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读书如交友(2)

作者:刘墉

|

类型:生活·百科

|

更新时间:2019-10-06 10:21

|

本章字节:10702字

结果,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台北的重点高中“成功中学”,我那跟老师补习,每回月考都名列前茅的同学居然落榜。


我提起这件事,是要强调凡是以取巧拿到好成绩,或通过不公平手段拿到好成绩的,都是作弊。作弊的人,表面成绩不错,其实害了自己。


继续讲!我上高中,又碰到一位擅长作弊的同学,每次考语文默写的时候,他都早早到学校写“板书”。我们的桌子是漆成绿色的,我那同学用钢笔(注意,是用灌墨水的钢笔)把整篇课文在桌上抄一遍。再跳上桌子踩一层灰,免得小抄太清楚,被老师发现。问题是老师看不到,他怎么看得到呢?这可就是他的妙招了!他用哈气的办法,一哈气,钢笔字的墨迹受潮,会变深。考哪一段,他就专哈那一段。好笑的是,有一回他一直哈,老师听到了,紧张地跑过去问他是不是犯了气喘。


问题是,当他写“板书”的时候,我常常也临时抱佛脚地拼命背,考试成绩还总比他好。可见一个人花心思作弊,远不如实实在在地用功。果然,那位同学高考落了榜,不得不在第二年重考。


再说个高考作弊的故事,这次换了个主角,是我小学、初中一路上来的好朋友。考试之前,他“秀”给我看他做的小抄,旋风装,一折一折,小小的,正好藏在手心。我惊为艺术精品,请他考完之后送给我收藏。高考完了,我找他要,他一摊手,说扔了。因为他那小抄根本没用,当时紧张,根本找不到要看的东西。走出考场的时候,他看见地上一个只有两个拇指指甲大的小东西,捡起来,也是个小抄本,比他那个精致多了。他觉得很丢脸,加上没考好,一气之下就把原先答应给我的小抄扔了。


接下来还有呢!下一堂考历史,他都不会,想作弊。其中有一题是:“由甲骨文上的朱书墨书,可以知道中国在什么时候已经发明了毛笔?”他不会,一边捅前面一个同学,一边问:“笔是什么时候?”那同学以为他的钢笔没有水了,就隔着肩膀递过一支钢笔。不幸被监考老师看见,走过来。我这同学只好装成钢笔没水的样子往里灌了几滴水。问题是他的钢笔是装满水的,那几滴就流到了考卷上,情急之下手一抹,一大片黑。这一慌一乱,连原先会的题目也答不出了。结果名落孙山,勉强上了个职业学校。又在毕业前一个月被开除,原因是,私自挪用了学生会的钱。


由此可知,当一个人有作弊的想法,单单那不安和慌乱,就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如果考试总是作弊,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很可能贻误一生。


最后让我说个表面好像无关的故事。美伊战争的时候,有不少乱民从巴格达的博物馆里偷走文物。只见左一个扛了个石雕,右一个抱了个陶罐,从博物馆里跑出来,有个人先是指责,但是后来变成羡慕,想大家都偷,不拿白不拿,于是也跑进博物馆偷东西,可是才出门,就被抓了。


各位朋友,当别人都偷,你也得偷吗?当别人作弊,拿了好分数,你会后悔自己没作弊吗?抑或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并不羡慕人家的不法所得?


做学问是为自己,不是为考试。当考卷发下来,你都不会,不会就是不会,犯得着作弊吗?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还有:“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今天不会就是不会,犯不着把诚实也赔下去。当大家都作弊,你坚持不作,就算交了白卷,何尝不是风骨?


考场不是刑场


我们常说某人考运特别好,意思是他在考试的时候总能正常发挥。至于考运不佳的,即使平常会答,到考试也可能失常,变成不会了。


我们常说某人是比赛型的选手,意思是这个人比赛时的表现特别棒,譬如平常进球率是四成,上场之后总在五成以上。相反,那些不是比赛型,甚至会怯场的球员,平常进球率是五成,正式比赛可能三成都不到。


我们也常说某人考运特别好,意思是他在考试的时候总能正常发挥。至于考运不佳的,即使平常会答,到考试也可能失常,变成不会了。


这里就来跟大家谈谈“怎么应考”。


我是个很会修理学生的老师,很多平常表现不错的学生,上我的课,都可能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出问题。


