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金门成了毛泽东和蒋介石争斗的焦点

作者:叶永烈

|

类型:科幻·灵异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34

|

本章字节:3324字

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在1955年1月中共军队打下江山岛、大陈岛之后,金门成了中国大陆沿海唯一被蒋介石部队占领的岛屿。金门这横卧在厦门跟前的小小的岛屿变得十分显眼。


蒋介石和毛泽东都十分看重金门。


蒋介石看重金门,是不言而喻的。蒋介石说:“今日东南亚的金门,可比今日欧洲的西柏林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马尔达岛,这是一座***堡垒。”


蒋介石还这样形容金门的战略地位:“金门是反攻大陆的桥头堡。如果金门失守,马祖亦势必难保,直接影响台湾的安全。”


毛泽东呢?他最初是要攻取金门的。当年惨烈的金门之战,便是明证。


可是,后来,当中共的海军、空军变得颇为强大,完全可以攻克那近在眼前的金门时,毛泽东却不去部署攻取金门。


这是为什么呢?毛泽东以战略家的眼光看待这一步棋。毛泽东曾作过这样的分析,认为还是把金门留给蒋介石为好:


第一,蒋介石要把金门作为反攻大陆的桥头堡,势必要在金门驻扎大批的部队,一年到头,要从台湾运送大批的物资,这等于给蒋介石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占领了金门,也就使大陆跟台湾“一刀两断”,隔着海峡,变得鞭长莫及,留个金门在跟前,蒋介石表现不好时,用大炮轰一阵,惩罚他一下。


于是,金门炮战,便成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晴雨表。


1954年9月3日,叶飞曾奉毛泽东之令对金门猛烈炮击。那是因为蒋介石准备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毛泽东要给蒋介石一点颜色看,那炮弹成了献给《共同防御条约》的“礼物”。


1954年9月9日,叶飞又奉毛泽东之命猛轰金门。那是因为在这一天,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抵达台北,进行了为时五个小时的访问。毛泽东这一回,要给蒋介石和他的美国客人一点颜色看。


此后,凡是海峡两岸关系一紧张,金门一带就响起了炮声:要么是蒋介石打过来,要么是毛泽东打过去。


自从1956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后,大陆的大炮就不大“开口”了,以表示一种和平的姿态。


蒋介石呢?他也曾一度表示和平的姿态,金门的大炮一度沉默。


1957年4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北京,毛泽东发出了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信号。


那时,曾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的翁文灏已于1951年1月回到大陆,曾任东北“剿总”总司令的卫立煌则于1955年3月15日回到大陆。伏罗希洛夫来到北京,周恩来举行盛大国宴欢迎,卫立煌也在座。周恩来在向伏罗希洛夫介绍卫立煌时,说及“国共两党过去已经合作过两次”,毛泽东当即接着说了一句:“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毛泽东的这句话,引起各方注意。翌日,《人民日报》不寻常地立即在头版报道毛泽东的这句话,而且加上了醒目的标题:“毛主席说: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在这种气氛之下,毛泽东许久不曾下令炮击金门。


1957年10月,在台北召开的国民党“八全”大会,提高了***的调门。那是因为1956年秋在东欧发生了匈牙利事件、波兰事件,赫鲁晓夫又在苏共“二十大”激烈抨击斯大林,世界红色阵营产生动荡。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之间产生公开分歧。蒋介石以为,已是“反攻复国之最有利的形势”。这样,他在“八全”大会上,提出了“反攻复国”的政治纲领。


蒋介石连任国民党总裁。他提出《本党设副总裁案》,陈诚当选为副总裁。


针对新的形势,毛泽东写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蒋介石则写出二十多万字的《苏俄在中国》。


蒋介石在毛泽东发出“我们还准备第三次国共合作”的信号之后,依然故我,依然在那里鼓吹反攻大陆,依然把“反攻复国”定为政治纲领,这使毛泽东颇为恼火。毛泽东决计要揍蒋介石一顿——这成了导致“八二三”炮轰金门的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