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莹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2:08
|本章字节:11966字
老虎看狐狸又小又瘦,不大相信它的话。狐狸看出老虎疑惑不解的神态,又冷笑一声说:‘嘻嘻!你以为我的话不可信吗?那么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后面,看那些大大小小的野兽,有敢不逃跑的没有?’于是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地走着。果然其他的野兽看见它们,都纷纷逃命。老虎看了,还真以为它们害怕狐狸,可万万没想到,它们怕的正是它自己。”
江一接着就对楚宣王说:“如今大王治理国家,拥有五千里土地和百万精兵。您把军队全部交给了昭奚恤统领。有的国家怕他,其实怕的是大王您的精兵和实力,这好比百兽怕老虎一样。”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引申出“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欺压人。
怙恶不悛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左传·隐公六年》。怙(音hu互):依靠,凭持;悛(音quān圈):改过,悔改。
公元前720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去攻打郑国。郑庄公无力抵抗,就向陈国求和,陈桓公不答应。桓公的弟弟公子佗劝他说:“同邻国和睦相处,这是国家引以为荣的事,你就答应了吧!”陈桓公认为郑国是个小国,打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后患,还是不肯答应。这件事过去两年多,到公元前717年,郑庄公为报前仇,出兵攻打陈国,获得大胜。
这时,有人分析这件事情引出的教训时说:好的事情不可失掉,坏的事情不可助长,“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这话是说:以前陈桓公不肯同郑国友好,坚持作恶而不悔改,这是自取其祸,到大祸临头时想挽救,也就不可能了。
后来,人们把“长恶不悛”变成“怙恶不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悔过自新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悔过:悔改罪过;自新: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西汉时候,齐国临淄地方有个名叫淳(音chun纯)于意的人,喜欢医学,曾拜同乡人阳庆为老师,得到了古代医学家传下来的治病的方法。当时许多医生看不好的病,他一治就好,很快就出了名。后来,由于给一个大商人家里的姨太太治病,没治好,就被诬陷为庸医杀人。公无前167年(汉文帝十三年),被当地的官吏判处肉刑(包括在犯人脸上刺字、割鼻、断足)。因为淳于意曾经在齐国大仓做过几天县令,按规定就得把他解到长安去受刑罚。淳于意没有儿子,只生了五个女儿。临走的时候,他为自己没有儿子能为他伸冤感到很气恼,叹着气,说:“生女不生男,有了急难,谁也不顶用。”
几个女儿听了既伤心又气愤,急得直哭。年纪最小的女儿缇(音i提)萦(音ying迎)忍住悲痛,立志随父到长安,营救父亲。
缇萦随着父亲来到长安后,要请求上殿去见汉文帝,看守宫门的人不让她进去。她就写了一封信给汉文帝。那信上写着:
“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宫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这封信的大意是说:我父亲淳于意做官的时候,齐地的老百姓都说他是个清官。这会儿犯了罪,应当受到肉刑的处分。我不但替父亲悲痛,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悲痛。因为,一个人死了不能再活过来;受过了肉刑,再也不能长上去了。虽然想悔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情愿给官府做奴婢,来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过这封信,很受感动,不仅同意免了淳于意的罪,而且觉得过去的这种肉刑实在太不好了,于是便下了一道诏书,正式废除肉刑。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便把“虽欲改过自新”简化引申为“悔过自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之任:赴任;蜀川:四川;海内:泛指国内任何地方;存:有;天涯(音yá牙):天边;比邻:近邻。
唐高宗李治的时候,有一个著名的青年文学家名叫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西北)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时,并号称“唐初四杰”。王勃在他们中是较突出的一个。《旧唐书·文苑传》说他“文章迈捷,下笔则成”。唐高宗麟德初年,十四岁的王勃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因为为沛王写了一篇与英王的鸡挑战的游戏文章,触怒了高宗,说他挑拨诸王关系,被斥驱出府。后来得了一个虢州参军这样的小官,不久又因罪革职。从此,他“远游江汉,登降岷峨”。唐高宗上元三年(公元676年),他远道去看望父亲,因渡海落水,受惊而死,时年二十八岁。
