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福明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01:37
|本章字节:10534字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确立。在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乃至失误,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如“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单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使用和处理也不是很适当”。而且,事实上,从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那时算起,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所标志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整整20多年间,我们并没有自觉地视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致走了许多“弯路”,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使我们开始意识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后经由十一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十二大、十二届六中全会,最终在十三大上,系统地形成和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回过头来说,如果没有“过渡时期”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也许我们还不会那么快就能对现阶段所处的社会性质有这么全面而又正确的认识,所实行的政策也就难保其正确性了。比如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开放政策时,党的文件中往往特别标明,开放的对象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党在收回香港、澳门的政策和准备施行于台湾的和平统一政策中,都明确宣布要按“一国两制”的原则办事,即在这几个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以宪法肯定我国今后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也就要长期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长期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而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政策之所以能出台并得到很好的推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尊重客观,讲求实际,而这恰好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给我们留下的经验教训之一。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还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预测:社会主义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前提,在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公有制;社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社会消费资料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到了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政治上由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通过组织自己的政党,通过巩固的工农联盟,来领导无产阶级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达到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消除城乡差别;国家也将在失去任何管理职能的情况下自行消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开始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实行产品经济等等。但是现实实践使列宁认识到,在俄国小农经济占优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采取直接过渡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停止工业企业的国有化进程;大力发展商业,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来建立工农业之间的联系;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贸易关系;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农业合作化、工业现代化;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的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总结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要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首位,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为此,就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不断实践和长期探索的过程,努力找到一条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建设道路。
斯大林继列宁之后领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处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的形势下,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斯大林选择了一条高速度建设工业化的道路,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又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又加速实现农业集体化,从而建立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模式以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对于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制度和物质基础,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斯大林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没有继续贯彻列宁基于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对建设社会主义所作出的可贵探索,忽视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关系,导致在实践中片面追求公有化,不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过分强调计划经济,忽视发展商品经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使得经济结构不合理,消费资料不足,挫伤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搞形而上学,思想僵化拒改革,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固定化、绝对化,使社会主义与世界文明相隔离。斯大林领导建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虽然存在这些严重问题,但是他毕竟在一国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在三大改造之后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毛泽东就十分注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要以苏为鉴,少走弯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如: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关于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方针;关于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关于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积累和消费、汉族和少数民族、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等各种关系的方针;关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等等。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不仅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向前发展,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但是,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忽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关系;忽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等错误,甚至产生了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带有全局性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客观实际出发,结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了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坚持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坚持正确估计国际形势,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把执政的共产党建设好。这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构成了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不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而且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都采取了实际步骤,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提出和发展
1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提出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及其继承者曾作过许多论述。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它的认识曾经有一些正确的思想,如毛泽东关于判断一个阶级、政党、国家在历史上进步或反动的根本标准,就在于推进生产力发展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党的八大适时地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从“革命”转移到“建设”上来等等。但是这些正确思想没有得到始终一致的贯彻,在相当长时间里,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途径的认识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很深,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和实践第一的观点,结果造成了我国经济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停滞状态。社会主义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最基本的层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属性,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所在,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三个层次是社会主义体制,它是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和实现形式,它既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的制约,又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各项方针政策。只有弄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才能牢固地把握生产力标准,才能大胆地借鉴和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实践高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原则,在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社会主义建设所走的弯路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少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混乱甚至完全错误。这些错误的扭曲的认识,严重影响着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正如邓小平所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同时他还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针对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的疑惑,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鉴于我们过去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人民生活提高不多,生产力发展不够理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拉大的现实情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6年,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指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着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1980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历经12年,这是一个凝结着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反思过程,也是一个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勇气的实践探索过程。
2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1)社会主义本质与解放、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