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庆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6 01:41
|本章字节:7348字
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公元5世纪,战争十分频繁。古代文化被摧毁,古代繁荣富足的城市生活不见了,新的欧洲居民不再建设剧场、浴池、道路,古代艺术消亡。古代文学、文字只有少数人能懂。欧洲通行着英国人、德国人说的日耳曼语,法国人、意大利人说的罗曼斯语,古代语言文字湮没了。在战火中,在斧砍、刀劈、剑刺的战争中,蛮族人带着他们的生活习俗来到欧洲。这是一个陌生的欧洲。
公元5世纪到10世纪的欧洲人,还保留许多野蛮的生活习俗。在英国传教的圣徒卡尼法斯(675—754)曾经这样抱怨道:
“英国人完全无视婚姻关系,他们不要合法妻子,他们过着放荡和***的生活。”
中世纪初期,战争频繁,新兴的王国不断地征战扩充领土。那个时代,法兰克人曾认为打仗掠夺是最光荣的事业,劳动种田是无能的表现。就这样,从公元5世纪到8世纪他们还未能停下来改善自己的文明程度。
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欧洲的新统治者接受古代文明的过程十分缓慢。其中意大利、法国由于罗马的传统影响大,文明程度也稍高。
因此,中世纪初期,欧洲人服装简朴,平民贵族衣式相同。8—9世纪,男式服装有内衣外衣,衣式颇似我国古代的袍,但较紧身。裤长可将脚套进,裆短,裤带系于脐下。脚穿长筒或短筒袜,有时脚到腿都裹上布条。贵族及上层人士上衣外披一件长方形或圆形斗篷,斗篷固定于一肩,或系于胸前。女式服装为长至脚踝的紧身长衣,两袖长而窄,外面穿一件宽松长袍,袖短于长衣。长衣领口较宽大,领口衣袖衣缝可有各种装饰镶边。斗篷从头顶披下来。
在公元11世纪到15世纪之间,欧洲习俗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时教会起了重要的作用。教会教化人们脱离野蛮的习俗,倡导纯洁的生活;要求神职人员坚持独身主义;把生活中的纵欲倾向当成罪恶,宣扬禁欲主义,宣扬鄙视金钱,反对奢华的观念,宣扬所有的欢乐都是罪恶的观念。教会不仅通过教士进行宣传,还通过国家政权和教权进行惩戒。这个时期,残暴好战的野蛮之风已不是主流,而禁欲之风盛行。
教会反对服饰之美,甚至反对个人的清洁卫生,清教徒反对唱歌跳舞,反对狂欢节,反对愚人节。渐渐地,教会的做法已超出纯净人们道德的范畴,实际上是打着教会和国家维护道德的旗号,反对人们正当生活享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因此,这一时期长期进行着禁欲与反禁欲的明争暗斗,也直接影响着中世纪欧洲的生活习俗以及娱乐习俗。不仅如此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统治时期,所以基督教对欧洲服饰影响也是最大的。而服饰作为文明的标志之一,自然也显而易见。
具体来说,公元10世纪时,男人穿的衣服变得更为贴身合体。像英国男子的紧身衣,上半部分贴身合体,下半部分类似长至膝部的衣裙,宽松而舒展。紧身衣为套头式。紧身衣外披一件斗篷,并用一个大饰针别在胸前。这时女式服装开始变得越来越宽大,衣袖加肥加长,头发蒙在披巾裏边,身体被斗篷蒙起来。她们的内衣很长,直拖到地面,外衣到膝盖。圆口衣袖,衣服装饰华丽,很受拜占庭的影响。她们的头发用一块面纱蒙起,其端点重于背后直拖至地面。至12世纪,宽松的衣服变得瘦窄,使身体曲线得以突出。并于身后系带,衣袖逐渐宽大,袖口可垂至膝部。
另外,在12世纪,还出现了圆饼式头饰,它可以遮阳保护眼睛隔热,主要为十字军所戴。12世纪,妇女习惯地把头发梳在后面,扎两个辫子顺两颊垂下。上衣流行前开襟式,将前襟分成两片。女式衣服为系带紧身衣,上衣紧贴身体,下面是宽大的衣裙,两部分之间用线缝起,两袖宽松拖长,其剪裁方法是上下衣分裁后缝合,与以前使用一块大布不同。
到了13世纪,男女服装趋于一致,男服还有紧身衣及各式各样的外衣,圆饼头饰,帽式装饰衣袖,敞胸披肩。下面有长筒袜、靴鞋。男子戴一顶中亚式小帽。这时护身外衣流行,适合旅行穿用,这种外衣是一件敞胸大披肩,旁边有缝,手臂可以伸出来活动。另外这时期流行封闭式马甲式外衣,上身如马甲,下面长时刻至膝下,这样的无袖长衫,肩部向两侧加长,就成另一种形式的服饰了。