原因是,我出题很诡。举个例子,当我教“东亚美术概论”的时候提到中国绘画用的蛤粉,是以贝壳磨碎做成的白色颜料。考试的时候,我出是非题,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说:“如果你在水边玩,捡回许多蛤蜊,用烤箱烤过之后,再把那些蛤蜊壳磨碎,加上胶水,可以做成黑色颜料。”学生往往才看一半,就答“对”。没想到我把“白”色颜料改成了“黑”色颜料。


又譬如我出个很短的是非题:“歌德是德国人。”学生很可能想我是顺着“歌德”的“德”,就说他是德国人,千万别中了我的埋伏,就猜是“错”,没想到歌德确实是德国人。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知道,考不好的人,除了用功不够,常常因为粗心,或者以“想当然”的方式去答题。而且愈是聪明和反应快的学生愈容易犯这种毛病。


所以如果你很聪明,考运却总是不好,要想想,你有没有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然这种粗心多半因为紧张,而且当场是很难觉察的。譬如以前台湾的高考为了防止作文题目提早走漏,要等到考试前几分钟才告诉监考老师,写在黑板上。至于考卷上则在作文题目的位置注明:“题目写在黑板上。”居然有学生看看那行字,就以“题目写在黑板上”当题目,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而且直到走出考场听别人说,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


更常见的是碰上考卷正反面都印了题目,粗心的学生只答了一面就交上去,还沾沾自喜,认为他答得快。


前面这两个例子,出错的人虽然当场没感觉,但是走出考场就知道了。问题是,许多人如果没有看后来的标准答案,可能明明粗心犯了不少错,还自以为考得很棒(碰上这种人,你要小心,因为当他走出考场,大叫容易,很可能令你紧张,心想他觉得容易,为什么你觉得难,结果影响了你考下一堂的心情)。


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考完之后总说:“太简单了!我考得很好!”等成绩出来却差得多。另一种人,就算考得不错,还是认为很差,成绩出来又总是比他原先想的好。你可以说他们一个是“乐观主义”,一个是“悲观主义”。但乐观主义的那种人,往往也是自认考运不佳的,为什么?因为他出来的成绩总是比他自己估算的差。


上了考场,原先会的都变成不会的人,还有个可能,是书读得不实在。有这种毛病的人,常常不是不用功,反而是早早就准备的(请注意,这是大家常出现的问题)。


譬如很多学校会在初三或高三,也就是入学大考之前,举办很多次模拟考试,每次设个进度。第一次模拟考试,考一年级教的,第二次考二年级教的,第三次考三年级教的。很多学生也就为了应付模拟考试,拼命赶、拼命念,果然每次成绩公布,都名列前茅。问题是当学生毕业了,上正式考场之前,做整个复习的时候,读读这一样,觉得挺熟了,看看那一样,也感觉挺熟了。直到真正上考场,才发觉原先认为熟的可能都不确定。为什么?因为早先为了赶模拟考试的进度,念是念了,却不够扎实。反倒是那些坚持自己的进度,根本不管模拟考试,虽然到高考前一天才读完,但读得实在的人,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


临场表现失常的紧张,也可能不是因为考生自己,而是因为家人。举个例子,我听一位老师说,他有个学生,平常功课好极了,高考却失常。原因是考试当天那学生身为高官的爸爸,为了疼女儿,亲自用公家黑头车带女儿去考场,还站在外面大太阳地里等。问题是,女儿一边考,一边心疼老父,担心老爸的血压高。结果原本会的,脑海一片空白,全不会了。


再举个例子,我自己在台湾参加高考,剩下最后一科了,我老娘怕我体力不够,特别去买了一大瓶健身营养液,要我喝下,大概因为含有咖啡因或什么酸,我才喝下,就反胃,吐了。结果最擅长的一科,反而考得最糟。


古人教画画,有句名言:“存心要恭,落笔要松。”意思是平常要谨慎恭敬地准备,真正落笔的时候,则要把画笔放轻松。考试也一样,对于家长而言,如果你孩子自己已经很紧张了,你就不必多强调那考试(即使你只说“放轻松去应考”,也会造成孩子紧张)。对于学生而言,你平常外出穿什么衣服觉得自在,考试就那么穿;平常吃什么觉得不错,考试那天也一样吃。千万别到那天,早上先多吃两个蛋、多灌两杯橘子水、多塞一把维生素,中途再由一堆陪考的人硬塞几块水果,搞不好还含上几片中药。结果食物失常,造成身体失常;肚子满满,造成脑袋空空。


记住!想要考试不失常,很简单,就是要有“平常心”。因为你是上考场,而不是上刑场!


