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宁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6:22
|本章字节:7206字
7岁的小表妹,爱美,不仅与人比糖果的丰富,画书的多少,衣服的华美,还总在镜子前,模特般摆一又冷又酷的姿态,与去串门子的人一争高低。大家都相让于她,并不去跟她计较什么美丑,任她在镜子前站定片刻后,下一还是自己最美的定论,得意而去。
后来家里寄居一远房亲戚家的女孩,长表妹一岁,也是不甘人后的个性。于是两人经常争来抢去,在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都不肯相让。大人常常对表妹谆谆教导,要与人为善,有主人的风范,不可与朋友斤斤计较。表妹不懂主客之礼,自然也不理会大人的苦口婆心,依然是吃饭的时候,跑着去坐自己可爱的小熊座位,用明黄的小碗,和橘红的汤匙,还霸占着遥控器,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但小表妹还是有一天生的缺陷,就是皮肤太黑,不管用什么东西涂抹,那黝黑,都透亮地将她整个人,从上到下地敷着。她自然不知道这社会崇尚皮肤白皙的美女,也不懂得广告里天天做着的美白面膜与护肤品,对女人有多大的杀伤力。但每次当她被亲戚家女孩得意洋洋地拉到镜子前,比谁的肤色更白的时候,她的自尊心,都会像那腌了的黄瓜,刚刚还是顶花带刺的鲜嫩一条,瞬间便没了骨架,整个蔫了下去。所以每每亲戚家女孩与小表妹争夺不过,便会拉了她朝镜子前一站,张扬道,来,我们比比谁长得白。只这么一句,小表妹的嚣张气焰即刻连点火星子也迸不出来,一路跌落下去,再也拾不起来。
后来有一天,小表妹又被女孩拉去比白,见我在这儿,便哭哭啼啼,说女孩欺负她,明明知道比不过,还几次三番让她出丑。看着她黑得发亮的皮肤,我笑,而后附在她的耳边,小声道,咱不跟她比白,咱今天跟她比黑,看谁黑过谁!这一句果真是有效,让小表妹即刻茅塞顿开,跳将起来,高傲地一甩额前碎发,便走到女孩面前,嚷道,今天咱们比谁黑!于是不由分说,便将女孩拉到镜子前,嘻嘻笑着掀起可爱的小肚兜,露出自己黑宝石般的小肚皮。我在客厅,看着对面镜子里,犹如清水里卧着的两块黑白分明鹅卵石的小女孩,一个天真嘻笑,一个任性翘唇,不由得扑哧笑出声来。
本以为小表妹此后会醒悟我这骗人的招数,知道还是白对人来得更加实用,于是继续深陷在那小烦恼里,走不出来。可是7岁的小表妹,自此却是执拗地,认定黑也是一种骄人的资本,可以让自己将白皙的公主打败,并享受一下黑美人的华贵与骄傲。她几乎是每有人去,便要将人拉至镜子前,炫耀似的与人比黑。并在鲜明的对比里,有打了胜仗的开怀。
这让我想起一次聚会,两个彼此熟识又彼此不屑的女子比拼,说到自己所穿的衣服牌子,一个坚持称国内的顶级品牌并不比国外的差,一个则傲慢宣称有品味的人从来都只选择国际路线。最后两人拼来比去,还是奉行国际主义者略胜一筹,以价格的优势,让国内主义者败了下风。
但是至此两人却是交了恶似的,在公共场合互相拆台,彼此嘲讽,丝毫不会来点我家小表妹的天真主义,比谁的衣服质优价廉,或者谁更环保,或者爱国,并将此路线忠贞地一走到底。
人的成长,大约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逐渐地祛除那些天真的傻气与稚气,不再执拗地坚持自己的路线,而是渐渐混入人群,犹如一滴水,融入海洋,此后随波逐流,哪管什么个人的喜好,大众的潮流的昂贵的,便是时尚,便是衡量自身价值之圭臬。倘若有谁离了这线路,出了轨道,大抵都会遭人诟病与嘲笑。犹如,我那因为比黑,而被成人们笑话一样屡次提及的小表妹。
而当我们蝉一样褪去青涩的壳,那天真主义,也便藏在童年枯干的壳里,成为回忆中,一个烟灰色的笑料。
被生活招安,一个朋友,年轻气盛,看到社会的不公,总不忘发挥一个公民的职责,在网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几年前,网络刚刚兴盛,他的主页,一度红极一时。彼时他“出口成脏”,骂名远扬,文化圈里做贼心虚的人,皆对他敬而远之。他的那些出版社的朋友,赚了钱,再不敢在他面前显摆,怕一不留神,被他窥去了行业潜规则,在网上网下大肆批判,直让自己辛苦铺成的财路,重新被他滔滔之唾液,给堵了去。
有人劝他,何必呢,你这名气,带不来任何经济效益,如此不遗余力,只怕是将来你想回身,都没有余地。朋友当即反驳,说,我这生活的勇士,是绝不会投降妥协的,想让我沉默,除非生活可以将我生擒。
不久一个做书发了财的“暴发户”,在一次聚会上,忍不住朝朋友透露了他之所以赚钱的秘诀。原来他抓住了家长盼子成龙的心,所有卖给孩子的所谓名家解读的书籍,其实皆是几个人炮制出来,所谓的中考高考满分作文选,也是找写手匿名连夜赶出,送往印刷厂的。这一套做书的规则,大家心知肚明,只要可以盛满荷包,真真假假,谁去计较。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朋友当即在网上发表了长篇累牍的战斗檄文,开始了他的漫长的作文打架行动。甚至连身边人的名字都毫不隐瞒,这样不留情面的揭露,让与朋友相识的人,皆慌了神。彼时朋友被媒体趋之若鹜,却遭来所有好友的一致谴责,说他出卖自己的颜面也就罢了,何故还要搭上别人的前程?他这样背水一战,难道,就永远没有向世俗生活低头的一天?
