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勇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3:20
|本章字节:8284字
正因为这种成交既不是发源于情感又没有情感维系,所以,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在确定彼此的关系后,都会有失落感,都会留下遗憾。于是,只要遇到条件更好的人,或只是为了补偿,便往往会出轨。
人们往往感叹当今社会情感背叛和出轨,离婚防不胜防,却不知道,从自己当初的选择开始,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3越是有责任心的男人,就越惧怕来自家庭的压力
如果他的偏执是有个性的就好了,有个性就意味着他可以一定程度游离于这个社会价值排序,并且不只是以有地位、有钱之类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如果一个女人的幸福很大部分来自于家庭,那么,真正地了解自己老公的心理,就非常重要。
有个网友讲了一个女同事的家庭故事,希望我能帮忙。情况如下。
女人a和老公b结婚6年,有个4岁的小孩。曾经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味。但因为一桩生意没做成,对b打击很大,从此和a沟通减少,也不回家吃饭,害怕与a说话,变得像陌生人一样。
a考虑住在一起给b的压力更大,于是与小孩回到老家。分开之前,b提出过离婚,理由是不能给母子二人幸福。a没有同意离婚,因为b的人品没有问题,a也爱b,而且a知道主要是没钱的原因才造成这种状况。她认为,等到b哪天生意做成,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背景1:b计划要买房,但由于生意没做成,所以买房的计划泡汤,这让b很内疚,感觉很对不起母子。a并没有要求一定要买房,只要生活在一起开心就好。但对于b来说,他认为买房后就可以让母子过上舒服的日子,结果愿望落空,因此很害怕面对a。
背景2:b比较固执,认定的事不会轻易改变。还有一点是死要面子。
b现在的心理状况是身边朋友及家人的话都听不进去,比较封闭。和a分开半年时间,不给a主动打电话,只有他儿子打电话给他,但没说几分钟就挂。
工作现状是还在努力去赚钱,感情方面没有第三者。a过得比较苦,唯一的希望是b尽快赚点钱,能走出心理的阴影,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而如果b赚不了钱,她无法想象接下去的结果是什么。
网友问我:b这种人的心理结构是什么样的?
a认为目前的局面主要是钱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哪天钱的问题解决了,b还能回到原来的他吗?如何才能让b走出现在的心理困境?
从表面上看,很多人都会这样给b下一个结论,那就是b具有责任感,希望能给家庭带来幸福。他在心里认同这是自己的道德义务,以此来维持自我认同。但因为没有能力履行好这种义务,他无法获得自我认同,即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没有面子,所以采取了逃避的方式。只要他和老婆在一起,老婆的存在本身就会给他压力,因为这等于老婆在说他不称职,会刺痛他。
然而,我想说,看到这一点并不够。首先,我想请问一下:既然是为了家庭幸福,在老婆并没有逼他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分居?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实际上会导致老婆孩子痛苦吗?可见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一眼就可以看出b属于那种自我中心主义较强的人,但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不是与个性张扬联系在一起,而恰恰是与社会价值排序联系在一起。
我们承认,他认同于一家之主的角色,并且想要履行好。但是,把自我认同押于这种角色担当上,却暴露出这样一个问题:b的目的并不是追求这种角色担当,而是把角色担当视做他确认自己价值的手段。
显而易见,b想成功,想买房,不仅是为了在他人面前确认自己的地位价值,也是为了在老婆面前显示自己的价值。这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
而恰恰由于自我中心主义和认同于社会价值排序,所以在他有钱之前,当然不可能和老婆在一起。如果他的偏执是有个性的就好了,有个性就意味着他可以一定程度游离于这个社会价值排序,并且不只是以有地位、有钱之类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可以相信,b这种人不会有第三者。
a对b的判断是对的,但她并没有真正了解b。没钱只是他这种行为的媒介而已,而不是原因。原因是他的心理结构。所以,如果钱的问题解决了,b可以暂时回到过去,但如果别的问题来了,状态很可能又被打破。
给a的建议是:不直接喊b回来,而是鼓励他,让他感受到自己和老婆孩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因此,在老婆面前,没什么丢脸的;同时,间接地暗示他,家庭有太多的困难之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困难),都需要他的参与。
4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女人会视另外的女人为敌
男人通过利益的获取来证明自己的高档,而女人恰恰是通过和女人,特别是熟悉或是同类的女人的对比。因此,注定会有一些女人,她们的存在本身,就会得罪另一些女人。
两个陌生男人之间所存在的敌意,远大于两个陌生女人之间。
秘密是:相互陌生的男人之间有着潜在的暴力上的威胁,而相互陌生的女人之间没有。
但是,如果彼此熟悉,甚至是同事,那么,两个女人之间所存在的敌意,就远大于两个男人之间。
秘密是:相互熟悉的男人之间,只有在利益上才构成威胁;而女人之间,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另一个人的威胁。男人通过利益的获取来证明自己的高档,而女人恰恰是通过和女人,特别是熟悉或是同类的女人的对比。因此,注定会有一些女人,她们的存在本身,就会得罪另一些女人。
有一个女人a和女人b是很要好的朋友。b的老公在外面有了第三者。所有的人都知道,那个男人是死也不回头的那类人。
b原来心烦的时候,就会找a倾诉,而a也常常安慰b,事情总会过去,她老公会回心转意的。有时a也义正言辞地站在b的一边,谴责b的老公,帮她消消气。除了在感情方面a比b过得好之外,在工作的职位和收入上都不如b。
但尽管如此,后来b却不怎么和a联系了;a给她打电话,她也很冷。a非常无辜:我哪点没做好啊?
