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带江山如画——山河丽景(1)

作者:文真明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01:25

|

本章字节:12742字

弄潮儿向涛头立


——读潘阆《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潘阆用《酒泉子》词牌写过十首词,其一、其二忆钱塘,其三、其四忆西湖,其五至其十分别忆孤山、西山、高峰、吴山、龙山、观潮。每首起句均冠以“长忆”两字,后半阕第三句俱冠以“别来”两字。十首中以这第十首写得最好,最为后人所传诵。这首词描写钱塘潮(海宁潮)的盛况,被历代文人奉为“观潮词第一”。


人们观潮,现在在浙江海宁。但在北宋,观潮胜地却在杭州。海宁观潮是明朝钱塘江改道以后的事。后人考证,潘阆在宋朝太宗和真宗两朝做过几任小官。太宗时,因言行“狂妄”得罪权贵,被撵出汴京,飘泊江湖,卖药为生,曾流落到杭州。杭州在钱塘江畔,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潮汛的高潮期,当时皇朝把这一天定为“潮神生日”,要举行观潮庆典。


可能涨潮的盛况给潘阆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以致后来经常梦见涨潮的壮观。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


上片起首两句“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做好了铺垫。接下来两句“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短短四句,读者仿佛亲临当时的观潮盛况——这一天,皇亲国戚、达官要人、百姓居民,各色人等,倾城出动,车水马龙,彩旗飞舞,盛极一时。潮水将起,远望一条白线,逐渐推进,声如雷鸣,越近声势越大,如沧海横流,一片汪洋。白浪滔天,山鸣谷应。水天一色,海阔天空。


过片“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数百健儿,披发纹身,手举红旗,脚踩滚木,争先鼓勇,跳入江中,迎着潮头前进,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不沾湿。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炫目惊心,使那些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向潮头挑战戏弄潮头藐视潮头的钱江健儿的神韵跃然纸上。


结拍“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运,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两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


钱塘自古繁华


——读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非常有名,流传很广。传说宋、金对峙时期,金朝的皇帝听人唱它,便十分垂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南宋都城临安(又叫钱塘、杭州),于是起了渡江南侵之心。传说虽不一定可靠,但说明了这首词的魅力。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词的上片,一开头便以鸟瞰式镜头拍摄下杭州城的全貌。“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绕堤沙”,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所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宋初已十分秀丽。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两字概括,意为清秀嘉美。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练,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两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地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到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两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相传,这首词是柳永书赠钱塘主帅孙何的,所以词中难免唱一些赞歌。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艺术构思上的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一带江山如画


——读张昇《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这是一首写景和怀古的词,是宋怀古词中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全词以景抒情,层层抒写,勾勒甚密,语朴情深,有别于婉约派的词风。


上片展示了辽阔的如画江山和潇洒的清秋景物,既引出下片抒情,又为主题思想怀古作铺垫。正是如此江山、如此风物,引出了历史许多英杰的你争我夺。兴了一代又亡了一代,无情的沧桑变化何等悲凉。开头一句“一带江山如画”,先对金陵一带的全景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摇落景色萧索,但这里作者却说“风物向秋潇洒”,一切景物显得萧疏明丽而有脱尘绝俗的风致,这就突出了金陵一带秋日风光的特色。接着“水浸碧天何处断”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这个“水”字承首句的“江”而来,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长江向远处看去,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看不到尽头。将如此宏阔的景致,用一个“浸”字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来。近处则是“霁色冷光相射”,“霁色”紧承上句“碧天”而来,“冷光”承“水”字而来,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的光,霁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一个“射”字点化了这一画面。接着词人又把视线从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洲、屿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发花的季节,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现出了竹篱茅舍。这样,从自然界写到了人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下片的苍凉之情与上片壮丽、潇洒之景相互衬托,更见出怀古之情的苍凉萧索。先荡开两笔,写词人再抬头向远处望去——“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的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多少六朝兴废事”,这里历史上短短的三百多年里经历了六个朝代的兴盛和衰亡,它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衰亡的,这许许多多的往事,却是“尽入渔樵闲话”。“渔樵”承上片“竹篱茅舍”而来,到这里猛然一收,透露出词人心里的隐忧。这种隐忧歇拍两句里,又作了进一步的抒写:“怅望倚层楼”,“怅望”表明了词人瞭望景色时的心情,倚高楼的栏杆上,怀着怅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着历史上的往事。最后一句“寒日无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沉下,苍茫的夜幕即将降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歇拍的调子是低沉的,他的隐忧没有说明白,只从低沉的调子里现出点端倪,耐人寻味。


这首词上片句句景语,无一句不含赞叹之情,下片前两句也是景中有情,末两句更是以苍凉之景寄无限伤慨之情。情景交融,情景互衬,构成了含蓄而苍凉的格调。


后人点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于冷隽中寓悲凉之感。阕中如“霁色冷光相射”,“寒日无言西下”句,尤觉冷艳触人心目,而语意无穷。


《历代词人考略》中评比词说:“张康节(张昪谥号)《离亭燕》云:‘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秦少游《满庭芳》云:‘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两歇拍意境相若,而张词尤极苍凉萧远之致。”


无风水面琉璃滑


——读欧阳修《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颍州(今安徽阜阳)西湖在先秦时即已形成,唐代渐成风景名胜。宋代颍州为东京汴梁的畿辅之地,为南北漕运和商旅要道。从宋仁宗庆历年间起,晏殊、欧阳修、吕公著、苏轼、赵德麟等文人名士先后知颍州,颍州及其西湖遂不断见于文人笔端。


欧阳修晚年归居颍州。这组《采桑子》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水深莫测,广袤相齐”(《正德颍州志》卷一)的西湖美景,从中折射出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理。


词的上片,轻舟短棹,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愉快感觉。“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两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以下数句展开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不仅是“春草碧色,春水绿波”,跟绵长的堤影掩映着,看到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而且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都会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春风中吹送。这些乐曲处处随着词人的船,仿佛是为着词人而歌唱。寥寥数笔,就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片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过片“无风水面琉璃滑”,写水面平滑,“无风”两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桨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


结拍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视点也因此由近到远,再向高处延伸,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此句与王维笔下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词在《采桑子》组词中名列第一,它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群芳过后西湖好


——读欧阳修《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辞官归家后,隐居在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共十首,此词是第四首,写暮春依栏观湖游兴之感,在美景中寄托了作者的闲适之情。西湖花时过后,群芳凋零,残红狼藉。常人对此,当觉索然无味,而作者却面对这种“匆匆春又去”的衰残景象,不但不感伤,反而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这正是此词有异于一般咏春词的独到之处。


上片写暮春之景,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首句“群芳过后西湖好”,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残红”、“飞絮蒙蒙”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垂柳阑干尽日风”句写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群芳过后”本有衰残之味,常人对此或惋惜,或伤感,或留恋,而作者却赞美说“好”,并以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人心情舒畅则观景物莫不美丽,心情忧伤则反之。这就是所谓的移情。一片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下片言众人归去之静。以细雨双燕状寂寥之况,于落寞中尚有空虚之感,文字疏隽,感情含蓄。过片表现出环境之清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笙歌散尽游人去”乃指“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的游春盛况已过去,花谢柳老,“笙歌处处随”的游人也意兴阑珊,无人欣赏残红飞絮之景;“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惜春恋春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里感觉,才可解释认为“狼藉残红”三句所写景象的“好”之所在;最后两句“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拢”。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


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细雨衬托春空之后的清寂气氛,又以双燕飞归制造出轻灵、欢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