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维·比安基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1:17
|本章字节:6498字
大地一片银装素裹。无论田野还是林中空地,现在都像一本巨书摊开的书页:平平整整的,没有一条皱褶;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痕迹。但只要有谁在这书页上面走过,就会留下这么一行:“某某曾路过此地。”
白天下了一整天雪。到晚上雪停的时候,这书页重新变成干干净净的白纸了。
第二天一早你来看看,就能发现洁白的书页上印满了很多神秘的符号:条条、句点、逗点。这就说明了夜间有不少林中居民光顾过,它们奔走于此,蹦蹦跳跳,各施所能。
是哪些居民到过这里?它们都干了什么事?
得尽快破解这些神秘的符号,这些难解的字句。否则,再下过一场雪,你眼前又会出现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好像有谁把书翻到下一页似的。
各有各的读法
每一位林中居民都会在这本书里签个字,留下自己的笔迹、自己的符号。人类往往是靠用眼睛来分辨这些符号的。不过除了用眼睛读,还有什么读法呢?
动物就会用鼻子读。比如,狗用鼻子闻一闻“冬书”上的字,就判断出“这里有狼来过”,或是“刚才有一只兔子从这儿跑过”。
动物的鼻子可神奇啦!它们的读法既快捷,又准确。
林中居民用什么写字
大多数动物都是用爪子写字的。有的5爪并用,有的4爪同挥,有的则用蹄子挥舞而就。有时候,也有用尾巴、鼻子、肚子等写字的。
飞禽一般是用尾巴写字的,也有用翅膀的。
辨别不同的“字迹”
本报通讯员就学会了怎么去这本“冬书”,他们读到了各种林中大事。但是他们掌握这门学问的过程可真是很艰辛,原来并不是所有林中居民的“字迹”都非常清楚,有的动物喜欢耍耍花招。
松鼠的“字迹”既容易辨认,又容易记住。它在雪地上蹦蹦哒哒的,像孩子们玩的跳背戏似的。它跳跃的时候,用两个短短的前腿支着地,长长的后腿向前跳跃,一下跳出老远,所以前脚印和后脚印的距离就很远。前脚印比较小,像两个并排的圆点。后脚印拖得很长,像小孩细细的手指头在雪地里划出来的痕迹。
超级田鼠的爪印虽然小,可也是很简单,容易辨认出来。它从雪地里爬出来的时候,往往先就地兜个圈子,然后一直跑向它要去的地方,或是回到自己的窝里。就这样雪地上留下了一长串的冒号——冒号与冒号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飞禽的笔迹也非常容易辨认。比如喜鹊,它会在雪地里留下小十字形:3个脚爪在前,一个尖爪在后,后面那一个爪留下的印迹很长,拖在雪地里就像一个破折号。在这个小十字的两旁,有双翅的羽毛留下的划痕,也像是人类的手指划过的痕迹。此外,你肯定会在有些地方,发现它那错落有致的长尾巴在雪地上留下的划痕。
这些“字迹”都是老老实实的,毫无诡谲之处。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一只松鼠从树上跳下来,在雪地上蹦跶了一阵子,又回到树上了;有一只田鼠从地下钻出来,在雪地上跳了一阵子,兜了几个圈儿,又钻回雪地下面了;有一只喜鹊落下来,在冻硬的积雪壳上玩了一会儿,摇了摇尾巴,抖了抖翅膀,然后就飞走了。
可是,你再试试辨别狐狸和狼的笔迹吧!你要是没有习惯,那准会觉得力不从心的。
小狗和狐狸,大狗和狼
狐狸的足迹挺像小狗的足迹的。区别在于:狐狸是紧紧地将脚掌缩成一团。而狗的脚趾是张开的,所以它的脚印浅一些,轻巧一些。狼的足迹很像大狗的足迹。区别在于:狼的脚掌的外侧是向内缩拢的,所以狼的脚印比狗的脚印长一些,秀气一些。狼的脚爪和狼脚掌上的小肉垫,在雪里陷得更深一些。狼迈的步子比狗迈的步子更大一些。狼的前爪印留在雪地上的痕迹往往并合在一起,狗仅仅是脚趾头上的小肉垫并合在一起。
狼的笔迹特别难读,因为狼非常喜欢耍花招,让人们辨认不出来。狐狸也是如此。
狼的花招
当狼往前走或小跑的时候,右后脚总是整整齐齐地踩在自己左前脚的足迹里,而左后脚总是整整齐齐地踩在自己右前脚的足迹里。因此,它的脚印是像一根直线,也像是一条绷直的绳子。
如果你看到类似这种的足迹,也许你会觉得:有一只壮实的狼经过这里。
那可就错了!应该是:曾有5只狼经过这里。前头走着的是一条聪明的母狼,后面跟着的是一条老公狼和3条小狼。
它们的足迹准确整齐地重叠在一起,不仔细观察是想象不到这是5只狼的足迹的。一定要擦亮眼睛,才能成为“雪路”上的好猎人(猎人们把雪地上的足迹称为“雪路”)。
树木怎样过冬
树木会不会被冻死呢?
