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强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8
|本章字节:15502字
背景简介
英国文学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从1660年的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1798年华兹华斯和科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为创始标志的浪漫主义时期为止。
这段时间内,英国社会矛盾交织,既有阶级之间的矛盾、教派之间的矛盾,也有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和党派之间的斗争。在这些矛盾下,注定了这是一个充满了多种矛盾和多种价值观的时代。
18世纪的英国发展迅速,到该世纪中叶,已成为世界上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产阶级也随之壮大起来。中产阶级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占据了主宰地位,他们崇尚自制、自立和勤劳。
这一时期,启蒙运动在英国全面展开。该运动的目的是用现代哲学和艺术观启迪社会。启蒙主义者宣扬理性、平等与科学,宣称理性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唯一的终极的目标。
启蒙主义运动最终发展成为推崇古希腊和古罗马著作,以及法国经典著作的新古典主义。为此,新古典主义者确立了新的创作标准:散文必须简洁、直白、通顺、灵活;诗歌必须抒情、壮美、有教义、讽喻、富于戏剧性,每一种诗体都有自己的一套创作原则。新古典主义作家自觉地追求均衡、统一与和谐表达的优雅,从而形成了雍容、雅致、诙谐、睿智的文风。
在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中,新古典主义的创作观念趋向于理性,并在作品中弥漫了叛逆和伤感的风格,有了浪漫主义的影子。新古典主义也因此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在文学史上创立的格式、结构和语言,仍在文学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主要作家
11班扬(1628—1688)
1628年11月30日,约翰·班扬出生于英国贝德福德郡附近,他的父亲是一名补锅匠。因为出身贫苦,班扬并没有得到什么正规教育,但这并不妨碍班扬非凡想象力的形成。
十六岁时,班扬参加了克伦威尔旗下为了议会而战的军队,与保皇派的军队之间爆发了一场内战。通过这场战争的洗礼,班扬对战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班扬将这场具有宗教和政治双重性质的战争,在他的《天路历程》中的几个有关战争的场景中艺术地反映出来。
1653年班扬加入了不奉国教的新教会。五年后,班扬成为牧师,开始传教生涯。查理二世复辟后,王室重新成为英国的统治者,随之而来的是对英国国教的绝对效忠。议会也从支持清教徒转变为支持国教。这样,国王和议会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承认英格兰教会为英国唯一的合法教会。议会规定,只有接受英国政府的管理,并在英格兰教会登记的注册牧师才可以领取布道许可证,进行合法布道。
在这种情况下,新教会的处境日趋艰难。但班扬仍坚持四处传教,一次,当他在一家农场进行布道的时候,警察以无执照布道的罪名将他逮捕。在审判时,班扬拒绝发誓永不传教,为此,他付出了十二年牢狱之灾的代价。
1672年,为了复兴罗马天主教,新国王决定释放所有持异见者,企图让这些持异见的不同团体之间产生更多的纠纷,逐步削弱彼此的势力。在这种背景下,班扬也获得了释放。三年后,班扬再次因相同的原因被捕。在此期间,班扬写下了代表作《天路历程》,该书于班扬获释后的1676年发表。
1688年,班扬因冒雨前去劝说一位父亲与被赶走的儿子和好,而得了重感冒,不幸因此病逝。
班扬的作品特点
以《圣经》为范本,以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文笔展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这使得作品虽然通篇充满寓言,但并不抽象,充满生活气息。提出人们应该遵从《圣经》中提到的条律生活,并否定了教会对圣经的解读。宣扬了“人只有通过自己的精神奋斗才能获得最终的救赎”的观点。在传达这一观点时,因为生动的叙述和鲜明真实的情节,而没有让人感到艰涩高深,每一个读者都可以享受到的乐趣。
班扬的代表作《天路历程》
该书以寓言方式,讲述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从充满堕落与邪恶的世界到天国城的历程。
书的第一部分讲述了一名基督徒在传道者的指点下,逃出了即将遭遇焚毁的城市,前往天国,为自己和他人寻求救赎。在去往天国的路上,基督徒遇到各种凶险、诱惑,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抵制诱惑。最终,基督徒成功地到达了天国之门为其打开。
作品的第二部分,讲述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和孩子们在一个叫作“无畏”的人的指引下,前往天堂朝圣的过程。他们一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与基督徒遇到的如出一辙,唯一的不同在于,在第一部中,基督徒是独自一人完成了旅途,而在第二部中,前往天国道路上的这个团体逐渐壮大。