几年后网络言论铺天盖地,朋友那点声音,被淹没其中,渐渐没了声息。那时他也娶妻生子,供房养老和教育费用沉重压着,让只是一个普通职员的他,渐感力不从心。昔日激情飞扬、开口必是社会话题的他,在聚会时,开始底气不足。看看身边被他批过的人,一个个混得油光满面,摇曳生姿,与他说话,眼神都是向上斜睨着的。想当初这些家伙可是在他面前,一个个小心翼翼,唯恐被他一批,钱财成了粪土。如今朋友真的是怕了,年龄渐老,却还没有跳出中规中矩等着薪水生活的日子,那点工资,放在腰包里,真是怕见任何人,怕父母生病,怕妻子进美容院,怕儿子讨要学费,怕亲朋好友变着法收敛红包。曾有一次,我给他打电话,他开口便慌张问我,是否有了什么喜事,需要他过去喝喜酒庆贺?说完了便自我解嘲,真是穷怕了,连好友电话都不敢接了。
朋友就在这时,去见了一个三番五次请他这笔杆子出山,帮忙策划图书的老总。起初朋友还很羞怯,觉得弄虚作假的事情,有些见不得人,后来书出来后,真的将一大批人的钱忽悠了来,而且反响竟然不错,自己的荷包,也被老总给塞得满满的,回家后连老婆孩子都拿崇拜的眼光看他,这才让他脸上的躲闪与慌乱,终于得以平稳过渡,成为意气风发的从容与不迫。
半年后我去见他,他请我喝乌龙茶,喝第一杯时,味道浓郁,热烈张扬,犹如一个个性鲜明不知疲倦的青年;再喝,那股甘草的“冲”味有所减淡,宛若在社会上拼打得略略疲惫的上班族;及至第三杯,便有了冲淡平和之味,一切沉淀到最好,这应是人生里的中年,看淡看开了一切,可以退进自如。等到第四杯,便少了可以细品的滋味,渐显白水的寡淡,此时人生,逼近暮年,有了苍茫暮色中的悲凉之气。
我知道朋友想告诉我,而今的自己,是那第三杯的茶,上下自如,年轻时那股冲天的豪气,了无踪影。昔日鄙薄的人,到头来,反倒成了自己。当初向生活拒不妥协投降,而今被它生擒了去,竟是心生感激,觉得还是与它打成一片的好。至少,那种被金钱捆缚住手脚,犹如一只笨拙的小兽般无法前行的尴尬时日,可以远去。而这种切实的物质实惠,不知,是否是高高在上的生活,给予投降者的一份犒赏。
但被生活招了安,无论如何,俯首称臣的时候,总还是有你我不肯承认的悲壮与苍凉。
置若“网”闻,常常会在自己或外人的博客里,碰到匿名留言的人。都是留言,又都没有名姓,你在漫无边际的网络上,除了这只言片语,根本就无处找寻他们的足迹。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基本上,你与这隐匿的留言者,不过是几句话的缘分。至于,他们留给你的,是挥之不去的恼怒还是长久的温暖,则要看隐在网后的人,在那个片刻,随手写成的文字定了。
一种情况是,匿名者真的与你没有打过丝毫的交道,他不过是你这片或芜杂或繁盛的自留地上的过客。你与他既没有在某个论坛上,因为某一个无聊的观点,来一场头破血流的巷战,也没有为护佑自己偶像的地位,而彼此交恶,成为敌人。他在你博客上,留下的简短字句,不管是恶语,还是好言,大抵都不会太过激烈。至多,赶上此人心情不好,又恰好碰到你“不顺眼”的文字,便发泄一通了事。这样的留言,因为没有积怨,写的人,大致过后就忘,而且,因了此番发泄,反而会心情愉悦,神清气爽。而看到此话的博主,知道是无聊之人的足迹,也就笑笑,或者骂一句“有病!”,就随手删掉了。而那浅淡如茉莉花香的赞赏,倒是可以长久地记住。闲暇的时候想起,依然可以闻到那寥寥数语里的芬芳。这样的匿名者,如果不是频繁地来访,你很少再会想起他,他也大致不会记得你。彼此不过是匆匆过客,在纷繁的网络上,谁之与谁,都不重要,所以爱与恨,都淡如烟云,一阵风来,便散去了。
。x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