直使用法语方言。在父母的影响下,凯鲁亚克直到六岁时才能够说流利的英语。


凯鲁亚克是一名全才生,成绩优异,而且也非常擅长橄榄球。1939年,凯鲁亚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得橄榄球奖学金。但凯鲁亚克却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孩子,他桀骜不驯,不为世俗困扰的性格,使他仅上了两年大学,便因为与橄榄球教练发生冲突,而选择了退学。


退学后的凯鲁亚克做了一名水手,这一行业让他的两个梦想都得到了实现。二战时期,凯鲁亚克在商船上做水手,并根据他的经历创作了《海洋是我的兄弟》,该部作品于1943年完成。


1944年,凯鲁亚克认识了威廉·巴勒斯和艾伦·金斯堡,跟他们交往后,坚定了他当作家的决心。日后,他们成为了“垮掉的一代”的核心。凯鲁亚克以其中某些成员为原型,在《在路上》这部书中进行了描述。


凯鲁亚克过着一种充满叛逆的生活:吸毒、酗酒。但同时,他对父母仍是非常尊重的,在家中,他还是一个乖儿子。这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让他过着一种非常分裂的生活。最终他的堕落生活和不驯的性格使他在一场凶杀案中因为没有举报凶手而被捕。虽然事后被放,但他失去了女友和父亲的信任而孤独落寞。得不到关怀的凯鲁亚克选择了继续堕落下去,最终患病住院。


或许这场病让凯鲁亚克意识到自己糜烂生活的危险,出院后,他回归到正常生活中,照顾病重的父亲。1946年,父亲去世,爱好文学的凯鲁亚克决定写一部浩瀚的,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希望改变家人对他的看法。于是,他用了两年的时间创造《乡镇和城市》,为了鼓励自己,在创造过程中,凯鲁亚克不仅在记事本中记录写作进度,还写了一些赞美诗和祈祷文。在这一年里,凯鲁亚克认识了丹佛的卡萨迪,多年后,卡萨迪成为了《在路上》的主角迪安的原型。


1948年5月,凯鲁亚克完成了《乡镇和城市》这部,时隔两年后才得以出版。但这部承载着他全部希望的在评论界并没有受到重视,销量很差。这不仅打击了凯鲁亚克的文学野心,同时也让他的经济捉襟见肘,不得不靠母亲的收入生活。


凯鲁亚克以自己这些年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作了他自认为完整的《在路上》。在创作这部成名作的时候,凯鲁亚克连续在打字机前工作了三个星期,衣服湿透了不知多少次。这部让他痴迷、全身心投入的作品,虽然在1957年7月出版时大受欢迎,并在美国引起了一阵流浪风——搭个顺风车,自由自在地游遍全美国,当时美国的很多青年人都有这种想法,但其出版的过程并不顺利,在完成后的两年时间里,凯鲁亚克在编辑顾问考利的帮助下,几经努力却只在杂志上节选刊登了一部分。直到1955年,该书才在考利的接任者的努力下得以出版,即便如此,书中的一些敏感内容还是被删去了。虽然此后凯鲁亚克依然创作着属于他的故事,但一直没有超过《在路上》所达到的成就。


因为凯鲁亚克年轻时的放纵生活,致使他年仅四十七岁(1969年10月21日)时,便因腹腔内出血而英年早逝。


凯鲁亚克的作品特点


凯鲁亚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要写作素材,所以,其作品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作品不采用传统的叙述形式,对写作的技巧毫不在意,用随性的语句表达,松散的结构,没有很强的故事情节的写作方式,对传统写作方式进行了挑衅。


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在路上》


讲述了主人公萨尔在美国大地上茫然奔波,通过搭顺风车、四处借宿的方式,几次横穿美国大陆,并到达墨西哥的经历。在这个经历中,追求个性自由的萨尔和迪安、玛丽卢等几个朋友一路上过着酗酒、吸毒的放纵生活,并不时地一起谈论东方禅宗,感悟生命的意义。在纷杂琐碎的描述之下,充满了无奈和哀伤。这也是“垮掉的一代”作品的特点之一。


这部之所以能够流传于世,而且成为“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作品,在于的结尾处,主人公并没有因为自身的平庸和生活的艰辛而选择继续堕落下去,相反,在经历了这么多的颠簸和不顺后,主人公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待生活的态度变得严肃起来。“希望”是这部作品的升华,人类的历史总是在希望中前进,作品也带着希望继续流芳。


76海勒(19231999)


1923年5月1日,约瑟夫·海勒生于纽约一个贫穷的俄罗斯犹太移民家庭,父亲的早逝,使得他们的生活愈加艰难。海勒十岁的时候,姐姐借给他看《伊利亚特》,这部作品让他产生了当作家的愿望。此后的海勒通过兼职,完成了高中学业,随后加入了美国空军,并参加了二战。


退役后,海勒先后在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学习,获得艺术学士学位,并由此开始了短篇的创作。1950年,得到硕士学位的海勒靠奖学金在牛津大学进行了一年的进修。进修完成后,海勒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了两年的写作课程。


回到纽约后,海勒担任《时代》和《展望》等杂志的广告撰稿人。在此期间,海勒根据他的二战经历而开始着手创作《第十八条军规》,经过三年的创作,该书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名得以出版。虽然出版后没有得到什么反响,但却标志着海勒正式开始了写作生涯。当美国国内的反越战浪潮愈加激烈时,《第二十二条军规》以校园为基础,迅速蔓延到全国的各个阶层,成为畅销书。1963年,海勒获得美国文学艺术院金奖。


1970年,《第二十二条军规》拍摄成电影,七年后,海勒成为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


1999年,海勒在纽约东汉普顿的家中因心脏病病逝。


海勒的作品特点


作品颠覆了传统的创作手法,没有一条完整的发展线索,也没有主人公,虽然显得混乱而荒诞,但不乏严肃性,直指社会问题的要害。本质上,作品属于激进的抗议。


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


故事聚焦在二战期间美国的飞行大队上。在那里,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职务的晋升,或用部下的生命做赌注,或通过疯狂训练,让自己的队伍在检阅中取得好成绩,或为了钱财而投机倒把,甚至与敌人私通。


满怀正义之心的尤索林便在这个飞行大队中服役。在作战中,他英勇无畏,立下战功。但随着时间的深入,他发现了这个大队里各色人物的自私自利,这里显然成了一个名利场,这让他十分失望。看着周围的战友一批批去世,他渴望退伍回家,不做无谓的牺牲。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可以不参战,但必须由本人申请,但从逻辑上来讲,一旦提出申请,就证明不是疯子。尤索林通过各种尝试试图利用这条军规,却发现这条军规根本就是个骗局,谁都无法免于参战。最终走投无路的约塞连只好选择了逃离。


以美国军队作为美国社会的缩影,影射了肮脏、贪婪和堕落的社会现象。海勒的讽刺锋芒在这部作品中显露无遗,他也凭借这部作品成为美国“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