有一年,在长安求官的王勃,遇上有个姓杜的好朋友,要离开长安去四川做少府(县尉)。他们在分别的时候,王勃写了一首赠别诗名叫《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诗共八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城阙(音què确):指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辅:护卫;三秦:泛指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即王勃送别之处;风烟:风尘与烟雾;津:渡口;五津:指岷江上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渡口,这里代指四川;意:感慨;宦游人:远离家乡外出求官的人;无为:不要;歧路:岔路,指分别之处。
诗的大意是:我们就要在这有三秦做护卫的京都分别了,遥望你将要去的蜀川却是一片风烟茫茫。我与你有同样的离别的感慨啊,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在外求官的人!只要是互相了解的好朋友,今后虽然彼此天各一方,也会象是邻居一样的亲近。我们在将要分手的路口上,决不要象普通男女一样忧伤啼哭,让眼泪弄湿了自己的衣巾。
后来,人们便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引为成语,用来说明只要是知己朋友,即便相距遥远,也会象近邻一样的亲近。
涸辙之鲋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庄子·外物》。涸(音hé河)辙:干车沟;鲋(音fu付):小鱼。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一度做蒙地方的漆园吏。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庄周家里很穷,但他痛恨当时那个“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他拒绝楚威王的厚币礼聘,甘愿过清贫的生活。
有一次,庄周家里缺了粮,他就到监河侯(官名)那里去借粟米。这个监河侯既吝(音lin赁)啬(音sè色),又爱讲漂亮话,就满口答应说:“好吧,等我收到老百姓的租税后,就借给你三百两银子,你看行吗?”
不借给粟米也就罢了,还讲这样的不准备兑现的大话,庄周一听就很气愤,便讲了一个故事讽刺他。庄周说:
昨天,我到你这儿来的时候,在半路上听到喊叫的声音,我寻声望去,原来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小鱼。我问它:“小鱼啊,你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小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快干死了,请你给我一升或一斗的水救救我吧!”我说:“好啊,我就动身去说服吴、越两国的国王,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小鱼气愤地说:“谢谢你的好意,我本来只需要斗升之水就能活过来的。如果象你说的去引来西江之水,等水到时,我早已上了干鱼摊子啦!”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就概括出“涸辙之鲋”这个成语,比喻处境十分困难,急需帮助。
黑云压城城欲摧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一诗。雁门:古时北方边地州郡,所以许多诗人常用它来表现有关边关征戍的题材;黑云:喻比敌军。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再加上外族的入侵骚扰,当时边关战事时有发生。唐宪宗元和年间,诗人李贺听说北方边塞上有一座城池被外族军队包围后,边关将士们英勇抵抗,浴血奋战,坚决守卫住了疆土。李贺十分激动,当即写诗颂扬边关将士们的战斗精神,描绘了战斗的过程和将士们威武的形象。全诗共八句: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甲:铠甲;金鳞:铠甲上的鱼鳞般的金属甲片;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燕脂(同胭脂)、夜紫:同喻战场血迹;半卷红旗:指向前冲击时,为减少风的阻力,而卷起红旗;易水:河名,源出河北易县,东流入海;不起:鼓声低沉;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此台以招揽天下贤士;黄金台上意:喻指君王的深思厚意;提携(音xié胁):拿起;玉龙:指剑。
诗的大意是:围城的敌军就象滚滚的乌云一样,好似一下子就要把整个城头摧垮,威武的守城战士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傍晚,在一派秋天的景色里,双方鼓角齐鸣,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边塞上战士们的鲜血染成的象胭脂一样的红土在夜幕里都凝成了紫色。在进军的号角声中,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加快前进的步伐,来到易水,他们为了报效皇上的深恩厚意,拿起宝剑,慷慨赴难,宁愿壮烈殉职。
后来,人们把诗中,“黑云压城城欲摧”引申为成语,现在多用来比喻反动势力所造成的紧张的局面,或反动势力一时的嚣张气焰。
海屋添筹
