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洋
|类型:人物·传记
|更新时间:2019-10-07 23:29
|本章字节:16766字
神龙三年(707)九月,李显正式将武则天的年号“神龙”废除,改元“景龙”,是为景龙元年(707)。
武三思死了,皇帝李显表面上看似哀伤,但心里却是开心异常,一来武三思位高权重,是诸武的领袖,二来这家伙竟然睡了上官昭容不说,还睡了大唐的皇后,尽管皇帝丧失了性功能,可皇帝总还有尊严吧。太子李重俊替父杀了武三思父子,儿啊你也算死得其所。武崇训死了那李裹儿也没啥悲哀的,堂堂大唐的第一公主还愁嫁了不曾?几天后安乐公主就与那个曾去突厥和亲未果的武延秀结了婚。武延秀人长得比武崇训帅多了,还出过国,是海归,很懂风情,李裹儿对新任丈夫非常满意,也就没有心思再去谋那“皇太女”的称号去了。
朝廷归于平静,天下又得到了安宁,群臣给帝后分别上尊号“应天神龙皇帝”、“顺天翊圣皇后”,这倒有点当年李治夫妇互相恭维为“天皇”、“天后”的味道了。
李裹儿不想当皇帝了,但那韦皇后的皇帝梦又做炽烈了起来。
景龙二年(708),早春二月的一天,皇后宫中有一个宫女跑去给皇帝李显报告,说:“在皇后的衣箱里飞出了一片片五彩斑斓的云霞来。”李显没有去理会这样的奇谈怪论,但韦皇后的衣箱“飞出祥云”的消息却很快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说的人多了,李显也就信了,他为了讨好老婆还叫宫廷画师去将祥云画出来,然后将那画搬到朝堂上去让文武百官欣赏。这就让大臣们警惕了,因为大家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当年武皇后在朝堂上让大臣观赏那块从洛水里打捞出来的白石头的景象来。这韦皇后是什么意思,她想效法武皇后?
过去李裹儿吵闹着要当皇太女,大臣没在意,因为安乐公主模样虽然美艳,但不过是个没有城府只会骂街的小女人罢了,何况这个李裹儿成天就是聚敛金银,大修豪宅,量她也弄不出什么动静来。可韦皇后就不一样了,因为皇帝对她是百依百顺,何况当年皇帝就说过要把天下送给韦玄贞,万一这个李显再说一句“朕就是把天下送给韦皇后又何妨”,那就问题严重了。
当年还有武皇太后能够阻止李显将国家送人的荒唐行为,可如今李显若要将国器送人,谁又能阻止他呢?于是一些正直的大臣想到了相王和太平公主,这兄妹俩的封号里不是有“镇国”二字吗,该是他们出手来当中流砥柱而镇国了呀。
韦皇后为了培养外应人员,就建议上官婉儿去住到宫外拉拢朝臣,韦皇后居然还说通了李显,皇帝就赏赐了上官婉儿一套宅院让她自由出入皇宫,在外面亦可开府纳士。但上官婉儿见皇帝如此软弱,她对李显失去了信心,婉儿可不愿将自己的未来去绑在韦皇后的战船上。上官婉儿开府后就与一帮文学青年打得火热,其中有一个文学青年名叫崔湜,这崔湜二十几岁就中了进士,诗文俱佳,他觉得这样一步一步地在朝廷里熬,怕是头发白了也难熬个名堂,于是他决定去吃上官婉儿的软饭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崔湜冒着杀头的风险,凭借美男子的风度和满腹的才学,成功地将当今圣上的昭容、那半老徐娘上官婉儿拿下,然后开始做起了升官的美梦来。上官婉儿在品尝了崔湜的男色和才学后,决定将他当做礼物献给太平公主。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年龄相仿,爱好相同,情同姐妹。当婉儿得知太平公主成天在聚敛钱财,玩小白脸时,婉儿就洞悉了太平公主的内心世界,婉儿断定了太平公主在韬光养晦。当上官婉儿带着崔湜去到了太平公主的府上,婉儿将崔湜介绍给太平公主时,这个卑贱的书生竟毫无廉耻就投进了太平公主的怀抱。崔湜自以为他傍上了当今最富的款婆,很是洋洋得意,却不知上官昭容却是在用他做幌子,以掩天下耳目。因为崔湜哪里知道,婉儿与太平在春风明媚的花园里谈论的不是风月,却是宫廷政治。
景龙四年(710)六月,宫内忽然传出消息,应天神龙皇帝李显驾崩了。李显不过54岁,白天都还乐乐呵呵的,可到了晚上怎么就忽然死了呢?皇帝驾崩时只有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在场,群臣问韦皇后皇帝是怎么死的?韦皇后大怒,道:“本宫与皇上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几十年,皇上驾崩,莫非是我害了的不成?”群臣见韦皇后发怒,无人敢再问下去。
聪明的韦皇后已经调遣了她韦氏的叔伯兄弟分掌了禁军,并把守了各战略要地。但接下来该怎么办她是一点主意也没有,于是韦皇后急忙把上官婉儿叫来身边咨询。韦氏知道,当年武氏从皇后到皇太后再到皇帝,整个过程上官婉儿都是在场的见证人。上官昭容便替韦皇后草拟了一份李显的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韦氏知政事,相王参谋政事。”韦氏一见就不乐意,问:“相王参谋政事是何意?”