当然会。
如果一棵树被冻透了,也就是心脏都被严寒刺穿的话,那当然就冻死了。在寒冷无比的冬季,即便很少下雪,也会有不少树木被冻死,大多数是小树。还好树木千方百计保存自己的体温,如果寒气侵入它们的骨髓,所有树木就都死光了。
吸收营养、发育生长、繁衍后代——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消耗大量的热。树木会在一个夏天里,努力储存充足的能量,一到冬天,它们就不再吸收,不再发育,也不再繁殖后代。它们无所作为,开始深眠。
叶子排出积蓄在体内的大量的热——因此,一到冬季,树叶就被抛弃了!树木扔掉树叶,是为了保持体内的热,以顺利度过寒冬。树叶落到地上就腐烂了,腐烂的过程中会散发热量,能保护柔弱的树根,使其免遭严寒之苦。
这还远远不够!每一棵树都有一具铠甲,以保护自己不被寒气侵袭。每年夏天,树木都会在自己树干和树枝的表皮下,储存疏松的软木层——树的中间层。这个软木层不透水也不透气于是树体内的热气就不会散失。树龄越大,它的软木层就越厚,因此那些粗壮的老树的抗寒能力要比枝干细嫩的小树强。
单靠这具铠甲也是不足以抵挡严寒的,树木还有其他办法。如果连这具铠甲都难以抵挡严寒,那它植物的体内会产生一种可靠的化学保护剂。在冬季到来之前,树木会在自己的树液里储存各种盐类和淀粉。淀粉能转化成糖。含有盐类和糖的溶液具有很强大的抗寒能力。
不过,最好的防寒工具就是松软的雪被。众所皆知,有经验的园丁们在冬季到来之前,总是故意将那些畏惧严寒的小果树弯到地上,然后把雪埋到它们身上:这样的话,小果树就能暖和点了。在冬天多雪的天气里,松软的雪就像一条鸭绒被似的,覆盖着整个森林;那时,无论天气有多冷,树木都不会害怕了。
无论严冬多么残暴,它也不能摧毁我们北方的森林!
我们的“森林王子”能抵御一切暴风骤雪的袭击。
雪底下的草场
深深的积雪将四周变成了一个银色的世界。只要一想到除了积雪之外,大地上什么都没有,花儿凋谢了,草儿也干枯多时,你就会感到闷闷不乐。
人们常会这样想,还要安慰自己:“唉,就这样吧!反正我们无力抵抗大自然的安排!”
可是关于大自然,我们了解得太少了!
今天是一个晴朗暖和的日子。我不会放过这个好天气的,于是蹬上滑雪板去我的小草场,准备清扫出一块小试验场。
等积雪被清扫完了,我惊奇地发现,严寒之下的1月的草场,还是有自己独特的植被。阳光照亮了一簇簇紧紧贴在冻土上的小绿叶,照亮了冲破干燥的土层的新鲜的小尖芽,照亮了被积雪牢牢压倒在地的各种小草茎。
我在这片植被里找到一棵毛茛(gèn)。冬季来临之前,它还一直开花来着,现在它在雪下的花朵和花蕾依然保存完好,静候着开春之后重新绽放,花朵上的花瓣都没掉!
你们能猜到我这片小试验场里有多少种植物吗?62种。其中有36种直到现在都是绿的,有5种还保留着花朵。
你还说1月的草场上既没有花,也没有草吗?
尼娜·巴甫洛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