故事教导人们遵循基督教教义的同时,还紧扣时代的脉搏,告诉人们通过不断挑战自身弱点,抵御外在的邪恶来获得救赎。
该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有趣的记述,不失教义地传达了“生命与旅程”这一隐喻的主旨。本书也因此被认为是英文作品中最成功的宗教寓言。
12笛福(1660—1731)
1660年,丹尼尔·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卖肉商人的家庭,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在一家不信奉国教的学院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年幼时,笛福便经历过瘟疫和火灾,以及母亲去世等各种灾难的打击。毕业后,笛福在教堂任职,二十岁后开始了他不成功的从商生涯。
1688年,笛福开始撰写政治小册子,因其揭发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屡遭政府的镇压,甚至被捕入狱。这些文章给他的生意和人身都带来了灾难,笛福只好转向创作,并因《真正的英国人》的出版而有幸与英王威廉三世成为朋友。威廉三世去世后,笛福创作了《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被当局关押了六个月,后在辉格党首领哈利的干涉下,才获得了释放。
后来,在哈利的帮助下,笛福创办了集政治与文学于一体的期刊《法国时事评论》(该刊于1713年停办),并亲自撰写期刊上的所有文章。
1719年,笛福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鲁滨孙漂流记》,该书出版后大获成功。后来笛福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罗克萨娜》《鲁滨孙漂流记》第二、第三部,以及描写1664到1665年大瘟疫的《大疫年日记》。但这些并没有将他带入当时有名的文人圈内。他所获得的名声和财富在他经商失败所欠下的债款面前仍十分无力。因此,笛福的晚年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
笛福被称为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与欧洲之父”。
笛福的作品特点
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人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自立、勤奋、耐心、坚韧、节俭。因为作品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细节,因此,虽然故事具有传奇性,但仍十分可信。同时,作品根据情节的需要,不时改变语言风格,以符合大众的口味。作品对中产阶级的勤劳和坚强进行了赞扬,同时也对清苦人民表达了深深的同情。
笛福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是一个一心开拓、不安于稳定的人,因此,他离家出走,出海闯荡。在一次海难中,他来到了一座荒岛上。在那里,他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不仅活了下来,还打造了一个世外桃源。在岛上,鲁滨孙从一群来到岛上的野人手中救了一个叫“星期五”的土著人,两个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此后,鲁滨孙继续了他冒险的生活,并最终得到了可观的财富,成功回国。
描写了天真无邪的少年鲁滨孙在受到了无数坎坷的磨炼后,成长为精明而饱经沧桑的成年人的经历。其中,鲁滨孙与恶劣的大自然和残酷的生存环境间的斗争,是中最精彩的部分。
中,鲁滨孙代表了一个典型的英国18世纪中产阶级人士。在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勤劳、忍耐,具有惊人的毅力,并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这些中产阶级的良好品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鲁滨孙是帝国缔造者的原型,是殖民者的先驱。他在岛上生活时,所体现出的人类的力量和清教徒的毅力,是他活下去的条件。从这方面来看,鲁滨孙也代表了每一个努力改造、利用大自然的普通人。
歌颂了18世纪西方物质文明的胜利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性力量。
13斯威夫特(1667—1745)
1667年11月30日,乔纳森·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英国家庭,家庭社交范围很广,但没有什么财富。在他出生前七个月,他的父亲便去世了。在叔叔的资助下,斯威夫特一直念到大学毕业,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
大学毕业后,斯威夫特为一名远亲——退休的外交官威廉·邓波儿爵士做了十年的私人秘书。在此期间,斯威夫特博览群书,并将他原本笼统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斯威夫特也发掘了自己写讽刺散文的天赋。从邓波儿爵士与许多著名政治家交往的过程中,斯威夫特认识到了政治世界里的各种阴暗面。结束了秘书工作后,斯威夫特回到家乡当了一名牧师。
