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得之焉知非祸失之焉知非福

作者:喆帆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2:28

|

本章字节:3400字

佛说:佛是平常心。


这里所说的“平常心”,就可以理解成对待得失的心态。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佛看破。所谓“看破”,就是平常心,得与失对佛来说都是一样,因为心态决定了得失的性质。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的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倒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但塞翁不以为然,因为看待得失的心态与他人不同。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彪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甚是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又感叹塞翁所说那番道理,纷纷到家中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


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应征入伍,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青年大部分都战死在沙场,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所以,唯有塞翁的儿子幸运地保全了性命。


在“塞翁失马”这个故事里,塞翁经历了两次失去、两次得到,每一次的得失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可以转化为失去,失去也可变化成得到。我们应该像塞翁那样,在得到时不狂妄,在失去时不绝望,能以塞翁那般的平常心态去面对,这就是很难得的。


生活即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也根本无力去改变生活的轨迹。我们要善于用冷静的头脑、平常的心态、辩证的眼光看待得与失。对于得到,我们需要有淡泊的智慧;对于失去,更要有淡泊的心态。


有一天,一个僧人在赶路,前面有一个挑着箩筐的老大爷,老大爷的箩筐里放的是准备挑去集市去卖的各种瓷杯子、瓷盘子、瓷碗。


由于山间小路不平,老大爷的箩筐里抖落下一个相当好看的瓷杯子,砰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僧人想,老大爷的瓷器还没赶到集市卖出一件,就摔碎了一个,这下老大爷可要心疼坏了吧。可僧人没想到的是,老大爷继续赶路,连回头看一眼也没有。


僧人十分不解,心想可能是老大爷没看到,便追上前去,“老大爷,你的瓷杯子摔碎了一个,难道你不知道吗?”


老大爷听了,一边走一边说:“我当然知道了。”


僧人更不解了,继续道:“既然知道摔碎了一个瓷器,为什么你都不回头看一眼呢?”


老大爷听了,反问道:“难道我回头看一眼它,它就能恢复原状吗?既然那个瓷器已经碎了,我还要停下来惋惜,搞不好会耽误赶集,这样岂不是更不值当?”


僧人听罢,豁然开朗。


故事里的教育禅


老大爷对待瓷杯子失去的心态是非常明智的,有些失去是在所难免并且无可挽回的,对于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失去,我们何不像老大爷那样,潇洒地任它消失。我们大可不必让最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回头留恋上。也许,正是你回头留恋,让你错过了前方更精彩的风景,这样不仅不能改变已失去的事情,还会蒙蔽了你发现前方的眼睛。


就像老大爷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市集一样,你心中的态度就是你的目的地,对于得失,了然于心,不被外相所迷惑,以一颗平常心应对,方能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