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美国发财致富的话题,只能和美国人聊

作者:陆人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9

|

本章字节:3972字

早期的沙发客以欧洲人居多。我发现,跟这些人谈发财致富的话题,基本上是鸡同鸭讲,真是“富贵于我如浮云”。问他们,你们想很有钱吗?你们想成为百万富翁吗?回答是:不。你们想成为名人吗?想当总统吗?回答是:从来没想过。那位澳大利亚女孩根本不挣钱也能在澳大利亚活得好好的,说挣钱有什么用呢?我说有钱了别人就能尊重你,她说没钱别人照样尊重她。我无话可说。


长着一双东方人眼睛的荷兰小伙说他在一个化学实验室工作,跟别人合住在一个独立的房子里,每天开车一个小时左右去上班。说到荷兰的最低工资,我说:“应该差不多有两千欧元吧。”


他说:“是的。”等了一下又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我就是挣最低工资的。”


我问他:“你想挣很多钱吗?”


他说:“不想。”


我说:“你有钱可以买个游艇去度假。”


他说:“没有游艇也可以去度假啊。”——是啊,他不就正在环游世界吗?


我每个星期都能碰到有中国人说“我想挣钱都想疯了”,这种疯狂,外国人无法理解。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花园、洋房、美食、汽车,他们大多数人都实现了;我们以到风景如画的欧洲旅行为成功的标志之一,而他们就生活在风景如画的欧洲。但是他们更无法理解我们追求金钱所带来的心理安全感和满足。


关于接待沙发客的经济问题,在此,我来作个大致说明。接待沙发客当然是不收钱的,这是沙发旅游的精神。而最重要的是,你也可以白到人家家里去住。所以你不光是付出,你也有机会享受。


当然了,多一个人来住肯定会增加一点生活成本,所以,当沙发客初来时有小礼物相赠,或是主动邀请我去吃饭,我就会感到接待此人物有所值,往往会投桃报李。所以,我会请他们吃一顿饭。可是要一个年收入三万元人民币的人请一个年收入三十万元人民币的人吃饭,多少还是有点冤。


有些沙发客能意识到钱的问题,头天我请那加拿大哲学教师吃了一次,第二天他就主动掏钱,说:“昨天是你付的钱。”前面那个荷兰小伙,则很主动地请我吃饭,我也有心再请他吃。这里面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大家都知道英语里“各自付账”是goduch,就是说“让我们像荷兰人那么办吧”,言下之意是荷兰人都是小气鬼。其实这是当年荷兰商人抢了英国人的全球贸易,英国人一生气给荷兰人泼的脏水。这回荷兰人出现在眼前,可是他却抢着付账,一点也不goduch,不知他是不是想洗脱荷兰人的“坏名声”。第二次吃完饭他又来抢着付账,我说:“让我们不要像荷兰人那样办了,我们像英国人那样办。”——我的意思是,咱们还是aa制,把这个名声让英国人背去。可是,意思过于复杂,他没能领会,也许以为我执意要请,就笑着退了回去。


有些人每天回来还会买点啤酒什么的,我也挺高兴,只要有那个意思就行了。


接待沙发客本就是个双方都有所得的事,你能见识到这些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获得不同的信息。


那个加拿大教师说他在广西的时候还在一个英文学校里给学生们做“英语角”,不要工资,学校提供吃住作为报酬。我开玩笑说:“你在我这儿我也应该给你提供免费吃的,因为你在这儿也做‘英语角’了。”他大笑。


有时候我也和沙发客一起包点饺子,他们都觉得很不错,很好吃。老外既然决定穷游世界,就不会太在乎条件到底有多好或多坏。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家那些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家传木头筷子有些地方已经黑乎乎的,我反正不觉得什么,他们好像也不觉得什么。


加拿大小伙说,他知道中国的食品有安全问题,可奇怪的是他从前在国内还得的小毛病在中国居然一次也没得过。我想了想对他说:“可能是你从中国的食物里摄入了很多抗生素。”他有点愕然。


不过,美国人是这样的吗?我曾认为,欧美人都差不多,类似的人种,同源的文化,同一个上帝。尤其是加拿大和美国,我认为简直就没有区别。连语言都一样,我认为他们已经不分彼此了。


可是,后来我觉得,欧洲人和美国人还是不一样的。我有一个期望,希望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想发财成功,想出人头地,不然,中国人在世界上可太孤单了。


加拿大哲学教师说,加拿大没有死刑,美国有死刑,可是加拿大的犯罪率比美国低得多,这就是死刑无用的表现。加拿大全民公费医疗,看所有病都免费,而在美国看病是很贵的。


我对美国有太多的问题想要证实。美国是一个神话,看了那么多美国电影,里面的诸多情节到底有没有真实性?美国是不是家家都有枪?美国人回到父母家住是不是要掏房钱?美国高中生在毕业舞会后是不是都会结束处男和处女生活?各种互为矛盾、亦真亦幻的关于美国的消息,我太想找一个美国人求证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