上官婉儿淡定地回答:“皇后觉得只你一人摄政,那些狡猾的大臣们能相信吗?”韦氏一听,顿时觉得自己找对了帮手,上官昭容真是处处在为自己精心考虑啊。韦氏高兴了,凭她的智商怎么能够洞悉这是上官婉儿给留下的一个致命的漏洞呢。上官婉儿怎么会去为这样一个愚蠢的女人精心谋划呢,与那大周圣神皇帝武瞾比,韦氏你差远了。
大家忙乱着将李显安葬后,皇后便临朝摄政,大赦天下,改元“唐隆”,晋封相王为太尉。不几日,年方16岁李重茂即位,尊韦氏为皇太后,立妃陆氏为皇后。
韦氏要效法婆母武则天的企图已经很是明显了,她已经在为自己量身订做登基当女皇帝的龙袍了,李氏河山再一次面临改变颜色。镇国相王李旦和镇国太平公主兄妹再也坐不住了,但更坐不住的还有李旦的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李隆基年纪虽轻,但机灵谨慎,他表面上成天吃喝玩乐、走马斗狗,暗地里却在禁军将领中拉拢、收买、培植了大量亲信。朝廷的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水面下却是暗潮涌动,漩涡突变,大战在即,似乎一切静悄悄地很是平常。
李裹儿在长安炫耀她那件用了几百只五彩斑斓的鸟儿的羽毛编织出的昂贵裙子,安乐公主穿着这“百鸟装”走在长安的大街,角度、光线不同,那华丽的裙子就会变幻不同的色彩。李裹儿无忧无虑的过着奢侈的生活,俨然就以皇太女在自居,她全然觉察不出危险正在临近,危险被她母亲嗅到了。
韦皇后在心腹宰相宗楚客的一再提醒下,她终于发现了上官婉儿给她设置的那个漏洞,天,怎么能置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于不顾呢?这二人要是一联合,她韦氏就死无葬身之地了。韦氏决定立即动手,诛杀她皇帝道路上仅有的两只拦路虎。然后,韦氏的这已计划刚刚制定,参与制定计划的决策人之一宰相崔日用就去太平公主府上告了密。太平公主一听韦皇后要先动手,心中大惊,立即派人去将临淄王李隆基召进府来商量对策。更随李隆基秘密来到太平公主府上的还有一个名叫高力士的心腹宦官。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其家在岭南因株连罪被抄,年幼的冯元一被阉割为奴。圣历元年(698),岭南招讨使李千里向内廷进二阉儿到洛阳,其一就是冯元一。大周皇帝武瞾见其言谈不俗,举止有豪气,便将元一留在身边做事,后犯过错被逐出禁宫,由官员高延福收为养子,遂改名高力士。一年后,再被女皇帝招入宫中在身边用事。在女皇帝的影响下,高力士从小养成了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果敢的行事作风。景龙(708)年间,24岁的高力士结识了23岁的李隆基,二人遂成知己。
韦皇后欲铲除她帝王道路上的两只拦路虎镇国相王和镇国太平公主,但计划泄露,太平公主与临淄王这姑侄当机立断,决定暂不通报相王李旦,机密行事,当晚立即动手,先下手为强。
