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永烈
|类型: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19-10-06 10:34
|本章字节:3046字
来自蒋介石的一次次“溶共”讯号,通过电波,飞向延安,引起了毛泽东的百倍警觉。
毛泽东这时已经迁到延安城西北三公里处的杨家岭。他在日军飞机轰炸延安的当天夜里,考虑到城里不安全,撤往城外的小山村杨家岭。
杨家岭,原名杨家陵,是因为明朝太保杨兆的墓在那里而得名。自从毛泽东迁此,中共中央机关也迁此,遂改名杨家岭。
杨家岭其实无岭,只有几座小土山而已。窑洞傍山而筑,倒是极好的防空所在。毛泽东住两孔窑洞,一孔做办公室及客厅,一孔做卧室。毛泽东与众不同之处,乃是在客厅里放了张帆布军用躺椅——那是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缴获的战利品,可坐亦可卧;另外,他的床上一年四季挂着蚊帐。
当蒋介石从首都南京迁往行都武汉,又迁往陪都重庆时,毛泽东一直坐镇延安。
蒋介石对于中共态度的变化,毛泽东作出了分析: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相持阶段。在此之前,日军处于大规模进攻阶段。在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大量损耗,再说占领了一大片中国国土,又牵制了一大批军队,不得不减缓了对蒋介石的进攻。另外,汪精卫的投日,使日军加强了对蒋介石的诱降。这样,双方相持着。蒋介石也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共产党了。
对此,蒋介石和毛泽东倒也有着“共识”。
当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蒋介石站在主席台上,对形势作了分析:我们一定要持久抗战奋斗到底,不但敌人过去“速战速决”的目的不能达到,而且要使他现在“速和速结”的狡谋成为粉碎。
毛泽东所说的日军“相持阶段”和蒋介石所说的“速和速结”,异词同义。
果真,蒋介石在会上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对中共是要斗争的,不好怕它。”“我们对中共不像十五、十六年那样,而应采取不打它,但也不迁就它,现在对它要严正一管束一教训一保育一现在要溶共一不是容共。它如能取消共产主义我们就容纳它。”
蒋介石这一回,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溶共”。“容”和“溶”,不过相差三点水,含义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就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确定了对中共的八字方针:“防共、限共、溶共、***。”
会议秘密地通过了《整理党务》决议,决定设立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会议还决定,设立国防最高委员会以代替原先的国防最高会议,并规定国防最高委员会居党、政、军最高领导地位。蒋介石被推选为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由于汪精卫已经叛变,蒋介石成了国民党独一无二的权威。从此,“蒋委员长”又有了新的含义,即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
毛泽东对蒋介石的新动向,迅即作出反应。1月25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蒋介石。这一电报,由周恩来面交蒋介石。毛泽东在电报中针对蒋介石的“溶共”,明确地指出:
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为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事。前者为现代中国之必然,后者则为根本原则所不许……共产党绝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之信仰,绝不能将共产党的组织合并于其他任何政党。
这就是说,毛泽东非常干脆地拒绝了蒋介石的“溶共”企图。
也就在发出致蒋介石的电报的前两天——1月23日,毛泽东对中共发出了党内指示,即《中央关于我党对国民党防共限共对策的指示》。毛泽东清醒地向中共全党敲响了警钟:“国民党目前的进步同时包含着防共限共工作的强化,这种进步中的恶劣现象,一时尚不会降低。”
蒋介石要“溶共”,毛泽东反“溶共”,双方如针尖对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