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曾国藩的修身与修心绝学(5)

作者:安忆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42

|

本章字节:9850字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曾国藩认为,君子自强,舍“敬”字别无下手之处。“敬”是一种个人修养,一种对人对事的态度,一种做人的基本原则。“敬”作为一种道德要求,首先要做到自敬,就是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清代人张履祥说:“欲人之敬己,须自敬其身始。能敬其身,则不期人之敬而自敬矣。”自敬,不仅仅要求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外表干净利落、整洁,还要求有一个恭敬的内心。其次,对别人要尊敬。无论对方是长是幼,官大官小,贫穷还是富有,都要恭敬有礼。


宋代时,居敬发展成了一种修养的方法。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更加强调说:“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


曾国藩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被授为翰林院检讨,开始专心精研理学。他精心研读《朱子全集》,并向在京的名家请教,然后严格按照名家的要求悉心研究理学,同时以理学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影响自己的待人处世。


除了自身修养的要求外,曾国藩也很重视在家庭中培养“敬”。他在咸丰四年(1854)七月二十一夜给弟弟们的信中写道:“家中兄弟子任,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他认为,家人之间互相敬重、互相敬爱,走上社会后才能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同时,一家的“勤、敬”门风也会赢得族人、邻里的尊重。曾国藩不断督促弟弟、子侄们认真践行,还对自己的儿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曾国藩告诫儿子:不但要举止端庄、说话谨慎,还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让人尊重的资本,别人才会尊敬你。


我们常说“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得先尊重别人”,在与人交往方面,曾国藩对“敬”字的体会是:“敬”字唯“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三语最为切当。也就是说,无论对方人数的多少和年龄的大小,都不干轻慢,要多加礼遇,这样做既尊重了别人,同时也展现了个人修养的层次。


曾国藩特别强调在待人接物方面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可以轻慢。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十一日,他在日记中写到自己的不敬言行,提醒改正:“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在岱云处,言太谐戏。”第二年,他记载自己在吃酒席过程中,因为自己太过放肆,而自取其辱的尴尬,自己反思道:“席间,因谑言太多,为人所辱,是自取也。人能充无受尔辱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尚不知戒乎!”


很多时候,因为一言不慎,或者一个不恰当的举止,引起别人的反感,乃至恶语相向的事情很多。这就是没有“敬人”的原因,你没有尊重对方,戏谑对方,对方自然不会敬重你,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取其辱。


“敬”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严肃认真,而首先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对别人的“礼”,这种礼包括了对生命的尊重,对对方人格的尊重,以及作为一个个体的尊重。


一家生意兴隆的点心店门口来了一个乞丐,衣服破烂,身上还散发着怪味。当他畏缩着走过来,周围的客人都皱起眉头捏着鼻子,露出厌恶的表情。伙计急忙叫乞丐滚开。乞丐却拿出几张脏兮兮的小面额钞票,说:“今天我不是来乞讨的,我听说这里的点心好吃,我也想尝尝。好不容易才凑到这些钱。”


店老板目睹这一幕,他走上前十分恭敬地把两个热气腾腾的点心递给乞丐,还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说:“多谢关照,欢迎再次光临!”


这是老板第一次亲自招呼客人,而这个客人却是一个乞丐!店老板事后解释说:“买点心对其他客人而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这个乞丐为了品尝我们的点心,不惜花很长时间才讨来的一点点钱,实在是非常难得,我不亲自为他服务怎么对得起他的这份厚爱?”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收他的钱呢?”旁边的孙子不解地问。老板笑笑说:“他今天是作为一个客人来到这里的,不是来讨饭的,我们应当尊重他。如果我不收他的钱,岂不是对他的侮辱?要记住尊重我们的每一个顾客,哪怕是一个乞丐;因为我们的一切都是顾客给予的。”


这个店老板就是两次被《福布斯》评为世界首富的日本大企业家堤义明的爷爷。后来堤义明也要求自己的员工像他爷爷那样,尊重每一位顾客。


“尊重”绝不仅仅是社交场合的礼貌,而是来自于人心深处对另一个生命深切的理解、关爱、体谅与敬重,最纯粹最质朴也最值得回报。


在曾国藩看来,在治事方面也应该具备敬畏之心。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他在给自己的手下大将鲍超的信中曾谈到以敬治事的重要性:


足下数年以来,水陆数百战,开府作镇,国家酬奖之典,亦可谓至优极渥。指日荣晋提军,勋位并隆,务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在现今的时代,敬业仍然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素。只要把“敬”字放在心中,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做事,这样才能成功。


