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惟微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7
|本章字节:9956字
如有必要,可用直升机撒钱。
—伯南克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开销大,就应该在另一方面有所节制。比如在吃喝上奢侈,就应在衣着上节俭;在住房上讲究,就应在马厩上节省。处处都大手大脚,将难免陷于窘境。
—弗兰西斯·培根
追根究底,只有德国人才会认真谈论“规规矩矩赚钱”。法国人讲赢钱(gagneri’argen),英国人说收割钱(oearnmoney),美国人说造钱(omakemoney),而匈牙利人则是“我们到处找钱”。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
传统经济学认为,钱是没有标签的,钱就是钱,每一张相同面值的钞票都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不管你这些钱是血汗换来的,还是刮奖刮到的,或者马路上拾到的。真是这样吗?
行为经济学先驱理查德·泰勒(richardhaler)提出的“心理账户”(menalaccoun)理论,证明了这种论断是错误的。
输了5元,还是262亿元?
据说,爱因斯坦在研究过轮盘赌后讲了一句话:“轮盘想要赢钱,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抢。”不过呢,这里有一个“行运一条龙”,差一点就赢了轮盘赌的故事,我们通过它来继续谈心理账户问题。
一对新人来到赌城拉斯韦加斯度蜜月。刚到酒店安顿好,夫妇俩便踏进赌场寻找刺激。
在那里,他们迷上了轮盘赌。三天后,他们把身上的1000美元赌本输了个精光。
当夜,新郎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突然,他发现梳妆台上有个东西在闪闪发光。他凑上前去,发现是留作纪念的一个5美元筹码。
奇怪的是,新郎此时脑海中不断出现“17”这个数字,他觉得这是上天给的启示。于是,他披上睡袍,趿拉着拖鞋就到楼下去找轮盘赌台。
他把5美元筹码押在“17”这个数字上。果然,小球就落在了“17”上,他得到了175美元。继而他又把赢来的钱全部压在了“17”上,结果又赢了,这回庄家赔了6125美元。
真是邪了门了,新郎官一直这样赌下去,赢回了750万美元。
这时,赌场不干了,经理把他请到办公室说,如果再开出“17”,赌场就赔不起了。
财星高照的新郎官怎肯罢手?
于是新郎兑换了钱以后,“打的”直奔市区一家财力更雄厚的赌场。
自然,轮盘台上的小球居然又落在“17”上,庄家为此赔了262亿美元。新郎乐昏了头,干脆来了一场空前的豪赌,把这笔巨资又都压在了“17”上。
结果小球停得偏了一点,开出了“18”。
一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巨额财富,就这样被他转瞬间输得精光。新郎官已经身无分文了,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了酒店。
他一进房间,新娘就问:“你到哪里去了?”
“去赌轮盘。”
“手气怎么样?”
“还好,只输了5美元。”
试问,这位新郎是输了5美元,还是262亿美元?
蕉鹿自欺
中国古代的典籍《列子》中,就有一则类似的故事。
有个郑国人在野外砍柴,忽见一只受伤的鹿跑过来。这人乘机赶上去,一扁担将它打死了。他怕猎人追来发现,就把死鹿藏在一个洼坑里,在上面覆了一些蕉麻,藏好以后,就若无其事地继续砍柴。天快黑了,并没有什么人来,他很高兴,就准备把死鹿连同砍得的柴一块挑回去。可是,这时他忘了藏死鹿的地方,只记得那上面覆盖着蕉麻,找来找去,到底没有找到。最后他想:“恐怕我根本没有打到过什么鹿,也根本没有把它藏在什么蕉麻下面,一定是我做了这么一个梦罢了!”
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糊里糊涂,自己欺骗自己的事情一点也不新鲜。元代诗人洪希文慨叹:“得非爱惑聪,戏我如蕉鹿。”
“心理账户”常常导致一种最错误的理财行为—有时会把某些钱看得不值钱,视为“外财”。
新郎自以为是输了5美元,不过是“蕉鹿自欺”罢了。
新郎把赌博的本钱放在一个心理账户,把从赌场赢来的钱放在另一个心理账户,其实这些钱都是他的。那位新郎输掉的不是5美元,而是262亿美元!
“新郎行运一条龙”的故事,只是诸多赌场传说中的一个,但不少美国人相信是真实的。现代赌场的风险控制非常完善,这种事件已经不会再发生了。个中原因,我们在下一章分析。
“庄家的钱”效应
抛开财富来路的道德因素不谈,老实挣的钱也好,天降横财也罢,都是你的钱,在你买东西的时候,效用是完全一样的。
新郎当天晚上是用5美元赌本起家的,所以觉得无论怎么输,最多也就输5美元。
基于这种心态,在他运气好时赢的钱,仿佛都不是真钱,至少不是他的钱。在赌场里,他觉得这是在玩别人的钱。泰勒称之为“庄家的钱”(housemoney)效应,即便输了也不当回事。如果新郎明白“心理账户”原理,他就会明白,那些钱其实都是他的。赢来的钱,与辛苦赚来的钱完全一样。在他“打车”的时候,出租车司机绝不会问他车资是血汗换来的,还是赌场撞大运赢的。
很遗憾,这位新郎和其他平庸的赌徒一样,觉得这些钱与其他收入大不一样,所以也就毫不在乎、一掷万金,不能见好就收。那晚的豪气足以令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追悔莫及吧。
威廉·江恩讲过股票大炒家利文摩尔的故事。江恩说,利文摩尔是位诚信之士,他虽然屡屡破产,但只要恢复元气,一定还债。
机敏的利文摩尔逃过了1929年股市大崩盘。当时他雇用40名“统计员”作为助手,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对下跌和上涨的股票家数进行计算。在他们广泛选取的1002只股票中,有614只同一时期下跌,只有338只上涨,尽管工业指数成分股涨势喜人,利文摩尔已预感到大势不妙,立即撤退。
但是,利文摩尔最大的弱点在于:他除了学习如何赚钱之外,什么都不学。他从不学习保存资金的方法。他贪婪,野心勃勃,所以当他赚了一大笔钱以后,就不再稳妥地进行交易。他试图让市场跟着他的意愿走,而不是等待市场自然地转势。
这也是所有最终失败的大炒家的通病,当他们赚到大钱后,就忘却了遇事小心谨慎的成功之道,变得过度交易,没考虑意外的出现,忘乎所以,最后市场经常只有他一个买家,其他都是卖家。
利文摩尔在1934年再次破产后又赚了钱,最后在彻底破产的状态下自杀了。
你有几个钱袋?
