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科索沃被掩盖的内幕(1)

作者:李天道

|

类型:都市·校园

|

更新时间:2019-10-06 13:43

|

本章字节:5208字

(美)约翰·巴里和埃文·托马斯


作者简介


约翰·巴里和埃文·托马斯,同为美国《新闻周刊》的记者。


约翰·巴里(1948)在2000年后的几次报道都颇为轰动。他与另一名记者在《新闻周刊》2005年5月9日刊发的新闻引起相当关注。报道说,关塔那摩基地的美军把亵渎《古兰经》作为对付穆斯林囚犯的一种手段。此文一出,阿拉伯国家一片哗然,阿富汗连连爆发示威,造成16人死亡,上百人受伤。美国政府颜面无存,大为光火。


另外一次是约翰·巴里关于本·拉登的头骨的报道。一个美国陆军法医学小组在托拉博拉附近的阿里海勒村发现的一处坟场,起出23具尸体,提取了“标本”。据说该处埋葬着轰炸托拉博拉期间丧生的“基地”组织成员。有情报显示,当时本·拉登正在当地。


埃文·托马斯(1951),出生于纽约。托马斯从美国最古老的寄宿制学校之一的泽邸高中毕业,先后进入哈佛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的法学院深造。1991年以来,他一直在《新闻周刊》任助理总编辑。托马斯赢得了许多新闻奖项,包括1998年因在《新闻周刊》报道莫尼卡·莱温斯基丑闻而获得国家杂志奖。


托马斯还出版了多本畅销书:《雷电之海:四个海军指挥官和过去的海战》《约翰·保罗·琼斯:美国人革命的传记》《罗伯特·肯尼迪的生活》《最佳男子:中央情报局的最初几年》等。


事件背景


科索沃战争是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而科索沃危机则根源于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波黑战争结束后,民族冲突的热点很快转移到南联盟境内,科索沃危机成为世人关注的中心。


科索沃位于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西南部,面积10887平方公里,与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相邻,人口200余万,其中90%以上是阿尔巴尼亚族。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内的自治省,但这个地区始终存在着要求更高程度民族自治的潮流。1980年铁托逝世后,以独立为目标的科索沃民族主义运动逐步兴起,并得到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在这一背景下,阿族与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冲突时有发生。


1999年2月6日,在美国和北约的压力下,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阿族代表在巴黎附近的朗布依埃举行和平谈判,谈判的基础是美国特使希尔草拟的方案。该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尊重南联盟的领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北约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这个方案对双方来说都难以接受,阿族坚持要最终走向独立,并且不愿解除武装,南联盟则不同意科索沃获得自治共和国的地位,亦反对北约部队进驻科索沃。但是,主持谈判的美国和北约表示,这个方案的80%内容不许改变,必须接受,否则拒绝的一方将受到惩罚,其中对南联盟而言将遭到北约的军事打击。在谈判陷入僵局后曾一度休会,3月15日复会。阿族代表于18日签署了协议,但塞尔维亚方面仍然拒绝签字。3月19日,北约向南联盟发出最后通牒。3月24日,北约发动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科索沃战争爆发。


科索沃战争以大规模空袭为作战方式,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给南联盟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也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包括阿族难民)的伤亡。5月8日,北约战机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致3人死亡、多人受伤和馆舍的毁坏,制造了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重大事件,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与海湾战争不同,北约这次战争行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在国际关系史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受到世界舆论的广泛批评。


在北约空袭的巨大压力下,经过俄罗斯、芬兰等国的斡旋调停,南联盟最终软化了立场。6月2日,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接受了由俄罗斯特使切尔诺梅尔金、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共同制订的和平协议。6月10日,北约正式宣布暂停对南联盟的空袭。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中国)弃权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历时两个半月的科索沃战争至此落下帷幕。


报道原文


1999年6月,当北约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最终同意将其军队撤出科索沃的时候,北约声称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空战。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上下充斥着一股近乎狂热的胜利气氛。美国著名军史学家约翰·基甘写道:“这是战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唯一一场只靠空中力量就大获全胜的战争!”美国国防部部长科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重创了驻科索沃的南联盟军队,摧毁了其50%的火炮和13的装甲运兵车。”美国参联会主席谢尔顿上将指着彩色图标向人们介绍说:“北约空军一共摧毁了南联盟的120辆坦克、220辆装甲运兵车和超过450门火炮、迫击炮。”对于这一异常乐观的战果,当时就有人表示怀疑,但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所以只有少数军事专家没有被北约和美国国防部的声明所迷惑。直到北约轰炸南联盟一周年后的今天,美国《新闻周刊》通过非常渠道获得了一份美国空军的绝密军事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揭开了北约袭击南联盟“战果”的真相北约对南联盟的空战,实际上远没有它公开吹嘘的那么神,绝大多数的北约炸弹都炸在了荒郊野地,或者炸中了成百上千辆平民轿车、卡车或者假目标,极少打中南联盟的军事目标。


那么北约真正打中的军事目标有多少呢?是14辆坦克,而不是120辆;是18辆装甲运兵车,而不是220辆;是20门火炮,而非450门!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战争期间,北约飞行员声称一共摧毁了744个目标,但美国空军调查人员战后悄悄到科索沃通过飞机和地面调查后发现,确有证据证明打中的目标仅仅58个!更重要的是,美国《核科学家通报》杂志获得的美国国防部另一份秘密报告显示,美国空军在对南空袭中一共动用了5285枚精确制导炸弹,这些“精确制导炸弹”却无法精确命中目标,许多炸中了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