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活中自有菩提,能静心才是智慧(3)

作者:李叔同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3:17

|

本章字节:11838字

禅的艺术是表达平等的精神,宇宙平等,一切事理平等。善人要度,恶人也要度,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他们,越是恶人,更要拿出慈爱来感化他们醒悟,让他们弃恶从善,得到解脱。


当然,如恶人恶事一时难度,随他而去,有一天他将行至边缘,那个时候,你的度化将从他心中闪现。佛度人,是度人心,心念转则行为转,只有跟随内心的感觉,人们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之所。


心被外物所牵你才会煎熬


很多人看似平静的的外表下都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想要远离内心的煎熬,就要放下愤怒,远离贪婪,沉下来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获得智慧、悟得菩提。


弘一法师在回答某善友的问题时曾说:“心自在,不为外物所牵。”妙什禅师也曾教化众僧:“于此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


人若为外物所牵绊就会动心起念,备受煎熬。有个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大发雷霆,虽然她知道这样很不好,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天长日久,她终于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去向高僧求助,希望禅道可以帮助自己摆脱痛苦。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之后,沉默了片刻,随后把她带到了一座禅房中,然后将门反锁之后离开了。


开始时,妇女气得破口大骂,见高僧不理会,又开始哀求,但高僧依然没有理她。后来,妇人见于事无补,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现在真是恨死我自己了,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说完后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现在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高僧又问她:“那是为什么?”


妇人回答说:“气也没有办法啊!”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强烈。”高僧说完后又离开了。


等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说:“我已经不生气了,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不值得气。”


高僧笑着说:“你现在还知道值不值,可见你的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当高僧第四次站在门外的时候,妇人问高僧:“大师,到底什么是气呢?”


高僧缓缓地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看了,思悟了许久后,似有所悟,随即叩谢而去。


我们常常将悲欢掌控在他人的一颦一笑间,为了一句话耿耿于怀,为了一件小事困坐愁城。佛法有云:增加一份定力,就减去一份痛苦,能放下是非比较,即能远离人与事的煎熬。所以,做人不要太计较,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动不动就发火,这样,你就会少一分伤害,多一分快乐。


贪爱容易迷惑心智


贪爱会让人见利忘义,其实这利只是蝇头小利,根本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只是沿途诱惑我们的风景,所以,即便是再诱人的风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赶路。拒绝贪爱内心宁静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弘一法师在讲解七趣经文的时候曾经这样对信徒解释贪爱:“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


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


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这种觉察能让人保持清醒,不是本心。人一旦陷入贪爱,其心智将去,其内心也将变得浑浊不清。


贪爱的确容易迷失本心,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见面后,他问道:“大师,我虔诚的拜佛已经有二十年了,但是我感觉最近在持佛号的时候,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居士回答道:“过去我在持佛号的时候,感觉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嘴里不念,心中仍然能感觉到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持佛号,那种声音仍像源泉一样,会自动在心里流淌。”


佛光禅师说:“这非常好呀!说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但现在不行了,感觉不到那种声音了,所以我现在很苦恼,觉得自己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道:“真心怎么会不见了呢?”


朱慈目苦恼地说道:“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净念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非常痛苦,请您告诉我,我该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笑着说道:“你应该知道,真心就在你的身上。”


朱慈目说道:“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了呢?”


佛光禅师说道:“因为你欲念不绝,和贪爱之心打交道,所以真心就离开你了。”


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佛光禅师继续说:“正如永嘉大师所说‘君子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人为什么会迷惑呢?是因为虚妄贪爱覆盖了真心,迷失了自我。迷惘痛苦并不可怕,只要丢掉心中的欲念和虚妄,就可以重新找回自我。


可怕的是丢失了自我,却不知道悔过,这样就会一直在错误里打转,永远迷失真我。


越炫耀离你想要的越远


有些事情,不用解释,也不用炫耀,成功是属于你的,美好是属于你的。如果你拥有着近乎完美的一切,很少有人能不生嫉妒之心。你只需要简简单单做好该做的事情就是大智慧。


弘一法师曾提到翠严禅师韬光养晦的过人智慧: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


弘一法师将该观点为大众解释说:“与大众相处或独处绝不能炫耀自己,显露自己的才华。要做到韬光养晦,必须如痴如聋。修行人不要知名度,人一出名,嫉妒、障碍、陷害、诽谤全来了。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智慧靠养,不是学来的。”


逞口舌之快,显示和炫耀自己,是最愚蠢的做法。有一次,丹霞禅师去拜访慧忠禅师,不巧的是,慧忠禅师刚好正在小憩,于是丹霞禅师便问慧忠禅师的弟子:“请问,你的师父慧忠禅师在家吗?”


弟子刚刚领会了一些禅理,想在丹霞禅师前卖弄,于是回答道:


“在是在,只是不会客。”


丹霞禅师故作惊讶地说:“啊!你回答得真是太深奥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明白。”


弟子听到丹霞禅师在夸奖自己,于是更加骄傲地说:“就算你有佛眼,也看不到他。”


丹霞禅师笑着说:“年轻有为啊,不愧是龙生龙、凤生凤。”


慧忠禅师醒来后,弟子便把丹霞禅师来访的经过告诉他,并把自己与禅师之间的对话大肆吹嘘了一番。他本以为师父会夸奖他,谁知道,慧忠禅师听了之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并打了他20棒,最后将他逐出了山门。


丹霞禅师听说此事后,由衷地佩服慧忠禅师:“真不愧为南阳第一禅师啊!”