唐隆元年(710)六月二十日,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秘密制定好了政变预案后就开始行动了,太平公主首先给韦氏和安乐公主拟定了一个“合谋毒杀先帝”的罪名,李隆基与高力士便带领一帮敢死队就杀进了皇宫。高力士身强力壮,一马当先,首先由玄武门杀入。这高力士自幼禁宫,与那些宿卫禁军大多相识,高力士提刀杀到没有莽撞滥杀,他愤慨地告诉那些宿卫,应天皇帝李显是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合谋以毒饼“鸩杀”,那些禁军一听便纷纷加入到了政变队伍中来,禁宫很快就被李隆基的人马占领。韦皇后从睡梦中醒来,见宫内四处都是喊杀声,情急中连衣服都没有穿戴整齐就慌不择路地逃跑,跑来跑去的却迎头撞上了高力士的政变队伍。大伙一见,这头发散乱的妇人不就是平日里趾高气扬的皇后吗,高力士大喊一声,“先帝就是被这恶女人毒死了的呀”,于是刀枪剑戟一齐加身,可怜这个美丽聪明的大唐皇后当即就被剁成肉泥,也不知是谁去将韦皇后那颗美丽的人头砍了下来去挂在了高高的宫门之上。
那晚安乐公主李裹儿与驸马李延秀也住在皇宫,她夫妻寻欢作乐直到半夜,二人还在锦帐中缱倦,风情还没散尽,忽然听得喧哗四起,喊杀震天,宫人奔进寝殿来禀报说有人造反,皇后已经被杀,头颅都挂在了宫门上。这夫妻一下傻眼啦。喊杀声势越来越近,武延秀慌乱中衣服也没有穿,他抛下了妻子安乐公主不顾就独自逃命去了。这李裹儿倒还镇定,她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去将她那件心爱的“百鸟裙”仔细穿了,然后镇静地去坐在梳妆桌前开始化妆,李裹儿知道这好日子是到头了,就算是死她也要死得端庄、高雅和美丽。
高力士带领禁军冲了进来,他没有去成全李裹儿爱美的心愿,这个高大勇武的宦人上得前来,二话不说,一手抓了李裹儿的秀发,挥手将刀在那颀长的颈子间一抹,大唐最美丽的公主、也是最弱智的公主就这样血溅当场、香消玉殒了。李裹儿的丈夫武延秀没跑出多远,就被乱军所杀。
上官婉儿那天不知何故没有回她的府邸,她也在宫中,见叛军涌进宫来,上官昭容立即拿出了她草拟的那份李显遗诏,是她在遗诏上写了一条“相王辅政”,给韦氏设置了这个天大的漏洞。上官婉儿认为她应该是有功的,何况她早就与太平公主互通信息、情报共享,她自认不属韦氏一党。高力士将上官婉儿带到李隆基面前,把李显的遗诏交给临淄王看,上官婉儿跪在地上抬头哀怜地望着年轻英武的临淄王,婉儿说:“那些情报都是臣妾暗中通报给太平公主的,臣妾是公主的内线。”李隆基心想,好啊姑姑,你在禁宫中安置这样的内线,也从来没有告诉过我,这是何意喃?李隆基的心里第一次对姑姑太平公主心生出间隙,他冷冷地对身边的高力士说了一声:“这等妖女,杀掉!”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香魂马上就跟随着李裹儿的美丽去了。这天晚上,大唐最美丽的公主和最有才情的女官的生命同时消灭在了冰凉冷漠的璀璨星空下。
三天后,坐在含元殿上的小皇帝李重茂看见镇国太平公主走到了他的面前,太平公主拉起李重茂,然后威严说:“这个位置已经不是你的了!”这时,李隆基和高力士将父亲李旦拥到了那个金碧辉煌的皇位上坐下,李旦对这一切恍然若梦。
李旦亦再次成为了大唐的皇帝,是为唐睿宗。复以少帝李重茂为温王,李隆基为平王。皇帝李旦欲立太子,宋王李成器为嫡长子,但平王李隆基却有大功,疑惑不决。宋王、平王兄弟谦恭想让,最后立李隆基为皇太子。改元“景云”,是为景云元年(710)。
景云三年(712)一月,改元“太极”。太极元年(712)夏五月,改元“延和”。
年过半百的李旦几十年来都是在谨小慎微中度过,他虽然两度作了皇帝,但在他的心中的确是没有丝毫帝王的感觉和追求,他喜欢清静平和、波澜不兴的生活,对那些宫廷争斗很是厌倦。如今李旦坐在帝位上,看见妹妹太平公主与儿子李隆基之间为了权力分配不断地发生摩擦和冲突,他伤心不已。太平公主自持功高,竟将自己的男宠都弄进了朝廷为官,朝中宰相大多出自公主府中,她还大肆聚敛钱财,几达富可敌国的地步。但这一切并不是平王李隆基与她产生矛盾的根源,这姑侄反目的症结在于太平公主的势力渐大,威胁到了李隆基在朝中的声望。