我说:你要想在她面前做得好,那就让自己在感情上也比她惨,也被老公嫌弃。你愿意吗?!
问题根本不在a身上,而只在于这个事实:a在感情的处境上比b好!
这一点太明显不过了:b是一个心理竞争欲望非常强的女人,绝不容许自己在某方面输于a。但是,只要她被老公甩了,那么无论她在别的方面如何比a更厉害,在a面前心理上都处于劣势。因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被老公甩否定了她的一切价值,都那么牛叉,怎么还会被老公甩?
由于在情感上输于a的事实无法改变,b获得心理生存的办法只能是不理a,以逃避和a的对比。
事实上,当b不再找a倾诉时,已经传递出这个信息了。她不再打电话给a,传递的信息更是清楚不过。这个时候a就应该明白,她不应该再在b的面前存在。如果还可以保持所谓的友谊,那也得等到b可以在a面前炫耀、占据心理优势的那一天。还傻傻地打电话给b,不仅仅是很傻很天真,而且在b的心理上,已经是不怀好意、主动刺激她了!
如果一个女人把另一个女人视为自己的陪衬品和附属物,那么,就“定义”了后者永远不能超过她
一个女人的存在,很可能就是另一个女人的威胁。而根据同样的逻辑,她也可能是另一个女人的陪衬。
1865年,法国作家左拉写了一篇《陪衬人》,揭示了这个残酷的真理。觉得自己没有姿色,不够吸引人吗?太简单了,利用两个女人在一起的对比原理,找一个丑女陪衬一下,立马就能让你艳光四射!
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丑”都可以出卖,真是的。而在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要坚决唾弃这种腐朽丑陋的行为。我们也有陪衬,但不是建立在金钱关系上的,准确地说,是免费的。有了这种陪衬,才有了两个女人之间的友谊,或者反过来说,两个女人之间的友谊关系,就建立在这种陪衬之上!
而且,陪衬本身必然意味着一个女人在心理上可以对另一个女人居高临下,甚至控制另一个女人,使其成为自己的一种附属品。
有两个女人c和d,就是这种陪衬关系。c和d是多年的朋友。初中时,d的学习不如c,但c从没拿成绩好的事打压过d。
后来,工作了,因为d家里有关系,找到一份比c轻松、挣钱多的工作。
结婚时,d的老公比c的老公又有钱一些。
c对此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她们的关系一直以d为主。比方说,她的衣服要d看了说好才买。她的打扮也要d来品评。如果两人都看上同一件衣服,大多数都是她让d买。对于这种以d为主的关系,在多年的朋友生涯中,c已经觉得非常自然。
也就是说,她觉得作为d的陪衬人、附属品非常自然。
但随着在社会上时间长了,c也变得成熟些,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买东西再也不以d为主了。当d看到c自己选的衣服,一般都会现出一种极度瞧不上的神情。但迷信于友谊的c也没计较,把它解释为d性子直。
c一直当d是好朋友,有任何不开心的事都向d说。当然,d很少跟c说她的事。
现在,c经过6年的奋斗(当c在奋斗时,d在玩),条件比d好多了。所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她们重复了a和b的故事:d不联系c了。而当c打电话给d时,d也是表现冷淡,那种冷淡的态度就像贵妇敷衍平民一样。
和a一样,c仍然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哪儿出了问题。
她不明白,唯一的问题就是自己的处境已经改变了。
作为d的陪衬品、附属物,要维持所谓的朋友关系,就“定义”了她永远不能超过d。我相信,如果她能够理解到这一点,就不会对这种“友谊”有任何珍惜了。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女人会视另外的女人为敌
两个女人如果是同事而不是朋友,心理竞争同样残酷。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些女人会视另外的女人为敌。
有一个女白领q为此很苦恼。她搞不清楚,为什么一个女同事那么敌视她。
她请我帮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