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英国文学代表作家(4)

作者:高强

|

类型:人物·传记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18

|

本章字节:12082字

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华兹华斯认为他看到了自由世界的曙光,为此,他只身前往法国,并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而英法之战,使同情法国革命事业的华兹华斯心碎不已。但接下来的几年中,法国雅各宾政府的恐怖统治及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略,完全表明了其对自由的渴望已被对帝位的渴望所取代。华兹华斯的幻想就此破灭,渐渐转为了保守主义。早年对大自然的热爱,则持续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


1797年起,华兹华斯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诗歌创作的旺盛期。同年,华兹华斯结识了柯勒律治,两人成为知心密友,并合作完成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抒情歌谣集》。此后的两年里,两位诗人与华兹华斯的姐姐在德国旅行,归国后,他们在英国最迷人的大湖区定居。因为诗人骚塞也居住在那里,三人成为了着名的“湖畔诗人”。


1843年,华兹华斯压倒骚塞,成为“桂冠诗人”,巩固了其伟大诗人的地位。


1850年4月23日,华兹华斯辞世。


华兹华斯开启了现代诗歌的序幕,开创了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写诗的新道路,并号召人们回归自然。


华兹华斯的作品特点


大自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诗歌中描写得最多的内容。华兹华斯洞悉周围事物,并将其细致入微地剖析给读者。作品一反当时对诗歌形式的过分重视、粉饰事实和了无生趣的学院派诗法,追求简洁朴素的风格,真实地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在这种追求下,诗歌具有纯净和深远之美。


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序曲》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是华兹华斯最伟大的作品,是继弥尔顿《失乐园》后,最伟大、最具独创性的长诗。这是一部关注精神危机与痊愈的个人成长史。华兹华斯的人生哲学:生命似轮回的旅程,生命之始也恰恰是生命的终结之处。这一思想贯穿整首长诗。


长诗始于一个文字旅行,用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他内心的发展历程及对失落的自我与精神上的归宿的渴求。诗歌从童年讲到成年,向读者展示了想象力与自然之美结合后,人们心智的发展。


18司各特(17711832)


沃尔特·司各特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位律师,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司各特从母亲身上得到不少灵感。不到两岁时,司各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致使跛足,终身残疾。父母将他送到住在苏格兰山区的远房祖父的庄园上疗养。因为地处偏远,不仅利于司各特疗养,还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古老的苏格兰氏族传统和丰富的民间文学。


身残志不残的司各特并没有让疾病束缚他的自由,他一生坚持户外运动,甚至擅长骑马、打猎。


1783年,年仅十二岁的司各特进入爱丁堡大学读法律,并在那里接受了许多哲学和文化方面的熏陶。大学毕业后,司各特当了八年的律师。在这期间,爱好文学的司各特克服身体的种种不便,在苏格兰的远郊、荒凉地区搜寻民间文学和民歌民谣。


在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司各特对当时苏格兰盛行的雅各宾主义坚决反对,并于1797年组建了一支由中产阶级组成的骑兵志愿队。他们对外抵抗法兰西的入侵,对内震慑国内支持法兰西的工人们。由于志愿队的英勇和显赫的功绩,1799年司各特被选为苏格兰塞尔扣克郡的副郡长。


此后,司各特历经两年将他采集的民间歌谣汇编成三卷的《苏格兰边区歌谣集》,这一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1806年,司各特成为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并一直担任到死。担任庭长期间,司各特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颇受欢迎的诗歌,但始终被拜伦的锋芒遮蔽。无奈之下,司各特转为创作——在当时被看作是给低俗的人看的,因此,直到1827年,司各特都没有在作品上用真名署名。


1826年,司各特因其投资的印刷厂倒闭而债台高筑。为了还债,司各特不停地创作,虽然还清了债务,却累垮了身体,于1832年不幸去世。


司各特的作品特点


作品深刻剖析人性,将苏格兰壮丽的风景和独立坚强的民族性格,在浓郁的历史气氛下完美烘托出来。同时,作品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历史,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司各特的个性和想法,使历史有了丰富的解读。因此,司各特也被誉为历史的创始人。


司各特的代表作《艾凡赫》


该书是英国中世纪骑士文学代表作之一,也是司各特最出名的作品。记述了英雄艾凡赫为了赎出被诺曼人俘虏的理查,筹集赎金的同时,还经历了几场恶斗。


其间,艾凡赫因为爱上罗文娜而被父亲逐出家庭。在比武大赛中,艾凡赫成为了冠军,因此,艾凡赫有权力命名一名女子为“爱与美的女王”。艾凡赫将这个名称给了罗文娜。在次日的比武大赛中,艾凡赫身受重伤,幸运的是,他被犹太人以撒和他的女儿丽贝卡所救。不幸的是,他们三个人却再次被捕。为了拯救丽贝卡,艾凡赫决定为丽贝卡参加一次决斗,如果他能赢,丽贝卡就将获得释放。最终,这场决斗以艾凡赫的胜利而结束。艾凡赫得到了父亲的原谅,与罗文娜喜结良缘。而丽贝卡则与父亲远走他乡,继续寻找新的幸福。这一部分使得这部热闹而动人。


