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墉
|类型:生活·百科
|更新时间:2019-10-06 17:09
|本章字节:6504字
创造最柔和的氛围
那光线是散射的,
除了上面的天光,还有下面的反射;
那色温是和暖的,有一种乳白的柔和。
在这样的光晕里,你的肤色是不是特别健康?
你是不是看起来特别美?
你有没有发现在浴室里不但唱歌比较好听,照镜子也特别漂亮?
唱歌好听,是因为浴室里比较空,容易有回音,使你原本嫌干的声音,听起来比较润。
看起来漂亮,则是因为浴室里通常都用浅色的瓷砖或石材,就算只有头上几盏灯,那灯光也会在瓷砖间不断折射,造成散射的效果。
也就是说,光线不止从上面来,而是由四面八方来。当顶光会造成见光死的时候,散射的光线则能使你的脸上没有特别亮或特别暗的地方,感觉柔和得多。
■摄影棚的灯光特别讲究
正因为如此,电视记者播报新闻的时候,除了有上面的许多大灯,还往往从桌子再往上打一点柔和的光。那些记者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漂亮,会一次次调整灯光。
所以,许多记者刚出来播报的时候不怎么样,却愈来愈漂亮。
只是,她(或他)可能只在自己的播报台漂亮。当有一天,她应邀上别人的节目,就一下子又变丑了。一位台湾著名的新闻节目女主持人,有一年参选立委,为了避免对手说她利用媒体助选,特别向节目请假一段时间。但是有一天,代班的主持人访问她,她居然不坐在来宾的位子上,而要求仍然坐在她主持人的老位子。
为什么?
因为那是她习惯的位子,有特别为她配置的灯光,她在那里特别漂亮。
■怎样改善台上的灯光
了解了这一点,如果你要演讲或在台上作报告,希望自己看起来不错,你一定要注意台上的光线,如果台上不亮,只有头顶上一盏灯,你一定得避开。
你可以把讲台往后移,使那灯光斜斜射在脸上,而不是直直地照下来。否则台下看上去,你脸上黑一块、白一块,不但见光死,而且显得阴沉、没有精神。
即使你是男人,是大老板,也不能不注意,因为光明与黑暗、晴朗与阴沉,绝对会对人产生潜在的影响。
如果那讲台是固定的,不能让你有前面一点灯光,或你只是临时应邀说几句话,而那里又只有一盏头顶来的灯光,你也别发愁,让我教你一个好办法
你可以拿两张白纸,放在台子上。表面看,那是你的资料,其实上面可能没有字,你也不必看。但是那张白纸正好把头顶射下来的光线反射回去,好像新闻主播台上由下往上的柔和灯光。
于是,原先由于上面灯光照不到而显得黑白对比的脸,因为下面的反射光,把暗面照亮,而变得柔和了。
■怎样让你显得更年轻
你甚至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改善家里的光线。
如果你觉得自己愈来愈显得老,脸上的线条愈来愈硬,你可以不开顶上的大灯,而开跟你坐着的时候差不多高的台灯。当你做不到的时候,换个亮?的茶几或在地上铺块浅色的地毯,甚至只是在桌上放些浅色的摆饰,都能让你看起来年轻些。
■你有你专属的位子吗?
除了注意自己办公室和家里的灯光,你如果常找人聊天,也可以像那些电视主持人一样,找出自己看起来最美的位置。那可以是你家里的某一处,也可以是你熟悉的咖啡店的某几个位子。
想想!在晴朗的午后,当阳光斜斜穿过行道树,射在人行道上,再反射进大玻璃窗。
那光线是散射的,除了上面的天光,还有下面的反射;那色温是和暖的,有一种乳白的柔和。
在这样的光晕里,你的肤色是不是特别健康?你是不是看起来特别美?你的话语是不是特别容易触动对方,进入他的内心深处?
请问:
你有这么一个有利的位子,让你尽情发挥吗?
