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作者:魏福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7

|

本章字节:10842字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之林。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培养民族精神等重要功能。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也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个重要指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了对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要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十七大报告更是进一步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努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1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三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文化的概念,可以从多方面理解。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是人类实践和智慧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体现了人类所特有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水平和活动方式。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文化与文明有所差别,文明有两层含义:一是与野蛮相对,人类文化的历史是从蒙昧、野蛮时期过渡到文明时期;二是指文化中积极的、向上的、科学的、进步的部分,通常称为精华。而文化中的消极的、颓废的、反科学的、反动的部分,即是糟粕。文明是文化进步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国家的发展与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力量的支撑。


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都搞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主要保证,思想文化则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反过来又给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科学地预言:代表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共产主义新社会,是文明时代的更高阶段,它“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它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创造出这种新人来。作为共产主义初级形态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毛泽东十分强调文化的作用,他论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认为任何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在民主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许多着作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观点,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在1979年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


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高度概括,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即:在经济方面,要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有机统一。通过物质文明建设,在经济上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治文明建设,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如果只求某一方面的单向突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只能是畸形的、不健全的。经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法制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文化贫穷同样不是社会主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建设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只有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统一去把握社会主义,才能比较全面的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是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人口、资源、环境、生活质量、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也是我国人民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基本领域的活动和成果,所以精神文明也是综合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人的每一项基本活动,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制度框架内,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进行的。人们的各种观念和制度设计也是由精神生产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中,不但有自然界提供的,也有人的精神因素,包括知识、技术、智力等转化而来。精神文明的成果又是物质生产等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因而也是形成和提高综合国力的主导因素。因此,精神文明的成果,是综合国力大小、强弱、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提高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切实抓紧抓好,是事关国家繁荣昌盛的大事。


近代以来,我国的经济落后了,文化也落后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之一,就是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大,科技教育文化落后。


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使我国具有与现代化相称的繁荣的文化,是既十分紧迫也十分艰巨的任务。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和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面对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需要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中国共产党把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顺应时代潮流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展。


3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民主政治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在党的基本路线中就已经有了体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就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三个方面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战略地位。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显然,搞好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统一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纲领,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文化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又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提出,强调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的文化,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相联系,从根本上反映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我们不仅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要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看到,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展,虽然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主义还存在着一些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


也就是说,有着上千年封建传统的国情及“一球两制”的世情决定了来自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存在着长期的影响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地去坚持、扞卫、巩固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概括了中国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面向现代化是总的性质要求,说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既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服务对象,又是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面向世界是空间上的扩展,要求我们及时了解和吸收国外先进文化成果,跟踪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面向未来是时间上的拓进,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是既要立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又要着眼于中国先进生产力未来发展要求,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是以科学为基础,以科学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文化。总之,“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方向,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主要精神支柱,要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2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一是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二是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重在加强管理的方针。三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这个基本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些构成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明确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打开了蓬勃发展的广阔空间,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市场日益繁荣,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


但是也应看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文化建设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一项重大和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