延和元年(712)秋八月,为了避免妹妹与儿子间的冲突扩大和失控,李旦将皇帝位禅让给了太子,李隆基即皇帝位,是为唐玄宗,尊睿宗李旦为太上皇。改元“先天”,是为先天元年(712)。
“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势,擅权用事,与上有隙,宰相七人,五人出其门。文武之臣,大半附之。”皇帝李隆基感觉到姑姑现在已经成为了他在皇帝位上大展宏图的唯一障碍了。
先天二年(713)秋七月,在与心腹宦官高力士的谋划下,29岁的李隆基决定再次先下手为强,对外声称50岁的镇国太平公主欲效法武则天故事,李隆基命令高力士带领禁军去将太平公主一党全网打尽。太平公主手下培植的大多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学谄媚之士,哪里敌得过高力士的武力喃,当晚,太平公主一党尽皆落网。
那晚我得知了皇帝欲剿灭太平公主的消息后立即飞马来报告给了公主,公主却镇定地坐在府中,她不相信由她一手栽培出来的三郎李隆基会对自己的亲姑姑下手,但是不利的消息不停地传报进府来,高力士已经带了大队人马来将公主府包围了。不得已我只好带领了公主府上下忠勇的心腹家臣们杀出后门,保护着公主杀出重围逃离出了长安,亡命到了终南山里的一座古庙里躲了起来。
高力士建议李隆基立即发兵前去追捕,但皇帝一想,她毕竟是从小呵护过他的姑姑,一个半老徐娘,躲进了深山还能有啥作为,何况当年诛杀韦氏,姑姑太平公主也是功不可没的,于是李隆基便网开一面,没有再派人去猛打穷追。皇帝只是把太平公主一党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这姑侄俩是如何由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走到了对立面而成为了敌人的,这里就如此从略叙述之。
在流放的太平党之流中有个文学之士,就是当年上官婉儿将之当作掩人耳目的礼物贡献给太平公主的男宠崔湜。崔湜凭借太平公主的提携曾经也在长安辉煌无比,但好景不长,如今主人躲进了深山,他就成了丧家之犬。李隆基也没与这些文字青年特别过不去,也就是流放而已,李隆基还给崔湜搭了个伴,将同为男宠的卢藏与崔湜一同流放岭南,一路好有人陪着说话。二人到了荆州,崔湜在驿馆夜半忽然梦见自己在照镜子,他醒来一想,这不是明镜高悬寓意他将被皇帝赦免吗。于是崔湜不走了,他要在荆州等皇帝的赦免令,那卢藏只好一人前往岭南去过流放生活。崔湜去到大街,见有有人在那里算命测字,他便将自己的美梦去让那算面之人解解。可算命人一听就直摇头,说:“你梦见镜子,可不是要被赦免之兆啊。‘镜’字拆开是‘立见金’。”崔湜一听忙问:“立见金,这么说我是要发财了?”算命人“呵呵”大笑,说:“金是财,亦可为刀剑也。”算命人说完就收摊走人了。没几天,崔湜果然等到了长安快马来使向他宣诏,言他曾与太平公主密谋毒死太上皇,今奉皇帝敕令就地取他性命于当场,这个靠美色取宠于太平公主而飞黄腾达的男人就被杀死在了长江边。
我与一帮忠勇之士保护着太平公主杀出长安,逃到了终南山的一座古寺里。太平公主闭目打坐佛前,她竟不吃不喝,成天就念经诵佛。我日夜担忧地侍立在公主身旁,忽然一天清晨,公主睁开了眼睛,她见我按剑守卫于侧,便轻言对我问道:“过去几天了?”