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二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有三位老人,年岁高迈,精神矍铄,性情随和,喜尚言谈,极有风趣。当他们三人聚在一起的时侯,还象孩子一般,拍肩拉手,说笑话,吹牛皮,嬉笑逗乐。人们见这些年迈老叟有如少年,生龙活虎,都很感兴趣。于是有一个人去问他们:“老头儿,你们有多大岁数了?”其中一个饶有风趣地说:“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我小时候和盘古王做过朋友,和他到处去玩。”另一个马上接过去说:“沧海变桑田一次,我放一个筹码,现在筹码已堆满十间屋了,你算算,我多大年岁啦。”问的人见老头儿说得滑稽俏皮,于是哈哈大笑而去了。
后来人们把故事中老人说的话概括为“海屋添筹”,用来作为祝寿之词,也用来说明人类的历史绵绵久远。
含沙射影
过去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古代有一种动物,名叫蜮,它的形状很奇特,既象团鱼,然而又长着三只脚。蜮生活于池沼湖泽江河农田之中,隐形于水草之间。它们似乎对人怀有敌意,常对着人喷沙。当人们走近水边时,它们就躲在草丛之中,含着沙子喷射人的影子。如果被它射中,人到家就要生病。达种怪物,人们既怕它又恨它,因为你要抓它很不容易,它很狡猾,而且在抓它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又有可能被它射中影子。由于它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了很大灾难,造成了很大威胁,所以人们称它为“鬼蜮”。
后来人们用“含沙射影”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别人。现在也指影射。
沆瀣一气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代有一个人名叫崔沆,十年寒窗之后,进士及第,进入官场。有一年,科举考试在即,僖宗皇帝指派他去担任主考官。崔沆得令,整装前往,一任事情严肃认真。考试工作结束,放出金榜,其中有个名叫崔瀣的被录取了。观榜者仔细一瞧,觉得太有意思了,主考官叫崔沆,被录取者叫崔瀣,如果把他们两个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沆瀣”,而“沆瀣”恰巧是夜间露气的别名,是一种气体。本来二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完全是巧合,没有其他不好的内幕可稽,但由于二人一个是主考官一个是门生,因而有人就讥笑他们是“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来人们引用“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含贬义。
好好先生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有个司马徽,个性很不一般。他从不道人之短,不管是好是坏,他部说“好”。有人问他近来安否?他回答说:“好。”他有个朋友死了儿子,前来告诉他说:“我的儿子不幸死了。”他回答说:“好。”司马徽的妻子听了很不满意,就责备他说:“别人认为你是有德之人,才把儿子死了的事告诉你,你为什么也说‘好’呢?司马徽回答说:“你的话也说得很好。”
后来人们把凡事皆言好者称为“好好先生”,用来指是非不明,不得罪人的和事佬。
和璧隋珠
《韩非子·和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代,楚人卞和得到一块璞玉。不久,他把这块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不但不赏识他,反把璞玉当作石头,并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的左腿。
后来卞和又把这块璞玉献给楚武王,楚武王也把这块璞玉当作石头,也以欺君之罪砍去了卞和的右腿。
楚文王即位之后,卞和抱着璞玉痛哭于荆山之下,三天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楚文王听说这事,便叫人去问卞和道:“天下因犯罪而被砍了脚的人很多,没有哪个象我哭得这样伤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卞和十分沉痛地说:“我伤心的并不是我的双脚被砍掉了,而是有人把我的宝玉当作石头,把忠实的人当作骗子,这就是我伤心的真正原因。”文王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就令人把那块璞玉拿去加工,结果真是一块美玉,就起名曰:“和氏璧。”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高诱对此注释说:“东汉之国的隋侯,曾救过一条受伤的蛇。后来,这条蛇衔了一颗很大的珍珠来报答他。”后人就称这颗珍珠为“隋珠”。
后来人们把“和氏之璧”与“隋侯之珠”合称为“和璧隋珠”,用来比喻极其名贵的珍宝,也用来比喻人的美好才德。
合浦还珠
《后汉书·孟尝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时,地处海边的合浦郡,是一个盛产珍珠,经济富裕的好地方。由于官吏们残暴凶狠,贪得无厌,人民生活极为艰苦。因此,有的人逃往他乡,有的人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人甚至饿死在路旁。一个好端端盛产珍珠的合浦被糟踏得一片萧条。
后来,孟尝到合浦做太守,他决心恢复这里原来的繁荣景象,于是大刀阔斧地革除过去的弊端,使合浦又开始繁荣起来。远走他乡的百姓,见到形势有所好转,都迁回合浦来,各安其居,各乐其业。不到一年,合浦的珍珠又发展起来了。当时人们高兴地说:“珍珠又回到合浦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合浦还珠”,用来比喻物之失而复得,或人之去而复返。
河东狮吼
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