13—14世纪妇女以方形白麻布包头,在头顶打结,或在耳际用发夹别住,只露出面部。中世纪头巾式样很多,有的与现代修女头巾相似,一直围到颈部以下。在节日期间,未婚的年轻姑娘还可以戴上花冠。
14世纪男士的夹衣流行,夹衣两层,十分贴身,衣袖设计合理,可以自由活动手臂,便于全身活动。夹衣上有十几个扣子,夹衣衬裏有细带可将瘦腿裤上端与之相连接,紧身外衣穿在夹衣之外。而高领外衣则流行于14世纪末,其衣领将两耳覆盖,颈后衣领盖过后脑,下部裙衣拖至地面。另外,这一时期的斗篷是用一组扣子固定在身上的,外观为圆弧形,又长又宽。妇女服装主要是带袖紧外衣和无袖长衫。由一块布作成,领口宽,衣领偏低,这就是14世纪欧洲妇女流行的袒领衫,领口有圆形、角形、方形,领口开得很大,露出胸的上半部,上身有无袖、短袖的,臂膀裸露,腰带提得很高。
男女服装都讲究装饰。14世纪时兴一种染色服装,上衣左边一种颜色,右边一种颜色,裤子左右腿各为一种颜色,全身上下左右分四部分,分别染色。男裤与鞋连成一体,脚掌以皮革为底,脚下还穿无底长靴,靴上带有马刺。紧身男裤是两条裤管分开穿着,前后有长外衣遮挡。后来,上衣越来越短,变成夹克式外衣。
而15世纪后,欧洲服装开始有了较大变化。由于经济繁荣,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往来,东方文明的影响,欧洲服饰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变化,贵族男女追逐时尚,贵族妇女争奇斗艳,男子不拘礼节;贵族与平民的服装有了更明显的不同;衣服式样变化,衣料品种增多。服装力求摆脱古老习俗,追求时兴。东方服饰中的装饰和纽扣被欧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纽扣或宝石,甚至内衣纽扣也用宝石和纽扣装饰。
同时,在15世纪哥特式尖顶建筑的影响下,还产生了相似的审美观的服饰:v?字领、尖鞋、希南帽等等。希南帽呈圆锥形,内部用铁丝或浆糊使其成型,尖为40度角,高九英寸至三英尺,帽子上垂着薄纱(用高级麻布作),帽有圆环固定,前沿还可加天鹅绒。帽子价格昂贵。
15世纪,妇女服装向男装靠近,宽松的长衣腰间系带,外衣用宽大彩带束腰,上挂有短剑,头戴男士小罩帽,脚穿尖头鞋。15世纪外衣更短,成为不能遮羞的服饰。男人服饰的变化也被人认为是不文雅。妇女的袒领晚礼服与男人的短外衣服装遭到神父的反对。
总之,中世纪基督教统治时期,人们对于服饰的美的追求被看成是轻狂的行为,禁欲和反禁欲的斗争也表现在服装方面。人们按照美的标准不断地推动着服装领域的前进,直至文艺复兴,服装发展才有了一个较大的变化。?
拜占庭从远东经波斯运来丝绸衣料,或以丝线原料加工成薄绸,制成衣服。男式服装有紧身衣,有衣袖,前身有衣锁服饰做为装饰,衣长过膝,衣袖长短不一。腰间系有腰带。长身斗篷为正式庆典服装,斗篷前后镶有美丽的彩色垂片。披肩,是一块有褶的长形布块,固定于双肩。
女式服装有斗篷,还有披肩(王室皇后专用)长外衣,是由基督教法衣演变而来。女外衣短至臀部,长至脚踝。户外服装是长斗篷,从头部垂落覆盖全身。
贵族妇女服镶嵌金银宝石、珍珠玛瑙,劳动妇女穿无袖或短袖上衣,衣身到腰。从查士丁尼皇后的画像看,其服装华贵无比,身穿一盖住脚面的长衣,衣制下摆很宽,似裙状,衣袖瘦窄至腕,袖口束紧。腰间系各种丝带,衣服上装饰各种宝石,胸前挂着各种珍珠宝石饰物,头戴帽,帽上饰着各种宝石,耳环垂下。其服装式样有的为欧式,其丝织面料与宝石饰物产于东方。
●“流行”和“时尚主义”的洗礼
经历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洗礼,18世纪的服饰风格开始从粗旷、强硬转为纤细、优美,这种革命性的变化被称为“洛可可风格(rococofashion)”。而洛可可风格的显著特征就是:奢华的面料、繁复的装饰以及精细的剪裁。若要用更简洁的话来概括,即是“优雅”。
那时,钻石还没有流行,于是赶时髦的女人们的颈部就戴上一根蕾丝做成的装饰圈,以衬托胸部的丰满,在她们宽大的撑裙上还有华美的刺绣。那时的刺绣也是一大看点,金、银和其他五彩缤纷的丝线刺绣,使服装色彩看起来极其灿烂。即使是穿在女人外衣里的胸衣,也有精美的刺绣。
同时,我们看到男人的衣服则越来越合身,有一套装扮就能很典型地体现出当时的男士服饰:白衬衫、背心、丝绸马裤、胸部装饰、围巾。另外,男士衣服色调优雅,强调胸部装饰,袖子的设计也比较夸张。而男鞋在今天,它会被认为是时髦小姐的鞋:织锦缎面料,小金属片装饰,刺绣,方头,奢华而时髦。但在18世纪的欧洲,它属于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