后记
最后一根稻草的力量
我最近看了二○○五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瑞典电影《就像在天堂》(asiisinheaven)。
片中讲述一个著名的指挥家,因为心脏病,回到故乡休养,偶然听见村里小教堂圣诗班的演唱,再次勾起他对音乐的狂热,于是自愿指导那圣诗班。
但他指导的方法很特殊,起初完全不教团员唱歌,只带着大家做游戏,要每个人释放出内心积压的情绪。他甚至教女团员脱下外衣,用双手摸着女生的脖子和胸口,教她怎么放松、怎样呼吸。
果然,当团员敞开心扉之后,即使各自发出没有意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也令人感动。
我特别提这个电影,是因为它跟我在前面书中说的道理一样想要歌唱感人、说话动听,除了声音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内心发出的力量;想要沟通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像销售商品,除了货色,还有包装。当大家的实力差不多,最后使你获胜的,往往是那些从表面看不出来的东西。
■
希望大家看完这本书,能够了解什么是气质、气度与气势,知道培养不信自己不能出头的那种来自内心的力量,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也希望读者在看完每一章之后,都能合上书想想。譬如你过去说喂的时候,是不是因为太硬或太急促,而给人压迫感?你会不会在言语中加入太多像是这个、事实上这类没有必要的词语,减弱了说话的力量?
你知不知道看场合调整音量,表现优雅的谈吐和教养?
你知不知道看情况来决定坐的位置,为自己制造最有利的说话环境?
还有,你过去会不会总爱抱着胸说话?你在开会时,看旁边的人报告,会不会只转头、不转动身体,造成别人不好的观感?
没有错!别人可能说不出来,也不懂得心理学和行为语言,但也正因为如此,那观感藏在潜意识里,影响深远。
■
为了使大家对这许多看起来是小节,却能产生最后一根稻草影响的东西能深入了解,在这本书里,我试着以最口语化的文字,并且举各种生活中的例子,一点一点分析;还怕不够,我又画了许多插图,希望大家能用那些画面比较,证实我说的道理。
当然,最好的实证方法是生活。我相信,大家如果能试试我的建议,调整原有的一些习惯,很可能就算别人不立刻发现,也会渐渐感觉你的不同。
这种改变最棒!因为它是偷偷地改,在说不出的地方下工夫,产生说不出的好感觉。
■
这本书与我过去出版的《把话说到心窝里1》、《把话说到心窝里2》属于同一系列,其中的差异是:最先两本属于战术,是立即可以使用的东西;这一本则是战略,是战斗前作通盘规划和沙盘推演。
好!现在兵强马壮,所有战备工作都完善了。不久,我将会推出下一本演讲的实战。从怎样准备一场即席演讲、怎样克服说话的恐惧、怎样设计演讲的内容、怎样打出漂亮的手势,到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节奏。
在那本书里,我甚至会用曲线图分析,怎样把听众的情绪拉起来、放下去,幽默一阵再严肃一番,使从头到尾没有冷场,达到最佳的演讲效果。
■
话说回来,高明的说话技巧,何尝不是高明的写作技巧?好的文章,本来就是最佳的陈述,使最枯燥的东西也能表现得生灵活泼、趣味无穷。
所以,当大家看完我这一系列谈说话技巧的作品之后,也就摸透了我的写作技巧。
如果你不信,我就先透露个小撇步吧!
请回头翻翻这本书,看看每篇文章的开头,是不是有的是生动的故事,有的是幽默的谚语,有些是刚发生的新闻,有些是引起争议的话题?
我为什么用那些开头?
说实话,不论列子遇到的算命先生、电视里的屁笑话、监所里审问嫌犯,或拳王咬下对手的耳朵都是为了在一开始就吸引你。
在演讲或教课时,这种技巧叫引起动机;在写作上,这叫导入。
导入什么?
导入正题!导入我要谈的许多理论。
为了把说话的各种理论写出来,而且使大家愿意看,我构想了二十多年。
希望大家能看得出我的苦心,把这本深入浅出的书,介绍给更多的有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