1704年,斯威夫特针对宗教和学术界的腐败出版了两篇犀利的讽刺小品文:《一个澡盆的故事》《书的战争》。这两篇作品奠定了他在讽刺作品中的地位。后来,斯威夫特卷入了伦敦辉格党与托利党之间的党派斗争,最终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了该党《考察报》的主编。
政府为奖赏斯威夫特的功绩,指派他成为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主教,由此他又成为一名受欢迎的牧师,同时,他积极支持并投入到争取爱尔兰独立自由的斗争中,成为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领袖。
晚年的斯威夫特将自己大部分的积蓄用于各种慈善事业,并为弱智者盖了一所圣帕特里克医院。同时,斯威夫特遭受到病痛的折磨,以致头昏耳聋,而他可交往的朋友甚少,加之亲人去世,这使他的晚年生活十分孤独。因此,他更加痴迷于写作,借此打发孤寂的时光。
1745年10月19日,斯威夫特辞世,葬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斯威夫特的作品特点
作品对人性的理解十分深入透彻。斯威夫特认为人性永远有着严重的瑕疵,虽然通过启蒙,人性会有所改善,但要想使人脱胎换骨是很难的。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其作品提倡的不是谴责,而是采取行动改良人性与人为的机构,但时常还是会流露出绝望与愤懑。
作品用词简单精准,行文朴素,没有复杂的句子。善于营造严肃、客观、公允的气氛,从而使讽刺更加尖锐辛辣,令人信服。
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
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在船上工作的外科医生。在一次海难后,他接连来到四个不同的岛国,分别是:岛上居民只有六英寸左右的利立浦特岛;国王身高有六十尺的巨人岛;与世隔绝,充满各种不规则事物的勒皮他飞岛;由马统治的高度文明,没有贪婪,没有欺骗,没有战争,没有陷害,就像生存在幻境中似的慧骃国。慧骃国的族民因为排斥人类的“撒谎”和“贪婪”,所以格列佛并不受欢迎,不久便被驱逐了。
在海上,格列佛得到一个商人的帮助,终于回到了英国。虽然被慧骃族驱逐,但格列佛十分向往和喜欢这个国家的良好品质,所以回国后,格列佛对人类也开始厌恶起来。最后,格列佛买了两匹马,天天与他们相处以度晚年。
该书共分为四卷,对当时的英国乃至欧洲在社会、政治、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道德等生活的各方面作了最有效、最辛辣的批判与讽刺。它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同时对人性的探索与揭示也是深刻的。
作品的四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四卷之间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同时,每一卷与其他三卷互为补充,对所表达的人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展现。
14菲尔丁(1707—1754)
1707年,亨利·菲尔丁出生于英国西南部格拉斯顿伯里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他曾在著名的伊顿公学读书,在那里,菲尔丁博览古典文学著作,培养了超凡的鉴赏力和理解力。此后,菲尔丁进入荷兰的莱顿大学学习,但因与父亲闹翻,父亲决定不再资助他的学业,这使他不得不退学,早早地开始了自立生活。
菲尔丁在二十二岁时开始戏剧创作,并用了八年的时间创作了二十五部戏剧,均遭禁演。后来,他拥有了一家属于他自己的小剧场。他的戏剧作品多为喜剧和讽刺剧,针砭时弊,嘲讽的对象多为政府及其官员们,尤其是首相沃波尔。因此,菲尔丁得到民众的喜爱的同时,也免不了遭到政府的憎恨。
1737年,议会通过了“政治审查制度”并予以实施,封闭了大批剧院,菲尔丁的剧场也没能幸免,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便就此结束了。三年后,菲尔丁获得律师资格,并被录用。但这份工作仍不足以让他养家糊口,为此,菲尔丁又担任了三家刊物的编辑,并开始了创作。
1748年,菲尔丁成为伦敦威斯敏斯特区司法行政官,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六年后,菲尔丁因病去世。
菲尔丁一生穷困,因而对穷苦的人民极为同情,在作品中,对社会不公及政治腐败进行了大力抨击。因菲尔丁为现代模式的创立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被一些人尊为“英国之父”。
菲尔丁的作品特点
菲尔丁是第一个在理论与实践上创作了“散文体滑稽史诗”的作者,并为现代确立了结构与风格。情节既保留了古典作品中壮观的史诗风格,又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客观真实的描述。作品语言通俗流畅,对生活的刻画生动而活泼,句子富有逻辑性和韵律性。作品里的情节充满悬念、巧合,结局出人意料,但故事的发展却又合情合理,均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毫无雕琢的感觉。