在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客观描述的同时,司各特还融入了民间狂欢的元素,比如狂欢式的喜剧人物,在狂欢节中所涉及的“复活”、“假面”、“换装”等元素,也在的情节设置上有所展现,这些元素表达了对狂欢节中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精神的向往。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对当时的宗教统治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社会权威进行了嘲弄和批判。


19柯勒律治(17721834)


1772年,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出生于德文郡的一个农村牧师的家里,九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收养,并被送到寄宿学校。在那里,柯勒律治开始了八年的寄宿生活,并结识了一生的知己查尔斯·兰姆。柯勒律治小的时候是个孤单不幸,但充满幻想的孩子。他于十九岁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但不久便厌倦了那里的日子,变得游手好闲,负债累累,麻烦不断,虽然完成了学业,却未能获得学位。


大学毕业后,柯勒律治在法国住过一段时间,极度认同法国大革命,认为这场革命体现了人性的完美。但回到英国后,舅父对他的政治生活不满,并为此不再接济他。被激进派的理想主义所感动的柯勒律治,投奔诗人骚塞,他们想要在美国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但并未成功。


1797年,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相识,并成为挚友。在华兹华斯的影响下,他的创作潜力得到了激发,开始了诗歌写作生涯。柯勒律治具有极高的天赋,迅速就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古舟子咏》《忽必烈汗》等代表作。次年,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同游德国,两年后回国,一同定居于湖畔区。为了缓解自己的风湿病和因为婚姻裂痕而导致的痛苦,柯勒律治开始吸食鸦片,创作力和想象力因此衰退。为了戒毒,他在马耳他居住了两年。再次回国后,柯勒律治多次举办有关文学与哲学的讲座,尤其是以莎士比亚为主题的讲座最为成功。而他与华兹华斯的友谊则因为一次严重的争吵而宣告结束。


1813年,柯勒律治创作的悲剧诗《悔恨》在特鲁里街成功演出。三年后,柯勒律治在詹姆士·吉尔曼医生的提议下,住在了吉尔曼医生提供的住处,进行戒毒治疗。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他重要的散文《文学传记》,其中,他纳入了他关于诗歌的本质的理解和文艺评论。文中,对华兹华斯的评论也尤为精彩。


撰写和讲授文学论题占据了柯勒律治的晚年生活。在政治上,柯勒律治也曾支持过法国大革命,他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他的晚年却激烈反对人权,反对雅各宾主义,坚持认为政府就应该由上等富人阶层组成来统治其余的人。《政教宪法》是他最后的散文作品。


柯勒律治被同时期的诗界所尊崇,至今也被奉为第一流的抒情诗人与文学评论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与哲学的代表。


柯勒律治的作品特点


作品精于推敲文字,对语言要求严格,主张诗歌最终是要通过美给人以愉悦。诗作分为两类:神只诗和对话诗。


神只诗的特点是神秘与想象并在。诗歌的背景设在诗人的记忆与梦幻之中,故事的发生、发展丝毫不受理性的羁绊。这类诗歌的创作目的是将诗人自觉的意识与神只的宽恕相调和。


对话诗直接地表现了“归家的渴望”,不是单纯地怀旧,而是向往一种“进步了的童年”。这里每一首诗都近乎一种赎罪,即诗人认为自己必须失败或遭受痛苦,才能使他爱的人获得成功或幸福。


柯勒律治的代表作《古舟子咏》


在这首诗中,讲述了一名老水手的历险故事。水手在一次航海中故意杀死一只信天翁(水手们认为它是象征好运的鸟),灾难顿时笼罩了他的船,水手因此遭难,受到了精神和肉体上的种种折磨。最后,水手深刻忏悔,并祈求海蛇破开魔法,才获得了拯救,驾船归家。


在叙述中,柯勒律治刻意渲染复杂的氛围,用心描绘时间与背景以及道德教化的意义。


在这首诗中,柯勒律治认为宇宙大观不是人们理性信仰的反映,而是人们非理性的恐惧与内疚的反映。


《克里斯特贝尔》


作品讲述了邪恶的蛇去攻击少女克里斯特贝尔,使其陷入灾难之中。各种超自然的神力、动物的哀嚎使得作品充满哥特式的恐怖氛围。而与这些阴暗恐怖氛围所相对的,则是作者心中圣洁的爱情。这首诗歌是浪漫主义诗歌中最为玄奥难懂的作品。


20简·奥斯汀(17751817)