修行的人,是绝对不能逞口舌之争的。禅没有成见,当赞美的时候赞美,当批评的时候批评。


到处卖弄自己,对事物却一知半解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正所谓满瓶子的水是没有响声的,只有半瓶子的水才会发出响动,所以,要学会谦虚,学会躬行。


读书学到的多是知识,儒家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因为不是你自己领悟的。智慧是由定来的,不是外来的,要养。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才产生智慧,因定生慧。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内外是二,二都没有就是一,才能达到一真法界。如仍有内外,仍在十法界中。众生要懂得养智养慧,炫耀是愚钝,只有真正得到大智慧才能成为一届英才。


沉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聪明人遇到问题会先沉静下来,总结和反思。愚钝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情绪浮躁,然后发泄情绪。有些时候,问题恰恰出在自己身上。所以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先反思自己,这样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弘一法师在说法时曾举过一个例子:“照镜子看见鼻子上有一墨点,很讨厌,擦镜子一定没有用。外面的如同镜子,境界是缘,引起了心中的好恶是非。如回光返照,观察自心,即能觉悟。”


修道的人知道是非好恶是内心起了分别,外面并没有是非好恶。


万法平等,万法如一,无高下之分。是我们起了错觉,才有善恶是非。


有些时候,我们无法开悟不是外界环境的原因,而是因为没有认清自身,释迦牟尼为了让弟子开悟、自省自身,也曾借马喻人开示弟子。


一天,释迦牟尼在精舍中静坐,出去化缘的弟子先后回到了精舍,他们一个个神态安详,精神抖擞。回来的弟子在水池边洗去身上的尘土后,到精舍等待佛陀开示。


佛陀结金刚座,等所有的弟子都回来之后,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马在主人为他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后,能日行千里,而且能根据主人扬起的马鞭影猜测出主人的意思,自行变换速度和方位,这种能够明察秋毫的马被人们视为第一等良马;第二种马虽然不能根据马鞭影猜测出主人的意图,但是可以在马鞭抽到马尾时然后奔驰飞跃,反映虽然不及第一种马灵活,但是也很灵敏、矫健善走,也算得上是好马;第三种马不论主人怎么鞭打它,都不能会意主人的意思,反应迟钝,直到主人忍无可忍,开始使用暴力,它才明白主人的意思,然后顺着主人的命令奔驰,这种马是后知后觉的庸马;第四种马比前一种反映还要迟钝,甚至有点冥顽不化,直至主人盛怒之下,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的驽马。”


讲到这里,佛陀突然停了下来,然后温和地看着精舍里的弟子们,他发现弟子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于是微笑着继续说:“这四种马其实就是四种众生,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陨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这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用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后才追悔莫及。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变化,能够及时醒悟,并及时鞭策自己,丝毫不敢懈怠。这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到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第三种人要比前两种人迟钝,当他们看到自己身边的人经历死亡的煎熬、肉身破灭,目睹骨肉分离的痛苦,经历颠沛困顿的人生,才开始恐怖惊惧,善待生命。这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翻然省悟。


第四种人最愚钝,只有当自己被病魔纠缠,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这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


听了佛陀的开示,弟子们早已开悟,于是各个闭目冥想,自省自身。


认清事情的本因是人的一种开悟,心若开悟,其意便随行随动,其行也将随之而变,鸿鹄之志也需要配以翱翔的能力和智慧才能得以施展。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生活中有很多人有才华又聪明,但总是一事无成。


看似有智慧为何都是苦恼呢,原来是心没静下来,行动没跟上去。所以凡事不能只是说,只有沉下心去做才是真智慧。


上上根人一听就领悟,立刻照做,无疑。中等根机还要等人劝,下等根机的人劝也不信,他说拿出证据来。


佛虽不在世,而作证人仍然不少,只要留意即能发现。弘一法师在为众僧讲佛时,提到开悟和智慧,还讲到一个佛家归西的故事:早年恢虚法师在香港讲开示,由弟子们记录,有一本叫《念佛论》,最后谈了几桩公案:第一,哈尔滨极乐寺传戒时,有一位修无师,出家人,不识字,在俗作泥水匠。他发心来戒坛帮忙。有一天他向老和尚侦虚法师告假,说要走了。老和尚有修养,不怪他。当家师定西法师沉不住气,责备他说:你既发心来护持道场,没几天就要走,说得过去吗?他说我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大家一听很惊讶,问他何时去,他说不超过十天,并请求老和尚为他准备一个房间同两百斤柴。第二天他又来了,说今天就走。于是大家为他急于准备,并请同参道友来助念。有人请他说个临终诗偈,他说:“我是苦恼人,不识字,不会作诗作偈,但我有一句要紧的话,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说完不到一刻钟就往生了。谛闲法师见到极为赞叹。


悟性在瞬息之间,有时候求而不得,只有拥有一颗澄澈之心,才能真正善悟。一天,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说:“大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觉得在您的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可是为什么我却始终无法开悟呢?”


禅师听后,转身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到时候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马上按照禅师的指点照办,可是过了不久,他再一次找到禅师:“大师,葫芦口太小了,我没法将盐块全部装进去,即便是装进去的也不化。我将筷子伸进去,却又搅不动,所以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摇了几下,盐块很快就溶化了。


禅师语重心长地说:“一天到晚用功,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闲,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也搅不得,怎么能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不服气地说:“大师,弟子不明白,既然用功不开悟,难道不用功就可以开悟吗?”


禅师缓缓地说:“修行如同弹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断,弦太松了又弹不出声音来,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顿悟。


能说不能做到,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不知思考,都是愚钝,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做事,才是最大的生活智慧。


h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