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23:46
|本章字节:3080字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分逻辑
经由不停的思索,对于这些惯用的预测、理性化及贴标签,悉达多清晰地看到了它们的错误。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习惯是行得通的我们的世界似乎是根据这些习惯在运作。当我们人类谈到某个东西真正而确实存在时,会说它是确定、非想象、真实、可证明、不改变而且无条件的。当然,某些东西我们说它会改变。花苞开成一朵花,当它在改变时,我们仍然认为它是一朵真实存在的花。这种成长和改变,是我们对花之本性所具有的固定概念中的一部分。如果它变得恒常不变,我们反而会讶异。因此在这个观点上,我们对改变的预期是不变的。
一条河,水在流,永远在变,然而我们仍然称它为河流。如果一年之后我们再度造访,会认为它是同一条河。但它是如何相同的呢?如果我们单独挑出一个面向或特性,这相同性就不成立了。水不同了,地球在银河中转动的位置也不同了,树叶已落,新叶又长出来了剩下的只是一个相似于我们上次见到的河流表象而已。以“表象”作为“真实”的基础是相当不可靠的。经由简单的分析,就能显示出我们一般对所谓真实的基础,都只是一些模糊的概括和假设。虽然悉达多也使用一般人定义“真实”时所用的字眼非想象的、确定的、不改变的、无条件的但他更精确地使用这些字眼,而非概括性的。在他的观点上,不改变必然意指在所有的方面都不改变,甚至经过彻底的分析后,仍然绝无例外。
我们一般人对真实的定义来自于不完整的分析,如果分析带来了令人舒服的答案,如果它给了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就不再深入了。这真的是个三明治吗?答案,如果它给了我们所想要的,我们就不再深入了。这真的是个三明治吗?这尝起来象三明治,因此我吃了。分析就停在此处。一个男孩在寻找伴侣,见到一个女孩,她看起来蛮漂亮的,于是他停止分析,就上前接触了。失望因而无法避免。悉达多的分析却持续深入,直到三明治和女孩都只是原子,甚至连原子都无法存在于他的分析中。终究什么都没有找到,他于是免除了失望。
悉达多发现,要确定某个东西真实存在的唯一办法,就是证明它独立存在,而且不需要诠释、不能造作或不会改变。对悉达多而言,我们日常生活上一切似乎能作用的机制,不论是身体的、情感的及概念的,都是由不稳固、不恒常的部分所聚合而成,因此它们随时都在改变。我们可以在惯常的世界中了解这个论点。举例来说,你可以说你在镜中反射的影像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他需要依赖你站在镜子前面才行。类似的,事物要真实或独立地存在,就不能被制作或被创造的,因为这要依赖制造者。
我们看着一个火圈,毫无疑问地能了解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我们能接受,只要所有的部分都一起正常运作,它就真的是一个火圈…至少在目前是。但是为什么对手里拿着的书或身体躺着的书或身体躺着的床,我们就不能这样想呢?它看起来象本书,其他人也视它为一本书,它的作用是一本书;但当你分析它时,也可能应用这个“在目前是”的原则。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觉受都是“在目前是”。事物目前显现出存在,我们就是没有勇气或意志,如此地看待事物。加上由于我们没有以部分看待事物的智慧,便将就地视它们为整体。如果孔雀身上的羽毛都被拨光了,它就不再令我们惊叹了。然而,我们并不热切地想降服于这种世界观。这就好像卷曲在床上做好梦,略微地知道自己在做梦,却不想醒来一样。或者象是看到美丽的彩虹,怕它消失而不想走近一般。有醒来的勇气,并且加以检视,就是佛教徒所说的出离心。与一般的信仰相反,佛教的出离不是自我惩罚或禁欲主义。悉达多愿意,而且能够见到我们一切的存在,都只是标签附加在并不真实存在的现象上而已。经由此,他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