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漫谈伦理道德(3)

作者:季羡林

|

类型:诗词·散文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51

|

本章字节:2970字


老子《道德经》中在几个地方都提到天、地、自然等等。他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在这一段话里老子哲学的几个重要概念都出现了。他首先提出道这个概念,在他以后的中国哲学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的天显然不是有意志的上帝,而是与地相对的物质性的东西。这里的自然是最高原则。老子主张无为,自然不就是无为吗?他又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五章)


明确说天地是没有意志的。他又说: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


道德不发号施令,而是让万物自由自在地成长。总而言之,老子认为天不是神,而是物质的东西。


几乎可以说是,与老子形成对立面的是孔子。在《论语》中有许多讲到天的地方。孔子虽然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在他的心目中是有神的,只不过是敬鬼神而远之而已。天在孔子看来也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孔子关于天的话我引几条: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等等。孔子还提倡天命,也就是天的意志,天的命令。自命为孔子继承人的孟子,对天的看法同孔子差不多。他有一段常被征引的话: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其所不能。


在这里,天也是一个有意志的主宰者。


也被认为是儒家的荀子,对天的看法却与老子接近,而与孔孟迥异其趣。他不承认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最高主宰者。有的哲学史家说,荀子直接把天解释为自然界。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也非常正确的解释。荀子主要是在《天论》中对天做了许多唯物的解释,我不去抄录。我想特别提出天养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意思是说人类利用大自然养活自己。这也是很重要的思想。多少年前我曾写过一篇论文《天人合一新解》,我当时没有注意到荀子对天的解释,所以自命为新解,其实并不新了。荀子已先我二千多年言之矣。我的贡献在于结合当前世界的情况,把天人合一归入道德最高标准而已。这一点我在上面讲天人关系一节中已经讲到,请读者参阅。


我在上面只讲了老子、孔子、孟子和荀子。其他诸子对天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的。因为同我要谈的问题无关,我不一一论列。我只讲一下墨子,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这同儒家的孔孟差不多。


我的补充解释就到此为止。


尽管荀子对天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支配中国思想界的儒家仍然是保守的。我想再回头分析一下上面已经提到过的格、致等八个层次。前五项都与修身有关,后三项则讲的是社会关系,没有一项是天人关系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我个人肤浅的看法,先秦儒家,大概同一般老百姓一样,觉得天离开人们远,也有点恍兮惚兮,不容易捉摸,而人际关系则是摆在眼前的,时时处处都会碰上,不注意解决是不行的。我们汉族是一个偏重实际的民族,所以就把注意力大部分用在解决社会关系和个人修身上面了。


几千年来,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有很多形成系列的道德教条,什么仁、义、礼、智、信,什么孝、悌、忠、信、廉、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也排列得井井有条,比如五伦之类。亲属间的称呼也有条不紊,什么姑夫、舅父、表姑、表舅等等,世界上哪一种语言也翻译不出来,甚至在当前的中国,除了年纪大的一些人以外,年轻人自己也说不明白了。《白虎通》的三纲、六纪,陈寅恪先生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精义之所寄,可见中国这一些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