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柯
|类型:都市·校园
|更新时间:2019-10-06 12:38
|本章字节:9098字
手术那天,她在轮椅上高声朗诵戏里的一段台词。有人问她是否在安慰自己。她回答:“不,我是在安慰医生和护士。他们太辛苦了。”
后来,波尔赫德继续在世界各地演出,又重新在舞台上工作了七年。
用精力和不可避免的事情抗争,就不能再有精力重建新生。为什么车子的轮胎能经得起长途辗磨呢?开始人们设计出很硬的抗震车胎,但用不了多久,就被震得七零八落。后来造出有弹力的防震车胎,这才经得住磨损。如果我们也能像这种车胎一样,那我们也会生活得稳定和长久。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奋斗不止。但对无可挽回的事,就要想开点儿,不要强求不可能的结果。
用微笑把痛苦埋葬
二战期间,一位名叫伊莉莎白的女士,在庆祝盟军于北非获胜的那一天,收到了国际部的一份电报——她的独生子在战场上牺牲了。
他是她最爱的儿子,那是她唯一的亲人,那是她的命吧!她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严酷事实,精神接近崩溃的边缘。她心灰意冷,痛不欲生,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然后默默地了此余生。
当她清理行装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封几年前的信,那是她儿子到达前线后写来的。信上写道:“请妈妈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我的教导,不论在哪里,也不论遇到什么灾难,都会勇敢地面对生活,像真正的男子汉那样,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远以你为榜样,永远记着你的微笑。”
她热泪盈眶,把这封信读了一遍又一遍,似乎看到儿子就在自己的身边,用那双炽热的眼睛望着她,关切地问:“亲爱的妈妈,你为什么不照你教导我的那样去做呢?”
伊莉莎白打消了背井离乡的念头,一再对自己说:告别痛苦的手只能由自己来挥动。我应该用微笑埋葬痛苦,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我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改变它,但我有继续生活下去的能力。
后来,伊莉莎白写了很多作品,其中《用微笑把痛苦埋葬》一书,颇有影响。书中有这样几句话:“人,不能陷在痛苦的泥潭里不能自拔。遇到可能改变的现实,我们要向最好处努力;遇到不可能改变的现实,不管让人多么痛苦不堪,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用微笑把痛苦埋葬。有时候,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气与魄力。”
生活中,时常有人拍着胸脯说,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其实有时候生真的比死难。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而历经磨难的生,却需要一辈子的勇气。
事情发生在1985年,当时辛蒂拿起杀虫剂灭蚜虫,却感觉到一阵痉挛,原以为那只是暂时性的症状,谁料到自己的后半生就毁于此。杀虫剂内所含的化学物质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从此,她对香水、洗发水及日常生活接触的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患支气管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慢性病,目前无药可医。
患病头几年,辛蒂睡觉时口水流淌,尿液变成了绿色,汗水与其他排泄物还会刺激背部,形成疤痕。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用钢与玻璃为她盖了一个无毒的空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经过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有任何化学成分。从此,辛蒂再也没有见到一棵花草,也听不见悠扬的歌声,更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她躲在无任何饰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余,还不能放声大哭。因为她的眼泪跟汗一样,可能成为威胁自己的毒素,
可坚强的辛蒂并没有在痛苦中自暴自弃。事实既已如此,自暴自弃只能毁灭自己,她能做的就是为自己,更为所有被化学污染病的牺牲的人们争取权益而奋战。生活在这寂静的无毒世界里,辛蒂却感到很充实。因为不能流泪的疾病使她选择了微笑。
1986年,辛蒂创立了“环境接触研究网”,致力于化学物质过敏症病娈的研究。1994年她又与另一组织合作。另创“化学伤害资讯网”,保证人们免受威胁。目前这一资讯网已有五千多名来自十二个国家的会员,不仅发行刊物,还得到美国国会、欧盟及联合国的支持。
不能流泪就微笑。看似无奈的表白,实则是历经磨难后的坦然。汪国真有诗云: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快奔流的小河,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座大山挺拨巍峨……谁能说人生没有遗憾、没有失落,失落中只伴随着忧郁,阳光照不到你的生活;只有微笑着走向生活,才发现原来沿途开满了花朵。
人一生不可能不经历风雨,不遇到挫折。所以,不要抱怨生活对自己的苛刻,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在困苦的逆境中把握方向,不屈奋斗,迎接苦难的挑战,自会迎来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一曲《从头再来》激情澎湃,沸腾了多少人的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1914年12月,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在意外的大火中化为灰烬,损失超过200万美金。更重要的是,爱迪生多年的科研成果在火中付之一炬。
爱迪生平静地看着火势,他的脸在火光中闪亮,他的白发在寒风中飘动,后来,他的儿子写道:“我真为他难过,他都67岁——不再年轻了,可一切都付诸东流……”
可是想起爱迪生当时的表情,我们相信那可能是悲伤,是无奈,但最重要的是一种没有承受力的冷静。第二天,爱迪生看着一片废墟说:“灾难自有它的价值,瞧,我们以前的谬误过失都被烧了个一干二净,感谢上帝,我们又可以从头再来了。”
灾难面前,需要的不是惊慌和悲伤,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只要我们不曾失去希望,面包就会有,牛奶也会有!