作品通过引人入胜的对话使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有趣的同时也富有生活感。在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的同时,作品也不时用夸张的语言描写那些平凡、愚蠢,有时令人觉得可笑的人,从而把现实生活戏剧化,增加了的娱乐性。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巧妙地将说教植入其中,旨在教导人们在纷杂的生活中认识自己,并有一个适宜自己的人生定位。
菲尔丁的代表作《汤姆·琼斯》
汤姆·琼斯是一名弃儿,父母不详,所幸被乡绅奥尔华绥收养。成年后的汤姆·琼斯为人轻浮,但生性善良。不久后,奥尔华绥的妹夫不幸去世,奥尔华绥收养妹夫的儿子布力非。布力菲生性阴险,很会讨奥尔华绥的喜欢。布力非将琼斯当作眼中钉,不时地找他的麻烦,欺负他。
琼斯与邻居的女儿索菲亚相爱,经过一些挫折,他们的感情与日俱增。而布力非因为贪图索菲亚的家财,也展开了对她的追求,琼斯则成了他不得不除去的一个阻碍。布力非想方设法陷害、诋毁琼斯,使其终于被奥尔华绥驱逐出家。无路可去的琼斯前往伦敦寻求生计。奥尔华绥与邻居决定让索菲亚与布力非结婚,索菲亚深夜带着女仆离家出走,投奔伦敦的亲戚。
在伦敦,落魄的琼斯陷入***贵妇贝娜斯登夫人的圈套,致使他和索菲亚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索菲亚甚至与他断绝关系。而布力非为了彻底铲除琼斯,也来到了伦敦。一时间,各种阴谋轮番在琼斯的身上上演,琼斯差一点因为谋杀罪被处死。
最终,琼斯的身世和布力非的阴谋被奥尔华绥得知,布力非被赶出家门,而琼斯和索菲亚则终成眷属。
的主人公汤姆·琼斯曾一度成为全英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人们喜爱他,因为他身上有许多人性的美德——诚实、善良、高尚、忠诚、勇敢,同时也有着易冲动、鲁莽和野性难驯的缺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代表着每一个普通人,人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以获得对自身的认识,从而完善自我。
这部被认为是菲尔丁最杰出的作品,为他赢得了“散文荷马”的盛名。描写了二十多个地方,刻画了四十多个人物,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英国18世纪乡村与城市的宏伟的全景图。
15谢里丹(1751—1816)
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父亲是演员兼剧院老板,祖父是斯威夫特的知心好友,母亲是剧作家,也是家。家庭的熏陶,使谢里丹对喜剧产生了兴趣。少年时期,谢里丹在哈罗公学受过良好教育。
1770年,全家定居巴斯,在那里他与著名的女歌手林莉相爱,但他们的爱情之路并不平坦,先是情敌中伤林莉,两个人不得不私奔到法国。林莉的父亲得知他们的事情后,激烈反对这门婚事,从法国将林莉带回家里,并关起了林莉的禁闭。谢里丹的父亲也反对这门婚事。经过两年的争取,谢里丹终于娶到了他的心上人,但谢里丹的父亲并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这段经历对谢里丹的成名作《情敌》有非常大的影响。
虽然林莉的收入颇丰,但谢里丹并不希望妻子再登舞台,迫于生计,谢里丹开始写作戏剧。
1775年,谢里丹的《情敌》搬上舞台,首演并不成功,换了主角后,第二次演出竟使这部戏起死回生。此后一年里,谢里丹上演了三部戏剧,名声大噪,收入颇丰,不久便拥有了自己的剧院,并加入了塞缪尔·约翰逊的文学社。当他的《造谣学校》搬上舞台时,再次引起轰动,使他大发其财。
谢里丹事业的辉煌随着1780年他当选议员起才真正开始,一直延续了二十九年,最终随着一场大火而走向衰落,在那场大火中,谢里丹的大剧院化为灰烬。三年后,谢里丹又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参加下一届竞选,而不得不退出竞选;同年又因欠债而被捕。
1816年,谢里丹因脑科疾病去世,死时贫困而孤独。他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葬礼十分隆重,拜伦为他写了著名的《吊谢里丹》。
谢里丹是英国18世纪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情敌》《造谣学校》被认为是上承莎士比亚,下接萧伯纳的纽带。
谢里丹的作品特点
作品中情节组织精当,角色性格鲜明。在技巧方面,则对制造误会、戏剧反语等方法运用得十分精巧,而充满灵气的对话使得作品更受欢迎。
作品十分关心当时的道德问题,并无情地抨击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
谢里丹的代表作《造谣学校》
戏剧讲述了约瑟夫和查尔斯两个兄弟的故事。善良的查尔斯与梯泽尔爵士的女儿玛丽娅相恋的同时,施尼威尔夫人也爱上了查尔斯。为了与查尔斯在一起,施尼威尔夫人唆使约瑟夫去追求玛丽娅,并与约瑟夫一同向梯泽尔爵士讲查尔斯的坏话。约瑟夫在答应施尼威尔夫人的要求的同时,却与梯泽尔爵士的新婚妻子发生关系。当约瑟夫与梯泽尔爵士夫人通奸时,东窗事发,约瑟夫伪君子的面目第一次暴露在众人面前。
就在这个时候,兄弟二人的叔叔从印度归来,为了日后遗产的分配,叔叔特意化装考验兄弟二人。当叔叔要买查尔斯的画时,因为画是查尔斯和叔叔在一起的场景,查尔斯拒绝卖给叔叔,叔叔因此被打动。而约瑟夫则拒绝帮助化装成穷亲戚的叔叔,叔叔因此看清了他的伪善,而决定将遗产留给查尔斯。
获得丰厚遗产的查尔斯也最终获得了玛丽娅的芳心,约瑟夫则名誉扫地。
通过这部戏剧,谢里丹对英国贵族的道德败坏,在满口道德的表面下满是虚伪和堕落的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