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老年十忌(6)

作者:季羡林

|

类型:诗词·散文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51

|

本章字节:2382字


鲁迅不到五十岁,就写了有关死的文章。王国维则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结果投了昆明湖。我之所以能泰然处之,有我的特殊原因。十年浩劫中,我已走到过死亡的边缘上,一个千钧一发的偶然性救了我。从那以后,多活一天,我都认为是多赚的。因此就比较能对死从容对待了。


我在这里诚挚奉劝普天之下的年老又通达事情的人,偶尔想一下死,是可以的,但不必老想。我希望大家都像我一样,以陶渊明《神释》诗最后四句为座右铭。


十忌:愤世嫉俗


愤世嫉俗这个现象,没有时代的限制,也没有年龄的限制。古今皆有,老少具备,但以年纪大的人为多。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很大的危害,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世事发生必有其因。愤世嫉俗的产生也自有其原因。归纳起来,约有以下诸端:


首先,自古以来,任何时代,任何朝代,能完全满足人民大众的愿望者,绝对没有。不管汉代的文景之治怎样美妙,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怎样理想,宫廷都难免腐败,官吏都难免贪污,百姓就因而难免不满,其尤甚者就是愤世嫉俗。


其次,学而优则仕达不到目的,特别是科举时代名落孙山者,人不在少数,必然愤世嫉俗。这在中国古代中可以找出不少的典型。


再次,古今中外都不缺少自命天才的人。有的真有点天才或者才干,有的则只是个人妄想,但是别人偏不买账,于是就愤世嫉俗。其尤甚者,如西方的尼采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又如中国的徐文长。结果无法满足,只好自己发了疯。


最后,也是最常见的,对社会变化的迅猛跟不上,对新生事物看不顺眼,是九斤老太一党;九斤老太不识字,只会说:一代不如一代,识字的知识分子,特别是老年人,便表现为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以上只是一个大体的轮廓,不足为据。


在中国文学史上,愤世嫉俗的传统,由来已久。《楚辞》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等语就是最早的证据之一。以后历代的文人多有愤世嫉俗之作,形成了知识分子性格上的一大特点。


我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姑以我自己为麻雀,加以剖析。愤世嫉俗的情绪和言论,我也是有的。但是,我又有我自己的表现方式。我往往不是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而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而是迷惑不解,惶恐不安。我曾写文章赞美过代沟,说代沟是人类进步的象征。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可是到了目前,我自己也傻了眼,横亘在我眼前的像我这样老一代人和一些新人类、新新人类之间的代沟,突然显得其阔无限,其深无底,简直无法逾越了,仿佛把人类历史断成了两截。我感到恐慌,我不知道这样发展下去将伊于胡底。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愤世嫉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要不得的;可我一时又改变不过来,为之奈何!


我不知道,与我想法相同或者相似的有没有人在,有的话,究竟有多少人。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毛泽东的两句诗好: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常宜放眼量。


2000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