不要在荆棘丛中迷失方向,更不要在挫折面前方寸大乱。当我们为失去太阳而哭泣时,月亮又将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不能否定鲜花与荆棘同在,也不能否定阳光与风雨并存,更不能否定成功与失败共荣。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淡然一些,轻装上阵,从头再来。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给自己最信赖的朋友米尔,请米尔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求文稿的进一步完善。
隔了几天,米尔脸色苍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万般无奈地向卡莱尔说出一个悲惨的消息:《法国大革命史》的底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做废纸丢进火炉里烧为灰烬了。
卡莱尔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异常沮丧。当初他每写完一章,便随手把原来的笔记、草稿撕得粉碎。他呕心沥血撰写的这部《法国大革命史》,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记录。
痛定思痛后,卡莱尔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他平静地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拿给小学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
他又买了一大沓稿纸,从头开始了又一次呕心沥血的写作。我们现在读到的《法国大革命史》,便是卡莱尔第二次写作的成果。
卡莱尔的精神让人感动,也让人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保持精神的沉静和坚定,不因一时的挫折而丧失斗志,以勇气、决心和乐观的心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那么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有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遭受过两次惨痛的意外事故。
第一次不幸发生在他46岁时。一次飞机意外事故,使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被烧坏了。在16次手术中,他的脸因植皮而变成了一块彩色板。他的手指没有了,双腿特别细小,而且无法行动,只能瘫在轮椅上。
谁能想到,6个月后,他亲自驾驶着飞机飞上了蓝天!
4年后,命运再一次把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所驾驶的飞机在起飞时突然摔回跑道,他的12块脊椎骨全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
但他没有把这些灾难当做自己消沉的理由,他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种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种,我还可以把注意力和目光放在能做的9000种事上。我的人生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所以,我只能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自己放弃努力的借口。”
这位生活的强者就是米契尔。正因为他永不放弃努力,最终成为一位百万富翁、公众演说家、企业家,还在政坛上获得一席之地。
任何事物都应该辨证地看,困难、危机时期往往包含着转机,事情已经坏到不可再坏了,下一步就该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古往今来,愈是成大业者,其精神的力量愈是强大。西部“牛仔大王”李维斯的西部发迹史同样充满坎坷,充满传奇。他的制胜法宝就是:每当受到挫折,遭受打击时,绝不抱怨,并且非常兴奋地对自己说:“太棒了!这样的事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成功旅途,失意难免,挫折难免。成功者不是没有低潮,而是他们绝不会让自己在低潮中停留太久,很快就会重整旗鼓,再次投入战场。
这一生我已好好活过
三伏天,天像下火一般,烤炙着大地。傍晚小和尚去给寺院里的花儿浇水,发现那些花已经被晒得不成样了。
小和尚心疼地说:“看来这花是救不活了。”
老和尚见状不言语,只是给花浇水。没多久,那些耷拉着脑袋的花朵,居然全抬起头来,而且生机盎然。
“天哪,”小和尚喊,“它们可真厉害,被晒了一天还能撑着不死。”
老和尚笑了:“不是撑着不死,是好好活着。”
“这有什么不同呢?”小和尚歪着脑袋问。
“当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说,“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得一天寿命,就要好好过一天。那些因为怕死而拜佛烧香的,死后未必能成佛。而那些今生能好好活着的人,无怨无悔,才是智者。”
劫难当头,生活继续,为那些苦恼沮丧而自弃,还不如用一颗坚强的心去而对它。放下不如意的情绪,抬头微笑,也许就会出现奇迹。
《时间简史》的中文译者曾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霍金的情景:听到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然后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抬起头来,他已经不能写字了,看书也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这个时候他尚能与人交谈,虽然声音非常微弱而且含混——只有非常熟悉他的人才能明白,但不久之后,他连这个权利也几乎失去。就是这样一位被卢伽雷氏病固定在轮椅上的人,思维却能穿越时间与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奥秘;他敏锐的直觉和坚定的推理直接挑战已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