一日一心得


要做到“敬”,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修养,让自己展现严肃认真的态度;其次,家人之间首先要互相敬爱,这样才可能去敬重别人,才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连家人之间都不能互相敬爱,那何谈去敬重别人呢;再次,要做到“敬”,不仅举止要端庄,而且说话要谨慎,不能在言语和行为上对别人不敬;最后,敬业也是“敬”的一种体现,敬业才能做好事,做好事才更可能成功。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曾国藩语录: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源自《孟子》。原文是:“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曾国藩继承这个思想并对其作了详尽的解释:“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如果说孟子强调的是虚心采纳各种意见,那么在曾国藩那里,取、与两件事成了相互推动、永不终结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做人不仅要与人为善,还要“取人为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关于“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辩证关系,作者曾以“大河”与“小河”作比说:“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之道,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亦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


曾国藩把“与人为善,取人为善”确定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并且在与人交往中严格执行和贯彻了这一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曾国藩的事业人才聚集,逐渐兴旺发达起来。他和左宗棠之间的关系就是他与人为善的范例。


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和提拔之德,但是左宗棠这个人恃才傲物、出语尖刻,说话既不中听又伤人,但曾国藩从来不正面攻击左宗棠。他的墓志铭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于左公宗棠趣尚不同,而奇左公智术,以公义相取,左公亦以显名天下。”当左宗棠骂到自己头上时,他通常是不予理睬。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左公之朝夕诟詈鄙人,盖亦糊闻一二,然使朝夕以诟詈答之,则素拙于口……故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不生不灭之法处之。”其次,他在给好友郭嵩焘的信中曾以自身的认识来宽解自己,“盖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窃谓屑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已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固谬;乡原固谬,狂狷亦谬。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决非和协之理。故恒言皆以君子小人为要,而鄙论则谓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晻暖,即为小人。故群誉群毁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


这段话不仅是在宽解自己,更重要的是他阐述了要做到“以冀和衷”首先必须“晓事”,如果不“晓事”则上品如君子,下品如小人,肮脏如乡原,清高如狂狷之士,都会变得荒谬。他把“晓事”作为“知人”的判断标准。在这段话中曾国藩否定了绝对的君子或绝对的小人,他强调必须根据人的行为去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而正是因为采用了这个标准,所以,曾国藩在与朋友、同僚们的相处中能做到根据对方的行为来确定自己该怎么做能达到“和衷”。这就是曾国藩一生对朋友、对同僚采取的与人为善的交往之道。正因为曾国藩采取了与人为善的方式,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时候他会选择自我妥协,而不是正面反击。


还有一件事,也体现了曾国藩与人为善的原则。


同治初年江西巡抚沈葆桢要扣留江西的厘金。江西的厘金是湘军军饷的重要来源。而沈葆桢的行为无疑会影响甚至破坏曾国藩即将采取的军事行动,尽管如此,身为钦差大臣的曾国藩没有利用清王朝对他的依赖以及个人的权势,去参劾、攻击、为难沈葆桢。他在同治元年(1862)九月二十五日所写的日记中写道:“日内因江西蕃司有意掣肘,心为忿恚。然细思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诛锄异己者,权臣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已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吾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曾国藩做人以“忍”见长,这也是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这个“忍”的出发点、动机就是“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从这个动机出发,可以看出曾国藩在对人上不仅仅做到了委曲求全,而且做到了“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的古君子境界。曾国藩把困难当成了是对自己的磨砺,在这个磨砺中努力保持心态平衡,并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增加自己的修养。同时,他还把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看作是成功事业的积极因素,看作是从困境向有利方面转化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曾国藩就能够做到与人为善、苛求于己,用妥协的形式进行斗争。曾国藩病逝后,与他交恶多年的左宗棠写了这样一副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尽管有为自己开脱的意思,但实实在在的敬佩之情却是表露无疑的。由此也可见曾国藩与人为善、取人为善的巨大魅力。


曾国藩在信中嘱咐自己的儿子:“余于左、沈二公以怨报德,此中诚不能无芥蒂,然老年笃畏天命,力求克去褊心忮心。尔辈少年,尤不宜妄生意气,于二公但不通闻问而已,此外着不得丝毫意见。切记切记。”这样的胸怀应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一日一心得


《国语·周语下》中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为善如登山,一步一步地走去便觉得心旷神怡、天清气爽;为恶如掘井,一铲一铲挖去,便觉眼昏神迷、掉入深渊。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应与人为善。在社会中,人与人是密切联系着的,你伤害了别人,你心中的善便被恶所压倒,你自己也被愧疚、后悔、惊恐所折磨。而被伤害的对方也可能采取激烈的反击手段,最后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而如果你首先做到与人为善,就可以熄灭对方的怒火,一场“战争”可能在瞬间化为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