读书的微量元素


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从年轻,我就有气喘的毛病,尤其到冬天,常犯。但是最近我吃完两剂“十全大补汤”,气喘居然很有改善,连已经服用五六年的药都停了。就问医生,怎么这些最普通的树皮草根,对我好像有奇效。


那医生居然回答:“八成碰巧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怪你平常太偏食了。”


我立刻抗议说:“我平常吃得非常小心,不吃肥肉,不吃糖,甚至不吃淀粉,而且很少上馆子,吃得这么健康,怎可能缺什么呢?”


没想到那医生又笑道:“就因为你平常吃得太标准,好像一个把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不看课外书籍的好学生,除了课本以外,连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都不知道。结果,树皮草根里正好有你从来都不碰,身体却需要的‘微量元素’,就一下子把身体调养好了。”


他提到的“微量元素”,我也在书上读过,书上说:有机蔬菜之所以比用化肥种出来的好,是因为有机蔬菜用了有机肥,里面什么营养都有,好比“食补”;至于用化肥则好像吃维生素药丸,abcd一路下去,看来含量很多,但在那a与b、b与c之间的微量元素却被忽略了,所以用化肥种出的蔬菜,连颜色都不如用有机肥的绿。


我举前面两个例子,是要告诉你,如果只读课本,虽然能应付考试,但是长久下来,却会“错失”一些东西。


很简单!你想想,在学校固然有课本,难道你进入社会之后还有课本吗?那时候就要看你平常的“摄取”够不够丰富和全面了。


我的女儿是个很会k书的高中生,她一天到晚忙于功课和练小提琴,过去很少看电视,但是最近我发现她吃完晚饭,总要花好长一段时间黏在电视前面。


我问她电视那么好看吗?


她说不见得,但是因为同学都看,在学校里会聊到,她如果不看就不能进入情况、不能跟人打成一片;久了,会变成边缘人,所以就算不喜欢,也得看。


我也听一位政治人物说他除了看报、看专业的书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书店逛逛,看看畅销书,也看看别人在读什么。他说一本书畅销,没什么稀奇,但是如果畅销很久,或同类的书都好卖,就一定有它的社会原因,从政的人不能不知道。相反,如果自以为是地说“我绝不看那种书”,非但不表示清高,还可能显示跟时代脱了节。


由此可知,看课外书籍能够帮助你感觉时代的脉动。


看课外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你能以轻松的心情去享受。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


学期开始,新书发下来,每一页都带着油墨香,加上里面可能有漂亮的插图,使那些书看来活像和故事集。但是一正式上课,那可爱的课本就变得可怕了。


为什么?


因为你有了得失心,开始以现实和功利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书。


读课外书籍则没这种负担,你既然因为喜欢而买它,就会以欣喜的态度去;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非读完不可,于是你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你也不必为考试而去背,甚至不必全都搞懂。但正因此,你达到了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境界。闲适的心情,使你更能跟古人神交。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最近我儿子制作了一个介绍哈佛的电视节目,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捧着书、拿着报,在树荫下、聊天的画面,以及哈佛入学部主任说的——“哈佛开的课有四千五百多门,从‘金瓶梅’到‘爬虫的肌肉发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你想想,如果哈佛呈现给你的,都是抱着课本和讲义猛k的书呆子;开的课又只是“这个概论”“那个思想”,哈佛还会那么吸引你,哈佛学生又还能称为“哈佛人”吗?


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会呈现多元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学者,一定能有“微观”也有“宏观”。同样的道理,一个会做学问、会读书的人,不但要把课本内的东西学好,还得涉猎广泛、博学多问。


所以,当你行有余力时,一定要读课外书。就算因为功课太重,没有多余的时间,你仍然得保有读课外书的冲力和热情。


那冲力与热情,会使你有一天离开学校,仍然喜欢,做个真正的“快乐读书人”。