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第二章 用感恩的心做人(4)

作者:职勇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20:58

|

本章字节:3058字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一心助人的好人,在家财散尽、身患癌症、生命垂危的时候,那些曾受他资助读完大学并已经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过来看望他一下。那些正在接受他资助的学生家长,竟还在不停地抱怨。


对这些无情的人和事,丛飞说自己有一点儿伤心。但是,这绝不单纯是让人伤心的问题,更是社会道德缺失的一种明显的表现!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10年来,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丛飞肯定没想着将来要得到受助者的什么报答。但就受助者而言,得到帮助之后,最起码应该常怀感恩之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心生抱怨,甚至厉声指责。


虽然对丛飞心生抱怨的只是少之又少的一些人,但这还是让我们不免感到有些心寒。施虽不能作为回报的订单,感恩之心却应该是人们给予施与者的最起码的回执。但近些年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人已经习惯了市场第一、金钱至上的思维方式,导致其心灵扭曲、道德滑坡,他们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嗤之以鼻。


重庆一个普通的农民金有树,在救起19个人后,被救的人中竟有人说他救人是为了拿奖金;山东青年韩磊,因救人牺牲需要证明时,获救者为逃避责任始终不肯露面……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见多了、听多了,让我们感到的只能是人情的冷淡与漠然。


感恩之心的缺失,不仅使人对善举失去反应,对善良变得麻木,更使人很难体会到幸福与快乐。有这样一则谚语: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感恩为幸福之首。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能容易得到幸福与满足。也正是因为如此,感恩成了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剂。想想看,如果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能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衷心地说一声谢谢,在与父母、师长、同事等相处中,都时时刻刻想着对方的好,想着以德报德,甚至能够以德报怨,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氛围是不是会融洽、和谐许多呢?


人是离不开群体的。台湾著名作家刘墉曾经在他的一篇励志文章中劝勉年轻人要心存一颗感恩戴德之心,永存感恩之情。这是因为只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要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


给别人留路就是给自己留路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源源不断。它滋润心田,免于干涸;它让生命充满生机,洋溢朝气,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它来自我们的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唾手可得,也不须付出代价,关键只在你我一转念之间。这是你我的福利,你要放弃吗?


晋献公有个儿子叫重耳,他宠爱的妃子骊姬又给他生下了小儿子奚齐。骊姬想让晋献公把奚齐立为太子,就设计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死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纷纷逃往别的诸侯国避难。


晋献公一死,晋国马上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亡。


重耳在晋国是一个非常有声望的公子,因此有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追随他。


开始时,重耳在狄国还算安稳地住了12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闭门不纳。重耳一行人走到一个叫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的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去讨点吃的。


庄稼人只顾自己吃,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甚至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大动肝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但是随从中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继续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