我急忙回答:“回公主,我们离开长安来到这里已经三天三夜了。”
太平公主叫我将之搀扶出殿,步到庙前一空旷的高岗上,她远望长安,神思飞扬。公主对我轻声说道:“三天三夜,面对释天,心向如来,证得菩提。本宫忽然间醍醐灌顶间一般,把这50年来发生的一切全想通了,全想明白,想透彻了。人生不过匆匆流云,如梦、如幻、如电。本宫那个伟大的母亲大周皇帝,那个才华横溢的上官婉儿,还有那个野心勃勃的韦氏和那个绝代佳人李裹儿,这一切原来终成泡影。”太平公主叹息了一声,山风吹佛这她那已生银丝的秀发,太平公主对着满目青山自言自语地说:“本宫效法不了自己那个伟大的母亲,本宫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第二个则天大帝。这天下是三郎李隆基的天下,哈哈哈,其实这也就是我李家的天下啊。”说完,太平公主令我去将带出的财物全部分发随行众人,并将之全部遣散,她要只身一人去回到长安,去面对那个李三郎。我将随行卫士全部遣散,然后执意地随侍太平公主淡定从容、大张旗鼓地踏马回到了长安,回到了太平公主那巍峨的府邸。
皇帝李隆基一听姑姑太平公主空着双手只带了一个卫士就回来了,呵呵,他对姑姑的勇气佩服万分。但这回是政治斗争,可不是过去与姑姑在花前月下谈论诗歌、开音乐酒会,得决出个你死我活来的。三郎李隆基自语道,姑姑啊姑姑,你就在终南山里住着多好呀,回长安来干啥呢,这不是叫侄儿为难吗?李隆基也在禁宫里左思右想了三天三夜,他也把一切想了个清楚,于是也不派禁军,皇帝就只派出了身边亲信的宦官高力士,叫高力士捧了一条白绫,独自到太平公主的府上去见这个大唐最高贵的女人。
当得知太平公主回到长安,退位的太上皇李旦紧急去约见了儿子李隆基,请求年轻的皇帝看在太平公主曾对国家作出的卓越贡献上,放她一马,留她一条生路。李隆基正如当年面对上官婉儿一样,对政敌他没有怜悯,他只是好言宽慰着年迈的太上皇,但赐姑姑自尽的白绫依然让高力士送去了太平公主府。
当高力士手捧白绫来到了毫不设防的太平公主府,他径直进到了空荡荡的大殿中,一身素服的太平公主就端坐在高高的殿堂上,我按剑巍然地挺立在公主的身后。公主面无表情,没有说一句话,她平静地从高力士手上接过了那条白绫。高力士躬身退出大殿,然后随手将殿门带上。空气似乎都凝滞了,我主仆无语,公主微笑地看了我一眼,示意我替她将白绫挂在梁上。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大唐最高贵的公主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悬梁自尽了。当高力士再度推开殿门进到殿中来勘验时,我已经引剑自刎在了公主垂悬的脚下,我流淌在地上的鲜血将太平公主的飘曳长裙映衬得分外洁白。
太上皇李旦得悉妹妹自尽的消息后,他伤感万状,亲笔给儿子隆基写了一封书信,诰曰:
“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然后太上皇李旦迁徙百福殿,从此不过问任何事。
太平死了,李旦的心素了。一个深受女人也能当皇帝影响的时代,到此才彻底告一段落。太平公主共有4子4女,与前夫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与后夫武攸暨再生育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太平公主被赐死后,除次子薛崇简一直以来都是积极支持李隆基而幸免以外,其余儿子均被处死,同时,其夫武攸暨的坟墓也被令人铲平。这就是皇室的宿命!
后来李隆基派高力士去抄了太平公主的家,太平公主“财货山积,珍物侔于御府,厩牧羊马,田园息钱,收之数年不尽。”太平公主府的亭台楼阁高大得超过了皇宫,光是府中的一个花园你都半天走不到尽头,从长安到终南山的所有田产几乎全部属于太平公主的产业。太平公主府上的高级侍女有数百人,普通的下人、守卫、奴隶、佣工竟多达数千人。当高力士将那长长的抄没清单呈报在皇帝的御案上时,连李隆基都看大了脑袋。我的天,姑姑真的是富可敌国啊!李隆基当然照单全收,太平公主的财产足足够大唐国库开销一年。一百年后的诗人韩愈都还在用诗歌羡慕着太平公主富甲天下的奢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写诗羡慕地赞道: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太平公主凋谢了,“武则天时代”至此方告结束。
先天二年(713)十一月,在大臣姚崇、宋璟、张悦的带领下,群臣上表给李隆基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李隆基欣然接受。姚崇、宋璟、张悦皆是武周时期女皇帝储备的人才,将在后来的国家治理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由于宦官高力士协助李隆基诛杀韦氏和安乐公主有功,擢升朝散大夫、内给事。如今又在平定太平公主之乱中起到了重大作用,皇帝迁升高力士为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正员,后再加封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高力士后来终生跟随唐明皇李隆基不移其志。
十二月,开元神武皇帝李隆基大赦天下,改元“开元”,是为开元元年(713)。
在李隆基七岁那年,一次在大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李隆基在禁卫军的护卫下来到朝堂,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了几句李隆基的随身侍从护卫,小小年纪的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立于马上高声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一下不知所措、目瞪口呆了起来。大周皇帝武氏得知,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备加喜欢。女皇帝夸奖李隆基道:“好孩子,有志气,终当为吾家天子!”李隆基从小在禁宫中就以“阿瞒”自居,希望自己能像曹操那样治国平天下。如今,三郎李隆基的梦想终于成真。
长安满城,遍植芙蓉,每到花开,满城锦绣。
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元盛世”即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