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迁徙(8)

作者:杨小白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04

|

本章字节:3864字

“提起大禹封禅(封,祭天,禅,祭地),侄儿有一事要请教伯父。”


“何事不明?”


“昔齐相管仲作书,称历代封禅均就近而祭,譬如尧、舜均封泰山,禅云山,这云山便离泰山不远,独有先祖禹,封泰山,禅却在江南会稽,这是何道理?”


“上辈口口流传,说禹祖籍本江南,这夏族是后来迁徙到中原的,大约此等缘由,禹才封泰山,而禅会稽。”


“是这样的。”


允戎见勾践若有所思,说道:


“你毋须去钻牛角尖。大禹平定九州治水,解民于水火,才赢得万民称颂,被奉为列国之祖,其功德巍巍。然他是四海为家,八十六岁仍在东南巡狩,中途道死,遂葬会稽山。死时薄棺一口,布衾三尺,正因祖先有光照霁月的品格,历代才将他奉为人世楷模。”


勾践连连称是,说:“与先祖一比,禹是泰山之石,我辈只不过是泰山脚下那乱石中的一块小小卵石。”


允戎叹道:“一个君主只有摒绝心中杂虑,不断修身养心,为民造福,解民倒悬,黎民百姓才会称颂你。”


两人边说边谈,一步步向南天门攀登。


允戎毕竟年老,没走几步就要歇一歇,然而八旬老人仍身体力行,用自身顽强的毅力来激励后辈,对勾践来说是何等的敬佩,然此等感受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叔侄两人或攀援而上,或匍匐前进,有时老人靠抓着侄子的脚跟才被拖上一步,有时前面的侄儿拉着伯父的手将老人“拎”上去。经过艰苦地不断向上攀登,两人总算登上了泰山极顶。


俯视周遭,危者乎,泰山!勾践极目八方,意绪酣畅,神扬气荡。沧冥如一泓杯中之水,黄河如一条金色绸带,万里清风追逐着茫茫云海,天柱砥励直插云天。华山立,嵩山卧,衡、恒南北并列。群峰拱岱,峻岩崔嵬,此刻的他始知宇宙之大,天地之宽,不由面带惭愧地对允戎道:


“未登泰岳之前,侄儿眼中只有越国这方土地,今登上泰山极顶,竟不知越国往哪里找。我成井底之蛙了。”


允戎陪勾践登山用意自然是启迪这个侄子要目光远大,他知道千秋功业,贵在人心,因此希望勾践能效大禹救民于水火,使中原数百年争斗的局面能得以宁息。


此刻,他遥指着下方说。


“昔日大禹平定九州洪水,这其中的兖、徐、冀、豫、青五州就在泰山的四周,在中原人看来,大禹便是泰山顶上的擎天一柱。如今中原列国诸侯对你推崇备至,你又是大禹苗裔,凭借祖上的福荫及声望,定能使骚乱的天下得以安宁。天降大任于斯人,焉能局促一隅,视天下苍生于不顾!”


“是的,然诸侯的用意是将我推上霸主地位,但霸道岂会长久,夫差便是最好的明证。我并不想成为一代霸主,却又难拂众国之情,侄儿颇感为难。”


“霸道行不通,那么王道呢?”


“唐、虞、夏、商时代,民智初开,王权乃集权,王道即天道,这王道自然行得通,如今是群雄四起,民智大开,周王、王者之王的霸主尚不管用,这王道又有何益。”


“那么民道又如何?民道即人道啊……”


“人道么?是啊,昔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劳心劳力,这大约便是贤者所说的。”


“民道亦即天道。昔先祖大禹之父鲧治水失败,放逐羽山遭杀身之祸,禹抛弃个人恩怨,子承父业治平九州洪水,受到万民拥戴,舜一代圣君,将帝位禅让给禹。历代帝王,只要以民道为本,民众就会像九流之水归附于他,反之必遭抛弃!”


“伯父说得甚是有理,不过,怎样才能将先祖遗志发扬广大?”


此时落日熔金,已到垂暮时分,叔侄腹中已饥肠辘辘,而泰山顶上的东岳庙有借宿就餐处,以方便游客晨起观泰山日出。允戎说声:


“长夜有的是时间,你我可抵足而眠,作彻夜长谈。现在去东岳庙填肚子去吧。”说着便由勾践搀扶着向不远处的东岳庙走去。


翌日,因是阴天,勾践虽未看到人间奇观泰山日出,但既登泰山已心满意足,叔侄两人便顺原路下得山来。


越王本欲到琅邪寻根认宗后便去寻求济世良方,一登泰岳后胸襟豁然开朗,于是,当机立断,即乘天时地利人和干出一番大事以来。此时的越王已不是彼时的越王,然而,当他辞别中原的宗室南归,等待他的却又是什么呢……半月后,勾践匆匆去徐国会盟。


泗水边上的徐国原是诸侯国中并不起眼的小国,然而徐国的国君在周王室中却辈分不低。夫差一死,霸主之位成了虚位,而倡导诸侯的王者之王是万万不可缺少的,于是大小诸侯国的国君纷纷上书周天子,要求重新歃血会盟,会盟地点选在周室宗亲徐君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