1775年12月16日,简·奥斯汀出生于斯蒂文顿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便受到了严格的教育,并在家庭图书馆中涉猎大量18世纪的文学与哲学书籍。奥斯汀的一生休闲平静,社交范围较小。她的作品都以匿名的形式发表,她常在自己家客厅的一张小桌上进行写作,有客人来,便将书稿遮盖起来。她不承认出版过,因为当时社会对女性文学有所歧视。


奥斯汀有过一次恋爱,但终因钱财制约了这段恋情,此后,男方娶了一位有钱的女孩,并当上了爱尔兰高等法院的王座庭庭长。奥斯汀仍深爱着对方,终身未嫁。


1796年,奥斯汀开始写作《第一印象》,次年完成,但未能出版。奥斯汀将作品做了精心修改,书稿改名为《傲慢与偏见》,直到1813年才得以出版。出版后获得一致好评。


奥斯汀于1797年写作《理智与情感》,经历了十四年的漫长等待才得以发表,却成为她首先出版的。此后,奥斯汀的出版之路一路顺畅,先后发表了《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花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


就在写作事业到达巅峰的时候,奥斯汀却得了一种肾上腺疾病,医生对此束手无策。奥斯汀于1817年去世。


尽管奥斯汀主要生活在19世纪,她的作品发表时,哥特主义、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已开始占据英国文坛,但她仍然是一位属于早期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从时间上,她属于19世纪,但从道德观念和散文风格上,她却仍属于18世纪。


她的作品中透出一股坚定的信念——理性战胜情感,理性与常识的价值战胜感伤的、哥特式的、浪漫的倾向。


简·奥斯汀的作品特点


题材狭窄。因为奥斯汀从不在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领域中创作,所有素材都是她最熟悉的,因而她能够将人物性格与内心冲突刻画得很准确、细腻,这一点是其他家无法匹敌的。


奥斯汀在创作前,对中所要涉及的情节和场面,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恋爱中的关系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使其具有逻辑性、合理性并具有普遍意义。在她的中,女主人公总是处于恋爱的主动地位。


作品中的人物并不经历危急时刻,而是被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包围。这一写作特点,也使得作品展现了那一时期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生活全貌。


作品运用其特有的语言处理技巧使作品不乏尖刻的评论和巧妙的对白,语言幽默,妙趣横生,各种人物跃然纸上。作品的典型主旨是在错误的幻象打破后以及吸取了许多教训后获得的成熟。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


的主题是婚姻与爱情,全书或详或略地介绍了五门婚事。在一次舞会上,单身贵族宾利爱上了班纳特太太的大女儿简。而简的妹妹伊丽莎白则对宾利的好友达西的傲慢态度十分不满,宾利也表示对伊丽莎白没有多大的兴趣,两个人就此互为讨厌。但不久,达西便改变了对伊丽莎白的看法。


此后,因为诸多误会和财产所产生的矛盾,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会日益加深,而达西对伊丽莎白则是有情有义。最终经过一番周折后,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通过这几门婚事的对比,表达了奥斯汀对婚姻的看法:爱情与财产是构成婚姻幸福的两要素,缺一不可。


另外,“傲慢与偏见”也是书中所讨论的重点。如果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的主要任务,那么首先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按照奥斯汀的观点,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有失偏颇的。


21拜伦(17881824)


1788年1月22日,乔治·戈登·拜伦在伦敦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出生。父亲野蛮荒淫,不负责任;母亲身体羸弱,多愁善感。拜伦继承了父母情感上的共同点。在拜伦三岁时,父亲去世,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在苏格兰过着贫苦的生活。十岁时,拜伦继承了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


后来,拜伦先后在哈罗公学与剑桥大学就读。尽管他天生跛足,但他却长于体育,尤其是游泳。雪莱曾说,拜伦所做的一切都受到他跛足的影响,为此他一生都在恼火中度过。


1807年,拜伦出版了诗集《懒散的时刻》,《爱丁堡评论》对这部诗集进行了无情的批驳,但拜伦也以极富战斗性的长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家》(1809年)进行了反击。这部诗集中,拜伦不仅抨击了评论家,也驳斥了当代诗歌中的保守派,辛辣地讽刺了湖畔诗人。


两年后,拜伦以世袭贵族的身份,进入了贵族院。在那里面,他虽然发言的次数不多,但所发表的言论均鲜明地表明了他自由主义的立场。此后的两年里,拜伦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家,看到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发起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拜伦深受鼓舞,并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


回国后,拜伦在上议院谋得一个席位,时时发表演说,抨击英国政府的反动统治,同情广大被压迫的人民。


拜伦以其在欧洲的游历经历而写作的早期代表作,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第一、第二章,于1812年2月发表。这首诗使他一夜成名,并因此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在此后的两年中,拜伦写了不少长篇叙事诗,被编成着名诗集《东方叙事诗》,其中的主人公都是极为相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