在赌城拉斯维加斯,流行一句口诀:“永远不要把左口袋里的钱输光了。”
职业赌徒常用的风险控制手法是:把重要的钱和不重要的钱,分别放在不同的口袋。比如把本钱放在右口袋,右手是负责支出的;把赢回来的钱放在左口袋里,左手是负责收入的。这样当右口袋一文不剩时,左口袋多少还能剩一点。
在电影《幸运牌手》里,“左口袋”不仅指重要的赌资,更是指一些更为重要的事物,比如亲情、爱情。
左口袋的钱和右口袋的钱,一样吗?对于一个绝对理性的人来说,是没有分别的。但是,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
行为经济学的重要先驱理查德·泰勒教授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在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都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而在心理账户里,人往往会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的收入采取不同的态度。”
经典电影《毕业生》的主演达斯汀·霍夫曼,在未成名前,经济上经常捉襟见肘。
一次,有朋友来看望他,发现霍夫曼正在向房东借一笔钱。但是,当朋友来到霍夫曼的厨房时,发现桌上摆着几个罐子,每个里面都装满了钞票。其中一个罐子上写着“出借”,另一个写着“公共设施”等。朋友很好奇,霍夫曼的坛子里有这么多钱,他为什么要去借钱呢?这时,霍夫曼指着一个写着“食品”的罐子给朋友看—里面空空如也。
你有划分“心理账户”的倾向吗?
心理账户现象是如此自然而然,以至于我们无法察觉。不妨作一作下面这个测试,请阁下尽可能如实作答,以期认清自我。
假定你花300元,买了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到了会场门口,却发现门票丢了。你会再花300元买票进场吗?
假定你打算到了会场门前再买票,买票前却发现丢了300元,不过你身上还有足够的现钞。你会不会照样买票?
多数人在第一种情况下,可能掉头而去;在第二种情况下却舍得再掏腰包。
虽然两者其实都是损失300元,而且必须再花300元才能享受预期的娱乐。可是,大多数人碰到这两种情况,反应似乎不太一样。他们觉得在第一种情况下,等于是买两张票,每次花300元,总共花掉600元。即使是看到了心仪的明星,花这么多钱也似乎不值得。但是,掉了300元现金,再花300元买票,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两码事,可以算是两笔账。
细究起来,这两个态度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这种依情况不同,用迥然不同的方式看待两个基本上相同的损失,正是划分“心理账户”典型的例子。
以下这些迹象可能显示你有划分“心理账户”的问题:
☆银行已存款,但也有信用卡循环债务。
☆觉得自己并没有乱花钱,却老是存不了钱。
☆不会乱用积蓄,可是一有意外之财就花个痛快。
☆用信用卡花钱购物,似乎比用现金更大方。
你会给钱贴“标签”吗?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会给钱贴上不同的“标签”:血汗钱、辛苦钱、救命钱、意外之财、飞来横财、黑钱、大钱、零花钱等。不同的钱,人们会赋予它们不同的价值。
心理账户:人们会根据钱的来路、存储的方式或支付方式的不同,无意识地将金钱加以归类、编码,并赋予不同的价值,进行管理。
中国有句谚语:“人无外财不富。”外财,是意外之财。从字面上已经反映出,人们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账户”,把钱分为理所应得的“内财”和天外飞来的“外财”。
“飞机撒钱”可以刺激消费吗?
花费率(spendingrae),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yoconsume),花费率是指拿到手里的钱所花掉的比例。例如,拿到2000元分红,花掉了700元,花费率就是35%。
很多人会觉得,花费率不会超过100%,也就是每获得一元钱,最多就只能花掉一元钱,其实不然。
中秋节,阿福所在的城市要给市民“发红包”—每位市民补贴1000元。虽然阿福平时不缺这1000元,但还是挺高兴的。等假期结束时,阿福发现自己花的钱足足有3000元!
原来,阿福拿到“红包”后,出手比平时阔绰了很多。他因为这笔意外之财,到餐厅或商场花钱都很大方,因为他心理上有恃无恐,老觉得有这1000元做后盾。他不仅把这笔补贴当作可以任意支配的意外之财,而且这种“乐观的不谨慎”,使他不知不觉地挪用其他账户,把原来另有用途的钱也花掉了2000元。
一笔小额的意外之财,反而可能让人破费更多,这是耐人寻味的现象。
为救美国经济于水深火热,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有句名言:“如有必要,可用直升机撒钱。”
对这句话,各人理解不同,用心理账户的原理来看,“飞机撒钱”也许真的能刺激消费,提振经济。
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大约40年前,以色列银行的经济学家迈克尔·兰兹博格(michaelndsberger)研究了二战后以色列人在收到德国政府的战争赔款后的消费问题。
研究对象是一群以色列人,他们都收到了一笔来自联邦德国的赔款。这笔抚恤金是用来赔偿纳粹暴行的,但对于获得赔偿者而言还是相当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